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苦乐
吴明阳(广州)
《论语》中有多处讲述苦与乐的故事,孔子关于苦乐观的阐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进程中,学习弘扬孔子的苦乐观,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对每个人的成长和培养下一代都有重要作用。
孔子童年丧父,少年丧母,家境贫寒。孔子小时候与寡母相依为命,不得不干些杂活,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贫穷没有改变他的意志,他发奋学习,刻苦锻炼自己。∵《论语·学而>>记述了孔子的话:君子食无求饱,层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工作勤劳敏捷讲效率,说话谦虚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了。孔子这样要求自己,也以此衡量别人。《孔子·雍也》记述了他夸奖学生颜回的事,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赞誉颜回有修养,一竹碗饭,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穷苦忧愁,颜回却改变不了他自有的快乐,孔子为有这样的学生而骄傲。
《论语·述而》集中阐述了孔子的苦乐观。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说如果财富可以求得的话,就是做市场的守门卒我也干。如果求不到它,还是从事我所爱好的事。孔子还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作枕头,也有乐趣。这里,孔子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苦中有乐、以苦为乐的情景。干不义的事得来的富贵看来好像浮云,表明了孔子轻视、鄙视不义的富贵。当叶公沈诸梁问子路孔子为人怎样,子路不回答。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里可以概括为“三忘”:∵“忘食”是不知疲倦不懈奋斗,∵“忘忧”是不知苦难和道路艰险,∵“忘老”是不知年老和生死,展示了孔子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进取,为创立自己学说安贫乐道、孜孜以求的精神风貌。孔子的一生是追求人生理想境界和社会治平之道的一生,他自强不息,终老不疲,明达乐观,在那个时代,他“知其不可而为之”,却把毕生的精力献给整个民族,成为后人的楷模。
孔子倡导安贫乐道,但十分注重操守和品德。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他说善人我不能看见了,能看见有一定操守的人就可以了。本来没有,却装作有;本来空虚,却装作充足;本来穷困,却要豪华,这样的人便难于保持一定的操守。孔子还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孔子表明奢侈豪华就显得骄傲不逊,节俭朴素就显得固陋寒伧,与其骄傲,宁可寒伧。孔子在奢侈豪华与节俭朴素面前直然选择节俭朴素,并为之舍弃骄傲宁可寒伧,反映了孔子忧道而不忧贫的思想。孔子最高的政治愿望是天下有道,君子应“志于道”、∵“学以致其道”、∵“死守善道”,而不担忧物质生活的贫困,不追求奢华,而且“安贫乐道”。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子认为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正因为孔子“安贫乐道”,心地平坦宽广,才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庄严而安详,被人们尊为圣人,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教育家和思想家。
《论语·述而》篇中阐述了孔子所尊奉的古圣道统和儒家精神,他倡导讲仁德、讲思想信义、讲谦虚自重。孔子的苦乐观是这三个方面的展现,孔子谦虚并不自卑,他善于学习,注重实践。他虽苦却有欢乐,安贫乐道。二千多年来,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文化生活都丰富得多。我们讨论苦乐观不是要再受那个年代的苦,而是要弘扬和继承圣人的精神。要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做起,让他们懂得:一方面,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但中国之大,发展还很不平衡,还有很多人生活很苦,上学、看病、就业还很难,我们需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另一方面,每个人的一生对大自然来说是人生苦短,对个人成长而言,道路却是漫长久远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育积极进取的精神,自强不息,发奋忘食,刻苦耐劳,才会有所作为。要学习孔子对人格理想的追求,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加强自身的修养,培育高尚的操守,才能自觉地为人民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