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

列表

佛教和谐伦理观及其“应然”向度

佛教史“佛教和谐伦理观及其“应然”向度”。佛教和谐伦理观及其“应然”向度华东师范大学∵唐忠毛立足于佛教“缘起论”论之上的“无我”、“平等”、“慈悲”等根本观念,为我们构建现实的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和理论源泉。尤其当佛教进人大乘佛教的“普度众生”以及“人间化”转向之后,佛教的这些基本观念和现实社会的关联更加密切,并使得佛陀的“以人为本...

佛教伦理思想概说

佛教史“佛教伦理思想概说”。佛教伦理思想概说∵作者:妙涵尼师源远流长的佛教自东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凭借着来自西域的胡僧以及汉人中的佛教徒们的共同努力,最终成了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并深深的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佛教的理念和文化不仅支持着许多人的精神生活,而且也...

佛教对于当今的普世价值

佛教史“佛教对于当今的普世价值”。佛教对于当今的普世价值许多宗教人士为了传教的需要,把宗教附会于自由民主的现代理念。典型的是,部分基督新教徒认为是基督教促成了自由民主社会的产生,例证是现在发达的民主国家大都是基督教国家。这是对历史的盲视。西方民主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古希腊的文明(雅典学院是由基督教皇帝关闭的,新教又把责任推到天主教身...

佛教的生态伦理与和谐社会

佛教史“佛教的生态伦理与和谐社会”。佛教的生态伦理与和谐社会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吴言生内容提要:佛教伦理是佛教的伦理道德体系,其哲学基础是缘起论。缘起论的性空缘起、圆融无碍观,导致了佛教伦理的三个向度:心灵的和谐(心性论)、社会的和谐(处世观)、自然的和谐(生态观)。佛教伦理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关键词:生态伦理∵缘起...

佛教“和谐社会”理念的三个支撑点

佛教史“佛教“和谐社会”理念的三个支撑点”。佛教“和谐社会”理念的三个支撑点上海市作家协会∵沈善增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很有意义。其意义,不仅是积极参与现实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是从文化上、从话语上,给“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以阐释,这样,就有可能使这些先进的理念,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成为人类在新千年的健康的价值观的基础理念,成为中...

佛教的传统形象及其现代意义略论

佛教史“佛教的传统形象及其现代意义略论”。佛教的传统形象及其现代意义略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室∵周∵齐∵佛教的社会公众形象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在佛教传入中国并渐成规模后,这个问题便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佛教的社会形象也在世人了解和接受佛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加之中国文化一脉相承、政治文化模式相对稳定的特质,佛教的传统形象也形成基...

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佛教的根本命脉

佛教史“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佛教的根本命脉”。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佛教的根本命脉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温金玉∵当今中国佛教迎来了大好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自身建设的严峻挑战,中国佛教协会针对在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各种腐朽堕落思想的泛滥,明确提出新时期佛教界要“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

基进生态学与佛教的环境(上)

佛教史“基进生态学与佛教的环境(上)”。基进生态学与佛教的环境(上)林朝成(成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壹、前言从当代环境伦理学与环境哲学的发展史来看,人类中心主义与反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一直是核心的论题。人类中心主义相信:(1)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人;(2)人类是一切价值的来源,大自然对人类只具工具性价值;(3)人类具有优越的特性,故超越自然万...

现代性社会与“人间佛教”

佛教史“现代性社会与“人间佛教””。现代性社会与“人间佛教”中山大学哲学系∵龚∵隽一、从韦伯的问题出发照马克斯·韦伯(MaxWeber)现代性理论的看法,从原则上讲,任何一个真正的救赎性宗教都无法消除它的意识与现代性,特别是与现代理性化的经济等科层制度之间的紧张。就是说,现代化所带来的世俗化的“去魅”倾向几乎不可避免地给宗教产生许多挑...

人间佛教的现代含义

佛教史“人间佛教的现代含义”。人间佛教的现代含义∵上来我们就得交代什么是现代性。众所周知,关于现代性(modernity)有多少纷纭的讨论。在此它既不属我们的主题,限于篇幅,也就只做一个简单的划界工作。所谓现代性,就是现代化潮流和趋势造成的现代社会的特点。一般认为,“现代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中,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