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一失
僧众参问法眼文益,法眼以手指指着门帘却不说话,有两僧在旁,同时去卷门帘,法眼说:「一得一失。」
法眼文益坐在房间里,对着僧众手指门帘,意思是他想出去呢?还是因为房内太暗,希望透点光进来?不得而知。有两僧看到法眼的动作,就一同去把门帘卷起,法眼为何要说「一得一失」。
这可有两层涵意:一是从常识的立场判断,这两人的想法不同,所以一僧懂得,一僧不懂。假设法眼真正的意思是想出门,其中一人猜中法眼心思,另一人则误以为法眼要通风或透光,一人与法眼的心思相印,另一人没有相印;因此,动作虽同,心意不同,故说一得一失。
另一层涵意是从禅机的立场分析,其中一僧得到禅机,另一僧则失去禅机。此二僧本来要向法眼请法的,现在有一僧认为不必再问了,他已知道和尚手指门帘的意思。事实上有什么法好请的?老师要出门就去卷门帘,天色暗了也去卷门帘,这就是法。还有哪一样事物不是现成的悟门?如果体会到法法都是佛法、法法都是禅法,那就体验到,法法都是无我的智慧所见的实相世界了。
另一个弟子未得悟境,既然法眼和尚指门帘他就卷门帘,然后还等着向法眼和尚请求跟他们说法,其实法眼已在无声之中说过法了,他却失去了听法开悟的良机。
至于法眼当时说这话的用意是什么?既然是禅机,那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其实我们对禅师提出类似的禅语,做任何判断分析解释,都是上了圈套的愚人。当时法眼只是用一句听来有意义,实际无意义的话,来引发弟子们的智慧,对于未悟者会起疑情、成疑团,破执开悟;对于已悟者可能会给他一句反击:「这个老和尚又在发疯作怪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