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佛教界着名人士简介∵
历史上,江苏曾是佛教译经、讲经和学术研究的中心,其翻译和研究成果,在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上都有一定的影响。许多人在立说创派的同时,∵建造了一大批规模宏大的寺院,为中国的古老文化作出过重要贡献。他们当中,有国外和国内的高僧,也有在家的居士。
康僧会(?-280年)祖籍康居,世居天堂师,随其父经商移居交趾。10∵余岁出家。吴赤乌十年(247年)到建业(今江苏南京)设像行道,孙权为其建建初寺,史称此为江南有佛寺之始。康僧会在建初寺译编有《吴品》(亦谓《小品般若》)、《六度集经》共二部14卷,又传泥洹呗声,注《安般守意》、《法镜》、《道树》三经。吴天纪四年(280年)四月于建初寺无疾而终。∵
帛户梨蜜多罗∵简称"尸梨蜜",意为吉友,号高座法师。晋时僧人。龟兹国王子,让位出家,通经论,善密法。东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到建康住建初寺。受丞相王导等人器重,一时名士争与结友。在建初寺译有《大灌顶经》12卷、《大孔雀王神咒》1卷、《孔雀王杂神咒》1卷。又授弟子觅力高声梵呗之法,为中土密教始祖。圆寂后,东晋成帝敕建其墓,后成寺宇,名高座寺。
僧伽提婆本姓瞿昙。罽宾国(在今克什米尔)人。东晋僧人。其学通三藏,尤善《阿毗罢心论》,常诵《三法度论》。前秦建元年间(365-385年)到长安。东晋隆安元年(397年)到建康(今南京)∵,受到王公及名士的崇信,时琅玡王司马恂曾建立精舍,广招学众,延请提婆于精舍讲阿毗昙学,遂开南地毗昙学的始端。并译有《中阿含经》60卷,《增一阿含经》51卷,以及《教授比丘尼法》1卷。
法显(约337-422年)东晋僧人。俗姓龚,平阳郡武阳(今山西襄垣)人。3岁出家做沙弥,20岁受比丘戒。常慨叹律藏残缺,誓志寻求。遂于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和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前往天竺求法。遍历北、西、中、东天竺,获《方等般泥洹经》、《摩诃僧祗律》、《萨婆多律抄》、《杂阿毗昙心论》、《摩诃阿毗昙》等梵本。后又在师子国(今斯里兰卡)获《弥沙塞律》、《长阿含》及《杂藏》等梵本。由海路回国,前后凡14年,∵游30余国,携带很多梵本佛经,于义熙八年(412年)达青州长广郡牢山(今山东青岛崂山)。第二年秋到达晋都建康。在道场寺同佛陀跋陀罗、宝云等译出《摩诃僧祗律》40卷,《僧祗比丘戒本》1卷,∵《僧祗比丘尼戒本》1卷,∵《大般泥洹经》6卷,∵《杂藏经》1卷,并撰写历游天竺记传《佛国记》(即《高僧法显传》∵。后圆寂于荆州辛寺。
佛陀跋陀罗(359-429年)∵意译“觉贤”、“佛贤”,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人。东晋僧人。本姓释,释迦族。17岁出家,以禅定和戒律驰名。在罽宾国遇游学西域中国僧人智严,被邀来华。约后秦弘始十年∵(408年)到长安,后至庐山。义熙九年春至建康(今南京)∵,住道场寺,传习禅法,十二至十四年,先后翻译出梵本经律《大般泥洹经》6卷,∵《摩诃僧祗律》40卷,∵《僧祗比丘戒本》1卷,∵《僧祗比丘尼戒本》1卷,∵《杂藏经》1卷。义熙十四年,又与法业、慧严等100余人,在3年中译出《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统称《晋译华严》或《六十华严》。这部经文,对后来佛教义学的发展关系甚大。刘宋元嘉六年(429年)圆寂。
道∵生(355-434年)∵即竺道生,一般称生公。俗姓魏,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寓居彭城(今江苏徐州)∵,东晋高僧。幼年从竺法汰出家,随师姓竺。20岁受具足戒。中年游学庐山,钻研群经。后受学于鸠摩罗什,为罗什门下四圣、十哲之一。东晋义熙五年(409年)至建康,住青园寺(后为龙光寺)∵,立“善不受报”、“顿悟成佛”义,∵后又主张“一禅提人皆得成佛”,受到∵“旧学僧党”的攻击,认为这是“背经邪说”,被逐出建康,∵到吴中虎丘山。传说他曾聚石为徒讲《涅磐经》,说到禅提有佛性时,群石皆为点头。后北译《涅磐经》传到建康,∵其说获证实,乃再入庐山宣讲此经。道生自然成为涅磐学派的先驱。
求那跋陀罗(394-468年)∵意译“功德贤”,中竺天人,属婆罗门种姓。∵初学小乘,后改学大乘,对大乘佛教造诣很深,尊为"摩诃衍"。刘宋元嘉十二年(435年)至广州,文帝派人迎至建康(今南京)∵,历住祗园寺、东安寺,有徒众700余人,并受当时名士颜延之敬仰,彭城王义康和谯王义宣也尊其为师。在祗园寺译出《杂阿含经》50卷。又在东安寺译出《大法鼓经》2卷、《相∵续解脱经》2卷。元嘉十三年,在丹阳郡尹何尚之处译《胜经》1卷。又在道场寺译《央掘罗经》4卷。二十年译《楞伽经》4卷。二十三年去荆州,住辛寺。为楞伽师学派中土初祖。
宝∵志(418-514年)∵亦作保志,俗姓朱,金陵(一说金城)人,南朝齐、∵梁时僧人。出家师事僧俭,取名宝志,专修禅业。传说在南朝元嘉三十年∵(453年)以后,言行神异。齐武帝、梁武帝和王侯士庶视为"神僧",以为菩∵萨化身而崇信之。撰有《十二时颂》、《大乘赞》等。梁天监十三年(514年)∵圆寂,∵先葬于钟山独龙阜,明时迁到钟山东麓灵谷寺旁。
吉∵藏(540-623年)∵俗姓安,祖先为安息人,生于金陵(今南京)。隋唐时僧人,三论宗创始人。7岁时(一说13岁)∵,依法朗出家。19岁学有所成,善讲经论。隋初移住会稽秦望山嘉祥寺,开讲《法华经》并着章疏,,人称∵嘉祥大师。开皇十八年(598年)∵,受晋王杨广延请,入扬州慧日道场,受特殊礼遇。十九年赴长安住日严寺,完成"三论"注释,创立三论学派。唐武德元年(618年)朝廷在长安设立十大德统领僧众,吉藏也在当选之列。生平讲三论一百多篇,撰有《三论玄义》、《中观论疏》、《百论疏》、《十二门论疏》、《法华论疏》、《大乘玄论》、《二谛义》等40余种。他发扬罗什、僧肇及僧诠、∵法朗一系的三论学体系,完成了三论一宗大业。武德六年五月于长安延兴寺圆寂。
法∵融(594-657))∵俗性韦,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延陵镇)人,禅宗牛头派创始人。隋大业八年(612年)∵,入句容茅山依三论宗吴法师出家。∵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入金陵牛头山幽栖寺北岩立茅茨禅室,日夕参究,数年之间,同住法侣100余人。二十一年,在幽栖寺开讲《法华经》。永徽三年(652年)∵,邑宰请他至建业讲《大品般若》,江宁县令李修本请他讲《心铭》∵(即《信心铭》、《绝观论》(即《无心论》、《净名经私记》、《华严经私记》、《华严经中相》等。他继承了江东"本来元"传统,创牛头宗,位当初祖,弟子罢璀∵称他为华夏达磨。他还曾在贞观、永徽年间,至常州筑室10余楹,为天宁寺开山始祖。显庆二年(657年)圆寂于江宁建初寺。
道∵宣(596-667年)∵俗姓钱,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中国佛教律宗三派之一——南山宗的创立者。12岁入长安日严寺,20岁在大禅寺受具足戒。30岁以前主要从学于慧和智首,并游学各地,遍访名师,自称"居无常师,追千里如咫尺;唯法是务,跨关河如一苇"。曾听讲《四分律》四十余遍。自唐武德七年(624年)长住终南山,创设戒坛,制定佛教受戒仪式。曾为长安西明寺上座,参加玄奘译场,负责润文。其弟子有千余人,着名的有文纲、怀素等。他一生着述甚多,据《宋高僧传》记载,共有220余卷。他以《四分律》为主,综合多部律书及经典,建立自己的律学体系。所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3卷(今作12卷),《四分律含注戒本疏》3卷,《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2卷,被后代称为"南山律宗三大部"。加上所着的《四分律拾毗尼义钞》3卷,《四分比丘尼钞》3卷,合称"五大部",是该宗的代表作。隋唐以后,道宣的学说居于正统地位。道宣对中国佛教的主要贡献在律学方面。除律学着作外。还有《广弘明集》30卷,《续高僧传》30卷,《集古今佛道论衡》4卷,《大唐内典录》10卷等,对研究佛教史均有重要价值。
鉴∵真(688-763年)∵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扬州)人,唐代僧人。14∵岁依扬州大云寺智满禅师剃度。神龙元年(705年)∵,从光州道岸律师受菩萨戒。次年在长安实际寺从恒景律师受具足戒。游学洛阳、长安等地。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学成名就,回广陵,住大明寺,在江淮地区讲律传法数年,并建造了许多寺院和佛像,有着名弟子35名,为道岸之后独步江淮的律学大师。天宝元年(742年)∵,应日本留学生荣睿、普照邀请,东渡日本,弘传律宗。但前5次未能成功,此间双目失明,荣睿身亡。天宝十二载十二月二十日,第6次东渡,终于抵达日本九州南部的萨摩国阿多郡秋妻屋浦(今鹿儿岛)。次年初被迎入首都奈良东大寺,被天皇授予"传灯大法师"位。4∵月,筑坛为天皇、皇后、皇太子及僧俗400余人授戒。后又仿唐建筑造招提寺,由淳仁天皇赐额"唐招提寺",作为授戒传律的基地。带去的大量佛经佛像、法器及药物、艺术品等,对发展日本医学、雕塑飞、美术和建筑也有一定的贡献。鉴真于日本天平宝字七年五月初六圆寂。
湛∵然(711-782年)∵唐代僧人,天台九祖。俗姓戚,江苏荆溪(今宜兴)人,世称荆溪湛然、荆溪大师。开元十八年(730年)就学于天台八祖玄朗,专习天台教旨。天宝七年(748年)始于荆溪净乐寺出家。玄朗示寂后,∵以中兴天台为己任。玄宗、肃宗、代宗曾先后征召,均辞疾不就。初住武进,∵晚归天台国清寺。嗣法弟子有道邃飞行满、元浩等39人。从其受学者还有华严宗僧人澄观以及当时名士梁肃飞李华等数十人。他提出"无情有情"论与马鸣菩萨"真如随缘说"相结合。无锡安镇乡胶山教寺有湛然祖师讲堂。∵着作有《法华玄义释》20卷、《法华文句记》30卷、《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40卷、《止观义例》2卷、《法华五百问论》3卷、《维摩经略疏》10卷、《法华经大意》等共14种200余卷。
文∵益(885-958年)∵俗姓鲁,余杭(今属浙江)人,法眼宗始祖。7岁依新定(今浙江淳安县西)智通院全伟禅师出家,20岁于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开元寺受戒。曾在鄮山(今浙江鄞县东)育王寺从希觉律师学律。∵还曾南游参长庆禅师、宣法禅师。后又往漳州罗汉寺向桂琛学禅得法。南唐始祖李昇建国,迎请他到金陵,住报禅院,事以师礼,赐号净慧大师。中主李玉景从之受戒,为其建清凉伽兰。在撰着《宗门十规论》中阐明"理不事二,∵贵在圆通"与"不着他求,尽由心造"的主张,创立了法眼宗。门人甚多,四方求学僧人不下千人。清凉院成为法眼宗祖庭。显德五年(958年)七月十七日圆寂,终年74岁,南唐中主李璟谥为"大法眼禅师"。
真∵可(1543-1603年)∵字达观,号紫柏,苏州吴江人,明末佛教界"四大名僧"之一。他一生致志弘传禅宗,与德清等人是雕印《嘉兴版大藏经》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晚年因受明朝宫廷权力之争的牵连,被捕冤死狱中。着作有《紫柏***全集》、《紫柏***别集》。
智∵旭(1599-1655年)∵明末佛教"四大名僧"之一。江苏吴县人,自称八不道人,晚称蒲益老人。少年时学习儒书,反对佛教、道教,后来读莲池《自知录序》等而对佛教抱有好感,后来出家。虽信奉天台宗,但又兼奉禅宗和华严宗、法相宗,并且深研戒律,"归极净土",对新传播的基督教持批评态度。着作有《起信论裂网疏》、《阿弥陀经要解》、《教观纲宗》、《大乘止观法门释要》、《阅藏知津》等。此外,他以会通儒、佛二教的观点解释儒家经典的着作有《易经禅解》、《四书直解》等。
玉∵琳(1613-1676年)∵法名通诱,毗陵(今常州)人,俗姓杨。19岁出家,入宜兴磐山崇恩寺依方丈天隐圆修座下,为嗣法弟子。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奉诏入京,在万善殿为皇帝讲经说法,封大觉禅师称号。十七年∵春遣使御赐紫衣,加封为大觉普济禅师,该年冬复奉诏赴京弘法,恩宠有加,∵拜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翌年春返江南,卓锡天目山正宗寺。康熙十四年∵(1675年)八月圆寂于江苏淮阴慈云庵。今磐山寺玉琳祖庭有乾隆所书"天下第一祖庭"石牌坊,寺内有玉琳殿。
读∵体(1601-1679年)∵号见月,俗姓许,云南楚雄人,世称见月律师,∵明末清初重兴律宗巨匠。崇祯五年(1632年)从宝洪山亮如剃度。后至各地参学。崇祯十年,于镇江海潮庵依三昧受具足戒。从此,随侍三昧传戒诸∵方,开始阅读律藏。崇祯十二年,入句容宝华山隆昌寺任监院。清顺治二年∵(1645年)∵,三昧圆寂前,嘱他继任法席。他在句容宝华山隆昌寺30余年中,∵重建殿阁,筑传戒台,定每年春秋传戒,结厦安居,寺规整肃,成为各方楷模。撰有《毗尼止持会集》16卷、《毗尼作持续集》15卷、《传戒正范》4卷、《毗尼∵日用切要》1卷、《沙弥尼律仪要略》1卷、《剃度正范》、《教诫尼正范》、《僧行规则》、《三归五八戒正范》、《黑白布萨》、《出幽冥戒》、《大乘玄义》、《药师忏法》等各1卷。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月二十二日圆寂于宝华山。
杨文会(1837-1911年)∵号仁山,安徽石埭县(今太平县境内)人,金陵刻经处创始人。自幼学习音韵、历数、天文、地理以及黄老庄列等学。清同治三年(1864年)∵,得《大乘起信论》,反复读涌,领会其中的奥义。接着又看到《楞严经》,更增加了对佛教钻研的兴趣。同治五年,他到南京工程界工作,继续研究佛经,但深感经书不足,对弘扬佛学很有影响,于是与江都郑学川(书海、出家名妙空)等人在南京北极阁设立金陵刻经处,募款重刻万册藏经,自任校勘。十二年,杨文会又研究造像,拟好结构,请画家绘成《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图》、《汉大悲观音像》等。光绪四年(1878年)∵,随驻英法公使到伦敦、巴黎。十二年,再去伦敦,结识了日本留学僧南条文雄,并通过他从朝鲜和日本找回古德佚着280余种,择要刻印。二十年,他和英人李提摩太把《大乘起信论》译为英文,流通于外国。二十一年,在上海会见斯里兰卡的达磨波罗,同意他复兴古印度佛教的宗旨。二十三年,将自建的延龄巷住宅全部献给刻经处为十方公有,永为刻经流通场所,共有房屋60多间,所欠各项债务共3210两银子,全由3个儿子偿还。三十四年,于金陵刻经处创办祗洹精舍,自授佛学。宣统二年(1910年)∵,开办佛学研究会,自任主讲。撰有《佛教课本》、《十宗略说》、《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道德经发隐》、《等不等观杂录》等。宣统三年八月七日病故于金陵刻经处。今在金陵刻经处内有杨仁山居士的碑塔。
宗∵仰(1865-1921年)∵俗姓黄,原名浩舜,又名用仁,别号乌目山僧,∵又号楞伽小隐,后称印楞禅师。江苏常熟人。16岁在常熟虞山三峰清凉寺∵随玉峰大和尚削发为僧。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初,至镇江金山江天禅寺∵挂单受戒,拜方丈显谛为师。在金山学习英文、日文和梵文。继而历齐鲁、过越南,至闽粤。二十五年抵上海,主持筹建爱丽园,组织校刊《频伽大藏经》1916部,8416卷。二十七年,作《庚子纪念图》。翌年,与章太炎、蔡元培、蒋维乔、吴敬恒、黄炎培、陈范等人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宗仰继蔡元培之后被推选为第二任会长,兼编印《苏报》,鼓吹革命,启发青年思想。二十九年,作诗《<驳康书>书后》、《<革命军>击节〉》。同年组织成立爱国学社和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后因《苏报》案被迫逃往日本。在日本拜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出资200元支持孙中山赴檀香山岛,并支持革命党人办《江苏》杂志。三十年,返回上海。辛亥武昌起义,上海、南京光复,宗仰至吴淞口迎接从海外回来的章太炎、孙中山。民国2年(1913年)在上海哈同花园筹办华严大学。3年,回镇江金山江天禅寺闭关3年。9年,受南京栖霞寺法意老和尚拜请,募款修复栖霞寺。孙中山闻讯后,首捐银元1万元。10年7∵月,圆寂于南京栖霞山。国民***拨银元5000元,由戴传贤、张继主持,在沙帽峰修塔,章太炎撰《栖霞寺印楞禅师塔铭》。
冶∵开(1852-1922年)∵俗姓许,名清熔,江苏扬州人。12岁于镇江九华山出家,17岁在泰县抵树寺受具足戒。同治十年(1871年)至常州天宁寺依定念方丈读经参禅,翌年大悟,承其法嗣。定念圆寂后,赴金山寺潜修∵多年,又人终南山潜修3年。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回天宁寺任方丈。10∵余年间修复各大殿,楼阁厢庞,僧舍连云,达600余间,田8700亩。民国2∵年(1913年)被推举为中华佛教总会会长,并去上海玉佛寺创立居士念佛会,接引沪上名流。9年春,开坛传戒,受戒1500多人,盛况空前。嗣法弟子∵有月霞、应慈、惟宽、明镜等。并创办毗陵刻经处,刻印经论744部组69卷,∵为振兴佛教文化作出了贡献。他还奔走四方募集巨款,亲赴北方数省救济∵灾民。着作有《冶开禅师语录》3卷行世。
静∵波(1865-1939年)∵俗姓程,法名清海,字悟真,江苏盐城人。23∵岁出家,同年在宝华山受具足戒。后在常州天宁寺参禅,历任知客、维那、僧值等职。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任常州清凉寺住持,经数年苦心经营,古刹焕然一新。二十九年赴京请颁藏经,旋至镇江金山寺创立僧教育会,并于上海设置清凉寺下院。清宣统二年(1910年)∵,任海州法起寺住持。民国元年(1912年)任中华佛教总会副会长。翌年赴内蒙,驱驰万里,不辞辛劳,设分会6处,后仍回常州清凉寺任住持。民国3年初,创办十字慈善会,被推举为会长,筹办种种慈善事业。还被推为中华佛教总会会长。在清凉寺传戒3次,受戒数千人。所建三层藏经楼雄伟庄严,还有回字楼大讲堂,为国内少见。在上海清凉寺圆寂。
印∵光(1861-1940年)∵俗姓赵,名绍伊,字印光,法名圣量,别号常惭愧僧。陕西合阳县城东村人。光绪七年(1881年)从终南山五台莲花洞寺道纯出家。第二年移陕西兴安县双溪寺印海座下受具足戒。十二年,人红螺资福寺专修净土,深研经藏。十六年至北京龙泉寺任行堂。十八年,入普陀山法雨寺闭关两期6年。民国元年(1912年)∵,高鹤年居士取印光文数篇,∵刊入上海《佛教丛报》。∵6年,天津徐蔚如居士印行《印光法师信稿》。次年,∵卓锡上海太平寺,北京印行《印光法师文钞》。11年至15年,出版《增广印光法师文钞》。12年,在南京与人合作创办放生念佛道场,开办佛教慈幼院。17年,创办苏州弘法社于报国寺,印刷流通《净土五经》。∵19年2月移住苏州报国寺,完成普陀、五台、峨崛、九华四大名山志的修辑,同年在苏州灵岩山寺建立专修净土道场。29年农历正月初四在苏州灵岩山寺圆寂。
欧阳渐(1871-1944年)字竟元,江西宜黄人,南京支那内学院院长,∵近代杰出的佛学大师。少入书院,苦读程朱理学、欧美历算之术。年34,赴京应试,归渴杨仁山居士于金陵刻经处,得闻华严法界之旨,乃顿弃所学,皈心佛教,入祗洹精舍,潜心经论。杨仁山去世后,继主金陵刻经处。民国元年(1912年)与李证刚等创设佛教会。3年,主金陵刻经处勘校事,并设研究部讲授佛典。7年,与沈曾植、陈立三、章太炎等居士研商创设支那内学院,∵并于12年,创办《内学院院刊》和支那内学院刻经处。14年,开设法相大学,为支那内学院撰立院训《师悲教戒》。∵15年,于支那内学院设置树因研究室。16年,与吕激共同编印《藏要》,撰《支那内学院院训释》。至29年,∵先后撰有《瑜伽师地论序》、《阿毗达磨俱舍论叙》、《大涅棠经叙》、《孔佛》、《论孟课》、《辨二谛三性》、《辨唯识法相》等。31年,集成《竟无内外学》26∵种,30余卷。其高足有汤用彤、吕激、王恩洋、黄忏华、景昌极、熊十力、梁漱溟等。32年2月,逝世于江津蜀院居所。国民***明令褒扬,并特给恤金1万元。
守∵培(1884-1955年)∵俗姓陈,法名印光,别号敏道,江苏泰县人。10岁出家,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焦山寺受具足戒。光绪三十四年在金山寺从青权禅师参禅。宣统三年(∵1911年)起,在镇江超岸寺学法。后至终南山静修后回超岸寺任住持。民国10年(1921年)闭关自修,12年出关在定福寺讲《金刚经》。14年创办玉山律学社,培养僧才。后住常州、上海等地讲经说法,对诸子百家、诗、书、画、篆刻,深有造诣。着作有《金刚经研究》、《佛教本来面目》、《唯识三十论释》、《楞严经妙心疏》、《瑜伽真宗义品略解》等。
蒋维乔(1873-1958年)∵字竹庄,别号因是子。常州人,佛教居士、学者。20岁中秀才。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入江阴南菁书院,次年入常州致用精舍,同时攻读两院课程达6年之久。二十八年参加蔡元培组织的中国教育会,即返武进,与何海樵等成立以"变法与兴学为宗旨"的常州藏书阅∵报所与体育传习所。二十九年二月,应蔡元培之邀任上海爱国学社、爱国女学义务教员,后被选为中国教员会监察。宣统元年(∵1909年)任爱国女校校长,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小学教科书编辑工作。民国元年(1912年)任教育部∵秘书长、参事等职。2年10月仍回商务书馆编译所,5年重进教育部任旧职。同年9月学佛修持。7年3月,他建议北京大学哲学系开设"唯识"课,∵为我国大学有佛教课之始。11年任江苏省教育厅长,∵14年任东南大学校长。18年9月始,历任上海光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文系主任、教务长及文学院院长,上海正风文学院院长,前后执教20余年。还兼任上海鸿英图书馆馆长、上海人文月刊社社长。解放后,出席苏南人民代表大会,选为主席团主席及常任副主席。佛学着作有:《中国佛教史》、《佛学概论》、《佛教浅测》、《佛学纲要》等。
高鹤年(1872-1963年)∵名恒松,号隐尘,字野人,别号终者、云山道人、云溪道人,祖籍安徽贵池,后迁于江苏兴化县,复定居大丰县刘庄镇。8∵岁入蒙馆。9岁到刘庄紫云山寺、苏州穹窿山道院带发修行。21岁游学镇江金山江天禅寺,并到金陵刻经处依杨仁山居士学习佛教。57岁为兴化水灾募款。59岁为刘庄、白驹、安丰、永丰好等处办粥厂14处。∵69岁编辑出版《印光大师六十年苦行记》。∵82岁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84∵岁当选为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3年高鹤年居士在刘庄逝世,终年91岁。
应∵慈(1873?D∵1965年)∵名显亲,号华严座主。祖籍安徽省歙县,生于江苏省东台。初学商于扬州。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于普陀山出家,在天童寺受具足戒。历参金山、高曼、天宁诸大刹名宿,得法于常州天宁寺冶开。∵曾随法兄月霞在江苏僧师范学堂等处参学,专研《华严经》。民国6年(1917∵年)随月霞在常熟兴福寺办华严大学,不久,赴杭州菩提寺,专研华严经典。后于常州清凉寺创办清凉佛学院。晚年居沪,从事着述。1954年被推为上海佛教协会名誉会长。1962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被推为名誉会长。着作有:《心经浅说》、《正法眼藏》、《八识规矩颂略解》等行世。
巨∵赞(1908-1984年)∵俗姓潘,名楚桐,江苏省江阴人。民国16年(1927年)毕业于江阴师范学校,后于上海大夏大学肆业。20年入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改名巨赞。同年在宝华山受具足戒。22年入南京支那内学院深造。通读佛经8000多卷,此后,钻研唯识法相飞天台教规、华严义理、四论、禅宗等学,尤其对唯识和禅宗致力特多,具有独到见解,∵并掌握德、英、俄三国语言。26年赴闽南佛学院任教,后在湖南南岳佛学讲习所任教,积极参加抗日活动。28年在叶剑英鼓励和支持下,发起组织"佛教抗战协会",成立"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和"佛教青年服务团",从事抗日救亡运动。29年在广西桂林任月牙山寺住持,支持抗日活动。30年创办《狮子吼》月刊,宣传抗日。翌年,任桂平西山寺住持。33年冬任广西北流的元锡国学专修馆教授。36年返杭,主持浙江省佛教协会。37年任武林佛教学院院长。1949年受邀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连续当选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及六届政协常委。1952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任筹备处副主任。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任常务理事,1957年当选副会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除续任副会长外,并从事《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佛教部分的编审工作和领导编辑出版《法音》月刊。着作有《巨赞文集》(上下册)∵,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并有论文《如是斋琐议》、《佛教的回顾与前瞻》、《龙树提婆与无着世亲》等百余篇。
郭元兴(1920-1989年)∵现代着名佛学家,江苏睢宁人。幼年在上海爱俪园姬觉弥处学佛甚勤,博通内外典籍,兼晓梵文、藏文、英文。民国34∵年(1945年)任贵州、柳州驻华美军译员,35年任天水骑兵学校代理编译科科长。1949年后从事佛学研究,被聘为《觉有情》杂志特约编辑。1956年参加《中国佛教百科全书》编写。1980年在金陵刻经处工作,同年调中国佛教协会研究部,在中国佛学院任教兼研究生指导老师,讲授法相唯识学和梵文、藏文。1987年受聘为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佛教分支学科副主编。多次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着作有:《达摩二入四行与道家言》、《佛教与长寿》、《高僧法显行迹杂考》、《读萨迦两祖名称幢和八思巴的两篇〈***王统记〉》、《人间佛教与平常心是道》、《略论佛教与中国书画之因缘》、《大圆满》等行世。
雪∵烦(1909-1994年)∵法名灯明,俗姓孙,江苏省泰县洪林乡人。民国13年(1924年)技海安县曲塘镇报本庵,依煌华法师披剃作小沙弥。17∵年奉师命到镇江竹林寺佛学院学习,得到蔼亭及慈舟、妙阔、粟庵诸法师的着意栽培。18年春,赴南京栖霞寺受具足戒。后考进北平柏林佛教教理研究院。毕业后又考入三时学会,依佛学大家韩清净居士研究唯识法相。23∵年到常州天宁寺禅堂参学,当年受聘到焦山佛学院任教务主任。次年,又任焦山定慧寺第一监院。29年,升座焦山定慧寺方丈,兼焦山佛学院院长。35年退居后,又任常州清凉寺和上海清凉寺上下两院住持,以及三昧寺住持。解放初,曾任上海静安寺都监,被推选为上海市南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从1955年至1966年,在湖南长沙等地参加社会劳动。"文化大革命"后回到家乡参加农业生产。1979年雪烦法师回到佛教界,先后担任栖霞古寺名誉方丈、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理事。还担任过中国佛教协会栖霞山僧伽培训班顾问、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曾是多届南京市政协常委、江苏省政协委员。
明∵开(1910-1994年)∵号真源,俗名徐德贤,浙江绍兴人。民国15年(1926年)9月入杭州昭庆寺出家并受戒,次年到常州天宁寺参学,∵18至22年先后在宁波观宗寺弘法社和厦门南普陀闽南佛学院学习。26年至苏州穹窿山大茅蓬阅《碛砂藏》兼习禅。28年因盗匪横行,避至苏州,在各处讲经。1956年被选为西园寺寺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62年恢复方丈制被举为西园寺方丈。1994年因年老体弱,辞去方丈一职,同年7月8日逝世。∵明开法师生前曾任江苏省及苏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江苏省政协委员。
茗∵山(1914-2001年)∵俗名钱延龄,法号大鑫。江苏省盐城人。其父为晚清秀才,幼随父熟读四书五经,并常随母张氏到寺庙拜佛。民国22年(1933年)在建湖县罗汉堂出家,24年到江苏镇江焦山古刹定慧寺受具足戒,之后留焦山佛学院学习。∵26年时到武昌佛学院攻读佛学。此后10年,∵追随太虚大师在湖南各地弘法,深受大师关爱,称之法孙,委以重任。着山长老毕生按太虚祖师嘱咐,光扬祖道,恢复禅讲之风。30年代即任湖南沩山佛学院院长。受太虚大师委托,曾任湖南省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35年回焦山定慧寺任监院、焦山佛学院教务主任,1952年接任方丈。1962年被∵聘为中国佛学院教授,1982年任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的南京栖霞山僧伽培训班主任,1984年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成立,赵朴初任院长,若山任副院长。他还先后兼任南京栖霞寺、句容宝华山隆昌寺、无锡祥符寺方丈。着作有《茗山文集》,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茗山长老还是一位当代佛教诗僧、书法大师。曾多次到新加坡举办书法展。江苏省政协为其出版了《茗山书法作品选》。茗山长老曾任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江苏省政协常委。是受江苏省政协表彰的报效祖国先进委员。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