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泉州的佛教∵

清代,泉州府设僧纲司,置都纲一员,管理佛教事务。顺治皇帝发愿崇信佛教,对清初佛教的恢复起一定的作用。雍正皇帝提出“佛以治心,道以治身,儒以治世”的统治原则,泉州佛教得到一定的复苏。如康熙初,僧维深创建开元寺东侧准提禅林,尊奉准提观音,宏传天台宗。僧为霖重修甘露戒坛。乾隆十年(1745年)、嘉庆十年(1805年),泉州开元寺又得到两次重修。康熙三十年(1691年),郡人施世∵#$%&∵重修承天寺。康熙年间(1662?/FONT>1722年),知府蒋毓英、提督蓝理等重修崇福寺。乾隆、嘉庆年间崇福寺又得到地方官员、里人和僧人多次重修。

由于明嘉庆年间,泉州寺院奉旨变卖寺田,“其存在僧者,或寺废僧亡,寺饷无著而卸累售主”。这种寺庙僧人被寺田所累的情况,延及清初而愈烈。雍正年间(1723?/FONT>1735年),晋江县令唐孝本“悯念民艰,设局清查,以一田不堪两赋,详情题豁而部驳不行”。一田两赋现象依然压在僧人头上,寺院失去寺田,反要交赋,寺废僧亡仍然延续着。

清代,泉州也出现了一批着名僧人。如僧木庵,泉州人,追随隐元和尚到日本,住长崎福济寺,继隐元主日本新黄檗宗。在日本长崎万福寺独立法席。又善书、画。僧超宏,惠安人,黄檗系,着有《瘦松等》8卷。僧海印,德化人,黄檗系,奉命为僧录。着《周易说明德解》、《罗经集解》、《愧轩语录》、《雪关六言诗》1卷和南安县《雪峰志》4卷。僧宗标,同安人,黄檗系,居泉州开元寺,有《语录》8卷。僧太积,晋江人,有《一叶庵遗稿》留世。僧德萃,南安人,曹洞系,在泉州开元寺说法,环听者数千人。着有《春梦集诗草》9卷、《语录》6本。僧圆实,晋江人,着《禅余集》、《禅净鞭影》行世。

清代,泉州的佛教居士又有不同的名称和特点。如居家高佛堂,长斋奉佛的男居士,俗称“菜(斋)叔”;居家高佛堂,长斋奉佛的女居士,俗称“菜(斋)姑”。以后“菜姑”的名称演变为女众带发住持寺院者的专称,而把在家设佛堂,长斋奉佛的女居士,称为“菜友”。后来这些“菜姑”大都来自农村的劳动妇女,文化素养较代,宗教意识较淡薄,但对神佛的信仰却很专诚,以农禅的清苦生活为甘甜。∵∵∵∵∵∵∵∵∵∵∵∵∵∵∵∵∵∵∵∵∵∵∵∵∵∵∵∵∵∵∵∵∵∵∵∵∵∵∵∵∵∵∵∵∵∵∵∵∵∵∵∵∵∵∵∵∵∵∵∵∵∵∵∵∵∵∵∵∵∵∵∵∵∵∵∵∵∵∵∵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