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同学到南部一所有名的国立大学去,他带来一个消息,令我大吃一惊。他说那个大学正好举行毕业典礼,他看见同学用水球丢老师当作典礼后的师生联谊活动,每一个老师都被弄得像落汤鸡一样,我听后心里很感慨。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当年我们毕业的时候,会觉得老师过去很努力地为我付出,所以,即使大家都没有赚钱,也都很愿意出钱合办谢师宴,用非常感谢的心情邀请老师出席。虽然平时内心对老师有一种敬畏之心,但是这时候会放松心情,所以会非常高兴,而且也有一份跟老师离别的伤感,特别是到谢师宴最后的阶段。这是我自己感觉的,即便是对某个老师印象不太好,可是总觉相处了几年,现在即将要离开学校,将来不晓得怎么把他教我的东西用到社会中,心里充满感恩、不舍之情。
回头来看这个知名的大学,学生们竟然在离开学校前,用水球打老师,如果你是老师的话,你是什么心情?我不晓得学校当局会不会注意?然后呢,我更进一步去想,那些家长是不是知道呢?今天丢水球的对象是老师,会不会有一天轮到家长?我们往往说,“这件事情还很远”,但是一叶知秋,依我看来,这种事很快就会轮到自己身上。我不像各位在家居士做个家长,可是我也有我的责任在,我想到凤山寺这批沙弥,他们的父母把最好的子弟送到这里来,我感觉这是我的责任,虽然眼前没办法帮忙他们,但我告诉自己,对这些年轻人,我一定要更努力。有的时候常常感觉自己老了!该走了!但是心里却想:“哪怕老了,我还要待下去,但愿我还有二十年的寿命,把这些年轻人带好,至少对家长、社会有个交代。”但是反过来看,现在这些未来的菁英竟是这个样子!现在不少学生要的是享受,要的是抗争,完全向外转,这使我想到,世间学的本来就是物质上的享受,是用种种方法吃人。假定我们学习佛法的人,教出来的学生像这样的话,那是多么严重啊!看见这些现象,更使我感觉到责任重大。
∵佛法深广仰之弥高
∵儒家为辅步步增上
至于现在,极大部分的同学,要想把《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么深广、无瑕,包括整个的佛法内涵,学会了以后在生活当中运用,的确有些困难,所以我们把握住“道前基础”及“下士道”的部分,好好在生活中运用,而最好的运用方法就是儒家思想。儒家基本精神,跟“下士”完全吻合,此外,我们汉民族本身,就是靠这个成长的,尽管现在很多人已经不了解它的内涵,乃至于要弃舍它,可是毕竟还没有完全弃舍,所以我们还有机会。
现在西方人士也注意到心灵提升绝对重要,其中最究竟、最圆满的是佛法,但是我们偏偏又感到佛法太深广,用不上,所以每一个民族,可以用既有的文化来提升心灵,对我们汉民族而言,就是儒家思想。儒家精神真美,特别是跟佛法配合起来,实在是天衣无缝!就像爬楼梯一样,佛法的层次太高,要真正有条件的人,才跳得上去,一般普通人根本上不去,所以儒家精神就像阶梯,使我们能平稳地一步一步、又宽又稳地走上去,因此我们觉得孔老夫子实在了不起。可是,现在一般人提到孔夫子时,心里就觉得“这种愚夫子!”再不然就觉得是冬烘、八股,真是非常可惜、遗憾的事情。
最近我辗转听到一件事,有个同学问老师,孔老夫子有什么伟大?老师说:“我实在想不出他一点点伟大之处。”假定是种田的人,孔老夫子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那他的确感受不到孔老夫子有何伟大之处。但是老师,是个教书的人,为何会看不出孔老夫子的伟大?我听到后,心里面真是百感交集!我现在就用两个角度来谈,先讲浅的部分,深的那部分是心灵上的问题,如果你没有办法真正去体验的话,根本无法体会孔夫子的伟大,勉强体会到的,也只是感觉到愚夫子、八股!要不然就是伪君子!所以心灵部分我们先撇开不谈,先谈浅的部分。
翻开历史,纵然各个朝代都曾出现权力大、武功盖世的人,死了之后,都一无是处。可是孔老夫子既没有钱,也没有势,当时茫茫然如丧家之犬,虽然看似失败,可是留下来的影响力量却极为深远。现在我们看看,历史上留下来的人物多得无法想像,小人物不谈,真正大名鼎鼎的人,东方西方都有。这些所谓的伟大,绝不是我们这些平凡人评论出来的,而是世界上有头有脸的人评论的结果。他们或者是大老板、大学者,或者是政治上有很高地位的人,他们的眼光都必须要看整个世界,经过这群纵横看世间的人(纵的上下几千年,横的是遍世界)评断的结果,在汉人的历史上,真正能够受人尊崇的,就只有孔老夫子“大成至圣”!在中国历史上,能不能找到第二个当得上这种称呼的人?没有!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汉人情结”,但是奇妙的是,当西方文明进入中国以后,我们属于完全被打败者的角色,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是一钱不值,可是一些脑筋比较清楚的、比较有深远眼光的人,最后筛选的结果,却在我们这个被打败的民族当中,选出孔老夫子,评选他为伟人!
孔老夫子之所以被衡准为一个伟人的真正价值,是因为他有非常崇高的人生目标,而且努力去做、去实践。他的崇高的目标“中外兼顾”,“中外”是广,“兼顾”是深,所以他的宗旨理念、见解都站得住脚,而且,不单单只是概念文字,其实践的内涵也经得起考验,像这样两点都具足的,世界上能够找到几个人?我们看东方的秦始皇、汉武帝,西方的亚历山大大帝,以及近代的英国女王伊莉沙白一世、希特勒、史达林、罗斯福等等,死了就一了百了。所以西方伟人中最不了起的,我觉得是耶稣,东方是佛陀跟孔子,他们都具有上述所提的共通特点──具有非常崇高的人生目标!这是何等了不起的一种价值观念,而且有实践的内涵。
现在我们做为一个承接传统文化的子弟,居然不认识我们老祖宗有这么好的东西,是何等可耻!何等可悲啊!但是这个罪过不在我们,因为现在的世界都被扭曲了。我们汉人物质比较穷,所以当西方以物质的力量打进来时,我们就显得很薄弱。最近有人问说:“师父啊!既然***佛法这么好,为什么还这么穷?为什么***还要被中共赶出来?”诸如此类的问题,他说为什么穷?举了很多理由,很有条理的一条条分析给我听,我觉得他这些道理都对,可是欠缺一条根本道理,他没有看见。其实穷富是相对比较出来的,所以中国古代的圣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一样穷,过的日子却来得好。
一般人的童年时代,比起现在显得比较穷,但是也有人童年时代比现在好的,那个时代,大家都不需要车子,车子要来干什么?所以贫富本来就是相对的,是比较出来的,那个时候有两个东西在你面前让你选择,也就是精神跟物质。其实这两者本质上来说,都不能缺少,只是佛法、儒家或基督教,都偏重心灵,物质方面只要过得去就可以。另外一类人,主要希望在物质上提升、追求享受,享受到最后,心灵忘掉了!乃至于否定心灵,现在我们这个世界完全注重物质,是不是就是这种情形?因为太注重物质,所以我们用自己的努力毁灭了自己,这是我们共同看见的一个事实。可是很遗憾,发展物质层面的这些人,脑筋都绝顶聪明,有的是大科学家,发明了很多仪器、很多工具,都是前所未有的,却不知这些发明到最后会毁灭世界,等到发现了真相,要去挽救却来不及了。
∵修身养性重在心灵
∵止于至善自利利他
没有一个人例外,都希望不要苦,现在的科学家脑筋非常好,可是却看不到真正重要的关键点,等到他看清楚的时候,已经无法挽回!而真正第一等人是一开始就看见除了物质,必须朝向心灵方面发展,但不是忽视物质,而是认为物质只要维持最低限度,过得去就好。***重视精神,但始终没有人饿死过,这个事实很明白,但愿我们了解这个特征后,虽然刚开始看不清楚深远的部份,不可能一下子放掉一切物质、外在的东西,但维持一个基本的生活也就够了,尽量在精神及内在去提升自己,这一点是最最重要的。
因刚开始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可以藉儒家的方式来衔接佛法,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仁”和“诚”。“仁”完全是内心的东西,也就是内心的感受。对内心的东西,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内心很多东西受客观环境影响,以佛法来说,是受薰染的结果,真正的内心本质,因为被薰染的东西掩盖而看不见了。所以儒家说“赤子之心”,就是我们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个最纯真的心。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如果以佛法来说,人的天性是一样的,叫做“佛性”,那么后来为什么会岔开呢?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耳濡目染所薰习的结果,如果薰习的部份不能净化,天性所显现出来的,就不一定是好的。这个内涵都在儒家思想当中,《中庸》、《大学》里有次第、简单扼要的说明。所以必须要恢复人类本性的功能,人天性当中的特征,“天命之谓性”,这天生来的,就是我们的本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要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个呢?因为天性已经薰染了,所以要“修”才能恢复它,故“修道之谓教”,我们现在学的就是这些。
在《大学》中我们期望达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希望恢复本有的光明德性,这个德性到底是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做到,所以不太清楚,必须要照儒家思想实践之后,多少才能体验。拿佛法来说,最后显发佛性到圆满的时候就成佛,那时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明明德“在亲民”,自己解决了问题,还帮助别人。“止于至善”,也就是自利利他,应该具足的善良本性,达到究竟圆满的状态,故曰:“至善”。所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古代人要想达到明明德于天下,(天下就是亲民),该怎么办呢?先要“治国”,要治国就要齐家,齐家要修身、正心、诚意,一步一步反推回去,诚意要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次第非常清楚。格物是什么?格是革除,物是物欲,就是把我们内心当中薰染的物欲──“我要这个,不要那个”的心要拿掉。
《论语》上面讲什么叫“仁”──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克己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复礼”。行为要有规范,使人与人之间达到最和谐的状态,这就是儒家所说的礼,所以礼有它基本的中心思想,而现在的“礼“只是表面上的虚文,这是很可惜的。”……所以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拿掉了物欲之后,才晓得我内心应安住在哪里。“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自己这样做对以后推展开来,家人才可以做得好,由家人再推展到国家、天下。《论语》在讲这个道理时,并不是这样有次第的,这是在《中庸》、《大学》上面讲的,它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天生来的本性,可是你须要经过学习,也就是“学”跟“习”。因此,《论语》开宗明义:“学而时习之”,鼓励我们要去学!而且学完了以后,再不断地练习,“时”,是指一切时处,或一切适当的时候。如果真正了解“适当”的内涵,它是时时刻刻,每一念都把握得准;如果有一念不能把握的话,就偏掉了,所以每一个时刻都要适当──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独处有独处的样子,与人共处有与人共处的样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学了这个道理以后,当众的时候是一个样子,独自一个人时又是另一个样子,这不是“学而时习之”应有的态度。《论语》是中国人备注最多的一部书,如果能把基本概念弄通,备注虽然不同,但都有共通的脉络。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种内心的体验,才是真正的快乐。
到底我们要学些什么?从哪里学?怎么练习呢?我们必须从老师学,学正确的方法,也可在同学当中去学习。《论语》开宗明义就点出,真正学习的内涵在这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人解释“说”是内心自然散发出来的,“诚于中,形于外”,所以很多人远道而来仰慕你、追随你,“远”有很多不同的意义,这里不细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内心当中的一种提炼,并不需要人家知道。现在我们做很多事都要人家知道,比方“你看我做这么多事情,所以有好事情时应该有我一份”,这些都是外面的东西,现在我们不求这个,我们做事情目的是要慢慢从内心提升,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
孔子将这个非常重要的大目标告诉我们以后,下面由他的学生──有子来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前面说“好犯上,好作乱”,就是社会上的一般乱象,“仁”的根本从哪里开始?从“孝悌”开始,而且必须很小的时候,从家庭开始,也就是整个民族的教育,必须从小着手,养成孝悌的概念。我们学的广论道次第上的甲三:“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也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如果你跟别人学很容易获得,否则你自己摸索,虽然也还是可以得到,不过需要的时间长一点。这有两种角度,从深层去看,有很多人宿生学过,但这一生没有找到好的老师,未来世当中还是可以找得到,不过那要经过很大的辛苦才找得到,实际上,如果宿生没有学过的话,要想找到师友是绝不可能的。如果从无限生命来看,这句话的意义就不一样了──没有老师绝不可能学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