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孔子不同,他站在否定礼乐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立场,对人类文明提出了挑战。
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这在带给人类极大的便利和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人类生存的危机,出现了诸如生态危机、社会关系失调、道德危机、社会心理危机等严重问题。物质文明带来的严重异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此,早有很多有识之士呼吁,如果不对文明的异化问题加以解决,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反对和克服这种当代文明异化的斗争,已成为全球全人类的迫切任务。人类正是在这样的摸索和努力中,发现和总结着经验。而在这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即儒道互补的文化——是否会对人们有所启发呢?
近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道教研究专家许抗生先生在北大校园中发表了有关“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及其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的演讲,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记者于演讲后走访了许教授,请他进一步深入谈谈这一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问题。
记者(以下简称记):许先生,据我了解现在已有很多人开始关注道家思想与现代文明的关系这一问题。但是,道家思想无疑是一种复杂的哲学思想,现代人如果不正确理解道家思想的渊源,就难免引起认识上的偏差。能否请您首先介绍一下我国道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许抗生(以下简称许):你这个问题很好。我们研究一种哲学思想,分析其对当今社会的功用,首先就应了解其自身的背景和内容。
清代思想家魏源曾作过《老子本义》一书,他认为:“老子,救世之书也。”“老子着书,明道救时”,“此老子悯时救世之心也。”确实,《老子》一书的本义,是为救世而作的。那么老子的时代,究竟出了什么样的世道危机,而要“悯时救世”呢?
我们知道,中国自上古夏、商、西周三代的发展,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危机,出现了所谓“礼崩乐坏”的局面。什么是“礼崩乐坏”呢?这就是说,经过了上古三代的发展,尤其是西周周公旦“制礼作乐”之后,形成起来的我国古代的一套文明制度,即礼乐制度或称礼文化、礼义文明,遭到了崩坏的危机。对待这种危机,春秋末年有儒、道两家不同的态度:一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态度,孔子站在继承与发扬殷周,尤其是两周礼乐文化的立场上,认为西周的礼文明是世上最完美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并极力主张维护礼乐制度,提出“克己复礼”、“立于礼”、“以礼让为国”等等思想。而礼义文明的危机之产生,在于“乱臣贼子”的破坏而致。针对着当时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的情况,孔子主张在社会文化内部进行一定的改造,并且提出“仁”来充实“礼”的内容。可见,孔子完全是站在肯定礼文化的立场,来对传统的礼乐文明加以“损益”改制的。
另一种态度则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的态度。老子与孔子不同,他站在否定礼乐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立场,对人类文明提出了挑战。可以说,老子是中国历史上对人类文明认真反思的第一人,他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文明的负面影响和负面作用,极力地抨击了文明的异化现象,指出文明危机是文明自身造成的。文明社会所产生的乱象:贫穷、昏乱、盗贼、战争、争夺、罪祸、轻死、声名逐利、欺诈等一切罪恶,皆是由于文明日开、智慧日多、民多利器、上之有为和多欲、礼乐制度、仁义道德等造成的。老子庄子自觉或不自觉地看清了这一切,认为要消灭这些恶果,就得消除其产生的根源——人类的文明,因此对人类的文明提出了挑战,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记:那么道家思想的本质特征到底有哪些呢?
许:老子庄子对待文明异化的态度,除了拒斥人类文明进步之外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克服文明危机的思想与措施。所以魏源说《老子》是一本救世之书。如果可以说《老子》是救世之作的话,那么《老子》则是在严重社会危机中如何保持自己,尤其是自己精神不为物伤,求得精神的宁静和自由,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一部救己之书。总的来说,他们的思想有如下几点:
对自然主义思想的大力张扬:主张回归自然,不脱离自然,与自然和谐为一。为此,老子提出了人法自然的思想。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与自然相一致、相协调,不能违背自然,更不能破坏自然的和谐。
保持和发扬人原有的素朴的自然本性:提倡返朴归真、敦厚朴实,反对浮华轻薄。浮华轻薄的礼义就是世乱祸首。所以人应当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认识到贪欲多私是罪恶的根源。
无为而治:在上的统治者应当实行无为而治。“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治理天下,要顺应民心,不要对百姓多加干扰,要让人民自己去得到应有的自然的发展。
追求精神的宁静与自由。这在庄子的思想中尤为突出。
庄子生活于战国中期,面对污浊的社会,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旨在保护住自己的精神的独立,不为外物所牵累,追求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精神的宁静与自由,即追求所谓精神上的逍遥游,找到一个安顿的精神家园。其做法就是“游于逍遥,超于物外,得其环中”之道,这样,人的精神就可以不为社会上的是是非非所干扰,保持自己精神的独立、宁静与自由。庄子的这一超脱思想,自然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处世哲学,但我们也应看到,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思想自有其积极合理的内容,例如在人们处于无谓的斗争中时,或在互相争名逐利的情况下,本无所谓对错,聪明人不如超脱这些纷争,以怡养自己的心性,保持住自己心态的平衡、宁静与自由而不为外物所伤害。庄子的思想在这里是可起到重要作用的。
记:但是老子庄子的道家都拒斥文明的进步,这种拒斥既不可取,也是不可能做到的。道家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哪儿呢?
许:以王弼为代表的魏晋玄学克服了先秦原始道家的这一缺陷,主张把儒家所宣扬的人文主义思想与道家所崇尚的自然质朴的自然主义思想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以自然为本,以礼义为末的所谓名教本于自然的思想。它的主要精神就是认为自然是人的本性,礼仪教化是外边来的。它与先秦的道家不一样,先秦的道家是排斥儒家思想,批评儒家。魏晋玄家吸收了儒家思想,将儒家和道家结合在一起,又以道家思想做为根本,所以它是新道家。
这样,我就想到,道德危机产生之后怎么办。譬如当前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道德危机,时不时也应当发扬一下道家敦厚朴质的思想。不追求更多的奢侈,同时也再有道德的教化。首先人的本性不要丢失,如果这个本性丢失,搞仁义道德的教化那就是虚伪的。所以玄学对克服当前道德危机有启发。新道家把儒家的人文主义建立在道家的自然主义基础上,以保持礼义文明应有的积极作用而不致造成文明异化的情况。这种思想是一种很深刻、很有远见的思想,我想我们要建立当代的新道家,恐怕就应走道家的自然主义与儒家人文主义相结合之路。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来就是儒道互补的文化,今后的新文化的道路,恐怕也应沿着这条道路走。
记:具体地说,道家思想是否可以为我们今天反抗现代文明的异化而服务?
许:我想道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
首先,道家思想能指导我们调适现代化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保持协调与和谐。现代化社会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人们掌握了强大的征服自然的力量,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又给自然界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作用,打乱了自然的和谐,破坏了生态的平衡,给人类自己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人类正在自己毁灭着自己。如何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的和谐,这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一大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来调适好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这方面古代老子道家所提出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可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说,人的行为应该仿效自然、服从自然、顺应自然而动,而不应违背自然、破坏自然,人与自然应处于和谐协调的关系之中,这样人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才可保持住自然的和谐与生态的平衡,这样也才可以保护好人类自己生存的环境与条件。
因此,当今世界上每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须首先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不应以急功近利、以个别人、个别地区和国家的私利而违背这一原则。古代先哲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已为社会的实践所证实,不论人有多大的征服自然的力量,这乃是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它的智慧的光芒,正在指引着人们去调谐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次,道家思想能指导现代人实现自我心理的调适以促进现代人心理健康的发展。现代人的心理健康是现代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化工业社会,新技术急剧更新、信息量的猛增,快节奏、高速度、环境的污染、竞争的加剧、破产与失业……使得人们整日处于精神高度紧张与疲劳之中,这就会破坏一个人的心理平衡,造成心理障碍,从而在社会上普遍地造成现代化的工业病,如各种不同程度的精神病、精神障碍、心脏病、高血压等等。老子哲学中所提出的主静说和庄子所提出的超脱说,所有这些思想都可以用来与人的心理修养相联系。人们通过这些心理修养的功夫,可以调适人的心理,保持人的心理平衡,从而能使人们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矛盾所引起的心理冲突面前,不致失去心态的平衡,导致心理与生理的病疾。由此可见,道家的心理修养学说,对指导现代人实现自我心理的调谐,以促进心理健康方面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