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顗止观思想的独创性及历史意义
何文风
智顗是中国佛教从融汇阶段向创造阶段发展的先行者。他以《法华经》为根据,并加以发挥,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止观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体系较为完整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开了中国佛教宗派创立的先河。他的止观思想注重定慧***,调和了当时南方重义理、北方重修行的矛盾,为南北佛教的融合统一奠定了基础。其思想的独创之处主要体现在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性具善恶等学说中。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一心三观
智顗建立“一心三观”完整的思想体系,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对“一心三观”的论述,主要反映在《三观玄义》和《维摩经文疏》中。
他首先把观分为两个层次,“次第三观”和“一心三观”。“次第三观”为可思议的三观,是方便之说,而“一心三观”为不可思议的三观,是真实之说。他们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一方面,两者是有层次区别的,“次第三观”为低级层次的,而“一心三观”是止观修行的最高层次,也是天台法门的至极境界;另一方面,“一心三观”又是以“次第三观”为基础和依托的,“次第三观”中的中道第一义观是以空观和假观为基础建立的,中道第一义观的内容本质上已体现了“一心三观”的基本精神,即对本体和现象的圆融统一。
智顗认为,“次第三观”是为钝根之人而说的,是要他们在修行过程中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以最终达到理想境界;“一心三观”则是深行利根菩萨之所修行,无须循序渐进,正如他在《维摩经玄疏》中所说:“一心三观者,正是圆教利根菩萨之所修习。”而“观心即空、即假、即中,是圆觉也。”?所以智顗所说的“一心三观”是于一心中刹那间同时洞察空、假、中三谛,达到“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空、假、中三者于一心中圆融统一,互相关照,观假即观空、中,观空即观假、中,观中即观假、空。
在论述“一心三观”的过程中,智顗提出“一念无明法性心”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理论上肯定了众生即佛,佛即众生,佛与众生平等的理念,鼓励广大信徒在实践上不断修炼以达涅之境。这是天台宗区别于其他宗派的主要哲学思想之一。
在《三观玄义》中,智顗从认识论角度提出止观修行的三个层次:“一明所观之境,二明能观之观,三证成。”“所观之境”是认识的客体(对象),“能观之观”是认识的主体(人),“证成”则指认识的最终状态,即达到的境界。一心三观“所观之境”,是由一念无明之心而生成的十二因缘,也就是十种法界、空假中三谛,正如他所说:“十二因缘并依无明,无明之理体非异念,故言一念具足十法界。”“能观”者即一心,而“所观”者为“一念无明之心”及“一切诸法”。观照的结果,一是确认“一念无明之心”即空、即假,非空、非假,其本质是中道实相;二是确认“一切诸法”同样是即空、即假,非空、非假,本质也是中道实相。也就是说,作为“观”的主体是中道实相,作为“观”的对象也是中道实相,他们都具不可思议性。
在《摩诃止观》中,智顗指出:“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者,若根若尘,并是法界,并是毕竟空,并是如来藏,并是中道。云何即空?并从缘生……此一念心不纵不横,不可思议。非但己尔,佛即众生,亦复如是。《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当知己心具一切佛法矣。”?一念心既然是不思议,即空、即假、即中,也就是“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众生与佛平等不二,他们之间并无实质性差别,在一念心上统一起来,所以说,一念无明之心就是菩提之心,就是如来藏法性。也可以说,无明即是法性。
智顗“一心三观”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他从理论上肯定了众生即佛,众生与佛平等,让芸芸众生在失意的现实生活中重新点燃希望的火把,以期望在修行中达到理想之境。其次在对待如何实现这种理想之境的问题上,他提出了“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心”是众生成佛的关键。同时指出,只有不断地修行,不断地破除无明,显示法性,才能进入佛的境界。这足以看出实践的重要性。
此外,智顗在“一心三观”的基础上提出“圆融三谛”,即空、假、中三谛在“一念心”中是圆融统一的。他冲破了龙树的观点。龙树的二谛说认为真俗二谛是对立的两方面,在此对立之上,存在“中道”第一义谛,他们三者的关系是隔开的,并非圆融统一的,只有破除俗谛,才能显示真谛,俗谛被排除在真谛之外。但智顗的观点完全不同。他指出:“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又说“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意思是说,在实相原理下三谛圆融统一,相互包含,不偏向于任何一谛,它们各有存在的意义和合理性。世间万物的本来面目就是三谛圆融,互相观照,互相体现,三谛中包含三观,三观中亦有三谛。这也是天台宗独特的一面。
一念三千
智顗提出“一念三千”的性具实相说,这是天台宗的又一大特色。“一念三千”的思想是智顗晚年发展成熟的观点,也是他观心学说的终结,是天台佛教哲学的核心。该命题以实相论为基础,论述世界的本质及世界与人之关系的本质。他认为“名(意识)色(物质)即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之根本,能心生一切法,普摄一切法,即是一切法。”?
“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也就是说,“心”是名色的最高主体,宇宙万物具在一“心”。
所谓的“一念三千”,是指在短短的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间的诸法实相。“一念”是指“一念心”,指心念活动的短暂时刻;“三千”即“三千世间”,总括整个宇宙万物。我们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一念”是能(意识活动的主体),“三千”是所(意识活动的对象,即客体)。而“一念”在确立自身能观的主体地位时,同时转化为所观的客体,所以“一念”具有能所两重功能。大小乘都有“心生一切法”的说法,所说的一切法,或为有无,或为中道,皆为因果法,互相有别,互不相即,所以被称为思议之境。而“一念三千”之“一念”心,则纵横无碍,圆融相即,故为不可思议境。也就说明,世间万物虽然千差万别,但都可在一念心中,且相即相融,都是真如实相的显现。
“三千”即“三千世界”,“三千诸法”,是认识的对象,包括整个宇宙和万物。它主要是由十如是、十法界、三种世间融合而成。
“十如是”主要包括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如实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十种性质或关系。智顗认为,“十如是”是一切诸法的实相,可以解释为空、假、中三谛,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别相。所以,十如出于“一念”,“一念”即是实相。智顗的“十如是”说从十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实相,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统一的,在每一“如是”中包含了其他的九“如是”。所以,止观实践可以从一一做起,可以在一念中完成。智顗论“十如是”的目的就在于说明世间一切万物都是平等的,众生与佛同样如此,所以众生要不断修行,于一念中切入诸法实相。
“十法界”,即“十界”,是将迷和悟(无明和法性)两种修炼的状态及盛衰消长分为十个层次,包括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其中,前六界合称为“六凡”,属六道轮回的迷妄法界,而后四界合称为“四圣”,属圣者的觉悟法界。
智顗对“十法界”的论述包括“十界互具”说和“一念十界”说。
“十界互具”每一个有情众生因主观因素而导致所见各不相同,佛所见不同于人所见,人所见不同菩萨所见等等。虽然如此,他们之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互相包含,互相生成转化的。比如,“四圣”中地位最高的佛可以显现在“六凡”之中,变化为鬼、人等,“六凡”中地位较低的地狱、饿鬼等也可以通过自身修行达到菩萨、佛等的境界。因此,每一界都有转化为其余九界的可能性,都蕴含于其余九界之中。这有重要的解脱论意义:众生即佛,众生皆能成佛。
“一念十界”,指一念心具足十法界。“一念无明法性心”,“无明”即是法性、实相,这些全在凡心一念之中。又因为十界互具,一法界通达十法界,所以说,“一念心起,十界中必属一界。若属一界,即具百界千法。”?心之一念,可具一界,也可具十界、百界,乃至世间一切。而它们之间并无层次高低之别,亦无前后次第之别。一念即饿鬼,一念即佛;佛即饿鬼,饿鬼即佛。“一念十界”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它说明了止观修行对于众生证悟成佛的现实意义,强调止观并重。其次从本体论高度说明众生平等,他们不存在权利、地位之差别,这对于森严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特权阶层无疑是个重大的打击,也反映了普通信众的呼声,深受其欢迎。
三种世间指:一、众生世间,又为有情世间。二、国土世间,即器世间。三、五阴世间,或五蕴世间。智顗把三种世间和“十如是”、“十法界”结合起来构成独特的“一念三千”学说。
智顗在《摩诃止观》中说:“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因为十界互具,故十法界又具百法界、三千世间,而这三千世间全在一念之中。“一念心起,于十界中必属一界。若属一界,即具百界千法。于一念中,悉皆备足。”“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一切法(客体)与心(主体)是平等的、相即相融的。所以“一念三千”又为“性具实相”。一念三千的实相说,是从止观修行者的角度提出的观心解脱论,而一念三千的境界,是修行者在实践中达到的内心幻象与客观世界的统一,这是修行者觉悟解脱的根本途径。
性具善恶
智顗止观思想的又一创造是“性具善恶”说,而“性具善恶”说的独特之处在于“性恶”说。他不仅提出阐提与佛(即众生与佛)同具善恶,还提出“如来不断性恶”的思想,这完全是他个人的独创。
在《观音玄义》中智顗说:“问:缘、了既具性德善,亦有性德恶否?答:具。问: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答: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
也就是说,众生与佛同具善恶,一阐提虽断“修善”,但仍具“性善”;佛虽断“修恶”,但仍具“性恶”。众生与佛在性具善恶上是平等的,性具善恶不仅适用于众生,也适用于佛。阐提虽具性恶,但不断性善,如能修善,也能成佛,他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为“断修善尽”。于佛也是同样道理。
他接着提出,阐提与佛的根本区别在于达与染。在《观音玄义》中,他说:“如来性恶不断,还能起恶,虽起于恶,而是解心无染,通达恶际,即是实际,能以五逆相而得解脱,亦不缚不脱,行于非道而通达佛道。阐提染而不达,与此为异也。”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于性恶,不为恶所染,故能行于非道而通达佛道;阐提染而不达,与此为异。所以说,虽然阐提不再修善,但性善仍在,如果遇到佛的化导,仍可以行善消恶,通达佛道。故“一阐提人亦能成佛”。佛虽然是没有了修恶,但性恶仍在,因为他能通达恶际,法性,对恶法有了彻底了解,所以不受恶的摆布,而能自由自在,即使生活在世俗恶的环境里,甚至在地狱之中,亦能用各种方式与因缘去教化众生。这就是所谓的“烦恼即菩提”。
智顗为了说明“烦恼即菩提”,又用莲子作譬喻:“一切众生,自性清净,亦复如是。不为客尘所染,生死重积,而心性不住不动、不生不灭,即是佛界。如是相,《净名》曰:一切众生即菩提相,及其义也。譬如莲子,虽复乌皮淤泥之中,白肉不改……故言烦恼即菩提。”莲子虽出于淤泥而不染,原因就在于自性清净。众生自性清净,是为如来藏。如来佛性于一切众生烦恼之中,烦恼即是无明,烦恼即是菩提,故曰“一切无明法性心”。
性具善恶说的创立,目的就在于从平等角度引导众生从性具理论出发,在止观修行中体悟“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这一善恶相即的众生本质和宇宙本质,最终得以成佛。
注释:
?《法华文句》卷一上。
?《摩诃止观》卷五。
???同?卷一下。
?转引自:朱封鳌书彦铎《中华天台宗通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同?卷五上。
?《法华玄义》卷二上。
《观音玄义》卷上。
同?卷七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