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和谐社会与佛教的关系

释如意

在纪念太虚大师圆寂60周年之际,重温大师有关“人间佛教”的思想理论,深感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人心浮动、充满竞争、先进与落后、发展与倒退、文明与野蛮激烈冲突的时代。如我国在改革发展的形势下,仍有文化领域的黄色侵蚀,政治领域的贪污腐败以及各种刑事案件的发生。纵观国际社会,由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骚乱、暴力事件经常发生,恐怖组织频繁活动。国与国之间,不择手段地争夺利益,不间断地发生各种战争。面对种种不和谐现象,各界有识之士也都致力于克服困难,促进和谐的工作。这正是我们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主要课题。

早在六十多年前,太虚大师就提出了“人间佛教”的光辉思想。他生活在近代史中最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及抗日战争,深切体悟到世界的苦难及佛法救世的使命感和迫切性。大师身体力行,实为推动“人间佛教’’的典范。而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核心就是“和谐社会,净化人心”,而净化人心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大师在诗中曾说:“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下面试就如何以佛法净化人心从而建立和谐社会,谈一点自己粗浅的体会,以祈大方之家慈悲指正。

一、和谐的内涵

和谐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暂时的和谐,二是长久的和谐。

(一)暂时的和谐:即现在所说的和谐世界。其中包括人们内在身体和心灵上的和谐以及外部环境的和谐。

1、自身和谐,大体包括心境的安宁,身体的建康。相关的条件应有:自身受到良好的教育,有较高的道德和知识修养,事业成功等。

2、外部环境的和谐:大环境要国家昌盛,政治清明,经济发达,社会风气良好;小环境要家庭幸福,眷属和睦,朋友众多,各种社会关系协调融洽等。

(二)长久的和谐∵∵.

佛教经典中明确地告诉我们,只要沿着五乘的次第(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道路不断的修习,在逐渐摒弃种种烦恼障碍之后,就可以得到世、出世间各种果位,乃至圆满成佛之极果。人人皆能转染成净,转凡成圣,成为与极乐世界一样的清净佛土,这便是真正的永久的和谐世界。

二、佛教关于和谐的教理

经云:“心净故国土净,心染故国土染”。不论是小乘经典还是大乘经典,都是很注重心法。特别是大乘经典:《华严经》、《心地观经》、《解深密经》、《维摩经》尤为突出心的重要。《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若人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趣,令心所向皆无碍。”这就是佛的心。佛心广大如虚空,可以容纳万象,我们就是要让世人了解佛的心、学习佛的心,所谓“开佛知见,人佛知见”,这是实现“人间净土、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佛教讲和谐,首先要求人心善良慈悲。要具有大悲大智。这个和谐是与心灵深处结合在一起的。如果缺少这一点,只是表面的假象,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金刚经》说:“庄严国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庄严国土,首先要庄严人心,要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净化人心。心净则国土自净。

从世间法来说,和谐是以道德为根本的。因为群体性是人类的主要特征。个人的生活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互相支持而成为一个社会;互相关爱理解而成为一个人群。彼此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尊重,共同合作获得利益,这就是人类和谐世界的道德准则。但世间人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意识,即所谓的“私心”,又成为这种和谐的障碍。这个矛盾,只有在佛法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统一。

佛教讲人人皆具佛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觉悟者。觉悟又分为本觉始觉究竟觉。本觉就是人人本有的佛性,就是从我开始的和谐。要发扬成就这个佛性必须经过熏习佛法、归依三宝、明因识果、止恶行善、学习经典。这样做了,就是从现在开始的和谐,也就是开始觉悟了。由此始觉再经过一定的努力,从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直到究竟位,逐渐达到等觉,乃至人人成佛。在佛的境界里,“山河大地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真正的平等,这就是世界的真正的和谐,永久的和谐。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定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这正是我们弘法利生的根本归宿。

三、实践和谐之行

佛教讲信解行证,在懂得了道理以后就要付诸行动实践,而不是空谈。如何行之?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菩萨行的大悲大智度诸苦厄,庄严国土,净化世界

修菩萨行也叫广大行。就是发菩提心,包括大悲大智大愿大无畏,要做到悲智双运,福慧***。主要是修德。德是什么?以悲为主,有悲心就有德。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这就是最高的德,有德就有福,就会一切吉祥。有德的人,诸佛护念,人天欢喜,众人拥护。所以必须要修德,修德才能自利利他,所作皆办。

佛教提倡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成好人。小善要作,大善也要作。积小善成大善,积小功德成大功德。但要成就自利利他,只有福德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什么是慧呢?简要地说,就是明因识果,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就能化生气为争气,化嫉妒为随喜。有了智慧自然就会不邪见,就能走正路,可以开悟,可以证菩提。所以要悲智双运福慧***。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度脱一切苦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社会有了这种精神,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稳定的社会;国家有了这种精神,就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世界有了这种精神,那就是一个没有灾难的世界,大同的世界,和谐的世界。

(二)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践行四摄

四摄即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行,着重在四摄六度的实践。四摄就是菩萨以四种方法来摄受团结人群,教化众生。

1、布施摄:包括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就是解决困难,以物资来供给别人,帮助别人。法施就是以佛法真理来解决众生的迷惑。无畏施就是解决别人的恐怖,给人以安全。让别人无离危害,得到保护。这就是物质利益的和谐。

2、爱语摄:就是人与人之间要说慈悲的语言、和合的语言、真实的语言、美好的语言、正直的语言。要从爱语中取得和谐。不要说挑拨离间的话、粗恶的话、虚诳语及下流话。这就是言论的和谐。

3、利行摄:就是利益人民的行动。就是尽义务而不享权利,尽量做好事而不夸夸其谈;默默耕耘,只讲奉献精神,而不计报酬。这就是行为上的和谐。

4、同事摄:就是共同遵守法律、法规,甘苦与共,共同生活而不起纷争。见善随喜,平等对人。不分男女,不分尊卑老幼贵贱。这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

如果人人能以四无量心来实践四摄,就可以实现人间的和谐。

四、发菩提心圆满和谐之愿

菩提心即是慈悲济世,利乐众生之心。菩提心的着力点,就是时’时刻刻想着许多人的苦难与需要,时刻以成就众生为己任。把众生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大乘佛教中,首先强调发菩提心。《华严经》云:“欲修菩萨一切行愿,先当发菩提心。”不但对一切有情发悲心,而且还要对一切法起慈悲心,知恩报恩切实躬行。诸佛如来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心,因于大悲心而生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等正觉。太虚大师说:“世界人类的利益为第一,国家民族的利益为第二,个人家属的利益为第三,”然而,人类众生中有极少数人却以牺牲世界人类,国家民族利益,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手段。更为可虑的是,它一旦成为群体意识而存在,世界就会干戈纷扰,生灵涂炭。罪恶亦互为因缘,人类的相残就会恶性循环,轮回不息。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社会和谐,为了我们的国家能稳定地沿着正确的方向迅速发展,为了中国能为世界的和平与进步作出更多的贡献,我们当代的中国佛弟子,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僧尼素质,完善僧伽管理方式。正如太虚大师所说:“积极人世,又要时刻注意自身不要世俗化”。什么叫世俗化?就是不能保持佛教的优良传统。赵朴老曾有诗曰:“昔有三武祸吾宗,衲子离寺塔院空。应是昔年崇奉日,未能勤俭守家风。”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在经济社会的大潮冲击下,不贪不染,努力住持正法,利乐有情。

佛教要以相教、身教、言教来自觉觉他。相教就是殿堂庄严清净,佛菩萨的形象慈悲智慧和蔼,人人见了以后都深受感化。身教就是僧人的形象要严持戒律,注重威仪,不愧人天师表之誉,方能受到世人的崇敬与信仰。言教就是讲经说法,能彻人人心,解迷开悟。如此才能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促进和谐,净化人心逐步实现以慈悲代替怨恨,以智慧代替愚昧,以宽容代替狭隘,以和谐代替争斗。而最终实现真实的究竟的圆满的和谐世界。

’;

(四川尼众佛学院常务副院长)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