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世界的中国佛教——明杰

1500年前,一位印度的高僧来到中国,建立禅宗,他叫菩提达磨——中土禅宗初祖。

1300年前,一个砍柴的樵夫,得到了五祖的衣钵,提倡顿悟见性的法门,他叫慧能——中土禅宗的六祖,南宗禅的创始人。

由此,一花五叶,代代相承,禅宗的慧灯延续千年而长明。

有人说,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这句话包含了很深的含义。无疑,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佛教自己的特色;而在中国佛教的诸多宗派中,禅宗又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太虚大师曾经说过:“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由此可见,禅是中国佛教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佛教可以贡献于世界的重要资源。

禅宗的思想被归纳为十六个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千多年来,禅宗正是以其独特的方法和思想,教导人们见性成佛的法门。

十八世纪,被誉为“世界的禅者”的日本禅宗学者铃木大拙将禅法传到欧美,使欧美人士了解到中国佛教中最具特色的禅思想。其所着禅学三书,流行一时。此后,禅学一直在欧美流行。诸如一行禅师、圣严法师都是当代在欧美传禅的代表。有关禅学的书籍也日益增多,深受读者喜爱。

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人心,而心正是禅所关注的对象。禅帮助我们去认识我们的心,去化解我们心中的烦恼,呈现清净的、活泼的、自由自在的心灵状态。如何将禅的思想用现代语言阐述出来,将蕴涵在众多禅宗语录典籍中的智慧应用于现实人生,提供一条净化心灵、提升智慧的可行道路,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大陆曾出现“禅学热”,众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心灵的世界,希望从禅里找到答案。柏林禅寺净慧老和尚以自身在禅门几十年的修行体验,结合时代特点,提出了“生活禅”的理念,继承和发扬祖师禅的精髓,凸现了禅与生活融合一体的主旨。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提倡生活禅的目的在于将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熔铸以后产生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禅宗精神,还其灵动活泼的天机,在人间的现实生活中运用禅的方法,解除现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惑、烦恼和心理障碍,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祥和,从而使我们趋向智慧的人生,圆满的人生。”(《生活禅开题》)

禅是沟通佛法与现代社会的重要桥梁。

自1993年起,柏林禅寺以“生活禅”理念为主题,每年举办生活禅夏令营。十六年来,吸引了数以千计的青年佛学爱好者参加,了解禅、认识禅、体验禅。通过现代的方式,让他们了解禅宗文化,体验丛林生活,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实现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

生活禅夏令营的连续举办也吸引了海外人士的目光,每年皆有部分海外人士参加。有学者以生活禅夏令营为研究对象,将研究成果在海外发表,介绍大陆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和当代禅文化的弘扬,颇具反响。

河北省佛教协会自创会之初,即于1989年创办弘扬禅文化的杂志,取名《禅》,至今已持续二十年,发行过百期,近百万册,对推动禅文化的弘扬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生活禅夏令营的持续不间断举办和《禅》杂志的出版,都是在当代弘扬禅宗的有益尝试。生活禅理念的提出,更是将祖师禅、佛法“生活化”和“化生活”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事实告诉我们,禅所蕴涵的无限智慧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今天的中国在走向世界,中国佛教也同样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我们呼吁更多的人来探索禅宗现代化的道路,以禅的精神“关怀人生、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作者:明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