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义”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某一种宗教所信奉的道理”[1];《新华词典》释义为“指宗教的一些基本主张”[2]。依据以上两种解释,道教教义可理解为道教所信奉的道理或道教的一些基本主张。《中华道教大词典》释道教教义为“有关道教基本信仰内容的成文规定”[3]。相比而言,前两种释义较宽泛。本文取第三种,即道教教义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有关道教基本信仰;二、成文规定。以此观之,道书中有关信仰、丹道修炼、立身处世格言与戒律诸方面的成文规定,均属于道教教义。∵
一、道教教义与道教教派的承传关系密切。∵
∵道教作为我国本土产生的源远流长的古老宗教,教义出现亦可谓历史悠久。其中既有道教教团出现以前先哲的着述,被道教尊崇而作为教义的,最着名者如《道德经》、《庄子》(唐朝天宝以后尊称为《南华真经》);更多的则是道教教团创立后的著作,如:张陵(或张鲁)《老子想尔注》、王嚞《重阳立教十五论》、丘处机《寄西州道友书》、张宇初《道门十规》等。道教创立以来,一直奉《道德经》为至高无上之经典,以老庄学说为指导思想。《道门十规》在篇首即开宗明义地写道:“太上以虚无为宗,其广演宏敷,自历劫以来,愈彰愈着。原其本也,虽有道、经、师三宝之分,而始自太上授道德五千言于关令尹,其所谓无为不争之旨始。”[4]诚如张宇初所言,起始于老子在《道德经》中倡导的“无为”、“不争”思想,经过后世道士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不仅承传至今,仍为道教信仰者推崇,且为愈来愈多的其它社会人士所关注,引申成为人世间和谐相处的良方和养生之道。∵
∵道教中不同教派教义的世代相传,也是道教不同教派承传有密切的关系。以承传至今的道教教派观之,大教派如天师道、全真道之承传,除开派祖师不同外,重点尊奉的教义亦有区别。如:天师道创立后,奉《老子想尔注》为基本教义,全真道奉《重阳立教十五论》为基本教义。其它教派如净明道,则奉《净明忠孝全书》为基本教义。∵
∵二、道教教义对道教承传有规范的作用。∵
∵在道教承传、发展、弘扬的历史进程中,道教教义起到规范作用的事例并不罕见。如金代全真道祖师王嚞的《重阳立教十五论》,即被该道派尊为承传的规范。因原文较长,择要简述如下:∵
∵第一住庵:要求凡出家修道者先须投庵。第二云游:参寻性命之学,求问妙玄,拜访名师。第三学书:不可寻文而乱目,宜采意、合心、探理、采趣,如不精通书之本意,只欲记多念广,人前夸说,则无益于修行,有伤于神气。第四论合药:精学者可救人性命,学道之人不可不通,但不能以此代替内修。第五论盖造:修道应有茅庵草舍以遮形体,不可住高梁峻字的殿堂;只修外功,不修内行,如画饼充饥。第六论合伴道:结伴修道应先择人,后合伴;其标准应是明心、有慧、有志,不可只为人情,不可取相貌,唯有择高明者是上法。第七论打坐:住行坐卧时,心如泰山,不动不摇不受外界活动干扰。第八论降心:如果随境生心,颠颠倒倒,寻头觅尾,此名乱心也,当速剪除,不可放纵,以免破坏道德,损失性命。第九论炼性:如同调琴、铸剑,要紧慢、刚弱适度得中。第十论匹配五气:要调五气于中宫,攒三元于顶上。讲内丹修炼之法。第十一论混性向:性为神、命为气,性向为修行之根本。第十二论圣道:入圣之道须苦志多年,积功累行,要寄形于尘世中,心明于物外。第十三论超三界:要超欲界、色界、无色界,心忘虑念、诸境,不着空见,修炼的最上乘是神居仙圣之乡,性在玉清之境。第十四论养身之法:法身无形,用则无所不通,藏则昏默无迹,得此道而养之,养多则功多,养少则功少。第十五论离凡世:得道之人,身在凡世而心在圣境。后世的全真道士出家住庙、参访名师、提倡苦志修道、积功累行等,即来源于此。∵
∵再如,清朝同治年间,由陕西留侯祠方丈任永真主持编写的《三乘集要》一书,收有大量有关道教清规的教义,其序言中写道:“清以洁其心,规以范其身,乃修行之径路,入道之阶梯也。此书日用行持,眼见耳闻,须千磨百炼,磨去贪嗔、痴爱,炼去淫杀道妄。戒恶口,净心地,立人品,得正道。阴曹消罪,仙籍书名。”[5]这段文字简明扼要地写出了道教清规对修道者的重要意义和修持要求。书中的道教仪轨如敬神礼仪、经理事务定规、律坛执事行为榜、律坛清规榜、升堂威仪、行持威仪等,均是道教承传的规范。如《三乘集要》下卷《行持威仪》中明确规定:学道之人,不得专拣应赴经典习学;遇到贫、难不堪之事,当安命自慰,不得怨天恨地;不得强化施主财物;不得嘱托豪富贵亲募化;不得货殖营利;不得假托缘事,募财为私用等。《三乘集要》上卷中,对道教丛林中方丈、监院及都管、总理、都讲、都厨、静主、堂主、殿主、经主、高功、化主、知客、巡照、迎宾、巡寮、海巡、监修、帐房、库头、书记、公务、主翰、点造、提料、表白、主规、主范、主钵、买办、贴库、坐圜、碗头、茶头、磨头、园头、水头、圊头、柴头、洒扫、行堂、杂务、火头等各执事的任职条件、职责等。均有明确规定。至于道教中“处真戒”“中极三百大界”“天仙大戒”,在道教承传中的规范作用,更是无庸赘言。∵
∵按照学术界与道教界的一般说法,道教至少已经在我国承传和存在了近两千年(亦有学者提出道教出现更早的观点),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已愈来愈引起海内外诸多人士的关注。时至今日,尽管社会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道教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人们的宗教信仰需要,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道教文化要在我国当今社会得以承传和发展,亦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与我国现今的国情相适应。对此,道教界业已做出了很大成绩,受到社会多方面人士的重视和赞誉。∵
∵然而,无庸讳言,由于多方面的社会原因和宗教自身的特殊性,尽管道教是我国***正式承认的宗教,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它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对道教知识了解甚少者仍大有人在。例如,当人们谈起佛、道教时,经常可以听到有人分不清佛寺、道观与和尚、道士,至于作为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教义,所知者则更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固然是由于这些人对宗教知识的缺乏,同时也启示我们,如何使道教文化更好地与我国现今的社会相适应,还需要道教界、学术界、党政部门的有关人士去做更多的工作。∵
∵道教与我国现今社会相适应的内容有多方面,本文拟就道教教义相适应的问题提出两点供参考的意见。∵
∵一、努力发掘道教教义中优秀的民族文化精华,继承并发扬。∵
∵道教教义中优秀的民族文化精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道教千百年来能够在历代社会存在和承传的重要原因。在当今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这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道教信仰者、道教研究学者、党政部门从事道教工作者均与道教文化有密切关系,要更好地弘扬道教教义思想中的精华并服务于当代社会,必须很好地发挥这三方面生力军的作用。有关领导部门应站在为了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大业兴旺发达的高度,更加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为其创造良好的氛围与工作环境。同时,这三方面人士也应更全面地熟悉和研究道教教义,舍弃其与时代及国家的法规、政策相违背的部分,弘扬其精华,使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与时俱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如根据现今的时代需要,道教丛林中执事的设置已经简化。在对违规道士处理时,也废除了旧时代跪香、炙眉、打扁拐等侵犯人权的惩罚手段。需要指出的是,在对道教教义中的重大事项决定取舍时,要深思熟虑,全面权衡,谨慎从事。∵
∵二、在精研道教教义、明确取舍的基础上,道教信仰者既应严格恪守教义,维护宗教的神圣性,又要积极参与当代社会生活,使更多的人了解道教,认识道教。∵
∵要在当今社会更好地承传和弘扬道教文化,加强道教界的自身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道教信徒的素质如何,是否能够严格恪守道教教义,切实身体力行,绝非可有可无的等闲小事,而是直接关乎道教发展前途和维护宗教神圣性的大事。在这方面,许多德高望重的高道与前辈道长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中青年道友中持戒精严者亦不少。然而,无庸讳言,也确实存在一些诸如不熟悉道教教义及持教不严等缺憾现象,很有必要引起重视,逐步改善。鉴于我国当今社会中还有许多人不了解道教的实际状况,道教界人士有必要借鉴和汲取五大教中其它宗教参与社会活动的成功经验,更多地参与当代社会生活,使更多的人了解道教,认识道教,使道教文化为我国在当今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1月第2版,第572页。∵
∵[2]新华词典编纂组编:《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8月第1版,第418页。∵
∵[3]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第434页。∵
∵[4]《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第32册,第146页,第153–154页。∵
∵[5]张明悟:《三乘集要序》,《三乘集要》1936年西京克兴印书馆代印,第1页。∵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