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的基本教理∵
一、五乘佛法的组织∵
释迦世尊成道之后,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普度众生。惟以众生根器不同,如果只说一乘法,将使小根小智之流,不能获得法益。故说种种权巧方便法门,适应种种根基。佛如大医王,对众生种种不同之病源,施以种种不同之法药而医治之。这就使佛法中有了世间出世间种种不同的法门,这种种不同的法门,综略言之,可以五乘佛法概括之。
所谓五乘佛法,是人乘,天乘,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这五乘的修持和所证的果位如下表所示:
┌人乘:乘五戒以生人中。
├天乘:乘十善以升天道。∵
五乘佛法┼声闻乘:乘四谛而证声闻四果。∵
├辟支佛乘:乘十二因缘而证辟支佛果。
└菩萨乘:乘六度而证佛果。
以上五乘佛法,人天二乘是世间法;声闻、辟支佛、菩萨三乘是出世间法。出世三乘中声闻、辟支佛是小乘,菩萨是大乘。
关于声闻和辟支佛所修持的四圣谛和十二因缘,在本文第七章中已有介绍,声闻乘修四谛,证声闻四果。声闻是亲闻佛之声教,彻悟四谛真理,渐次断见思二惑,因而脱出世间生死苦海者,谓之声闻。声闻四果是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辟支佛修十二因缘,证辟支佛果。辟支佛译为缘觉或独觉,众生闻佛说十二因缘之理,因而觉悟者,名曰缘觉。若于无佛之世,众生无从闻法,但因宿世福德因缘故,能于诸法生灭的演变中,悟世间无常,或睹飞花落叶而感悟无常之相,因而豁破无明者,皆名独觉。∵
声闻和缘觉为出世二乘,此外,释迦世尊为因机说教,广摄众生,尚说有人天二乘。人天二乘非究竟法,本不是世尊说法的本怀,但为怜悯众生,使不堕恶道去受剧苦,才说此保持人身和超升天道的权巧法门。
二、乘五戒以生人中
六道众生,生死轮回。六道者,天、人、修罗、畜、鬼、地狱。畜、鬼、地狱为三恶道。恶道有苦无乐。天道乐多苦少,修罗多嗔恚,人道苦多乐少,思求出离,所以六道中适于修行者,惟有人道。然佛经中常说:‘人身难得’,意思是,今生以过去的善根福德,获得人身,但来生是否仍能获得人身,则以今生的善恶业力以为决定。学佛修道的人,倘能保持人身,纵今生修道无有成就,来生仍可继绩修持,倘一失人身,何时才能脱离恶涂,就很难预料了。所以佛说此守五戒以保人身的方便法门。∵
欲来生保持人身,今生要遵守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就是佛门五戒。
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的。∵
一、杀生戒:佛教的基本观念是众生平等。佛说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佛所说的众生,不单是指人,而是胎卵湿化四生之属皆包括在内。因此杀生戒不单是不伤害人的性命,进而亦不得伤害畜生虫蚁的性命。不但戒直接的杀害,并戒杀因杀缘;如渔猎者为直接杀害,而贩卖猎具鱼网者亦为间接的助杀。
佛于十善业道经中,说不杀生有十种利益,那是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
或有人说佛门戒杀,若暴乱侵入,岂不是要伸长脖子等死?其实不然,佛戒以一己私欲而伤害生命,至于执干戈以卫社稷,正是慈悲勇猛的表现。大法鼓经载:‘譬如波斯匿王,与敌国战,时彼诸战士,食丈夫禄不勇猛者,不名丈夫。’由此可知佛门戒杀无碍于保卫国家。
二、偷盗戒:社会上的偷盗,有直接,有间接,有有形,有无形,例如小偷窃取,强盗抢劫,是直接的盗;贪官污吏的贪污舞弊是间接的盗。勒索诈欺,抵赖债务,是有形的盗;假公济私,混水摸鱼是无形的盗。总之,不与而取,或以不正当的手段攫得的财物,都叫做盗。
佛说不偷盗也有十种利益;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
三、邪淫戒:佛门四众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者只是戒邪淫。所谓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时,非处的交合。此外凡足以为邪淫因缘的如舞榭歌场,娼寮妓院亦禁止涉足。
佛说如离邪行,亦有下数种利益:一、诸根调顺。二、永离諠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
四、妄语戒:未见言见,见言不见,虚伪夸张,藉辞掩饰,皆为妄语。妄语不但欺人,抑且自欺。佛说若离妄语,有下列诸种利益:一、口常清净,优钵花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服。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九、智慧殊胜,无能制服。∵
五、饮酒戒:有人以为以净财沽酒而饮,无损于人,为何也列为戒条?殊不知酒能乱性,人间许多罪恶,莫不以酒为媒介。四分律载饮酒有十过三十六失,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无耻、不敬、坠车、落水等等。智者举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为害了。∵
佛门五戒,与我国五常之义相近。五常者,仁义礼智信。而五戒中的不乱杀近于仁,不偷盗近于义,不邪淫近于礼,不妄语近于信,而不饮酒理智清醒,则近于智。儒家以五常为做人的标准,佛门以五戒为未来获得人身的条件。然而守五戒,只是消极的戒恶。消极的戒恶不是佛法的究竟义,所以进一步鼓励人积极的为善。
三、乘十善以升天道
在六道众生之中,人道虽优于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惟人生浊世,八苦交煎。比较上天道乐多苦少,所以释迦世尊说此乘十善以升天道的法门。
天的梵名为提婆,含有光明、自然、清净、妙高之义。佛经中言天的名数有二十八层,分为欲界、色界、无色三界。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无色界有四天。∵
欲界诸天,有男女饮食之欲,宫殿苑囿之好,故称欲界。色界诸天为离男女饮食之欲的有情所居,惟尚有身相宫殿,故曰色界。无色界诸天无色无物,无身体宫殿国土,惟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
天上光明清净,乐多苦少,是以世人多希望升天——其他外道也多主张升天,惟升天有升天之条件,那就是行十善。
十善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不杀、不盗、不淫是身业清净;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是口业清净,不贪、不嗔、不痴是意业清净。身、口、意,三业清净,谓之十善业道。∵
关于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四业,已于五戒中述及,不再赘述。不两舌即不挑拨离间,不恶口即不盛气辱骂,不绮语即不秽杂戏谑,这三者是由不妄语一戒开展而成的。
至于贪、嗔、痴三者,佛法上称为三毒,这是一切恶业的根本。盖内心若无贪、嗔、痴之意念,语言上不至有恶口妄语,行为上亦不至有杀盗淫之恶行也!
贪嗔痴,杀盗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等是十恶,不行此十恶,是为十善。但进一步说,身业不杀不盗不淫,进一步更作放生、布施、净行。语业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进一步更作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意业不贪不嗔不痴,进一步更作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这十善才称圆满。
五戒是行为上消极的制止为恶,是外在的;十善是心理上积极的自发为善,是内心的。守五戒,行十善,这只是世间法,虽不堕入三恶道,但并没有了生死,脱轮回,所以这是不究竟法。佛法的究竟义,是要众生了生脱死,超出三界。所以世间法只是权假,出世间法才是究竟。
出世间法,是修四谛的声闻乘,修十二因缘的辟支佛乘,和修六度的菩萨乘。
惟声闻乘和辟支佛乘,虽然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但其目的只在自度,所谓‘拔一己之苦,得一己之乐’,弃世间苦海中的众生于不顾,所以佛尝斥之曰‘焦芽败种’,曰‘自了汉’。因此,佛法的究竟意义,是在修六度万行,舍己为人的大乘菩萨道。
四、发菩提心与四弘誓愿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有偈云: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似觅兔角。’
佛法,是出世而又入世的——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出世在于度己,入世在于度人。出世正所以为入世,入世也所以为出世。因此,佛法的究竟义,是在发菩提心,四弘誓愿,行六度万行的大乘菩萨。
菩萨是梵语的略称,具足应称菩提萨埵。菩提是觉,萨埵是有情。觉是觉悟,自觉且又觉他。有情是指一切有情识的众生。是既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识的众生。所以菩萨是上求大觉——成佛;下化有情——度众。
要行菩萨道,先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第一要无我,第二要慈悲。那就是说,行慈悲而不执有我,知无我而不断慈悲,这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佛家讲慈悲不说博爱,慈是予人以乐,悲是拔人以苦。而爱是感情作用,因为既称爱,就有能爱所爱,既有能所,则有人我,以我为能爱,彼为所爱,有了人我相,此爱就有差别。且爱是相对的,有爱就有憎,因此,佛法上不但不倡导爱,且认为爱是众生起惑造业的根源之一。而菩萨道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才是普度众生的根本,但慈悲并不是以我为中心而出发的,乃建立在众生平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无我的基础上。我是众生的一分,众生是全体的大我,度人所以为自度,利人也所以为利我,这是慈悲的真义。
娑婆众生,迷妄执着,背觉合尘,因而起惑造业,因业受报。众生的迷妄执着,非大慈大悲无以救度,所以世亲菩萨说:‘菩萨见诸众生,无名造业,长夜受苦,舍离正法,迷于出路,为是等故,发大慈悲,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救头燃,一切众生有苦恼者,我当拔济,令无有余。’∵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对于发菩提心解释的更为明白,经曰:‘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顺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发下了上弘下化的菩提心,同时要发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弘誓愿,古德有解释是依苦集灭道四圣谛而发的。一者缘苦谛,见众生八苦煎迫,而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弘愿。二者缘集谛,见众生烦恼重重,而发‘烦恼无尽誓愿断’的弘愿。三者缘道谛,缘无上正道而发‘法门无量誓愿学’的弘愿。四者缘灭谛,因清净寂灭而发‘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弘愿。∵
发菩提心,发四弘誓愿,还祗算是发心,尚未实行。必须实际履践,才能达到上求下化的目的。所以发愿的次一步就是要行六度与四摄。
五、六度与四摄
戒定慧三学,是佛门修持者必修的途径,而大乘复于戒定慧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
波罗蜜是梵语,义为到彼岸。过渡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以抵彼岸,学佛的人,在生死轮回的此岸,渡过烦恼的中流,到达涅槃寂静的彼岸。六波罗蜜就是舟筏,行六波罗蜜,就可度过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六波罗蜜的内容如下表:∵
┌——檀波罗密—┐∵┌——布施┐∵┌——悭贪
├——尸罗波罗密┤∵├——持戒┤∵├——毁犯
├——羼提波罗密┤∵├——忍辱┤∵├——嗔恨
六度┤∵├译为┤∵├可度┤
├——毗梨波罗密┤∵├——精进┤∵├——懈怠
├——禅那波罗密┤∵├——禅定┤∵├——散乱
└——般若波罗密┘∵└——智慧┘∵└——愚痴
六度名称如上表所示,兹再分述如下:
一、布施度:布施就是施舍,施舍是多方面的,并不专指钱钞财物而言。释迦牟尼佛在往昔因中修行时,曾经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这就是高度布施的一种,以头目脑髓,肢节手足作布施的,称为内施,而以国城妻子,田园财物作布施的,称曰外施。
布施共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以己资财随力施与的,叫做财施(包括上述内财外财);以佛法化导众生,使其因而得度者,叫做法施;救∵护众生苦难,予以精神慰藉,使其远离恐怖者,叫做无畏施。
布施不难,难于达到三轮体空的境界。三轮体空者,无布施的我,无受施的人,也无所施的物。正是金刚经上所称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也就是本文前节所述:‘行慈悲而不执有我,知无我而不断慈悲。’祗求慈悲发扬光大,不特没有望报之心,也绝无能施之念,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二、持戒度:持戒梵语尸罗,有止恶修善的意义。但行大乘菩萨道,不但是消极的戒恶,更应积极的为善,以净化身、口、意诸业,因持戒使真如佛性逐渐显露,而不为妄想执着所缠缚。
持戒有在家与出家之分,在家者受持三皈五戒,出家沙弥受持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惟菩萨受持十重四十八轻戒,不分在家出家。以其身份的不同,所持戒相亦有异。但在家菩萨亦有受持六重二十八轻戒的。
三、忍辱度,忍辱所以度嗔恨。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的境。凡情最难忍受的,莫如侮辱,辱若可忍,则其他诸忍亦较易做到。
忍辱,不但是忍别人给予的辱,同时更要忍自己所遭遇的境。要于穷困病苦之逆境中,忍令颓丧鄙卑之念不生;于富贵顺遂之顺境中,忍令骄矜沉迷之念不生;于不顺不逆,万法生灭之常境中,忍令迁随移易之心不生。∵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悔辱戕害顺逆诸境,且要忍生理上的饥渴寒热创痛诸苦。忍辱是与内心的烦恼贼作战,烦恼时时在我人心头伺机蠢动,我人若一念不忍,烦恼即在我人心上占据一方位置了。∵
四、精进度:精进所以度懈怠。纯一无杂曰精,鼓勇直前曰进。精进者,即未生之善心令速生,已生之善心令增长;未生之恶念令不生,已生之恶念令速断。修菩萨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当以纯一直进之心,断妄念,去执着,显出真如妙心,自度度人,无有退堕。
五、禅定度:梵语禅那,义为静虑,在于度散乱。禅定可分为事理两种,事定者,依心摄境。理定者,如大乘起信论所说:‘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略言之,禅定是在于心力集中,而后产生智慧的一种定力。修禅定,须自守护六根下功夫,儒家有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之语,老子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亦此之意。∵
六、智慧度:智慧所以度愚痴,是由禅定所证得的,即所谓‘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但这种智慧,并不是世人博学多闻的有漏智,而是圆融无碍的正智。这种智慧能照破一切客尘烦恼,显露真如本性。因此,修六度即在于断烦恼,得智慧。智慧即般若,亦即佛性,若能证得智慧,就见到我们本来面目了。∵
修六度,必须相资相行,不可缺一。因为慧而不定,未能受用,定而不慧,未免沉迷,定慧***,而不持戒,便碍于积习;三学俱足而不布施,便不能摄化众生,布施而不修三学,祗种下人天福报。持戒而不能忍辱,难调嗔恚之气;有精进而无诸度,则徒劳无功,有诸度而无精进,则始动终懈。所以一定要六度兼修,才能圆满大乘菩萨的二利之行。
修菩萨行者,除勤修六度之外,尚须行四摄法,才能深入人群,普度众生。四摄法者,即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一、布施摄:要普度众生,必须要深入人群,与被度的人接近才能达到度人的愿望。布施摄,就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二、爱语摄:随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其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便于我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三、利行摄:修菩萨道者,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人的目的。
四、同事摄:修菩萨行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之情况下,而度化之。∵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诸摄,祗是行为上的摄化,行四摄时尚须以四无量心为根本,才能表里合一。这四无量心是:
慈无量心:慈是与人以乐之心,普缘无量众生。
悲无量心:悲是拔人以苦之心,普缘无量众生。
喜无量心:见人戒恶行善,生欢喜心,见人离苦得乐,生欢喜心,此心普缘无量众生。∵
舍无量心:怨亲平等,舍怨舍亲;乃至以上三心,舍之而心不存着,此心普缘无量众生。
修菩萨行六度四摄,应三轮体空,不住于相。如金刚经云:‘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又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前者的意思是,众生皆具佛性,得灭度者,实系其本具之佛性显露,我何能存彼系我所度化之心?后者的意思是,众生既非我所度化,则更不应执有能度之我,所度之人,与被度众生的智愚高下了。
六、菩萨与佛
上求大觉,下化有情,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称为菩萨。然而,自初发心行菩萨道,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即补佛位之妙觉菩萨,其间果位,共有五十一阶之多。这五十一阶,各有名称,此处为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尽述,略言之,五十一位,是十住,十信,十行,十回向,十地,最后是妙觉菩萨。
十住者,乃安住某处之义,谓以六度万行为所住之处也。其中由发心住,至灌顶住,共有十位。十信者,乃发心住位中修此十种心也!其中由信心至回向心亦有十位。十行者,谓依六度而作利他之行也:其中由欢喜行至真实行共有十位。十回向者。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之谓也。其中由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至法界无量回向共十果位。十地者,地为万法所依,又能生长万物,义谓有为无为与一切功德与所修行,依此令得生长也!其中由极喜地至法云地共十果位。最后果位是妙觉菩萨。
妙觉者,其义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不可思议者。换言之,亦即佛果之无上正觉。妙觉菩萨,即补处之佛也。
学佛修行的人,守五戒,行十善,祗不过是世间法,获人天小果,不出三界,仍在六道轮回之内。修四谛,十二因缘,断见思惑,破我执,断烦恼障,可证阿罗汉和辟支佛果,但二乘小果,祗知自觉自利,不知救人救世,且也非最高极果。若由此更进一步,内怀修道成佛之愿,外行布施利他之行,修六度,行四摄,最后破我法二执,断见思尘沙二惑,及烦恼所知二障,即达到自觉觉他的菩萨地位,当菩萨位满,再破尽根本无明,此时大觉已圆,即证佛位。
释迦世尊一生说法,对于根基浅钝者及二乘行人,多说苦、空、无常、无我。关于这些,在本文第七章已予介绍。但佛法是使人转迷成悟,离苦得乐的法门,既然使人离苦得乐,可知学佛的终点,一定有个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境界存在。这个境界,就是大般涅槃所具的常乐我净四德。
大般涅槃,为梵语摩诃般涅槃那,译为大入灭息,或大灭度,大圆寂等。大乘义章云:‘涅槃,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亦名为灭。那者名息,究竟解脱永苏息故,息何等事,息烦恼故,息生死故,又息一切诸行事故。’
证果圣者,入于涅槃,即具常乐我净四德。常者涅槃之体,恒不变而无生灭,名之为常,又随缘化用常不绝,名之为常。乐者,涅槃之体,涅灭永安,名之为乐,又运用自在,所为适心,名之为乐。我者,若法是实是真是主是易,性不变易是名为我。净者,涅槃之体,解脱一切尘垢,名之为净,又随化处缘而不污,名之为净。这就是佛门修行者,自苦、空、无常、无我的凡夫境界,所证得的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圣者境界——佛的境界。
佛者,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觉者。佛有十号,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天人师、世尊、佛,合为十号。
这样看来,由凡夫以至证佛果,阶位如是之多,佛似乎是高高在上,渺不可期。但反过来说,心佛不二,佛与众生,原为一体,因有迷悟染净之分,才有众生与佛之别。古德云,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悟的诸佛。而迷与悟,惑与觉,祗在吾人方寸之间。语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去何从,祗在吾人自己的抉择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