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化生活

列表

赵朴初的养生信

养身“赵朴初的养生信”。来源:人民网作者:∵素心∵在赵朴初先生的书信中,有一封信几乎完全是谈饮食与养生的。他说:“弟今年九十有二,在同辈人中,堪称健者。蔬食已七十年,每日两菜一汤,饭二两左右;每晨起床前摩腹二百次左右,消化系统良好,所谓养生之道唯此而已。近有诗云:‘不知肉味七十年,虚度自渐已九十;客来问我养生方,无他奉告惟...

养生,以睡眠为先

养身“养生,以睡眠为先”。作者:∵莫绍强中医养生讲“三分调,七分养”,是指人体脏腑失衡的时候,虽然用特别的食品、保健品或药物进行调养,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还有七分,是要通过在日常睡眠、饮食、情志、运动等诸方面养成良好习惯,使人体尽快恢复平衡并保持平衡。如果您想脏腑平衡、身心安康,就必须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食饮有节,起居...

珍惜身体的能源

养身“珍惜身体的能源”。我们人有六种知觉性:眼能见、耳能听、鼻能嗅、舌能尝、身能触、意能思想。因为人是万物之灵,故具有此六种官能,其他的动物组织就没有那么复杂。我们吃饭、穿衣、睡觉,就像汽车要加汽油。汽车走多了路便要加油,我们人将能源消耗多了,亦要补充。故人要吃饭,就是帮助身体的新陈代谢。食物在人体内发生一股热力、一股能源...

养生与养性

养身“养生与养性”。养生与养性    中国的士大夫非常重视养生,不但注重养生,而且注重养性。    说到养生,平常要进补。此外,有的要休假,有的要旅行,有的重视康乐活动,有的甚至退休,都是为了养生。其实,现代人养生,可以运动,可以劳作,可以注意饮食,可以和大自然结合在一起。    在佛教里,也提到养生。养生之道,生活作...

养生之道

养身“养生之道”。养生之道对于中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在饮食方面若稍加注意,身体就不会有问题。但是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心理若不健康,无论用什么药物、补品、饮食,都无济于事。这个道理,学佛的人懂得,深信不疑。将自己的欲望舍弃,对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舍得干干净净,心就会清净自在。心地清净自在,身体就不会有毛病。经...

健康是修道之本

养身“健康是修道之本”。健康是修道之本【健康是修道之本】无论世出世法,没有强健的体格,做任何事都不能成就。在古代,无论是禅堂、念佛堂,打七是很平常的事,而且是七天七夜不眠不休。所以,多半是有这种体力的年轻人参加,四十岁以上体力衰了;即使研教也不例外。所以,青少年时代是奠定学术、事业的根基。我生在战乱之中,一生的大好时光都在...

香道与养生

养身“香道与养生”。香道与养生  权晓理∵谢君国  香是自然造化之美,人类之好香为天性使然。从早期的简单用香,到后来的富有文化气息的品香、咏香,体现了人类热爱自然的积极情趣,表明了人类安逸从容的生活态度。香道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纯是品香、斗香的概念,而是一种以天然芳香原料作为载体,融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的,感受和...

佛教的养生理念

养身“佛教的养生理念”。佛教的养生理念∵  佛教认为生命无常,必然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任何人都不可能长生不老。因此佛教反对对身体的贪恋执著、过份的关照,认为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佛修道,解决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贪瞋痴等烦恼,以自利利他,广度众生。另一方面,佛教认为“人身难得”,应倍加珍惜。若病痛缠身,即无法安心修道...

佛教养生语录解

养身“佛教养生语录解”。佛教养生语录解  贪欲伤神  [语录]∵夫人所以不得道者,由于心神昏惑;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扰之。扰之者多,其事略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脂肥浓。……万事云云,皆三者之枝叶耳。  [译文∵]∵人们之所以不能悟道,是因为心神昏乱;心神之所以昏乱,是因为外界事物的干扰。外界干扰的因素有很...

静坐与健康

养身“静坐与健康”。摘自定真着《静坐入门》附录99-04-10***常转,收摄心念,无事不办∵涤除业障,打开网缦,放大光明∵静坐介绍∵静坐或禅定,是培福培慧的最好办法,我们通过静坐的次第修习,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长智慧,使身心强健,对人生与宇宙能够正确地认识。三世诸佛及世尊释迦牟尼佛及诸大菩萨,无不修习这个殊胜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