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消费者,如果人人都过度的消费,地球的资源将被消耗殆尽,人类又是一个掠夺者,没有谁愿意承认自己具有强盗般的行为,然而,我们所陷入的困难:更多的工作,更多的消费,对地球更多的伤害,难道不是事实吧?∵

人口增长、技术变化、消费是对资源毁灭的主因。人口增长与技术的变化正引起注意,但是对消费的态度却始终是默默无闻。∵

“在工业化的土地上,消费现在已渗透到社会价值之中”。∵

“我们庞大而多产的经济……要求我们使消费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把购买和使用货物变成宗教仪式,要求我们从中寻找我们的精力满足和自我满足……我们需要消费东西,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烧掉、穿坏、更换或扔掉。”1∵

“消费几乎一直被普遍看做是好事……消费增长是国家经济政策首要目的。西德尼~奎瑞尔评价这20年显示的消费水平是人类历史上所有文明取得的最高成就。他们体现了一种盛行的人类社会形式:消费者社会。”2“要轿车、电视和万宝路;”∵

“更多的每一样东西。如更多的住房,就要更多的电话、电器、家俱和卫生间的清洁者;”∵

“建筑人员正夜以继日地工作以建造巨大的购物街——空调和大理石迷宫,几乎从任何地方进口的奢侈品”。∵

“全国共有各类报纸2000多种,一年下来,光刊登广告的版面就要消耗树木约2千万棵。然而,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3%,但报纸广告数量却位居世界前列”。∵

广告的特征是:掀起你更大欲望,却购买、去消费。∵

事实上的例证:“在美国,140亿本函购册加上380亿其他各式各样的广告塞满了邮车,充斥了每年的杂志。——加拿大每年砍伐1.7万公顷的原始森林,为美国的日报提供刊登广告的新闻纸。”∵

所引发的后果是:“每年为一个公司制造寄给300万人的双月目录册所用的纸,需要砍伐28公顷土地上生长了70年的树木,还有59亿升水和2.3万兆瓦的电力和蒸气动力。生产过程向空气或水中排放14吨二氧化硫和345吨的有机氧化物”。∵

我们根本无法统计到,全世界高涨的装潢包装要消耗多少材料。∵

然而,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消费者阶层把世界总收入的64%带回家中——比穷人多32倍。”3∵

“世界上20%的富人的个人消费占去全球个人消费总量的80%。消费激增没有给十几亿穷人有享受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却要承受富人过度消费侵蚀资源,污染环境的恶果。”4追求消费、高消费、过度的消费。经济学家的定义是:“摧毁或毁掉;消费或滥用;用光;用尽。”5∵

如果回首而看,豪宅,豪宴、豪华享受,却充斥在我们的身边。这些人们的:“消费的价值等于了自我价值。”∵

金钱的体面、衣着的体面、车子的体面、生活的体面,却是为了人心的体面。∵

正所为:“人类的贪婪是不能满足的。”∵

英国阿·汤因比对此认为:“现代人的贪婪将会把珍贵的资源消耗殆尽,从而剥夺了后代的生存权益。而且,贪婪本身就是一个罪恶,它是隐藏于人性内部的动物的一面。而人类身为动物又高于动物,若一味沉弱于贪婪,就会失掉了做人的资格。因此,人类如果要治理污染,继续生存,那就不但不应该刺激贪欲性,还要抑制贪欲。”∵

从道德层面制止人心的贪欲,这是哲学家的任务。∵

从传统道德来看: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三皈依、五戒、十善。这是道德之范本,然而往往得不到提升,“以德治国”建立何等基础上哪?∵

环境伦理学可以说是一个契合点。每一个人都渴望: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如若要实现它,就要维护它,懂得善待,节度自己,尊重生命,就是宗教的情怀。∵

“宗教不仅仅是思想和情感,它也是正义的行动。宗教有关道德文体的争论始终与健康的人类生活相联系。”∵

佛教哲学中的道德资源是人类针除时弊的灵丹妙药。∵

环境的恶化已经使人类步入生死存亡的窘境,西方生态学家开始反省人类过失,提出了“扬弃人类本位,重视万物平等;”人类是自然的成员,而不是处于领导地位的宗主,改变“人类中心主义,”树立与大自然的伙伴关系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不仅要关心动物、植物,同样关照土地、空气中存在的生物,就是“大地伦理”的态度。这一切正是与佛法的“众生平等”思想不谋而合。∵

有关佛法平等性的论述是:“平等是诸法体相”;(《往生论注》卷上):“于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总相,究达一切所知边际,远离增益、损减二分,顺入中道。”(《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平等有二:一法平等,即大慧所观中道理也;二众生平等,谓一切众生皆用因理以至于果,同得佛慧也。”(《法华经科注》卷四)∵

佛法中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重要论述。他们认为:平等,即均平齐等,无高下、浅深之差别。指一切现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识性、心真如性上没有差别。∵

认为,佛法僧三宝以及心佛众生三法,于本质上均无差别,故说平等。∵

“显示本体界之相貌,称为平等。真如平等;”∵

“对于众生应等同视之,无高低、亲怨之区别,在值得怜悯和具有佛性上,平等无二,称众生平等;”∵

“不论怨、亲之别,一概一视同仁,称为怨亲平等。”∵

佛法所倡导的众生平等,不仅在解决人生的问题通融彻底,而且还很具有“前卫性”,在解决人类环境问题上,逐渐成为了生态伦理学的根本性原理。∵

英国彼得·辛格所着的《动物解放》被称为:动物保护运动的圣经,是素食主义的宣言。∵

他说:“我所倡导的是,我们在态度和实践方面的精神转为应朝向一个更大的存在物群体:一个其成员比我们人类更多的物种,即我们所蔑视的动物。换言之,我认为,我们应当把大多数人都承认的那种适用于我们这个物种所有成员的平等原则扩展到其他物种上去。”6∵

“动物不能表达它们的要求,它们不能组织起来,不能抗议、不能施加政治压力,它们也不能提高我们良知的水平——所有这些事实都不能削弱我们扞卫它们的利益的责任意识,相反,它们的孤弱无助使我们的责任更大。”7西方的生态学家说的:“一切动物均应平等,”正与佛教的思想相重合,佛教的哲学思想在生态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为什么人类伦理原则,却要求我们把平等也推广到动物身上呢?”∵

人类的关怀及于动物,这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不该不陌生。毕竟,影响了中国许多世纪的佛教传统的一个中心理念是众生平等,甚至要求信徒不杀生;这与西方把人与动物截然分开,强调只有人才是上帝的刻意创作,因而天赋与人统治其他动物之权的观点,大异其趣。然而,对于动物目前在中国的处境来说,这种高尚的佛家伦理的影响已很微弱了,动物仍属“异类”,常常被非常残忍地当成“物品”来对待。∵

佛法讲求众生平等,是因为众生有其佛性,不能因为人的利益而剥夺其生存的权益。在重重的因果网中,它们曾经可能是兄弟姐妹,由于业力所迁,投生它处。如果弃恶扬善,它们还可以成为具有智慧的个体。因此,人类不能蔑视和摧毁落难的动物,这是佛法的告诫。佛法强调:众生同具佛性,这里从理而入。佛法的慈悲,则是为众生平等所躬行的实践。∵

佛教对慈悲的解释是:“慈悲众生并给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为已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

“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的慈悲,乃佛独具的大慈悲。”∵

从环境伦理来看,关怀动物已经是极大的“慈悲”了,他们认为:过去只有对人才讲道德,如今已经扩展到了对动物的尊重,这已经是了不起的进步了。然而,从佛教来看,这只是“有情缘慈,”属于凡夫的慈悲。∵

“环保”这完全是凡夫的手段。因为生物圈的失衡,殃及的是人类的自身,保护物种也是保护自己的生存。对生物来说是一环扣一环的生物链,本身有其平衡的规律。由于人类的扩展,使其失衡,所以提出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完全出于人类的自身利益而实施的措施,与佛法的无私无利的平等绝对的慈悲来讲,却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基于对众生的慈悲,佛教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实践方法:∵

戒杀——护生;∵

放生;素食;∵

朴素的生活;∵

独身——节欲;∵

惜福——培福。……∵

佛教是道德资源的宝库,它在社会实践中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这里不能广泛地展开,只从“消费与佛教道德”这一命题来讨论。∵

佛法被称为“心法”∵

专治众生心病的大法。所谓心病:贪得无厌、嗔恨、忿怒、恐惧、妒忌、怒愤、心病之重症——贪。∵

《法华经·譬喻品》:“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贪欲是三毒之一,即: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而起贪着之心及取得的欲望。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的根本烦恼。这里有生理的本能,但是,人类不断地对外界的扩展,每天追名逐利,就会放大了自私的贪心。贪欲能污浊,恼乱众生的身心。如果个体相加,重重叠叠,我们这个世界就会成为:自我、人我、人与环境不和谐的音色。∵

究其各种冲突发生的原因,都是“自我”中心在作祟,唯有捐弃一已骄傲之见,从内心的安定和平做起,以慈悲关怀一切众生,以智慧处理事物,冲突的烦恼就可以化为无上菩提了。∵

当代社会是以消费为特征,易开罐式的物质生活方式,变成了易开罐式的处事哲学,人们接人待接物也是一次性的。当我们进入了消费领域:筷子、餐盒、口杯、拖鞋、牙刷、消毒纸、签字笔、塑胶袋、信纸、易开罐……我们的人生似乎就是一一消费。“由于物质文明过度的发展,一般人常分不清楚需要与想要的差别”。“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里,心常常容易被物所迷,内心深处被欲望装得满满的,把自已的心装进了一座监牢,觉得很累。”8∵

“想要的太多,需要的不多,”用佛教的分析是:“强求五欲、名声、财物......而无厌足的精神作用。”9∵

“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的物质欲望得到了满足,环境却被污染。占有手段的方便、快捷,使人类的欲望在无穷的膨胀,这一切都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危险的火药桶上。”10“危险的火药桶上”,就是生态的灾难。引发灾难的根源是:过度消费、奢侈消费或豪华消费。∵

唐能赋先生对消费主义的界定是:“一般地说,消费主义是指人们一种毫无顾忌、毫无节制的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表现为:“对物质产品毫无必要的更新换代、大量占有和消耗各种能源和资源,随意抛弃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采用难以承受的生活方式,等等”。1l∵

消费主义的危害:∵

第一,加速地球资源的消耗,同时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产生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垃圾,污染了空气、水和土地。∵

第二,消费主义的观念本质上是物质的享乐主义。人们只知追求眼前的物质享受,物欲空前泛滥,陶醉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之中,失了精神家园,失去了应有的理想信念。一切都功利化、物质化了。人为物役,成为物质消费的奴隶。同时过度消费,腐蚀心灵,败坏风气。(以上引自英敏《消费伦理与保护生态环境》)∵

人们追逐物质富足时,本心却束之高阁了。此种时尚在佛教界也有漫延——建大佛,搞大庙,豪华法会,隆重升座,超级开光……这与佛教的真谛是违背的,这种现象应引起警惕。∵

人类无休止的欲望招致了人类的生态灾难。佛经对人类的贪欲是这样说的:“说于百千劫,着欲亦无足,常求欲境界,何曾有乐处,若于欲作意,那即增长,诸天及世人,由此而堕落”。∵

人们无度的消费、挥霍,只是短暂的快乐和满足,然而这一些确不能提升人的品质,所以《多少算够》的作者——(美)艾伦.杜宁引文说:“生活在90年代的人们比生活在上一个世纪之交的他们祖父们平均富裕四倍半,但是他们并没有比祖父们幸福四倍半。”∵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消费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是微乎其微的。更糟糕的是:“人类满足的二个主要源泉——社会关系和闲暇,在奔向富有的过程中已经枯竭或停滞。……由于被消费主义文化所蒙蔽,我们一直在徒劳地企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不可缺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的需要”。12∵

佛教把人类对欲望的追求看作是——苦∵

《诸经集要经》说:“彼愚痴凡夫,常贪于欲味,初虽有少乐,后当唯有损,如是彼声色,体性能生惑,愚者为彼牵,则趣其险道,彼唯苦非乐,智者当远离。”∵

人们为了满足私欲,拼命地捞取财富,当知,财富是不断在交换、转化,其属性是空性,不可能恒长不变。佛教伦理认为:提升生活的层次,不是表面的物质追求,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精神的全面提升。∵

法鼓山开创者圣严法师,针对现实生活中的过度消费倾向提出了:“用奉献来代替争取,用惜福代替享受的口号。”∵

圣严法师指出:“要以成就他人,作为成长自己的价值观,那就是一一利人便是利已的价值观,是以奉献自己来取代掠夺它人的价值观”。13∵

一般人都知道追求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安全、安定和美化,却忽略了心灵的净化。∵

人的行为之所以破坏自然、污染环境,是人类欲望的不节制,使人类自己走入了“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池深”的危险之地。∵

心灵环保∵

要脱离“苦难”,圣严法师提出了:“要以心灵环保,来导正人类价值观的偏差;再以礼仪环保提升人格的尊严;以生活环保来确保生活的俭朴;以自然环保来保护生态的生生不息,以此四种环保,保障人类现在生命安全,也保障了人类子孙的生命绵延。”∵

多年来法鼓山在心灵建设方面,展开了一连串的实践活动,每一种都负有净化人心的教育功能,整合起来即为:∵

“心之五四运动”∵

其内容包括:四安、四它、四要、四感、四福。∵

四安∵

四安者:即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安身——在于生活的勤劳俭朴。∵

安心——在于生活的少欲知足。∵

安家——在于家庭中的相爱和相助。∵

安业——在于身口意的清净和精神。∵

四它∵

四它者:即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四要∵

四要者:即需要、想要、能要、该要。∵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消费主义的典型特征。摒弃对这种价值的追求,我们的生活从简单化、纯朴化着手。能不能要,该要清楚地知道真正的“需要”,化解个人的欲望一一想要。∵

四感∵

四感者:即感恩、感谢、感化、感动。∵

感恩——奉献回馈不求报。∵

感谢——顺逆因缘皆恩人。∵

感化——知惭愧、常忏悔。∵

感动——智慧慈悲于人。∵

四福∵

四福者:即知福、惜福、培福、种福。∵

知福——知足常乐,安贫乐道。∵

惜福——珍惜拥有,感恩图报。∵

培福——享福非福,培福有福。∵

种福——成长自己,广种福田。14∵

“心之五四运动”淡化了宗教色调,人类可以共同遵循实施。这也为不信仰宗教的人提出了方法。∵

“佛法的环境伦理,较为接近生态主义者一一基于缘起法相的相依存性与缘起法性的平等性的向度思考”。*15∵

所以说,宗教道德在引导人类社会生活中仍然起着重要的意义。人们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品质的提升,这恰与佛教中的觉悟人生的修行实践相重合。∵

佛教界完全可以用佛教伦理的优良资源,广而告之,使之与全球的生态伦理相约,创构出全人类遵循的可持发展的文化模式,使佛法重筑辉煌。∵

【参考书目】∵

1、(美)艾伦~杜宁着毕聿译《多少算够》第5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2、同上∵

3、同上第10页∵

4、引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所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1998》∵

5、同#1第28页∵

6、(英)辛格《动物解放》第9—10页,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7、引自雷毅着《生态伦理学》第92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妙华法师着《换个活法》∵

9、宽忍法师主编《佛学辞典》846页∵

10、同#8∵

11、唐能赋着《经济伦理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四倍半富裕”出自ANGUSMADDISON,《THEWORDECONOMYZOTHCENTURY))∵

13、《人生》杂志1999年10月第194期∵

14、同上∵

15、释昭慧着《佛教伦理学》法界出版社∵∵∵∵∵∵∵∵∵∵∵∵∵∵∵∵∵∵∵∵∵∵∵∵∵∵∵∵∵∵∵∵∵∵∵∵∵∵∵∵∵∵∵∵∵∵∵∵∵∵∵∵∵∵∵∵∵∵∵∵∵∵∵∵∵∵∵∵∵∵∵∵∵∵∵∵∵∵∵∵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