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源流∵

 ∵古印度的禅∵

  中国的禅与印度的禅有很大的差别,但是“禅”字的语源来自印度的dhyana意为冥想,那是以修定为目标的一种方法,其原意是用修行禅观,比如注意呼吸的出入、长短、大小和引导等方法,达到心力集中和身体内外统一的境地。∵

  在佛教之前,印度人已经有了用来作为人与禅交通或相融相契的修行方法。印度的古宗教和由古宗教产生的各派哲学思想,便是经由禅的修持方法而得到的成果。禅的修行生活,被视为圣者所必经的过程。所以凡要切身体验宗教生活,仅靠奉献和祭祀是不够的,一定要以全部生命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作为到森林里去全心修行禅的方法。解脱物欲尘累的烦恼,须靠禅的修行以产生智慧,一旦物欲尘累的烦恼豁然脱落之际,智慧自然显现,即被尊为圣者。∵

  古代印度的各派宗教,虽无不用禅的修行方法,似乎并没有统一的层次说明。即使各派均有其修行的禅定的历程,但仍不是纺一的,也不甚明确,只是依照各派创始人的个别体验之不同,而所设的分界也不一致。致了佛教的始祖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其初期的修行生活,也是走着与印度古宗教家们所曾走过的路相似。由于当时各派的修行方法,不能满足释迦世尊的要求,认为那些都是不究竟的、不圆满的,那些禅定的功用,最多使人暂时超越烦恼,但当定力一失,仍会回复到物欲世间的烦恼之中,所以称之为世间禅或外道禅。∵

 ∵

瑜伽派的禅∵

  大约与释迦牟尼佛相近的时代,印度产生了一个新宗教,称为瑜伽派,此派最初即是仅仅练习名为瑜伽的修行方法,后来引用了与教论派(The∵sastras∵of∵the∵samkhya)相同的哲学思想,立足于一禅教的立场,崇拜唯一的神克里斯那(Krsna),但其实际方面的基本精神仍在于禅定的修行,所以此派乃为印度一切宗教之中,除了佛教之外,外道禅定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修行的规则和层次相当严密分明,现在根据《瑜伽经》(Yogs∵Sutra)略予介绍如下:∵

一、瑜伽行者的助行道∵

  1、持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不贪。∵

  2、助行法——清净、知足、苦行、读诵瑜伽经、归依唯一的禅。∵

  3、静坐法——跏趺坐、半跏趺坐、两足跟合置会阴处坐等。∵

  4、调息法——调整呼吸,由粗而细,由静而止。∵

  5、制服五根法——制服眼等五种官能,不受色等感触所动。∵

  6、制心法——将注意力分另别集中于脐轮、心莲、鼻端、舌端等处。∵

  7、禅定——心住于一境,没有其余虚妄杂念。∵

  8、三昧(Samadhi)——心境合一,心不住念,亦不住境。∵

二、瑜伽行者的正行道——正知见∵

  1、知苦恼可除,尽无所余。∵

  2、断苦恼的原因,灭无所遗。∵

  3、住于三昧,明见得解脱。∵

  4、能知解脱方法是正知见。∵

  5、自性的真理已了解其任务。∵

  6、三德皆脱落,如石自山上落下,不复再回到山上。∵

  7、神我的真理,离三德的缠缚而自由独存,无垢清净。所谓三德是指:(1)萨埵(Sattva),使心地光明、轻快、欢喜。(2)罗阇(Rajas),使心活动、散乱、悲哀。(3)答摩(Tamas),使心钝重、无力、昏黑。∵

  所以心的由染而净要经五个层次:第一、散乱心,随着外境心念纷飞。第二、昏沈心,痴钝朦胧,陷于昏睡。第三、不定心,散乱多于安定。第四、一心,心能凝住于一境。第五、定心,心状澄静。后二者便是修行瑜伽所得的现象。∵

  瑜伽行者当对乐者亲切,对苦者怜愍,对善人殷懃,对恶人不介意,如是则心便常与清净相应了。∵

  瑜伽行者呼吸的气息要长、要慢、要舒畅。气留身外之时,身自轻松,心自不动。∵

  瑜伽行者善用五官制心,而达到三昧的程度。心集中在鼻端即嗅得天香,心集中在舌端即感到天味,心集中在眉心即见天色,心集中在舌的中央,即感天触,心集中在耳即闻天音。以上皆是驱除散乱昏沉,使心渐住于一境的方法。如将以集中在胸腹之间的莲华部位,即见光明放射,如宝珠,或如日月星晨。如将心集中在自我,便会很容易进入广大如海、无限与清净的味了。∵

三、瑜伽经的作者及内容∵

  《瑜伽经》的著作者,名叫帕坦嘉利(Patanjali),他的年代尚无定说,大概是活跃在西元前三世纪到西元四世纪之间印度宗教界的一位大师。前面说过,瑜伽本为印度古宗教哲学的共同所有,到了数论派,将其哲学理论化,而成为智瑜伽(Jnanayoga),瑜伽派的帕坦嘉利将其实际修行,作体系化而成为事瑜伽(Karmayoga),他们的目的则同为达到将人的自性从烦恼的击缚中脱离出来而回到禅我去。他们虽然崇拜自在天神(Mahesvara),那却不是他们最高的目的,仅是达到解脱的一种手段,故已带有泛神论的色彩了。所谓神我,便是无欲清净的自性的存在。也可以说,瑜伽派出于佛教之后,受了佛教无神论的影响所以虽信唯一神,却在信仰人格神的高境界时,便把自己淹没在神性之中,而以神性当作各人的目性了。∵

  《瑜伽行》分为四品:(1)三昧品(Samadhi-Pada),说明三昧的本质。(2)成就品(Sadhana-pada)说明进入三昧的方法。(3)功德品(Vibhuti-pada)说明由苦行及三昧而获得神通。(4)独存品(Kaivaly-pada)说明灵魂离开物质的宇宙,边归于神我,此也即是瑜伽行者的最高目的,亦即是他们所以为的解脱境界。∵

  瑜伽行者修持禅的一个特色,是除了调息及集中注意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之外,须口唱唵(om)字诀,心念梵字的字形及其字义,则能消一切障碍,进入禅定。∵

  瑜伽的三昧有二种:(1)是集中精神于一定的目的物而发的三昧,杜绝一切外界的印象,仅存有内心的活动。(2)是没有任何一定的目的物,精神仍然集中而发的三昧,此连内心的活动也静止了。∵

  从上所见,印度的瑜伽,对于一般人而言,确已有了足够的吸引力,所谓自我或神我(Atman)或梵净(Brahman)的程度,实际上已是摆脱了物欲烦恼而感到了轻安自在。但它仍有一个神我(Atman)在,所以不是佛教的空。∵

 ∵

印度佛教的禅∵

  在印度,对于瑜伽的修行方法及其体验的层次化、组织化、系统化早最的一个人,不是瑜伽学派的帕坦嘉利,乃是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世尊。帕坦嘉利虽在释迦牟尼世尊之后,充其量只是将外道禅作了系统性的组织和专门性的阐杨,并未跳出有神论或神我的精神世界,只是从物质世界脱离出来,进入一个纯精神的世界;佛陀则在学习了所有的禅定的方法之后,认为那还是有(神)我的境域,并非绝对的自在解脱,尚有化入神我、与神和合一的感受,便不能称为真的解脱,所以在将外道禅定层次化而为四禅八定之上,另加一级名为灭受想定(Nirodha-samapatti)才是真正的解脱。∵

  在佛陀以前的印度古典之中,例如《奥义书》(Upanisads)早已讲到修习禅习禅定的方法,主张以调息、调身、调心以及口诵唵(Om)字进入禅定,在《婆罗门书》(Brahmanas)及《奥义书》中也都说到,依六重的瑜伽而见梵神(Brahman),即是利用气息的调理、五官为心力集中的集点、冥想、止、观、无我为达到解脱物欲烦恼的目的,但是到了释迦牟尼释尊,才将诸派外道禅定,列起一个层次和系统来。此等记载散见于《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等经及《俱舍论》、《大毗婆沙论》等论中,现在依据〈禅法要解〉略为介绍如下:∵

一、四禅的心理与生理状态∵

  1、初禅:以瑜伽的方法舍除贪、嗔、痴、慢、疑等五盖,以正念驱止色、声、香、味、触等五欲的扰乱,获得一心,身心便会感到快乐、轻软、光明照于身内身外,此时嗔处不嗔,喜处不喜,世间的利益、损失、毁谤、美誉、称颂、讥笑、痛苦、欢乐等八法,动不了他的心。此时因受妙乐,心大惊喜,自觉此乃日以继夜,乃至终夜不眠,精进苦行,修习禅定所得的成就。但初禅的定境,尚有精杂念的寻(Vitarka)和细妄念的伺(Vicara),寻伺亦名为觉观。∵

  2、第二禅:上面所说的寻伺,又名觉观,离欲界的五盖与五欲,可入初惮,再离觉观,内得清净,言语因缘在此消灭,喜乐胜于初惮,但是,第二惮定,仍有爱、慢、邪见、疑等烦恼覆盖于心,破坏定心。∵

  3、第三禅:第二禅所得喜的感受,仍是粗乐,应该舍去了喜,更入深定,而得细乐。三禅之人身所受乐,超过世间最上快乐。但在修习第三禅定时有三种现象必须经常注意:一、心易转微细转沉没,当此现象出现时,宜以精进的慧力,再使心起。二、心大发动时,应予收摄抑止。三、心性迷闷时应想念佛法胜妙,使心生喜。若把此三事调整顺畅,即住于第三禅。初禅与二禅的喜,如热极时以清凉水,洗手洗面;三禅的乐,则如极热之时,举身浸浴于凉池中。初禅有觉观所以东不遍身,二禅有大喜,乐也不能遍身;三禅已除前障,所以乐能遍身。∵

  4、第四禅:知道第三禅所得之乐,仍是无常,不可保守永恒的,所以进而更上一层。因为前面的初、二、三禅,虽有定心,仍有呼吸的出入,所以不易将心摄止,仍易起念头。到第四禅时,呼吸已从细、长、缓慢了停止呼吸的程度,心念自然清净。到了此一阶段的禅者,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随意易得。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四念处观,修之则易。神足、天眼、天耳、宿命、他心乃至漏尽等六通,求之易得。当然,第四禅也是进入四无色定的转捩点。∵

二、四无色定的修行过程∵

  生活在物质欲世界的人,如不能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困恼,便不能入定。所以在前面所介绍的四个禅的定中,已经离欲,但他们仍有身体,乃至尚有呼吸,此身死后,则生于仍为微细物质构成的色界天,故称为懂有色身而无特欲的色界。由第四禅更上一层,便进入纯精神的所谓无色界天,共有四个阶段,又称为四空处:∵

  1、空无边处(Akasanatyayatana);众生无不爱惜他们的身命,但是色身乃是众苦之源、烦恼的根本,一切的罪恶,杀生、盗窃、行淫、妄语等,都是为了色身而引起;即使修成了禅定,乃至到了第四禅,出定之时依然有饥、寒、伤害、老、病等苦。如能进入无色定,便不再有色身之累了。因此在印度、在***,有些经过长期修行禅定的人,到某一种程度时,会志愿舍离色身,入定之后,便脱化而去,不过,尚有色身的时候,也能修成无色定的:先将心念观想色身中的虚空,色身的细胞,如藕中空,此空渐渐扩大,最后便只见虚空不见色身;色身空了,色身所处的环境也空;再无物质世界的感受,只是一片无边的虚空,此时的感受,犹如一向被关在笼中的鸟,一旦破龙而出,翱翔于浩瀚无涯的空中,无拘无束。∵

  2、识无边处(Vijnananantyayatana):再进一步,由观虚空传为观想意识,渐渐发现意识的现象,是存在于过去、现在、未来的相续不断之间,如流水、如灯焰,绵绵相继,由现在向过去推延或向未来延展下去,也是无量无边。可见,空无边处是体验到空间的无限广大,识无边处是体验到时间的无穷深远。∵

  3、无所有处(Akincanyayatana):再离虚幻的意识,观想诸法空无所有。此与空无边处不同者,前者以虚空为所观境,此则不以任何东西为所缘。此与佛法所讲的空,亦颇有不同,此以无所有的观念为所缘境,佛法则为破除执着而说空,不以为实有一个“无所有”的东西。∵

  4、非有想非无想处(Naivasanjnanasanjnayatana):修行者一旦发觉,凡是可用意识思想的,都不是究竟的,便再往上一步,舍弃一切缘的思想意念,达到世间禅定的最高境界;但他们仍在于“非有想”的微细意念上,念头虽不动,感受依然存在,故名“非无想”。∵

  因此,四禅与四空处,加起来合称为八定。从修行的历程上看,完成此八个阶段,的确不易;但其纵然修到第八阶段,仍未脱离三界的生死范围,当定力退失时,仍旧跟普通的众生完全一样。因为他们依旧有在漏有为有我的五蕴法中。五蕴与三界的关系如下:∵

  三界众生:(1)欲界中——以色蕴为主要的我。(2)色界中——以受蕴为主要的我。(3)无色界中:空怃边处、识无边处——以识蕴为主要的我。无所有处——以想蕴为主要的我。 非有想非无想处——以行蕴为主要的我。五蕴有我。∵

三、灭受想定∵

  要想入定,必须修行,当你进入定境之后,如果贪着定中的喜乐,继续不断地享受下去的话,便无法进入再上一层的境域。所以,由得初禅后再从初禅的定中起来,始能进入第二禅,次第进入第八阶段,均得如乘火箭,一直往前之时,也在节节扬弃。释迦世尊发现外道禅尚无一种禅定是真能彻底解脱烦恼的,所以另在第八阶段之上,再加一倍,称为灭受想定,也就是灭却微细的心意感受。五蕴中的行蕴之后,便进入空或真正无我的境界。此定着眼于心理活动的空去,不在于色身的有无;事实上,若在人间修有心此定,身体依然存在。四禅八定,虽称有四种色界天及四种无色界天,如果未舍人间欲界的色身之前,色身虽然仍在欲界的人间,他的精神领域,则已在色界天或无色界天了。不过那是指正在入定的状态下,出定之后,如果仍能始终保持定中的心境,那就不是简单的事了;所以,修定而得定的人,大致上会偏于厌离尘世,喜住深了野外,人事不干扰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