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素称礼义之邦,历来崇德尚贤。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支真传嫡派的中国佛教,其中就包含着既深化又广化的道德规范,古今的高僧大德更是积极推行觉世牖民、启发人类良知的道德教育,大力弘扬只有高尚的道德才是圆满的人生这一为人之要义。故佛教被世人誉为“道德实践的宗教”。∵

佛教道德之哲学基础∵

1、宇宙观佛经上说:“过去现在未来名世,东南西北上下四维名界。”《淮南子·齐俗训》云:“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可见“宇宙”、“世界”同是无量空间和无限时间的合称,因此,宇宙观也就是世界观,它是指人们对于宇宙的构成,变迁及人类在宇宙间所处地位的根本看法。∵

佛教的宇宙观怎样呢?它认为宇宙是指时间上和空间上一切生灭变异现象的总和。宇宙间一切生灭变异的现象,皆受因缘的支配,而万有因缘生灭的根本,则由“识”和“名色”而来,所以宇宙由“主观认识的识体”与“客观所认为的对象”相互作用而成,它在空间上说,虚空无涯,无有穷尽;在时间上说,溯之元始,追之无终。在无限的时间里,万物相继消长,前因后果,因果相连,在一连串的因果链条中,一事物的消逝就构成另一事物生起的条件。这相续不断的轮回,没有可见的终点,也不见在生灭中漂泊轮转的开端,因前有因,永永不能知其始;果后有果,漫漫不能测其终。无始无终,悠悠无疆,一切都是不间断的生灭之流。佛法还认为,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在成住坏空的循环背后,并不存在不动的推动者,有的只是运动本身。所以它否认有至高无上的宇宙创造神,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人类的地位才是至高无上的,在它的上面再没有更高级的生灵或力量可以裁决他的命运。一个人的升沉及其事业的成败,取决于自身意志的强弱。智慧的高低,因缘的合散。因此西方学术界中有的佛学专家认为佛教是唯一无神论的宗教。总之,这无边无际的空间,无始无终的时间,无量无数的众生,悉依因果法则而生而有,而变而灭,就是佛经上所说的宇宙。∵

2、人生观佛教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目的、价值及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的一种根本见解。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各人的环境感受不同,因而对人生的看法也各有差异。下面分三方面来谈佛家的人生观:∵

(1)人生的究竟。佛教认为,生命的奥秘和根本是阿赖耶识,阿赖耶意为无没。阿赖耶识由于受业力的牵引,在众生的生命之流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旦因缘会合,生入人道,就成了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的“我”,离开五蕴的和合,也就不存在人。而这五蕴皆是无常,从一刹那到相接的另一刹那,各不相同。它们是一般股刹那生灭之流,没有一分一秒的停留,真所谓如水涓涓如灯焰焰,念念生灭,相续无穷。所以佛教认为其实并不存在恒常不变、恒古长存的绝对的“我”。∵

(2)人生的态度。其一,按佛法讲,从一个团体到整个人类,都是缘起相关的,我与他人,本是息息相连的一体,每个人都要依靠人群社会多人的助力才得以成长;团体、社会的盛衰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到个人。《华严经》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因此,佛教十分强调主体的自觉,告诫人们明白人我一体、以救度众生为自救的道理,把个人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把众生的痛苦当作自身的痛苦;众生不能离苦难,等于自身的缺陷。这种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人生态度构成了大乘佛法的道德基础。其二,佛法认为,人的肉体的躯壳虽然短暂渺小,幻化不实,但作为生死流转之根本的阿赖耶识,则是永恒存在永无止境,所以人生的价值,不在眼前欲望的满足,感官的享乐,而在生命本体的净化,清除蒙在本性的悭贪、毁犯、嗔恚、放逸、散乱、愚痴六弊,使其恢复本来的光明,获得永恒的解脱。∵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可见,佛法是既出世又入世的,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所以佛教总的人生态度是在普渡众生中使个人成就佛道。∵

(3)人的成佛势能。“佛”的含义是“觉者”、“智者”。这个“智”是大智,即深入法性最深层次的智慧,遍知一切法相、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智慧。佛陀认为“众生是未觉的佛,佛是已觉的众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因为人脑约有一百亿个神经元,九千万个辅助细胞,人脑一生能贮藏一千万亿个信息单位,科学家也只用了智力的百分之一。可见,各人所具的本性,原来万德万能,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与佛无异。只是普通人被烦恼、妄想、执着所缠绕而难以使光明的灵性显现而已。如果能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来根治心识上的六弊,消除贪、嗔、痴三毒,即可由戒而定,从定发慧,发扬本具的德能光辉,还大智、大悲、大能之生命的本性,最终到达佛的境界。∵

佛教道德的特色∵

不论是对茫茫宇宙的研究,还是对人生奥秘的探索,佛教都通过精辟透彻的辩证论述来证得宇宙人生的真实,从而为其道德原则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使佛教道德具有丰富的底蕴,放射出特异的光彩。∵

1、从道德认知入手,晓之以人务必敦品立德的道理,教育人们以善恶观念来把握世界。∵

《华严经》云:“是故菩萨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佛教道德从“我是众生的一员,众生是全体的大我,度人所以为自度,利人所以为利我”的辩证认识出发,从根本利害上来提倡公德心,协调个人与社会人群的关系,使人们具有对社会群体的生存发展形成一定的义务觉悟,明白人生的最高价值目标是为人群社会谋求幸福,开显众生本具的佛性。∵

佛教认为自利利他,损已利他是道德,这种道德的行为就是善,具体来说有正见、慈悲、清净、质直、爱语、和诤、诚实、梵行、布施、救生十善;自他俱损、损人利已是不道德,不道德的行为就是恶,具体分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欲、嗔恚、邪见十恶。止恶行善是人类道德的根本,所以佛教时时处处告诫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教通过对善恶的界定来规劝人们近善远恶,这种善恶观念是佛教徒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先导和前提。∵

2、遵循道德培养的心理顺序,注重心灵的净化。∵

佛教认为,事在人为,境由心造,每个人的心泉都是从其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人人都受心灵的支配,一切道德行为都由善良的心灵所生发;那些不道德的行为,寻根究底,都导源于心理上的贪心纵欲,嗔恚忿怒和愚痴邪见。人要达到最圆满的境地,必须十分注重心智的培养。∵

按佛法讲,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它含有生灭及不生不灭二重性。生灭者,是不觉,是无明,是妄性;不生不灭者,是觉是真知,是本性和佛性。众生之本性因被妄想执着所掩蔽,以致起惑造业,使具足的德能难以显现,但若净化,揩去蒙在本性表面上的尘垢,仍可超登圣域,使智慧德相得以复现。故佛祖曾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

心灵是每个人内在的品格,内在的品格必须依靠内心的修养来培植,美好的心灵则须通过各人自身的内化作用──灵魂深处的尚善厌恶的矛盾运动来塑造。因此,佛教对德性的提倡并非仅仅停留在消极的外在的戒恶上,而是直指人心,认为慈和悲是激发善行的原基因。慈悲心是在无我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所以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人皆有之的欲望。佛法认为,一个人的合理欲望不是罪恶,而是人类进化的动力,人若无欲,个人不会长进,社会不会进步。构成罪恶的只是恶性扩张的私欲,这种私欲不仅会污染社会人群,而且当它扩展到极点时,还会毁掉整个人类。所以佛教强调用理智控制私欲,主张清明在躬地去主宰自己的心国,让自己生活在合理的欲望之中。佛教不仅提出了修心之重要,而且指出了修心的具体方法有:一、恪守戒规、以戒治贪;二、专心不二地诵佛号,即可得到佛菩萨愿力的感应,免去情虑上的散放,除掉精神上的纷乱,使内心变得清净无邪。∵

3、注重践履,要求将道德认识中的理性活动升华为道德行为。∵

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佛法的德性是要内净自心,外净器界,因此它不尚空谈,特别强调即知即行,解行相应。∵

佛教道德生活的规范是六度:(1)修持戒行,不但自不毁犯,亦不毁犯他人;(2)修布施行,不但自度悭贪,亦令人受惠得益;(3)修忍辱行,不但自不嗔恚,亦不嗔恚伤害他人;(4)修精进行,不但自不懈怠,亦教人不懈怠;(5)修禅定行,不但自不散乱,亦教人不散乱;(6)修智慧行,不但自不愚痴,不邪见,亦教人不愚痴、不邪见。∵

六度中,又以持戒为首要。因为即便是那些发心纯正的出家者,有时也会因烦恼冲动起来,不能节制自己,这对于德性的养成,是极大的障碍,所以需要给以戒律的约束。持戒的广义,包含一切正行,既戒作恶,也戒不行善。按层次论的分析方法划分,佛教的戒律分为在家与出家两种。在家的持五戒;出家者又分为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不同的戒要求有别,但其中的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为出家众的根本戒。佛门弟子一般都能严持戒规,恪守不逾,努力不让邪恶的东西从六个根门溜进心田,做到六根清净。个别如犯戒的,即责令忏悔,使其改邪归正。佛教徒的持戒,是鉴于因果善恶通于三世的伦理思想。所谓因缘果报是指:“因”是原因,“缘”是助缘,由因缘和合产生的事物叫“果”,此果对造因者来说是“报”,按因果律的说法,众生之意念、语言、行为之好坏,其本身即会招致苦人果报。总之,持戒是制约佛教徒意、言、行的自控机制,它和其他五度一样,是一种向善离恶,利已利他的道德实践。∵

4、宣扬爱我中华,崇尚报效祖国。∵

在人类社会产生阶级和国家并直至其消亡前的整个历史阶段,爱国主义始终是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对自己祖国的深情厚爱在佛教徒中也有着深刻的基础和鲜明的反映。∵

尽管佛教是世界性的,它推崇无限的宇宙大同胞主义,爱全人类乃至爱一切众生,但佛教仍认为爱国主义是实现宇宙大同胞主义的基础,主张若要爱全人类,必先要从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做起,因为佛教徒不管在家的出家的都不能没有自己的祖国,否则便无从生根,所以中国佛教历来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把庄严国土、振兴中华作为其基本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要求。∵

佛教是报恩主义的宗教,弘扬人类知恩感恩的良知,教育僧尼要报四重恩,其中之一是报国家恩,认为国家是养育我们的地方,我们的生命财产靠国家保护,我们权利、自由靠国家保障,我们的人格尊严靠国家维护,我们受用的公共事业靠国家创办,所以人人皆应奉公守法,热爱祖国,效忠祖国,报答祖国的养育卫护之恩,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

我国历来的高僧大德都把国家的兴衰视为自己的荣辱。被鲁迅先生誉为“民族的脊梁”的唐代玄奘大师,有着振兴大唐的宏图大愿,他虽在异国荣获“大乘天”的最高尊称,仍毅然跋涉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回到故土,报效祖国。近代的一位宗仰大师,为强国兴邦,支持和帮助孙中山先生,对国民革命作出了许多贡献。当代的第十世班禅大师,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提出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以“人间佛教”入世度生的精神,“为祖国的统一,祖国的富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凡此种种,使广大佛教徒从中获得了爱我中华的价值认识,他们在佛教文化心理气氛的熏染滋润下培养起爱国情感,再加上耳濡目染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春回大地,万卉争妍,宝镜重光,法炬复燃的万千气象,逐步取得了“爱国与爱教是一致的”共识。在国内,佛门弟子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宏愿物化为翠枝碧草,宝殿琼阁,医院学校,道路桥梁,使华夏大地锦上添花,炎黄子孙安中得乐。在国际友好交往中,佛门弟子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继承和发扬佛教的爱国主义传统,不断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扩大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作出了积极而又特殊的贡献。∵

结束语∵

佛教道德在博大精深的佛学宝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自身内涵丰富,理义玄微,笔者智低识浅,资料短缺,尚未跨进佛学殿堂的门槛,要把这个问题讲周全,讲明白,实为心力所不能及。我作此文,既是为了纪念灵岩山佛学院十周年大庆,也是为了同有心研究佛学的同仁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以微薄之力推进对佛教文化──这一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的发掘,让它在社会主义事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