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涅盘

寺院所供奉的佛像,一般有立姿、坐姿、卧姿的不同。卧姿又称涅盘像,表示福慧圆满、动静一如。所谓圆满,就是了生脱死、超越时空、泯灭人我对待、自他融和一体之义。所以,涅盘不是一般人以为的死亡,而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人生,是快乐之境、幸福之地。

根据《涅盘经》说:「灭诸烦恼,名为涅盘。」《大毗婆沙论》说明涅盘的意义是:「烦恼灭,三火息,三相寂,离诸趣。」《杂阿含经》说,涅盘是「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所以涅盘就是四圣谛中的灭谛,是灭除贪欲、瞋恨、愚痴、无明、邪见、是非、烦恼的一种清净无染,也是物我双亡、圆满光明、自由自在的世界。

在佛教各经论中,对「涅盘」有种种不同的异名诠释,如《法蕴足论》的「无为、无边、无漏、无住、无生、无作、无灭、无起、无染、真实、彼岸、微妙、寂静、恒在、安稳、胜义、至善、稀有……等」,以及《四谛论》的「无坏、无失、无等、无碍、无求、无上、无量、无爱、解脱、超绝、唯一、圆满、清净、最上、真谛、真如……等」,这是分别从否定与肯定来诠释「涅盘」的意义。

此外,《大涅盘经》说,「佛性」就是涅盘;《华严经》说,一切诸法的自性就是涅盘;《般若经》说,「理无所知,无所不知」的「般若」就是涅盘;《楞严经》说,证实了「理绝动静」就是涅盘;《维摩经》说,「十地不二法门」就是涅盘;《胜鬘经》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就是涅盘。涅盘,就是不生不灭的自性。

鸠摩罗什大师将涅盘译为「灭度」,就是灭烦恼障,度生死海的意思。玄奘大师则将涅盘译为「圆寂」,「圆」指圆满,「寂」指静寂;具足一切功德,泯除一切污染的习气、烦恼等,就是涅盘的真义。

涅盘的诠释,虽然诸经所用名义各异,可是理实无二,都是指「清净自性,真实本体」,此自性本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因此《方等般泥洹经》卷二说,涅盘具有常住、寂灭、不老、不死、清净、虚通、不动、快乐等八种法味。

此外,涅盘具有十大特性:一、涅盘如净莲;二、涅盘如水、三、涅盘如解毒药;四、涅盘如大海;五、涅盘如食物;六、涅盘如虚空;七、涅盘如摩尼宝珠;八、涅盘如赤旃檀;九、涅盘如风;十、涅盘如山峰。

涅盘是证悟的境界,它有层次上的区别,各宗派对涅盘的分类也有不同。天台宗依体、相、用,认为涅盘可分本自具足的「性净涅盘」、透过修行证得的「圆净涅盘」、为教化而示现的「方便净涅盘」。法相宗将涅盘分为:自性清净涅盘、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无住处涅盘等四种。

涅盘是止灭一切痛苦聚集的究极理想境地,当我们不再受制于贪瞋痴烦恼的束缚时,当下就是一种涅盘解脱的境界,所以涅盘乃人人可证,当下可得。

涅盘具有常、乐、我、净四德,具体而言,涅盘是一种无生的境界、无住的境界、无我的境界、无缺的境界。涅盘超越有漏世间的一切对待,无法透过人生表相的见闻觉知获得,必须自己下真功夫,从修行内证中,渐渐体悟它的存在。从历代证悟涅盘的圣者教示中,可知欲求证涅盘,必须:(一)依于戒行;(二)依三法印而修;(三)依三学、四摄、六度而学。

涅盘是佛教最高的理想,因此列为三法印之一,称为「涅盘寂静」。涅盘是人生最究竟的归宿,但是涅盘的境界并不一定等到死亡才能证得,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正等正觉,这种正等正觉就是涅盘。所以,涅盘就是我们自己清净的本性,是真实的自我,是宇宙之源、万法之本。求证涅盘,就是要找回清净的自性,能够证悟涅盘,就能泯除人我关系的对立,超越时空的障碍,不被烦恼、痛苦、人我、是非、差别等种种无明所束缚而流转生死。所以,涅盘是超越生死的悟界,能证入「涅盘」,就是人生的解脱。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