老子与佛教思想比较
丁文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和“第一义谛”分别是老子思想和佛教思想的中心概念。他们的主张有其相通的地方,也有迥异之处。本文拟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作简要的比较和分析。
“道可道,非常道”与“第一义谛”
(道德经》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勉强用语言来表达“道”的境界,这时“道”不是本体的道,而是语言的道。由于语言的限制性,把“道”的境界缩小成了个人的知识。那么要怎样表达、怎样才能讲清楚呢?“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进而,老子认为人的感官也不能表达“道”的境界,如同我们带着有色眼镜,就不能看到真正的虚空,如果能够看到的话,虚空就变成了有色眼镜的虚空,而绝不是真正的虚空。他继续说:”其上不缴,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像之像,是谓恍惚”。这是说“道”的境界无法比拟,没有什么状态,也没有什么形象。他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这就是说“道”的境界是那样的难以感受,其中却有形象和事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这就是说,“道”的境界不能用言辞来表达,只不过勉强取“道”的名字而已。
大乘佛教中提倡的“第一义谛”,与老于思想有着非常的相似之处。在{般若经)中,诸天向须菩提***请教”般若性空”的含义,须菩提***默然不应。{维摩经)中,文殊菩萨向维摩诘询问什么是“第一义谛”,维摩诘也默然不应。(金刚经)中也有表明,释迦牟尼在燃灯佛前实无所得。释迦牟尼在涅架前也肯定,在最后的49年里,若有人认为他有所说法,就是谤佛。这种对“空”的阐释是佛教的一大特点,这种观点与老子的观点相似。但二者亦有不同之处,佛教的“般若性空”和“第一义谛”并不是模糊、混沌的状态。“第一义谛”或‘般若性空”包括本净和本觉的含义,“本净”,即心性本来清净,不受一切侵染,故说“空”,而此“空”所显示的实性却并不空,世间万物本来如此。它把“有”和“无”的观念同时否定;”本觉”即圆满的智慧,透彻诸法的实相。也就是慧可认为的”了了常知”;《法宝坛经》中,慧能六祖也提倡“定”和“慧”不可分割的思想。正因为此,佛教的“第一义谛”绝不是“无记”的状态,更不可与老子所提出的“道”等同。龙树菩萨在《中观》中也说:“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不生亦不灭,寂灭如涅盘”。这就是说,诸法实相不受心识和言语的限制,但又不离开心识和语言。所以后句才说“不生亦不灭”。∵“不生”是破除“有”的执着;“不灭”是破除“无”的执着,从而让人们回到现实的世界中来。
老子的“无”与佛教的“空”
老子所说的“无”,就是远离尘世的物欲,远离人们追求的浮华,不与“道”相应的事物。∵{道德经》日:“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I”在这句话中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奢侈生活,他们只顾自己作威作福,却不管老百姓如何辛苦。这样的生活怎么能领会老子所推崇的“道”呢?这也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为富不仁”。∵“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认为“欲”就是灾祸的根源,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世上许多冲突的原因,都是由“欲”而造成的,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止于知足,无求于欲外。所以老子对世俗的财货一直持“损之又损,以至无为”的态度。老子还认为世俗的知识,不仅不与“道”相应,而且还会使“道”渐损,“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可凭一般的学问去领会“道”的玄妙处。因为学问是积累见识的过程,而“道”却是证入本体的境界,两者不能相通。另一方面,∵(道德经)还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从这个角度来看,得道的人不去追求学问,却能够透析学问知识;而刻意追求学问的人,他们真实的知识反而没有多少。在这里老子所强调的是世俗的学问不与“道”相应,而得道的圣人却能够贯通“道”和:学问知识”。因此,老子所讲的“无”是要专门破除一切世俗的名相。但是它却是一切世俗名相的本性,任何感官都不可能接触到它,任何概念也都无法表达它。
再来看一看佛教的“空”。虽然说“心行语言断”,但却又不让人们立于意识和语言之外,因为认同心识和语言即承认“有”;而否定语言和心识即落入“无”。佛教的“空”把“有”和“无”两种概念一起否定。所以否定”有”时,绝不落入“断见”;否定”无”时,并不是“常见”,这就是佛教的特殊之处。正因为这样,佛教始终提倡缘起性,证明了佛教的“空”完全不是断灭。老子所提出事物的生成法则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此这般,佛教的“空”便不与老子的“无”相通。佛教的缘起性认为任何事物,不是由一种因素造成的;如果我们认为是由二或三种因素所产生,便不是缘起性。所以《华严经)说“种种缘起”,这句话的含义证明了佛教缘起论的无限制性。佛教认为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都是无自性,都是空的;所谓的客观存在,只不过是事物假名而有的存在而已。
顺应自然与因果道理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就强调了“道”的内涵,由此可知,“道”是老子《道德经》的精髓,既不可说,又不可思议。但是我们对“自然”的概念比较容易领会,可以感受“自然”在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状态。老子所说的”自然”是一种客观规律,让万物还原他们的本位,也就是遵循造化的秩序。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不应该把它们限定在自己的思维里,应该顺应它们自然的发展变化。如此,方为“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总是存有一定的私心,保守自己的偏爱。普通人对社会人生的要求多有所欲,难以达到‘,和光同尘”的境界。但如果我们遵循自然的秩序规律,便可以消除消极的东西,同时感受心灵的安乐之境。但是顺应自然不是任意妄为、淫乐放纵,而是一种”清心寡欲”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老子已经找到生活中的灾祸原因,还深挖了斗争矛盾的根源。老子认为是由于人类的欲望,它的恶性不断膨胀,结果才引发了悲惨的斗争,使人类深陷绝境。老子所说的“清心寡欲”也正是为了达到劝化统治者的目的,警诫当官不是为自己任意享乐,而是为老百姓做好榜样。
而佛教,却有着另外的一种观点。佛教认为一切法都依因果之理而生成或坏灭。因是能生,果是所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由因生果,因果必然。一般所说的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意谓善的业因必有善的果报,恶的业因必有恶的果报。因果可分为入世间之因果、出世间之因果、迷界之因果、悟界之因果。且依四谛而言,苦、集为世间迷界之因果;灭、道是出世间悟界之因果。在时间上,因果遍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在空间上,则除无为法之外,一切事物皆受因果律支配。佛、菩萨亦然。总之,说到因果之理,就是反映生活中的行为规律,佛教提倡因果的道理,让人们承担起自己行为的责任,不能任意妄为、而把自己所造的后果推给别人。从因到果的路程非常复杂,因和果的中间总是在不断变化,没有固定的结果。这样说来并不是否定因果的道理,而是提醒人们要把因果之理深入、详细、客观地分析。
老子的”不仁”与佛教的“慈悲”
老子所提倡的“不仁”,具有他的道理。(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就是说,天地和圣人超越了人们的普通感情。万物都有一定的法则,对天地而言,世间的万物都是同一体,草木人畜并无分别。圣人对于各种人类也都一视同仁,富贵贫贱也都同样对待,从来没有爱和恨的意念。老子也提到“爱”的情况,认为”爱”就是爱惜自己的生命。《道德经》说:”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说的“贵身”是肯定自我的价值,摒弃世间的名利,不让外物损害自己的品德。尤其是当得到人们赞扬时,普通的人觉得洋洋得意,感到自己高人一等,而被诽谤的人又很失落,失掉奋斗的意志,成为生不如死的人。所以说,赞扬和诽谤总使人难以把持自己。∵“爱惜自己”说的是超越得失的境界,这样的人值得让老百姓信任,这就是老子所讲的“不仁”深刻内涵。
而佛教的“慈悲”是大乘佛教的精髓之一。少了慈悲的观念,即是远离自己的本性。慈悲的观念在世人的生活中充满时,人和人之间就会变得宽容。但是佛教所讲的慈悲非常特殊,它超越人和人之间的普通感情,一般老百姓难以理解菩萨所行的慈悲。
慈悲是指“慈能与一切众生之乐,悲能拔一切众生之苦”,能够给众生带来安乐的生活,能够给众生减少痛苦的感觉,这就是佛教的慈悲。佛教认为最严重的苦并不是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等苦,更不是吃不饱、穿不暖的苦,而是由于无明所造成的苦。对佛教而言,这是“苦”的根源,众生由于无明而六道轮回,由于无明而永远离不开生死的苦海。所以要断除无明的根源,必要生发智慧。这智慧不是老子{道德经》所说的智慧,而是把一切烦恼除尽后的般若智慧。老子所讲的是“智慧出,有大伪”,这句话中的“智慧”是智巧的意思,而智巧就是弄虚作假,这与佛教所说的‘般若智慧”,用法不一样。
总之,慈悲离不开智慧,有慈悲而没有智慧,就弄成愁悲。智慧会引导慈悲的行为,同时能够拔掉众生之苦,给他们带来安乐的生活。
总之,佛教与老子的思想虽具有不少差异,但都为人类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带来过切实的利益。我们绝不可站在这个宗教的角度,去批判那个宗教的现实价值。历史已经证明,老子的思想一直是可以走在时代前面的,后代的人们运用他的思想观念发展经济、政治、教育、文化、艺术等各项领域,获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同时,世界上也已承认佛教的哲理可以破除人类的痴迷。现代科学的成就也证明了并将继续证明佛陀所讲的教理的科学性,并且它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所起的巨大教化作用,给人类及人类和平带来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越南留学生)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