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佛教
[作者:楼宇烈]
今天是禅学社的同学要我来给大家做个讲座,我想给大家讲讲怎样正确认识佛教的问题。社会上对佛教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对佛教的误解,如果我们不能消除这些误解的话,就妨碍我们去正确地认识佛教。
存在着那些误解呢?我想主要有这些:一些人可能认为佛教是一种迷信,是那些愚夫愚妇的宗教。一些人可能认为佛教是一种有神教,它是拜神的,依靠佛、菩萨宋拯救自己的。也有一些人可能认为佛教是一种命定论,因为佛教讲因果报应,你前世造什么样的业,今世就要受什么样的果报,因而是一种命定论。也有的人可能认为佛教是一种消极的、出世的、逃避社会责任的宗教,因为佛教讲看破红尘嘛。这是一般人对佛教的看法,而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人虽然信了佛教,但还是不知道为什么信佛教,究竟信了什么东西,对此也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比如有的人认为信佛教就是为了求得个人的解脱。也有的人认为,信佛教是为了求得来生的福报,因为我前世造了很多业,所以今世受这么多苦,那么我今世信佛教,来世就可以有福报。也有的人信佛教是为了求神来保佑自己,这个不是求来世的福报,而是求现世的福报,我们看到有很多人到寺庙去许愿,求菩萨保佑自己,等到将来自己事业上、人生上有了成就再来还愿。甚至还有的人认为信佛教就是为了求得一种神通。我上面列的这些对佛教和信佛教的一些想法都是不能正确的认识佛教而产生的一些误解。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就是:佛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宗教,它的基本教义是什么,它的这种教义对于我们当今的个人的生命安置,对于当代的社会和谐有什么借鉴意义?
佛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宗教呢?总体上说,我可以用这些话来概括: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又是对现代社会、人生大有补益的宗教;佛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宗教;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宗教;是主张依靠自力解脱的宗教,也就是说依靠自己的智慧、毅力来自我超越的这样的一种宗教;佛教是一种慈悲的宗教,它是讲究自度度人的,它也是一种提倡治心的宗教。
现在有很多人想了解佛教,特别是想了解禅宗,对于禅宗大家常常觉得把握不定,因为对于禅宗的许多公案大家都不知道在说什么东西,也不知道禅宗怎么样来修证,怎么样才能了脱生死,怎么样才能明心见性。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来自于将禅看成是和我们现实世界不一样的、很神秘的、彼岸的一种境界。然而其实禅并不是彼岸世界的东西,禅就在我们中间,禅并不是很神秘的东西,禅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言论、行为、思想。禅也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境界,它并不要求我们离开现实生活去寻找一个归宿。在这里我告诉大家,学禅就是要从你的本分事做起。有人闷学禅有没有一个次第、一个道路可循?有。就是三句话。第一句就是“做本分事”,做好你现在应做的事。刚才我们看到图片上禅学社的同学去参观河北赵县柏林寺,柏林寺是唐代的一位叫做赵州禅师的道场。做本分事就是赵州和尚在接引学人时讲的一句话。他的弟子不明白什么叫“做本分事”,他就解释说:“树摇鸟散,鱼惊水浑”,树一摇动,鸟就飞散了,水里的鱼一惊动,水就浑了,这是很普通的事情。学禅也是很普通的事情,你现在在干什么,那你就继续干什么。有人听了不解,会问“那你还修什么呢,既然你已经这样了那你要修什么呢?”但这正是佛教所讲的“无修之修”,这个其实比你要想通过学一个什么方法去修是更难的。因为就一般人来讲,他们都是不太安于自己的现状的,总是手里做着一件事,心里想着另一件事,而且总觉得我手里做的这件事是委屈了我这个人,而我心里想的那件事才是真正适合我做的事。所以说要能够做好你手下的本分事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而禅正是要在这个地方考验你,锻炼你。我们常常讲事情要从脚下开始,你怎样才能使得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脱离你现在所做的事,这只能成为一个空想。禅不是一个空想,它是很具体的,就在你的面前。你要是能真正做到这第一步,你也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了,你也就开始认识到禅的真谛了。禅不是要让我们离开现实世界去幻想一个什么样的境界,而是就在现实生活中让你去体认你的自我。学人们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你有什么办法帮我解决种种烦恼啊?帮我解脱掉绑在我身上的种种绳索啊?”很多禅宗祖师们在回答他们的时候,就会反问“谁绑住你了?”没有人绑住你,是你自己绑住你自己的,我们有句话叫“自寻烦恼”。你自己有了分别心,自己讨厌这个现实生活环境,讨厌这么多的包袱,就想跳出这个现实生活环境去找一个清净的地方躲起来,可是有这样一个清净的地方吗?没有!看起来你是跳出这个环境了,可实际上你是放下这个包袱又去背上另一个包袱,逃出这个牢笼又去钻进另一个牢笼。所以禅宗是非常强调当下就觉悟到你的本性、本心是没有烦恼的,只是你自己把烦恼加在自己身上,所以禅宗的第一个宗旨就是“自性本来清净、原无烦恼”,你要离开现实的世界去寻找一个清净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烦恼,因为你找不到。所以我们要从当下的本分事做起,这是第一步。
我送给大家的第二句话是“持平常心”。这句话和前一句话是相通的,但是它对你的要求又提高了一步。因为虽然你做好了本分事,但你是否还能做到对你所做的事没有什么计较呢?你是否在意别人对你所做的事的赞扬或批评,是否会因为别人说风凉话心里就不高兴,别人说了好话就心里很舒服呢?做好本分事不等于就保持了平常心。平常心就是该做什么做什么,不动心,不起念。禅宗公案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个禅师“你平时修炼不修炼啊”,他说当然修炼了,又问“你怎么修炼啊?”他说我是“饥来吃饭,困来睡觉”。别人就纳闷,说你这也叫“修”吗?他说当然是修了,有多少人是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百般的思虑啊,睡的时候不好好睡,千般计较啊。本来很普通的一件事,吃饭睡觉,可是有很多人就是要想东想西,吃到好的心里就高兴,吃到差的,心里就埋怨。对于这些事你能不能不计较任何的好坏呢,用佛教里的话讲就是能不能做到“八风吹不动”。哪“八风”呢?利、衰、毁、誉、讥、称、苦、乐。“利”就是利益,“衰”就是衰落,“毁”“讥”就是毁谤你、讥讽你,“誉”“称”就是赞扬你。你做任何事情,在这八种情况下都能不动心,那是需要很高的修养的。有时尽管你嘴上会说“这些事我都看穿了,根本就不在乎”,可是我想当别人说你几句风凉话的时候,你可能心里就不太好受。别人要是吹捧你几句,你虽然表面上说“哪里哪里”,可是心里面可能在暗暗自喜。这也是人之常情,要想能克服这一点,必须禅修达到相当的境界才行。我常常讲一个故事,宋代的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他对禅学有很深的造诣,他跟佛印禅师关系相当好,平时经常来往,他们一个住在江南,一个住在江北,有一次苏东坡坐船过江去看望佛印,恰好碰到佛印不在寺庙里,他就一个人在寺庙里转悠,看到大雄宝殿里的佛像十分庄严,他就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写完自己觉得很得意,就交给小和尚,说等你师父回来交给你师父看,然后他就走了。佛印回来看到这首诗,就提起笔来在上面题了两个字:“放屁!”就让这个小和尚给苏东坡送回去。苏东坡一看很纳闷,心里很不以为然,心想我写那么好的诗,居然给我的评价就是“放屁”两个字。所以他就马上坐船去找佛印禅师,要跟他辩辩理。见了佛印禅师,佛印就跟他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我这么一屁怎么就把你打过江来了呢?所以你们看,苏东坡的佛学修养还是相当高的,对佛学的义理理解得也相当透彻,可是碰到这样具体的事,他就不能用一个平常心去对待。大乘佛教讲“六度”,即从此岸世界度到彼岸世界的六种修炼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个第三渡讲的忍辱,我们常常将它理解成忍受屈辱,比如别人打你、骂你都能忍住,或者甚至像基督教里讲的那样,别人打你左脸,你要把右脸也送上去。其实佛教里讲的“忍辱”不只是忍受屈辱,你还要能忍住人家的吹捧。“八风”里不仅有毁、讥,还有称、誉,对于别人的毁、讥,你可能忍住了,对于别人的称、誉你能不能也不为所动?而要做到这一点是相当困难的。
第三步就是“成自在人”。所谓“自在”,就是自由自在。我们没有任何烦恼的束缚了,那不就是自由自在了吗?做“自在人”是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佛教里描写的佛、菩萨他们所追求的就是一种大自在的境界。《心经》的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么怎样才能成自在人呢?什么是大自在境界?禅宗里也有描写,就是“终日吃饭未曾嚼着一粒米,整日行走未曾踏着一片地。”这句话在一般的思维方式下是不好理解的,而佛教通过这个要说的是,你不要被这些外在的相状所牵动,你虽然整天在吃饭,走路,但不会被米、路这些外境所干扰,而你又始终没有离开这个外境。修禅并不是要你躲到什么深山老林里去,什么东西都见不着,好象这样就不会被外境干扰了。其实就算到了深山老林里面,要是你的心不净的话,你产生的种种妄想念头可能比你在这热闹的地方更多。禅宗讲你心净了,才能佛土净,心不净到哪都躲不掉。所以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如果你能做到对境不起心、不起念、不着相,那你就自在了。(待续)
(注:本文据作者2006年10月28日在北京大学禅学社的讲演录音整理成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