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山

某僧问兴善惟宽禅师:「如何是道?」惟宽说:「大好山。」僧云:「我问的是道,你为什么说好山?」惟宽答:「你只知道好山,哪里达得了道?」

僧人去见惟宽禅师,问他:「如何是道?」希望从他那儿得到一点消息,做为用功或开悟的着力处。这样的问话在禅门里经常听到,但是很难回答。当时惟宽禅师可能看到一座山或心中浮现一座山,就随口回答「大好山」。这句话本身并无意义,但他答对了。

「道」不离任何时间与空间,顺手拈来都是「道」。「道」不会须臾或离任何有形、无形、能让人接触或揣摩的东西,但任何有形、无形、可让人接触或揣摩的东西都不是「道」,但也就是「道」。易言之,「道」的本身不是具体的东西,但也不离任何具体的东西。所以,当僧人问:「如何是道?」,何尝不能答:「你看到那座好大的山吗?」或者:「那座大山真好耶!」僧人可能尚未开悟,无法体会,所以质疑:「我问的是道,你为什么答好山?」僧人也可能故意找碴,既然什么都是道,为什么你答的是大好山,而不用其他的话做回复?惟宽对此评曰:「你只知道好山,哪里体会得了道?」未悟的人和已悟的人对话时,往往不相应、不相契,不能心心相印。

如果要问「道」,唯有自己体会,任何人都无法告诉你什么是道,即使他大费唇舌、精密推敲,你也无法从中得到道的消息。因此,禅师会用看来毫不相关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来回应,藉此促成问话者另一种体验或心理反应,此时可能激出智慧或开悟的火花。这是本则公案的精髓。

在日常生活中,能否运用类似的模式做沟通?对生活背景、教育程度有别的人,这种模式可能行不通,牛头不对马嘴,必然产生误会。如果成长环境相同、生活背景相似、教育水准相当,这种对话方式则显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富于谈话的艺术。比如美国人讲的幽默话,只有在美国社会长大的人才听得津津有味;而中国人的歇后语,只有具中国文化背景或通达中国文化的人才会会心一笑。有时不必用直接的、硬生生的话来训勉人,不妨旁敲侧击、轻松诙谐地把话题扯开,而听话的人依然知道对方的暗示,这样效果更好。但若遇到对牛弹琴的情况,最好不用这种方式,否则误会丛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