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世界宗教中思想内容较为丰富的一个教派。它在两千多年前产生,发展到现在,仍在世界上不少国家或地区与兴旺发达,在总体上说充满了发展的生命力。佛教不仅在古代影响了众多人们的思想,而且在当代社会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凝拟就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想观念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意义等问题简要地提一些看法。∵

一、佛教的世界本质理论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佛教对世界的看法本身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及大乘佛教,不同时期、不同分支的佛教对世界的看法是有差别的。∵

原始佛教对世界本质的看法与对人生现象的看法是密切相关的。它主要以缘起的理论来说明人生现象,实际上也以这种理论表明了他们对世界本质的看法。原始佛教反对世界或人生现象中有一主宰体的理论,认为世界现象是互为因缘的,“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杂阿含经》卷十二)。但这互为因缘的世间现象的本质如何,原始佛教明确论述的场合不多,至少没有很明确地由缘起来说整个世界都不实在。∵

小乘部派佛教对世界的看法很复杂。不少部派把世间现象分为过去法、现在法和未来法三类。有些部派认为三世法都实在,有些部派认为三世法都不实在,有些部派认为一些法实在,一些法不实在。∵

大乘佛教与起后,佛教对世界本质的看法与先前的佛教相比有很大变化,增加了不少内容。较早出现的大乘经——“般若经”认为世间事物(色)在本质上就是空,主张“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观派别侧重从缘椽起的角度论证“空”,如龙树在《中论》卷四中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在中观派之外的大乘佛教中,还有不少对世界本质的看法,如瑜伽行派就认为“一切唯识”,认为世间一切现象都是“识”所变现出来的,世界或世间一切现象在本质上就是“识”∵。∵

佛教的有关世界本质的理论,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主要表现为它的所谓“空”的理论。但问题的关键在於如何来理解这个“空”字,或者说,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来把握“空”的真义。∵

在当代,许多人对“空”的观念的理解不符合佛教史上佛教理论的基本(主要)观点。如一种观念是把佛教的“空”理解为纯粹的虚无主义。在历史上,确实有把佛教的“空”作虚无主义解释的佛教派别,如印度佛教中的方广部就是如此,该派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虚无的,没有任何东西,事物都如龟毛兔角,是根本不存在的。方广部适种观念受到了佛教内部的绝大多数派别或艳大多数思想家的批驳,很快就被压了下去,未形成什么气侯。在佛教内部,主要派别或多数思想家把“空”解释为事物的缘起,或解释为事物本身就不实在(但又不是绝对的虚无一,或解释为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无永恒不变的实体),或解释为现象界为人的心识所变,本身不能自在自立。显然,把佛教的“空”理解为虚无主义,是不符合佛教基本学说的本来含义的。∵

还有一种对佛教关於世界本质理论的观念也值得分析,即认为佛教在这方面的理论是所谓“唯心主义”。这种概括至少是不全面的。如上所述,佛教中多数派别或思想家都认为世问现象是缘起的,或认为世间。为世间事物中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佛教中主张事物是“心识”变现的主要是瑜伽行派,并不是所有佛教派别都这样认为。因而,不能说整个佛教对世界本质的看法都是一种“唯心主义”。∵

然而,历史上的佛教对世界本质的看法如何是一回事,后代人们如何理解佛教的这方面的理论又是一回事。在当今社会中,对佛教教义持不正确理解(不符合历史上佛教提出的基本观念的理解)的人不在少数。不少人在社会中遇到挫折或重大打击,理想破减时就认为一切事物都足虚无的,并认为这就是佛教的真理。有一部分出家人进入佛门时也是持此观念而来的。应常说,这种理解或态度不符合佛教的基本精神。此外,这里还涉及到一侗佛教理论上的重要问题,即“世间”和“涅盘”的关系问题。∵

早期或小乘佛教为世俗世界“世问”中充满了贪欲、愚庭、痛苦,因此提出了“涅盘”的观念,认为佛教徒应努力按照佛教要求去修行,修到一定程度后,就将摆脱不浮的世俗世界,达到涅盘境界。小乘佛教一般把世俗世界与涅盘境界作严格的绝对化的区分,不大注意二者之间的关聊。而到了大乘佛教时期,许多佛教思想家开始强调“世间”与“涅盘”之间的联系。如《中论》卷四中就认为:“涅盘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盘,亦无少分别。”大乘佛教形成后,佛教特别强调不离开现实世界而获得涅盘,认为认到了“世间”的本质,也就达到了“涅盘”。大乘佛教突出“世间”与“涅盘”的联系与统一的方面。在“涅盘”与“世间”的关系问题上,现在不少佛教僧团或僧侣的观念是符合佛教在历史上的主流观念的。他们积极能耐参与世俗世界的活动,努力把在世俗社会中利乐有情与对佛教最高理想的追求统一起来。在这方面有不正确观念的,倒是一些佛教教团外的民众和一些最初产生出世之念的人,他们在社会中受挫折后,向往一什彻底脱离尘世的境界。∵

客观地说,历史上的一些佛教支派在这方面的理论及当代人对佛教的一些理解对我们现时的社会有多方面影响:有负面的影响,也有正面的影响。徙负面的影响来说,历史上一些小乘佛教确有某种虚无主义的观念(如方广部),并倾向於完全脱离“世间”去追求某种独立的与世俗世界没有关联的境界。这部分的佛教理论在当代仍有某些影响(殿格来说,主要是当代人的某些对佛教的理解接近这种理论),而它助长或推动了社会中某些人的消极厌世的思想情感,既不利於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积极追求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不利於佛教本身的健康发展。这种负面的影响,无论是社会思想教育部门,还是佛教僧团或组织,都应当努力加以抑制。从正面的影响来说,当代佛教僧团或组织大多都继承了历史上佛教中的主流思想,不把世界看成是完全的虚无,而是强调世间事物的互相依存,强调事物的因缘关系,否定世间存在一成不变的东西。多数当代佛教团体或组织的所谓“空”也主要是强调世间事物(包括人的地位、财富、生命)不是永恒存在的,人不应当去追求那种根本不存在的永恒不变的世间事物,强调实现佛教的理想并不是去追求一种与现实世界无关的境界,而是要在现实世界中去实现佛教的理想。显然,从这种对佛教有关世界本质理论的理解出发,人们在社会中的活动就是有重要价值的,有意义的,因为世界并不是绝对的虚无。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有益於民众或他人的活动与佛教徒对其理想的追求并不矛盾,在许多方面有一致之处。佛教的这种关於世间事物(人的地位、财富、生命等)不是永恒存在的“空”的观念,对於引导当代人以一种豁达的态度对待自身利益,减少因社会的激烈竞争而导致的许多矛盾、冲突等不良后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佛教的思维方式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佛教是思辨性较强的一个宗教,它对事物、对人生等现象的观察常常是极为深刻的,极具启发意义。之所以能够如此,与其所采用的一些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佛教的思维方式在古代对推动印度哲学及中国哲学等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代,此教的思维式仍有不少内容对人们有重要的鉴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在佛教的思维方式中,最具特色或在思想史上最有价值的是其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式是在吸收和改造印度婆罗门教的相关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

早期婆罗门教在对该教所崇奉的“梵”的论证过程中,提出了后人所需的“遮诠法”。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具体来锐,婆罗门教认为“梵”的本质是不能用一般的概念、范畴来正面表述的,人们只能用不断否定“梵”具有各种具体属性的方式来表述“梵”。这种认识“梵”的思维方式后来被印度不少宗教派别所重视。佛教的基本理论与婆罗门教有很大不同。佛教不承认有所谓“梵”这样的实体。早期佛教强调事物是由缘而起的,主张“无我”。但佛教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还是借鉴了婆罗门教的这种思维方式。∵

早期佛教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所谓“中道”。这“中道”即是一种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该教认为常时某些“外道”中所流行的苦行和享乐的作法是一种极端,而主张既不偏於苦行也不偏於享乐的“苦乐中道”。之后,小乘佛教又陆续在“有无”、“断常”等问题上表现出“中道”观念。早期和小乘佛教虽然倡导“中道”观念,但在其整个论学说的建立过程中,却并没有真正严格贯彻它,即并不是很严格地实施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当然,这样的结论是在和大乘佛教的理论体系作了对比后得出的。∵

大乘佛教相对於小乘佛教来说在实施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方面要严格得多。这里面较典型的是般若类大乘经和中观派。如《金刚经》中大量使用的一种句式就表明了这种思维方法。该经(罗什译本)中说:“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金刚经》不长,里面却有大量上述这种“说……,即非……,是名……”的句式。这种句式明显表明了一种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在经文中,否定并不是一切,并没有走向极端,否定的仅是事物的“相”的实在性,但并未否定事物的真实本质,实际是认为事物的真实本质要通过对其表露的“相”的否定来把握。因而否定中就包含着肯定,否定是为了肯定。否定只是手段,把握事物的真实特性才是目的。《金刚经》中提到“筏喻”,向人们显示:如同乘筏渡水,达到彼岸后,筏就要抛弃一样,事物的相状,一般的言语、认识,甚至包括佛的“言说”,都只是手段,只能借助它们来体悟事物的真实本质。达到目的后,这些手段要抛弃(否定),不能总是执着。中观派是在“般若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佛教派别,在思维方法上与“般若经”基本是一致的。中观派的主要论着《中论》卷一强调了所谓“八不”:“不生亦不减,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在中观派看来,生、减、常、断、一∵、异、来、出这些概念用来说明事物的特性时都不具有完全的正确性。在把握事物的实相时,对这些概念中的每一个都不能肯定,也不能肯定与其相反的概念。而是要在这些概念前无一例外地加上“不”字。大乘佛教的这种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后来成为佛教中最具代表性的思维方式。尽管佛教的这种思维方式在来源上曾借监过婆罗门教的思想,但将其加以完善、充实、丰富,并广泛推行,使之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则主要是佛教完成的工作。因此,在当代许多人把这种思维方式完全看成是佛教的思维方式就不足为奇了。∵

佛教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当代对於广大民众来说,不见得有多少直接的影响。它的主要影响集中作用於佛教信徒和对佛教理论有与兴趣者。但这种思维方式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当代仍值得重视,对今天的人们仍有借监意义或重要启示。这种思维方式的一大特色是重视用某种形式上的否定手法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这种否定手法并不是虚无主义的否定,而是为了更高层次的肯定,是为了对万有本质进行有效的正确把握。在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看来,人们对事物的正面描述总有局限性,论及的总是事物的表面相状,这种相状并不表明事物的本质,因而是虚假的,没有自体的。事物的本质就不可能采用正面描述的方式来把握。无论是何种描述,只要一具体,一确定,就必然陷入虚假或错误,真正可行的是采用否定的方式,在不断去除对事物描述的种种谬误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佛教的这种理论从表面上看有虚无主义或不可知论的特性,但在实际上还是承认事物存在着最高的或至真的本质。这种理论在古代是一种很可贵的哲学理论,它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事物的本质与现象间的联系,强调事物的本质要在对事物的现象的一系列否定中去把握,离开了这一系列的否定,人们就无法体悟事物的本质。佛教的这种思维方式,看到了人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认识到人们对於某一事物的本质所提出的具体观念或表述总不能具有完全的客观性。但佛教的这种观念又不表明事物不存在本质或事物的本质不能认识,它恰恰要人们通过不断地摆脱对事物的片面性认识来达到对事物的客观认识。因此,他们的“非”或“不”的对象并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是那些不能客观表述事物真实本质的片面的观念。佛教的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当代的精神文明建设能起一定促进作用。因为即便在今天,不少人仍然在思维方式上存在不少问题,对事物不能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和处理,看问题往往有片面性,把事物的一方面的特性看成是事物的整个特性。从这方面来说,当今世界的不少人在思维方式上还不如上述佛教的观念具有科学性。基於这种事实,应当说对佛教的这种思维方式的研究和借监,在当代仍有其重要意义。∵

三、佛教的伦理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佛教的伦理思想是整个佛教理论体系中在当代社会中影响最大或影响最直接的部分。该教的伦理思想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其基本的原则或可涵盖大部分内容的纲要则也不多。在笔者看来,主要的有三条:平等观念、克己观念及慈悲利他的观念。∵

佛教在产生时主要代表了印度四种姓中属刹帝利和吠舍种姓的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政经利益和主张。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不平等(婆罗门至上)观念。认为人的高低贵贱并不是由於人的出身,而是由於人的行为。出身卑贱的人一样能成为贤人。如《别译杂阿含经》卷五中说:“不应问生处,宜问其所行,微木能生火,卑贱生贤达。”∵《长阿含经》中的<小缘经>说:“汝今当知,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於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问:汝谁种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子也。”佛教在这里明显是主张一种平等的观念。即反对婆罗门教的四种姓不平等理论。这种观点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它对印度正统婆史门教视为神空的种姓制度有很触动。∵

早期佛教的这种在一定范围内的平等观念确立后,对佛教总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和该教在后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佛教的许多基本理论及教规与其在伦理思想上的平等观念是一致的。例如,在佛教的教规方面,就体现了其在伦理思想中的平等精神。佛教教规中规定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无论是杀生还是偷盗或邪淫都是对他人的侵犯,其行为都是建立在一种别人与自己不平等观念的基础之上的。佛教对於这类不平等的观念是坚决反对的。∵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特别强调克制自己,即节制或控制自己的欲望、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意识。“克己”是我们在为里对佛教这方面伦理观念的概括。佛教学说中与克己观念直接相联系(或作为克己观念的直接表现形态)的理论有不少。例如,佛教有关“三毒”的理论、有关“三学”的理论等中都包含着克己的观念。∵

佛教认为,人之所以陷入生死轮回的痛苦之中,与其总是为“烦恼”所缠绕有关。烦恼有多种,但其中主要的有三种,即所谓“三毒”。三毒具体指“贪”、“瞋”、“痴”。按照佛教的一般看法,人生现象中是没有“我”的,但人由於无知或无明而认为“有我”。这样,对自认为世俗世界中有益於“我”的事情就贪恋并追求,对自认为世俗世界中不利於“我”或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包括与之相关的他人)就憎恨,贪和瞋的基础则是无知或无明,这也就是所谓“痴”。三毒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消除三毒也就是消除烦恼。这也就是要“克己”。在三毒之中,减除“贪”就是典型的克制自己。佛教要求信徒克制自己对外物的贪欲,克服自己对财富、权利、地位、名声等的贪欲。佛教的根本教义四谛中也涉及了“贪”的问题。如“集谛”是指认识到造成痛苦的原因是爱欲或贪欲,“减谛”是指认识到应当消除这爱欲或贪欲。三毒之中的“瞋”与“贪”相关。自己的贪欲不能满足,自然就生忿恨之心,对阻碍实现自己欲望的人或事不满或憎恨。在佛教看来,必须克制或消除这种“瞋”。否则是不能摆脱轮回达到解脱的。三毒之中又以“碍”为根本。佛教的不少根本教义中都涉及到“碍”。如在“十二因缘”中,最初的环节是“无明”,无明引生其他十一个环节,如果消除了这无明,别人的生死轮转(轮回)也就消减了。因而消除“碍”对“克己”具有重要的或根本性的意义。∵

在佛教理论中,关於如何克己的具体方法,直接论及较多的是所谓“三学”。三学即戒、定、慧。“戒”就是佛教的戒律或戒条,是信徒必须遵守的规则,佛教以此来约束信奉者的行为。凡是虔诚的佛教徒都把戒律作为克制自己贪欲,戒除不良行为的准则。佛教的戒有多种或不同阶段,如可以分为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佛教的戒一般收在各种“律藏”之中。如较重要的《四分律》中规定了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定”也可以说是一种克己的方法,主要是抑制自己的心妄动,使身心安定,止息种种意念或思虑,将精神集中於事物的实相之上。“慧”实际也包含着克己的内容,即克制自己的错误的或无知的观念,学习并达到佛教的特殊智慧。由於佛教中有不同的分支或流派,因而戒、定、慧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派别中舍有所区别。大乘佛教中的“六度”或“十度”中有不少成分涵盖了小乘的“三学”,但具体解释或含义有很大区别。克制自己的方式有不同。∵

佛教讲“平等”,讲“克己”,就自然也要讲“慈悲利他”。在“慈悲利他”中,“慈悲”是佛教一直讲的,而“利他”则主要是在大乘佛教形成后才大力强调的。∵

佛教的慈悲也可分开讲,“慈”指使众生快乐,给他们幸福;“悲”指去除众生的苦恼,使之摆脱痛苦。《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佛教的“慈悲”不仅指要对自己之外的他人慈悲,而且有时也指要对一切有生命之物慈悲。佛教的不杀生等戒规就具有这方面的含义。∵

慈悲在佛教教义中也常被包摄在所谓“四无量心”之中。四无量心中除了慈和悲之外,还包括喜和舍。“喜”指看见他人快乐而随之欢喜;“舍”指内心保持不偏执的平衡,平等无差别(舍弃亲疏差别)地利益众生。∵

无论是慈悲,还是四无量心中的喜舍,都包含“利他”的思想。但佛教的利他思想主要是在大乘佛教中才突出起来的。小乘佛教在总体上说是重视所谓“自利”,即主要追求自身的解脱。小乘修行所要达的最高目的是证得“阿罗汉果”。阿罗汉果就是求取个人解脱,即所谓“自利”。修习的具体内容就是小乘的“三学”和“三十七道品”。而大乘佛教则一般修以“六度”∵(布施、持戒、忍、精进、定、智慧)为主要内容的菩萨戒,把成佛、普度众生一利他)作为最高目的。在小乘佛教看来,解脱境界(涅盘)与“世间”是两个不同的、有分别的境界,自己注重自身的修练,摆脱外界的烦恼,就能达到一种脱离“世间”的解脱境界,至於别人的解脱或“世间”的苦难等,则与个人解脱没有多大关系。大乘佛教在这方面有很大变化,不仅讲“自利”,更强调“利他”。在大多数大乘佛教派别或信徒看来,作为菩萨或成佛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利他”,菩萨或佛不是存在於“世间”之外,而是在“世间”救度众生。为了救度众生,菩萨或佛什麽都能舍弃。也就是说,大乘佛教徒要真正成佛,就一定要慈悲利他。仅仅“自利”不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并不能真正达到涅盘。慈悲利他的观念后来成为佛教伦理思想的一个最基本的观念。∵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其伦理思想与该教的其他基本教义一样,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多方面的作用。这里要计论的是以往我们较为忽视的方面,即佛教的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方面。笔者认为,这种作用至少有三方面,即:抑制现代社会中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鼓励人们扶危济困或造福社会、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中的至善境界及维护社会安宁。∵

佛教虽在不少亚洲外的国家或地区也有流传,但影响大的区域仍是在亚洲。亚洲受佛教影响较大的国家在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或是印度数(婆罗门教)文化系统(如印度等一些南亚国家和部分东南亚国家),或是儒家文化系统一如中国、朝鲜或韩国、日本等国家)。但发展到近现代,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而现代西方文化中确实存在着某种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成分。如果说这样讲不大准确或不大符合事实的话,至少可以说东方国家(上述国家或地区)的许多人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这样看或这样理解。从总体上说,西方文化在欧洲文艺复兴後,特别重视个人的利益,强调实现个人价值,维护个人尊严,追求个人幸福,这对近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这种强调或追求的过程中,确实有某些走入极端的情况。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应当为这样极端倾向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受西方这种文化的影响或受对这种文化理解的影响,现代的一些东方国家中流行着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思想或行为。如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只要对自己有利,哪怕损害他人利益,也毫无顾忌;一味追求当前的享乐,不考虑别人的利益,甚至也不考虑自己的长远利益。∵

在有这种利己主义或享乐主义思想或行为的人中,一部分是文化层次较高的人,他们的利己主义或享乐主义的行为或表现是较为隐秘的或通常不易被发现的。而大多数人是文化层次不太高的人,这部分人的利己主义或享乐主义的行为或表现则较为明显。对於这两部分人来说,儒家文化对他们所起的约束作用不是很大,因为这种文化显得对他们没有多少惩诚威力。而佛教的情况则不同。如上所述,佛教讲克己,特别强调抑制自己的贪欲;佛教还讲利他。即便是小乘佛教的“自利”,与现代社会中的利己主义也有很大不同。现代社会中的享乐主义与佛教的种种戒律或戒规也是完全对立的。对於现代社会中那些文化层次不高的人来说,佛教的教义对其思想和行为有较大的约束力,因为佛教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人在极端化地追求自身利益或享乐时,时常会顾忌到佛教教义中所说的个人行为所招致的结果。∵

在东方一些国家中,印度教(婆罗门教)的影响在古代根深柢固(佛教也有一定影响)。但到了近现代,随着西方势力(政治和经济力量)的进入,在民众中,特别是在年轻人之中,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步扩大,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也开始流行。佛教的教义在这些国家中对抑制这种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那些印度教曾有重要影响,而后来佛教起主导作用的国家中更是如此。在这些国家中,严格来讲,是佛教的影响和印度教的影响交织在一起,对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起着抑制作用。因为印度教发展到后来吸收了不少佛教的学说,而佛教的许多思想,包括伦理思想,也是在吸收和改造古代婆罗门教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佛教和印度教)在其传统的宗教教义中,对於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都是反对的,而且都主张轮回业报因果报应的思想。这种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对部分人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能起到其他一些类型的伦理观念所不能起到的抑制作用。∵

佛教的慈悲利他观念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较好的社会作用。它鼓励人们扶危济困或造福社会。近现代的不少佛教着名僧侣或居士,自身就严格要求自己,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许多佛教组织或佛教僧侣都能较好地借监历史上佛教思想家或流派所提出的涅盘与世间关系观念。他们一般不采取印度小乘佛教中存在的那种把涅盘与世间绝对化地对立起来的态度,而是吸取了印度佛教中中观派和中国佛教中禅宗(南宗系统)的思想;认识到个人的解脱(涅盘)是离不开世间的,而且应该把个人的解脱与众生的解脱联系起来,不仅要“自利”,而且要“利他”;不再一味追求那种离群索居式的远离尘世的修持方式,而是强调以佛教的慈悲精神为怀,积极投身於有益於民众的各种慈善活动。努力利乐有情,造福社会;把做各种这类善事看成修成正果,趋向涅盘的重要途径。∵

随着佛教影响在民间的深入和扩大,不少人虽然没有出家,甚至居士也不是,但对佛教的这种慈悲利他的精神十分赞赏,自觉或不自觉地按这种精神行事。在这类人中,有一些是知识份子,甚至是高级知识份子,但大多数人是民间文化水准不高的普通百姓。这些百姓谈不上对佛教的深奥教义有多少领悟,甚至连一些佛教的基本常识也不甚了了,但佛教的慈悲利他精神却深入到了他们的心灵之中,凡遇到自己可能服务於他人,或能给他人带来好处的事情,即便是损害自己的利益也要努力去做。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在做这些好事时,碓实觉得应该去做,觉得做了这种好事对自己是一种享受,或心灵安慰;也有一些人是深信佛教的轮回解脱或因果报应的学说,认为善行一定有善报,恶行一定有恶报。总之,在现代社会中,有相常多的人能依照佛教教义积极从事许多利国利民的“善事”,或者说,在当今社会中的不少我们所谓“好人好事”,是在佛教伦理思想影响或感召下出现的。∵

佛教的伦理思想在古代起着规范教徒行为的作用。在规范他们行为的同时,佛教也向教徒许诺,如果按照这种行为规范去做,将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而在这些教徒从事信教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也确实感到有所遵循,并相信遵循这些规范。必定能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即起着一种鼓励教徒对宗教理想努力追求的作用。在近代和现代,佛教的伦理思想不仅依然对教徒起着这种作用,而且对不少一般的群众也起一种类似的作用。也就是说,佛教的伦理思想的影响远远不是限於佛教教团的内部,而是对许多民众有影响。这些人的情况不尽相同:有些是虽未出家,但非常信仰佛教;还有一些人既没有出家,也算不上居士,但对佛教的一些理论,特别是伦理观念十分赞赏;再有一些人,对佛教不明确表示信奉或赞赏,但在潜意识里却多少受一些佛教观念的影响。在上述不同类型的人中,佛教的伦理思想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人在从事一些活动或处理某些事情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佛教的伦理观念行事。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常常掺有佛教伦理思想的标准。在相当多的人的潜意识中,按照佛教的行为规范行事,是必定会有一种好的或理想的结果的。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佛教的伦理思想也确实起着一种激励人们去追求一种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的作用。∵

在当今一些国家中,不少传统意识形态的原有模式被打破。一些传统的伦理道德或行为规范的意义被重新估价,人们的价值取向有很大变化。在这一转变时期,有不少人茫然不知所措,有相当一部分人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而佛教的伦理思想则对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些人里,佛教的理想被作为他们的人生理想,佛教的伦理观念成了他们的行为准则。这种情况虽然不一定是所有***或其教育部门所希望出现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它却就是这样客观存在着。实事求是地说,民众中有人按佛教的行为规范去行事,有时确实能起到某种有利於安定团结的社会作用。这比那种没有任何理想,无道德,无纪律,肆意破坏社会安宁的状况要好得多。∵

佛教的思想极为丰富,博大精深。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与作用等也是多方面的。以上仅是笔者在这方面感触较多的一些内容,未能提及或评述不当之处想必是不少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