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小学十课

佛教的小学第一课------正知佛教之启蒙----正知

解脱之道的第一步是抛弃迷信和一生中采用理性的态度。正知(Samyak∵Darsana)在于看清宇宙中每一事物的真实本质。∵

佛陀和圣弟子们都赞成人们应当首先试着知道、理解,即了解事实、他自己、宗教的目的及道路。他应当分析它、检查它、测试它,并且验证它。然后,如果满意,再确信它的事实和功效。∵

佛教的小学第二课-------胜利智慧的胜利

巴利语系佛教的基础是建立在纯洁的道德规范和理智上的。在《长部大般涅盘》中记载:乔达摩佛陀在大涅盘前教导弟子们说:“由于纯洁的道德戒行,才有卓越的精神专注力,由于卓越的精神专注力,才有清晰有力的客观洞察,由于客观洞察才会了解世间的本质,而后才能有执着的放下,精神束缚的解放。”从宗教学上讲,巴利语系佛教是无神的宗教,说她是心理学和哲学可能更恰当;从哲学上讲,她则属于严格的二元论,即非唯心非唯物的哲学。

在巴利语系佛教流行的国家缅甸,古都曼德勒着名寺院的一面大鼓上刻着一行巴利语,中译为“胜利”但这并不是指战争中的胜利,这个词代表的是“宁静”。在佛陀的教导中,真正的胜利在于内心的宁静这一内在永恒的宁静,来源于对自己的战胜。如佛陀的格言:“能战胜自己的人,是最好的。”这也就是往昔的佛陀、弟子们所追寻的人生信念。

佛教的小学第三课-------基本核心佛教基本核心

佛教信仰的目的是自己解脱烦恼、愚昧和帮助别人解脱烦恼愚昧。

达成这目的的手段(方法)是八正道或说戒律、禅定、智慧。∵

方法在过程中的表现是慈悲、诚实、自制、耐力。∵

运用这手段(方法)的原理是:∵

如果有人不知道身和心无常、不圆满、无我的本性,而执着身和心是常的、圆满的、我可以主宰的,那身和心如果无常变化了、如果不圆满了,就会令人生起各种的烦恼与沮丧。∵

如果能够如实知道了身和心二法无常、不圆满、无我的固有本性,则身和心虽然无常变化、不圆满,而能不生起各种烦恼与沮丧,因为放下了、无执了、离欲了,心对于身和心的各种现象都超脱了,即是究竟解脱的缘故。∵

知道这个道理不等于你已经观察到这个事实规律,因此还要进行坐静的训练如实的观察。

这些的依据是如实,详细的讲就是如实的检验这些如实际与否。∵

佛教的小学第四课-------现代语言解释下的佛教核心∵

佛教所探索的是人类内心烦恼的呈现和构成原因。∵

举人类因失去亲人而难过的例子可以知道,人类抱有具体存在应该有永恒性的希望错觉。这种盼望具体存在呈现永恒性的心理认知,构成人类对此事难受的原因。因为永恒的不是存在本身,而是存在的普遍特性(无常、无我)。∵

生尔在世,此心就要面对具体存在和存在的普遍特性。无法回避。∵

于是佛陀发现这个真理后就教导人类应该客观认识真正的具体存在和存在的普遍特性,即身心和身心呈现的无常本质。理解这一客观事实后,整个心理的错误认知就会自动消失,这一消失本身是错觉的结束。错觉的结束带来人类用新的眼光看世界,他不再拒绝具体存在的呈现,也不拒绝存在之普遍特性的呈现。用如实的心看世界。于是他不再为这世界的变化而悲伤,不再为这世界的呈现而得意忘形。绝对宁静的处世在心中被建立。人不会再进入过去的错觉。即以为具体存在将永恒。他认识和生活,但不再沉醉于世界的干扰中。因为那干扰原来自于人类的错误认知。∵

这就是佛教心理学意义上的永恒——涅磐。∵

这种“永恒”与前者说“存在普遍特性的永恒”是两个方面。∵

佛教小学第五课----------隐士和青年的对话佛教认为获得内心自由的宁静就是幸福。∵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说法国青年到亚洲山地旅行,邂遇一佛教的山地修道隐士。∵

来干什么?

青年答是来无人的山林寻找人生的幸福。∵

隐士说:“我更喜欢另一种幸福,就是在我的内心开掘自有的幸福之泉。”

青年说这岂非没有了人世间的快乐?

隐士说人世间的快乐是外在环境赋予人的,如果环境有了变化,或一处好的地方住长了也会厌倦。∵

只有内心的自有幸福通过错觉的纠正而得到,那这个人走到哪里都将幸福。∵

因为那人已经没有了世间于他的束缚。∵

青年问这以后将如何?∵

隐士说这以后将从事工作,就是在净化自己的心灵之后,自己的人生目的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去帮助他人净化心灵,这是佛教人正当的工作和职业。∵

也因为没有自己目的所以将对人无私。∵

这工作的目的是成为“自由的人”——自己和别人。∵

在五世纪伟大的注释者觉音那里,他注释说,自由的人就是阿罗汉。

佛教的小学第六课-----禅修介绍佛陀教导的禅修主题可以分为主次两个。我们可以称为坐静。第一主题特殊意义的坐静——解脱和第二主题一般意义的坐静。

第二个主题:一般意义上的坐静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在代表古典坐静体系的泰国、缅甸佛教中有八种类型,四十多种入静方法。在代表佛教坐静发展之后的***体系中则有运用控制呼吸、动作等强力坐静的方法。

第二个主题的坐静中两个层次是近分入静和安止入静。这两种入静伴随着各种心理技巧的学习与熟练运用必然引导出以喜悦或宁静两大类主观体验。

近分入静层次是较一般的阶段,喜悦或宁静是由思考、信仰、集中思想于某个特定目标、甚至阅读等方式得到的。在这个阶段,喜悦或宁静可能有不同感受和深浅几百种层次,有的感受是恬静,也有感受极度清净喜悦到身体为之僵直,也有感受在花丛中遇见千万朵鲜花在开放,如尝蜂蜜甘露,身体被喜悦激动得毫毛竖立,又有见到光明的坐静者也有等。

安止入静是由集中思想于某个特定目标或感受上得到的,在这个阶段上,有八种分明的层次,在佛教称为四禅八定。想得到这种层次的入静必须有很出色的戒律道德,很好的生活环境,不投入世俗的生活。然后由锻炼心直至于精纯且能使心不松不紧的专注于特定对象上,心与对象融为一体后随之产生一个完美的心安止状态,称为第一禅。这一禅的特征是善心专注一境,喜悦,清净之乐,心的把握,心的伺察五项。一般时间可能长达半小时乃至四五小时以上心能纹丝不动于境界中。随之有对于第一禅的熟练过程,熟练后在任何地方都能在一秒钟之内进入如此安止境界。后七个层次这里因恐繁先不谈了。那是在此基础上使心反复精纯的结果。但实际中很少有佛教人士能完成此一入静程度。

这两类层次在***坐静体系中也是类似的,不同的只是那里在实践中运用的方法和分类不同了。

不管怎样,在东方宗教的体系中类似两个层次的入静和类似的方法是许多宗教多有的,不是佛教独有的。

佛陀教导的最大特色实际在于它的第一主题:特殊意义的坐静——它导致究竟的解脱。

鉴于任何如上的坐静(一般意义上的)产生的入静都是在专心致志练习时才有,在练习结束后心的喜悦或宁静状态就会随之变得浅,如果不适当的保持自己的言行善良,甚至会使这种喜悦或宁静状态消失。所以佛陀在这里发现了第二种方式关于解脱的坐静技术,通过训练使心达到在何时何地都不再烦恼的而充满幸福的方法。这一方法称为维巴沙那禅,今译为“非凡的视力”,即运用心看的方式。通过客观的观察来使心离开对世界的错误执着,又称为“内观”。

佛教小学第七课-----佛教精神∵

并非虚无主义的佛教精神

有神论告诫无神论哲学道,“你们认为人自己承担自己的命运——包括苦难的命运,结果是使人自己成为人类无边苦难的被告。”这一推论的错误在于:它忽视人在此承认后所作的努力,这一努力的价值是可能、并可以解决苦难的。∵

各种无神论哲学的提倡者对于有神论的反应正是说,有神论者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一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可知。同时如此则人的生命苦难将还是苦难。∵

基于苦难正是精神上的,佛教就在自己心理的领域来解决苦难。∵

这种奋斗精神是为佛陀精神。∵

佛教小学第八课-----所谓“四谛”之根本四种真理∵

什么是谛

就是真理。

什么是第一义谛?

就是根本真理。

什么是根本真理?

就是一切事物无常、不圆满苦、无我的自然规律(世间法的真理)。

佛陀第一次说法——在鹿野苑教授五比丘时说此法。

佛陀最后在库西那拉娑罗树林间逝世前说法中也如此而说:“比丘们!我告诉你们,不要自负,当观察思惟一切事物无常。当你如是观察思惟时,你将会透彻地贯通。”

了解了这第一义谛就会根除心中与无明具的「渴(爱)」和执着,这就是证达第二义谛。

根除心中与无明具的「渴(爱)」和执着就会体证第三义谛——涅盘、自由、永恒、无死(出世间法的真理)。

要了解和证达以上几个方面就要懂得导向体证涅盘之路的——第四义谛的八正道。

什么是八正道?

一、正见──正实的认识(如实知见、客观的观察)。

二、正思──正确的思维。

三、正语──正直的言语。

四、正业──端正的行为。

五、正命──正当的生活。

六、正勤──适当的努力。

七、正念──正确的忆念。

八、正定──正确的禅定。

佛陀于逝世前当夜度化最后的弟子苏跋陀时说:“苏跋陀,若于任何方法中无八圣道者,则无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门果。若于任何法戒中有八圣道者,则有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门果。今我法戒中有八圣道,苏跋陀,亦有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门果。外道诸师之法皆空幻,无沙门果,苏跋陀,若比丘能行正道,则世间不会缺少阿罗汉。

“苏跋陀!

我年二十九,出家求善道。

自出离已来,已逾五一年。

道法广阔界,常游巡仰企;

于其领域外,实无沙门果。

不但无第一沙门果,且无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门果。外道诸师之法皆空幻、无沙门果。苏跋陀,若比丘能行正道,则世间不会缺少阿罗汉。”

佛陀是不妄语者,当知是法。

佛教小学第九课------认识无我世尊说:“诸比丘,为二种恶见缠缚的天人,或者滞着,或者过度。唯具(正)眼者而见(真实)。诸比丘,如何为或者滞着?诸比丘,即乐于有,喜于有及悦于有的天人。若对他们说有之灭的法时,则心不踊跃、不欢欣、不安住、不信解。诸比丘,是为或者滞着。诸比丘,如何为或者过度?即有人为有所逼恼而觉羞惭厌恶、欢喜无有,以为此我于身坏死后,是断、是灭,死后更无存续,故为寂静、胜妙、真实。诸比丘,是名或者过度。诸比丘,如何为具(正)眼者而见?诸比丘,兹有比丘,见五蕴如实,既见五蕴如实,便为它们的厌离、离贪与灭而行道。诸比丘,是为具眼者而见”。

古师说:实际只是身与心,没有“人”和“有情”的存在;空如造作的木偶,只是蕴,如草木。如果较通俗易懂的说,则作这样的认识“无我”见:

当你独自地坐某个地方,舍弃任何的佛理哲言。你感觉自己有什么呢?只有物质的身和精神的心这两样东西,如此而已。这个坐在这里的物质躯体叫做“身”。而每一刻都在觉知和思考的则是“心”。这两样东西也叫做“名”和“色”。“名”,意思是指没有“色”或形状。所有的念头和感觉,或受、想、行、识四种精神上的蕴,都是心,即精神,它们没有形体。当眼睛见到形体时,那个形体叫做“色”,而那时的觉知叫做“名”。它们总称为“名”和“色”,简单地说就是身和心。在身和心之中或之外没有一个“我”或“人”存在。这叫“人无我”。

然后认识这身和心的本质是什么,身和心是不停变化的,没有人能阻止这一不停变化的无常规律,因为没有人能阻止,所以称“无我”、“无我所有”。这叫“法无我”——即一切事物也是非我,非我所有的。他们没有主宰。

至于“无我之我”一句是如此解释的,句子中第一个“我”是一个泛指的代词,没有实际。第二个”我”是实际的真我。句子前面加了个“无”字,意在进一步破除人们设想的,可能在“我”的名词后面还有个真我的设想。这句话中佛陀彻底否定了这个“真我”的存在。在实际存在中根本没有个我存在。有许多佛教人一想到佛教的“无我”,会将他们一贯认为的“自我”毁灭,神经就紧张了起来。因此用许多别的有我的观念来解释可以有我的“无我”之理。其实就是无我的,那是一个事实。其实什么也没有被毁灭。因为本来就只有无我变化的身和心。

要了解:现在这个时刻坐在这儿的,只有身和心。可是,我们常把这两样东西给互相混淆了。如果你想证到平静,就必须知道它们的真相。

佛教小学第十课------修持中的证悟∵

佛教修持中的证悟问题略谈

以下几种属于误区:

(1)是错将对各种空性之理论知识的了解当作实践中的理解,把知识误以为是智慧。

(2)是错将各种禅定、三摩地中的感受——特别是那些明或空的感受,误以为是空性。

(3)是错将各种愚痴昏沉的蒙昧无作及消极避世当作空性正见的智慧。

(4)有根本不了解佛教为何,只是看了几本书而自加理解成的不正见。

此外的错误观点还有许多,因恐繁杂,不在这里一一详述了。

鉴于证于法义的事是相当严肃的事,所谈都按照经文、阿毗达摩、相当可靠的大师证悟解释。对于你的证悟我不评论,结果自己看。

(1)在古代的导师乌巴索巴道歌开示中说:“只见刹那色、心二法奔腾无止,从此那心便放下了执着。”

(2)∵缅甸现代的马哈希长老在《七清净》中摘《阿毗达摩》云:“顺就圣道智见所现身心诸法之生灭,并依无常、苦、无我三法印之一,多依无常法印,连续观照法之生灭。上述系依经典之详释并供完整资料之用。综合明白地说,行者照见诸法恒生恒灭,於迅速生起二、三觉观后,突然趋证诸法之止息。此即道智及果智之生相,为时不长,仅一瞬间,甚至不足一秒。”

“他将观察到每一个目标皆迅速生起和消失,这种感受是如此深刻,以致他思惟:‘生者必灭,一切终必消逝,无一法可永恒不变,这一切真的是无常。’这跟巴利文经典所说的:‘一切无常、败坏、不住。’不谋而合。”

(3)泰国从林师范阿姜∵·曼引经说:“热诚的禅思者,到了能够以事物与生俱来的本性去解析它,就会见到:‘一切行无常,一切行是苦。’

心理状态的作用——亦即心意的因缘——就是无常,有情众生的世间是无常的,它就是这个样子。以四圣谛的观点来解析这些事物,做为改正心意的方法,你自己就一定会知道(中译注:即身观察缘自觉知),这些心意的因缘是无常和痛苦的,而你尚未觉察到它们是无常和痛苦的事实,正是你陷入心理状态的原因。当你真正见此真相,就会改正心意的因缘。你将会证知

‘诸行无常’。

‘没有永恒而持久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只是心意的因缘而已,就像海市蜃楼。至于有情众生,他们始终认为世间是恒久的,当你知道了两面,亦即有情众生就是这个样子,而心理状态只是心意臆测的因缘罢了,于是‘住地’,没有因缘相续的初心得到了解脱。

至于一切现象或活动规律无我(中译注:一切法无我)的教导,它们怎能是我?它们的工作只是如其所做而生起。因此佛陀教导:

‘一切法无我’

‘所有的现象都是无我。’我们身为热诚的禅思者,必须这样观察思惟事物,明明白白地看清它们,直到心意专精于一,让我们自己能够沿着这些准绳,真实而清楚地去看待事物,同时伴随着这个洞察力,也增长了知见。这就是所谓的‘生起出离之禅观’(导至出离之清净内明)。我们必须在这个阶段上用功,直到熟练,直到我们看得真确而明白,伴随着全面的念住和正知,逆流(中译注:烦恼流)念住,袪除潜在的性向,转变臆测成为解脱;或直到我们专注于最初的心意─如实知见为止,以:‘此生已尽,不受后有’的正知达到绝对的清明。

这个阶段并不是一个假设或臆测,它既非形成或臆测的任何事物,也不是愿望所能获得的任何事物,它是自然生起而完全明白的事情。热心不懈的修习,敏锐地分析我们自己的身心(中译注:即身观察),就会引导它自然生起。

(4)总结而言,证悟是基于直观无常、苦、无我三者,即经文中说的无相、无愿、空三种解脱门之一进入。

证悟会突然发生,

明觉先是呈现身和心被区分,

再接着就是心得以在刹那间洞察身和心无常、苦、无我三者共相之一。

看到最多的是身和心象河水奔流无止的无常相,

然后心由此而放下。整个过程只会有一、两秒钟。

其中不会有一丝概念。

最后心会弹出来回到原来的状态。对刚才的经历进行详尽的思索。但有些事情已经转变。

同时这些证悟会有几种层次。一次了事的很少。

这些只有你接受了很好的教导,并且作出全心全意的精进。才可能达到。因为这从来不是轻松的事情。:)

[∵本帖最后由∵吉祥称∵于∵2007-2-26∵06:38∵编辑∵]∵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