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间佛教应是对初期佛教的继承
——从《杂阿含经》中的人间佛教来看
宏∵智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现代大师们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的认识,由此而从史料的角度考察了汉译《杂阿含经》的经文,认为经中具体体现有人间佛教的特质,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当代人间佛教的建设应是对初期佛教精神的一种继承。
关键词:人间佛教∵太虚大师∵印顺法师∵人间特质∵佛陀
一、关于人间佛教
首先研究《杂阿含》的人间佛教是有重要意义的。杨郁文居士说:“《阿含》的‘佛法’提供了建设‘人间净土’的蓝图,经营和乐‘当代社会’的根本方法。”(注1)***大学哲学系教授杨惠南先生说:“‘人间佛教’的特色,立基于《阿含经》的人文主义和初期大乘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注2)可见,研究《杂阿含》的人间佛教是有重要意义的。那么现代的人间佛教是怎么样的呢?
1、圣严法师说:“人间净土说的源流,是本自印度的大小乘诸经论”,“中国首创人产净土论的人产二十世纪初的太虚大师,首创人间佛教的是太虚的门生印顺长老。”(注3)
2、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
大师认为,“人生佛教”的性质,“即是综合全部佛法而适应时机之佛教也,”其特点是“重在完全成人生以发达人生而走上菩萨的大觉路。”(注4)进而太虚大师认为:“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惟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人间佛教,是整个佛法的重心,”
3、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
主要是两个命题,一是“佛出人间”,二是“即人成佛”。(注5:《佛法概论》第五至六页)在《人间佛教要略》中,印顺还提出了人间佛教的原则:(1)法与律的合一;(2)缘起与性空的统一∵;(3)自利与利他的合一。
二、《杂阿含经》中呈现出的人间特质
这以下主要是从史料所反映的出的当时的各种状况,而不是直接从经文中的佛法的思想角度来表述。
1、所体现出的社会状况。
社会有国王的统治,国王是骄慢、暴恶的,“今此憍慢婆罗门恃生憍慢.族姓憍慢.容色憍慢.聪明憍慢.财富憍慢。不敬父母.诸尊.师长。今于沙门瞿昙所谦卑下下。欲接足礼。时。憍慢婆罗门于大众前唱令静默。”(注6)
当时的百姓从事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经中有这样的记载,“百姓从事各种耕种或商业交换活动,谓善男子种种工巧业处以自营生。谓种田.商贾。或以王事。或以书疏算画。于彼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注7)
还有从事渔业的,“大王当知。譬如渔师.渔师弟子。于河溪谷截流张网。残杀众生。令遭大苦。”(注8)
还有战争∵。“时。波斯匿王.摩竭提国阿阇世王韦提希子共相违背。摩竭提王阿阇世韦提希子起四种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来至拘萨罗国。波斯匿王闻阿阇世王韦提希子四种军至。亦集四种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出共斗战。阿阇世王四军得胜。波斯匿王四军不如。退败星散。单车驰走。还舍卫城。(注9)
宗教盛行。“沙门瞿昙亦复称叹邪盛大会不。佛告优波迦。我不一向称叹。”“∵作如是邪盛大会。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特.牸.水牛及诸羊犊”(注10)
有各种各样的社会理关系。“所谓惭.愧。假使世间无此二净法者。世间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亲.师长尊卑之序。颠倒浑乱。如畜生趣。以有二种净法。所谓惭.愧。是故世间知有父母。乃至师长尊卑之序。则不浑乱。如畜生趣。”(注11)
总之《杂阿含》为我们展现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的种种情况,是对当时社会的全面反映。从这里可经看出,初期佛教教团的存在,并没有脱离人类社会性环境,它根置于社会之中,是人间的佛教。
2、人间的佛陀。
佛陀是有母亲的,“***白王言。大王欲见诸天见佛生时行七步处不。王白言。愿乐欲见。时。***举手。指摩耶夫人所攀树枝。而告彼树神曰。树神。今现。令王见之。生大欢喜。寻声即见。”(注12)
佛陀也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对国王则劝其行善,如对国王说法后,“波斯匿王及阿阇世王韦提希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注13)
他顺从众生,经中多次提到当佛为众生说法毕,众生要供养世尊时,“世尊默然受请”,又如经中有载:“以哀愍故。尔时。世尊为哀愍故。受其七衣。”(注14)
他弟子们循循善诱,经常称赞他的弟子们,如称赞舍利弗:“世尊以***舍利弗故。而说偈言/一切世间智/唯除于如来比舍利弗智/十六不及一/如舍利弗智/天人悉同等/比于如来智/十六不及一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注15)
他善解世间人的意思,是一位很善解世间情理的导师,经中记载说:“有牧牛人。名难屠。去佛不远。执杖牧牛。比丘去已。诣世尊所。稽首礼足。于一面住。白佛言。世尊。我今堪能不着此岸。不着彼岸。不沉没。不阂洲渚。非人所取。不非人取。不入洄澓。亦不腐败。我得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修梵行不。佛告牧牛者。汝送牛还主不。牧牛者言。诸牛中悉有犊牛。自能还归。不须送也。但当听我出家学道。佛告牧牛者。牛虽能还家。汝今已受食人衣食。要当还报其家主。时。牧牛者闻佛教已。欢喜随喜。作礼而去。”(注16)∵佛陀也会生病。“佛住王舍城金婆罗山金婆罗鬼神住处石室中。尔时。世尊金枪刺足。未经几时。起身苦痛。能得舍心。正智正念。堪忍自安。无退减想。”(注17)
“∵尔时。世尊患背痛。……随***优波摩诣世尊所。以涂其体。暖水洗之。酥蜜作饮。世尊背疾即得安隐。”(注18)
佛陀也会变老。“尔时。世尊知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去已。告诸比丘。我年已老迈。不复堪能为诸比丘尼说法。”(注19)
总之,佛陀具有在我们人间的种种化身,他示现种种行迹,让我们能看到作为人的形象的佛陀。正如印顺导师在《佛在人间·释尊小史》里,印顺叙述了释迦牟尼佛的国家、种族、父母、妻子、参学、成道、弘法、入灭等史实后说,“照这历史上千真万确的事实来看,佛哪—样不是在人间的?释迦牟尼佛,不是天神,不是鬼怪,也从不假冒神子或神的使者。他老实的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又说:‘我亦是人数’。佛是由人而成佛的,不过佛的断惑究竟,悲智功德一切达到无上圆满的境地而己。
3、人间僧伽的体现。
对僧团这一集体是有种种规定的,“彼沙门.婆罗门有如是像类。在空闲处.林中树下.卑床草蓐。修行远离。离诸女人。近乐独人。同禅思者。”(注20)
僧团通过布萨来解决争端,“尔时。世尊月十五日布萨时。
于大众前敷座而坐。”(注21)
当然,僧团内的成员也是互相帮助的,“***婆耆舍住王舍城寒林中丘[土*(蒙-廿)]间。作是念。今世尊住王舍城那伽山侧。与千比丘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我今当往。各别赞叹世尊及比丘僧。作各别赞叹世尊及比丘僧”(注22)
男众也为女众说法,∵“摩诃迦叶于比丘尼众中师子吼已”(注23)
“***阿难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当如汝等所说而学。”(注24)
比丘如有违犯王法,也要受处罚的,“时。波斯匿王忿诸国人。多所囚执。若刹利.若婆罗门.若鞞舍.若首陀罗.若旃陀罗。持戒.犯戒。在家.出家。悉皆被录。或锁.或杻械.或以绳缚。”(注25)
从以上可以看出,僧团是人间的,也有人间集体生活的种种要求。当然,这都是旨在摄服修行者的烦恼之心,让修行者清静解脱。
三、《杂阿含经》中的思想也表现出“人本思想”和“人间思想”
1、缘起法思想。何为缘起呢?梵文Pratiyasaumtpadar∵的意译是缘起、缘生,而作为甚深缘起法则,就是指以“有”和“此”互为条件而缘生的一种关系,即:“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它逻辑地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有”以“有”为条件,二是“此”以“此”为条件,三是“有”以“此”为条件。将三种情况作抽象的概括,以第三种情况为总的法则。这法则又叫缘起法法说,或因缘法。经说:“云何缘起法法说。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注26)可见,缘起法是基于世间及有情的无常、无我、寂静的现实而抽象概括出来认识世间的法则,这一法则来源于世间——人间,来源于有情——人本。
2、六道中,佛在人世间正觉,这是人本而非神本的。所以印顺导师说:“深信佛法是佛在人间,以人类为本的佛法”。
3、四圣谛。何为四圣谛呢?经中说;“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注27)四圣谛实际上是以“苦”为根本,苦是有情的,而不是非有情的,这是人本的。也正是依于这一“苦”的有情之本,者四圣谛这一解脱道的根本意旨。
四、总之,《杂阿含经》表现出了人间佛教的特质
通过上述分析后的结论是:人间佛教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特质:佛陀是人不是神;佛法在人间;人修证的解脱自由在人间不在天上。那么,当代我们的人间佛教建设应当如何继承呢?应当是两个方面,一是个人修持,发“菩提心”;一是融入社会需以“菩萨精神”而行。因为修持是人的修持,菩萨行的精神是作为人的精神,它体现于个人在人世间的种种行为。
1、个人修持。首先是内心要树立起“自塑人格,即人而佛”的理念,“自塑人格”就是清净内心;“即人而佛”,也就是不离人身,不离世间而达到佛果的信念,这关键是发“菩提心”,这菩提心我们可以广义理解为印顺导师所强调的:修学人间佛教———人菩萨行,以三心为基本,三心是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见。《华雨集·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印顺
2、正如《阿含经》中所展现的,佛陀是以人的化身教化众生,它的种种化身行迹就是菩萨的行径,它的旨在让众生摆脱贪、嗔、痴而求得彻底解脱而进行四十九年的教化的精神就是菩萨精神,大慈大悲的佛陀从未教某一个众生去牺牲过,后来大乘佛表述说“四宏愿”就是这一精神的体现,所以六度四摄也是对初期佛教精神的继承。∵总之,“人间佛教”为当代社会人类生活,人们的思想,行为合理化、道德化提供了它应有的意义与价值。确如太虚大师所言“仰止在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现实。”这句一命题和口号,正是初期佛教人间思想的时代体现。
注1:***《中华佛学学报》第十期,第一百四七页,中华民国八十六年五月出版
注2:***《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三期,第四百七十页,中华民国八十九年出版∵
注3:***《中华佛学研究》第三期,第十七页,中华民国八十八年三月出版
注4:印顺法师着《佛法概论》,第一百五十四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
注5:《佛法概论》第五至六页
注6:T02n0099_p0024a
注7:T02n0099_p0023b
注8:T02n0099_p0337a
注9:T02n0099_p0338c
注10:T02n0099_p0024b
注11:T02n0099_p0340c
注12:T02n0099_p0166c
注13:T02n0099_p0339a
注14:T02n0099_p0306b0
注15:T02n0099_p0158c
注16:T02n0099_p0315a
注17:T02n0099_p0355a
注18:T02n0099_p0319c
注19:T02n0099_p0073c
注20:T02n0099_p0077a
注21:T02n0099_p0177a
注22:T02n0099_p0332b
注23:T02n0099_p0302c
注24:T02n0099_p0172b
注25:T02n0099_p0338b
注26:T02n0099_p0085a
注27:T02n0099_p0104b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