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与社会

/释显如

社会是由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所凝结而成的团体,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份影响社会的力量。佛教徒也是组成社会的一份子,虽然经常有度众生的心愿,却始终显不出影响社会的积极力量;对于社会的关怀,仅止于贫困的救助,却提不出一套改善社会不良现状的方案,顶多高呼因果报应不爽,要大家改邪归正。佛教徒的表现,似乎只对度众生有兴趣,却不在意于将佛法的理念制度化、社会化。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佛教徒面对生活问题的态度,就是虔诚的祈求佛菩萨保佑现世免难消灾障,死后生净土。面对贫富悬殊或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不论是自己或他人的遭遇,都归咎于过去世的恶业所致,只有忏悔自己的业障深重,努力行善,求佛菩萨慈悲帮助改善现世遭遇,来世投生个好环境;在一个特权横行的社会,投生一个好环境,无非投生到特权世家去享特权,不然就是转生到别的社会乃至理想中的净土去了,把社会的苦难交给后代子孙继续承担。这样的心态,“行菩萨道,度众生”,永远是空谈!佛教徒学到的是逆来顺受的文化习气,还是佛陀的智慧?

社会环境制度是人造成的,并不是佛菩萨变化出来的,别人能造,我人为何不能改?释尊组织了教团,也是尽了当时的人力所能,发挥团体力量,教化当时的社会、消弭战争,他并没有变化出什么理想的生活环境。古代如此,现代也一样。个人生活中的苦难,不见得只是个人的前世恶业所致,往往是不完善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例如在实施了几十年的联考制度之下,人人从小考到大,“补”到大,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上学受教育(?)成为大多数学童的灾难,父母也跟着心焦无奈。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制度?为什么不能改革这个制度?同样的,就业、居住、言论等没有保障,不是个人命苦生错了地方,这是人为的制度不完善所造成的苦难。社会的成员有意无意地默许某种风气或制度的流行,成为个人无法抗拒的负担,就是佛教所说的共业。大众的苦难(共业),只有激发大众的觉醒,结合大众的力量,才有可能改善;放弃个人的一分力量,改善社会的力量就少一分。祈祷佛菩萨、天神或上帝的保佑,只是表现着个人的无能为力,社会并不因祈祷而有所改善!只有靠人的具体行动才有可能改善!

千百年来,佛教徒对教主释迦牟尼的认识,大多是一些神话式的传说,神话的特征就是超现实的,不符实际,不可检验的,这些都是违背释尊“缘起”的本质,释尊的精神被扭曲,佛教徒也被误导了。例如,“缘起”、“诸法因缘生”是佛教的根本思想,可是与“缘起”相背的“万法唯心造”、“万法唯识现”,却成为佛教徒的口头语。这些“佛教徒”认为一切是唯心所造的,所以他们可以用观想的方法来度众生,所谓“老僧不出山门一步,度尽天下苍生”,然而,山门外的苍生,苦难依旧!

佛教徒怕造业,往往却一样免不了造业,而且不见得是造善业,因为他们不能分辨是非,认为“分辨是非”就是分人我,就是执着,“善恶到头终有报,只分来早与来迟”,看他横行到几时!是佛教徒的懦弱而以这种借口来搪塞?或者是这种观念造成佛教徒对恶势力的姑息?也许两种都有吧!害人者未来会受恶报,被害者呢?受善报吗?一报还一报的讨回公道吗?前世欠他的吗?如果前世没有欠他又如何?佛教徒似乎不会面对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只会把问题推给不能验证的“过去因”和“未来果”,不能面对问题去解决,不能激发共同意识起来抗拒恶行、恶势、恶法,以为不理它、忍过去,就是不造恶业,造恶者自然会受报,无形中却在纵容恶行、恶势、恶法。姑息,阻碍了自己和社会的进步。

一方面忏悔自己的业障,一方面姑息自、他的恶行、恶法,说这世间是“五浊恶世”,于是发愿往生净土,学成深广的智慧、神通后,再来这世间“行菩萨道、度尽一切众生”。如果有这样的菩萨,这世间不应该这么糟!如果可能,释尊应该早已让它实现!佛教徒幻想自己是明日的英雄,却不知自己沦为逃避现实的难民,绕着地球追太阳,永远期待佛菩萨的庇佑。无知,更是苦难轮回的深渊。

智慧是佛教的特质,“缘起观”是智慧的基石,也是释尊教示的核心,然而,唯心思想的泛滥,导致佛教徒神佛不分,是非不分,善恶不分,还自以为没有分别心,没有执着。

“忍辱”不是“忍耐”,而是“无畏”的道德勇气,言所当言,行所当行!“缘起观”就是摆脱幻想、针对现实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佛教徒行菩萨道就是要学释尊的大无畏,精进不懈地运用各种方法来挖掘自己的恶习气、消除人间社会中的恶行、恶势、恶法。“行菩萨道,度众生”不是个人的英雄表现,而是要善用各种方法,号召同愿同行者共同努力,分工合作,建立健全的社会,作为究竟解脱的基础;否则,只有哀叹个人的无能为力,世世代代塑造追求净土的难民!

不管个人前世有没有造恶业,贪、嗔、痴的不良习气,是造成你、我、社会大众受苦受难的原因,要能自觉,要能超拔,才能减少现实社会的苦难,促进社会的健全。如果佛教徒认为佛法是净化世间、解脱世间的最后依据,那么首先便要从王权和神话的迷梦中觉醒过来,面对现实的社会,撷取缘起无我的智慧,了解时代的心声,实践六和的精神,发挥团体的力量。让我们共同勉力!

(1989.5.《新雨月刊》第23期)

(本文已收录在《显如法师文集》—法雨道场出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