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tassa∵bhagavato∵arahato∵sammà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南传上座部佛教及其止观禅法

上编∵上座部佛教概况

  一、什么是上座部佛教

  现在,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佛教传统称为「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是巴利语Theravàda的意译。在了解「上座部」之前,先让我们来解释什么是「上座」。

  上座,巴利语为thera,又作长老。依戒律的角度,凡是受具足戒满十个瓦萨或以上的比库1,称为「长老」,满二十个瓦萨或以上的称为「大长老」。

  然而,在诸经注中,通常将thera作thira解释,意为稳固的、坚固的。如《长老尼偈》注中说:

`Thire∵sàsane∵thirabhàvappatte,∵thirehi∵s?làdidhammehi∵samannàgate'ti∵attho.'

  「在稳固的[佛]教中已达到稳固的状态,具足稳固的戒等诸法的意思。」(Th?g.A.1)

  《长部》注说:

`Therà'ti∵thirabhàvappattà∵therakàrakehi∵gu?ehi∵samannàgatà.'

  「长老,即已达到稳固的状态,以诸长老行的功德具足者。」(D.A.1.136)

  《譬喻经》注说:

`Idha∵panàyaü∵kàle∵ca∵thire∵ca∵vattati.∵Tasmà∵ciraü∵kàlaü∵?hito'ti∵thero,∵thirataras?làcàramaddavàdigu?àbhi-∵yutto∵và∵thero'ti∵vuccati.'(Ap.A.140)

  「在此是依时间和稳固而说。因此以长时间住立(即受戒已久)为长老,或与更稳固的戒、正行、柔软等诸功德相应,称为长老。」(譬喻经注)

`Ciraü∵?hità'ti∵therà.∵Atha∵và∵thirataras?làcàramaddav-∵àdigu?ehi∵yuttà'ti∵therà.∵Atha∵và∵thiravaras?lasamàdhi-∵pa¤¤àvimuttivimutti¤à?adassanagu?ehi∵yuttà'ti∵therà.∵Atha∵và∵thiratarasa?khàtapa??tànuttarasantinibbànam-∵adhigatà'ti∵therà.'(Ap.A.5)

  「长久住立故为长老;又或与更稳固的戒、正行、柔软等诸功德相应故为长老;又或以稳固的最上戒、定、慧、解脱、解脱智见诸功德相应故为长老;又或更稳固地证悟称为殊胜、无上、寂静的涅槃故为长老。」(譬喻经注)

  部,为巴利语vàda的意译,直译为说、论。所以这里的「部」是学说、观点、主张的意思,引申为学派、宗派、部派。由此,「上座部」的意思是长老们的观点、上座们的学说。

  在《长老偈》注中,将长老之说比喻为能压倒群兽的狮子吼:

`Yathà∵pana∵s?hanàdaü∵pare∵migaga?à∵na∵sahanti,∵kuto∵abhibhave,∵a¤¤adatthu∵s?hanàdova∵te∵abhibhavati.∵Evameva∵a¤¤atitthiyavàdà∵therànaü∵vàde∵na∵sahanti,∵kuto∵abhibhave,∵a¤¤adatthu∵theravàdàva∵te∵abhibhavanti.'∵

  「就犹如狮子的吼叫,其它的兽群都不能忍受,何况被压倒?然而狮子吼必然能压倒它们。正是如此,其他的异派学说都不能忍受诸长老之说,何况被压倒?然而长老之说必然能压倒他们。」(Thg.A.)

  「上座部」是这一佛教传承体系最规范且常用名称。不过,现在的佛教界通常又称之为「南传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这是因为:

  1、上座部佛教是由印度本土向南传到斯里兰卡(Sri∵Lanka,锡兰)、缅甸等地而形成的佛教体系,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印度之南,故称「南传佛教」。又因其主要流传于东南亚、南亚一带地区,故也称为「南方佛教」。

  2、南传佛教所传诵的三藏经典使用的语言属于巴利语,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或「巴利佛教」。

  巴利语(pà?i-bhàsà)是由佛陀在世时中印度马嘎塔国(Magadha,摩揭陀国)一带使用的方言变化而来,它属于与古印度正统的雅语——梵语(Sa?sk?it)——相对的民众方言——布拉格利语(Pràkrit)的一种。2南传上座部佛教认为巴利语是佛陀当年讲经说法时所使用的马嘎塔口语,故又称为「马嘎底语」(Màgadhika,∵Màgadh?,摩揭陀语)。在正式的用法上,「巴利」(pà?i)一词乃是专指圣典、佛语、三藏,以区别于作为解释圣典的文献——义注(a??hakathà)和复注(??kà)。也因如此,记录圣典、佛语的专用语「马嘎底语」到后来也就逐渐成了「圣典语」、「佛经语」的代名词。3

  南传上座部属于佛教中的「保守派」,甚至就连用来记录佛经的语言都不敢随意改动。巴利语在古印度只是一种口头语言,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当使用巴利语传诵的三藏圣典传入斯里兰卡后,当时的比库们以极尊重的态度把它们记诵下来,便形成了上座部传诵的巴利语三藏圣典。西元前一世纪开始,斯里兰卡长老们又用新哈勒(Sinhalese,僧伽罗)字母来拼写巴利语,并刻写在棕榈树4叶∵(tàla∵patta)上,一直保存到今天。当巴利语圣典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地时,这种传统保持不变,也相应地出现了以缅文、泰文、高棉文、寮文等字母音译的巴利语三藏圣典。所以,现在上座部佛教弟子在读诵佛经时,都采用巴利语。一位上座部佛教比库除了要懂得本国语言以外,还必须学习巴利语。假如现在尚存一种巴利文字母的话,这些不同文字版本的经典都可以还原为巴利文原典。然而,从印度传到中亚细亚、中国汉地和***等地的经典就不一样,它们都被译成了当地的语言文字。

  传统上,南传上座部佛教主要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东部、中国云南省靠近泰缅边境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从十九世纪末开始,上座部佛教也传播到欧美澳等西方国家,并有持续发展之势。

  二、上座部佛教的来源

  佛陀在世时,并没有所谓的上座部、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经量部、法藏部等部派,更没有所谓的「大乘」、「小乘」等区别。当时的僧团在教理上、戒律上皆是同一师学、和合无诤的,犹如水乳交融,并没有出现多少分歧。

  佛陀在《大般涅槃经》中曾教导说,若诸比库遵行七法,能够使僧团兴盛而不会衰败。此七法中的第三条是:

 ?Yàvak?va¤ca∵bhikkhave,∵bhikkh?∵apa¤¤attaü∵na∵pa¤¤apessanti,∵pa¤¤attaü∵na∵samucchindissanti,∵yathà-∵pa¤¤attesu∵sikkhàpadesu∵samàdàya∵vattissanti,∵vuddiyeva,∵bhikkhave,∵bhikkh?naü∵pà?ika?khà,∵no∵parihàni.?

  「诸比库,只要比库众对尚未制定者将不再制定,已经制定者将不废除,只按已制定的学处受持遵行。诸比库,如此即可期待比库众增长而不衰退。」(D.16)

  在佛陀入般涅槃的那一年雨季安居,马哈咖沙巴(Mahàkassapa,摩诃迦叶)长老在王舍城主持了有五百位阿拉汉参加的第一次结集,与会大众一起记诵和核定佛陀在一生45年中所教导的正法与戒律。在结集了经律之后,阿难***提到佛陀在临般涅槃前曾经说过:

?ka?khamàno,∵ànanda,∵sa?gho∵mamaccayena∵khuddànukhuddakàni∵sikkhàpadàni∵sam?hanatu.

  「阿难,如果僧团愿意,当我入灭后,可以舍弃微细又微细的学处。」5

  由于当时阿难***并没有及时请示佛陀什么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与会者们就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于是,马哈咖沙巴***在僧团中作甘马6,对大众说:∵

  “贤友们,请僧众听我说,我们的学处与在家人有关,在家人也知道‘这对你们沙门释迦子是允许的,这对你们是不允许的’。假如我们废除了微细又微细的学处,他们将会说:‘沙门苟答马(Gotama,乔答摩)为弟子们制定的学处好像烟一样,当他们的导师在世时就学习这些学处,他们的导师一去世就不再学习这些学处了。’”

  于是,马哈咖沙巴***重申了佛陀临终前的教导:

Apa¤¤attaü∵nappa¤¤apeti,∵pa¤¤attaü∵na∵samucchindati,∵yathàpa¤¤attesu∵sikkhàpadesu∵samàdàya∵vattati.

  「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只按已制定的学处受持遵行。」(Cv.442;∵2.288)

∵此项决议获得全体与会者的一致通过。由于当时的与会者都是曾亲闻佛陀教导、德高望重、诸漏已尽、所作已办、具足六神通与四无碍解智的阿拉汉长老比库,因此,这种代表佛陀本意的长老们(thera)的观点主张(vàda)就称为「上座部」(Theravàda),即长老们的观点。同时,这项决议的精神也就在以上座比库为核心的原始僧团中保持下来。

∵佛教在日后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不断分出许多部派和学说,但是,作为保守圣者的传统、以维持佛陀教法的纯洁为己任的「上座部」,自始至终都坚持一项恒久不变的原则:

∵1.凡是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

∵2.凡是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

∵3.佛陀如何制定,即应如何受持遵行。

∵这是佛陀的教诫,也是上座们的观点!7

  斯里兰卡的史书《岛史》中如此定义「上座部」:

  「那些及其他长老,应作已善作,由五百位长老结集法与律。以长老们所作的结集,称为上座部。

  在问了伍巴离律和请阿难[诵]法之后,比库们结集了法与律。

  长老大咖沙巴、大众之主阿奴卢塔、具念的伍巴离和多闻的阿难;

  其他大众知名的弟子,为导师称赞、已得无碍解、贤慧、具六通、大威力、入定禅那、已至正法之彼岸。

  所有五百位长老在最胜的佛陀跟前学习并忆持了胜者的九分教;

  在世尊面前听闻、领受了佛陀所说的全部法和律。

  忆持法、忆持律,以及一切传来的圣教,不为征服、不可动摇,为导师认可,常受尊重。

  最亲近地掌握了如来的最上之法,最受尊崇的长老们举行了最先的结集,这一切上座说皆称为最上之说。」(D?pavaüsa∵4.6-13)

  在《大史》中也说:

  「从马哈咖沙巴等大长老开始,所作的正法结集,称为上座部。

  在最初的一百年中,只有上座部一种。异师之说,在此之后才出现。」(Mahàvaüsa∵5.1-2)

  佛灭一百年左右,东方韦沙离城8的瓦基子(Vajjiputtaka,跋耆子,犊子)比库开始乖违律制,提出了所谓的“十事”(dasa∵vatth?ni):

  1.∵角盐净(kappati∵si?gilo?akappa):允许将盐贮存在器皿中,在无盐时食用。

  2.∵二指净(kappati∵dva?gulakappa):允许在日影过两指量的非时中进食。

  3.∵村中净(kappati∵gàmantarakappa):允许已足食后又进入村落中食用非剩余的食物。

  4.∵住所净(kappati∵àvàsakappa):允许许多住所在同一界内却不共同诵戒。

  5.∵同意净(kappati∵anumatikappa):允许心想“我们将请前来的比库们同意”而别众作甘马。

  6.∵习惯净(kappati∵àci??akappa):可以依照戒师、老师的习惯而遵行。

  7.∵不搅乳净(kappati∵amathitakappa):对于已非乳状、但尚未变成凝乳的牛奶,允许在足食后饮用这种非剩余的牛奶。

  8.∵饮未发醇酒净(kappati∵ja?ogiü∵pàtuü):允许饮用虽经发酵、但尚未酿成酒的饮料。

  9.∵无缘坐具净(kappati∵adasakaü∵nis?danaü):允许使用没缝有边的坐具。

  10.∵金银净(kappati∵jàtar?parajataü):允许接受金银钱。

  当时,有位西方的长老亚沙·咖甘哒咖之子∵(Yasa∵kàka?óakaputta)来到韦沙离城,见到住在韦沙离城的瓦基族比库们向在家人要钱。他们在每个月的斋戒日用铜钵装满水后,放在比库僧众中,开口向前来的在家人乞钱:「朋友们,你们给僧众钱吧!僧众们需要资财。」长老见到之后,对韦沙离的居士们说:「朋友们,请不要给僧众们金钱,金银对沙门释迦子是不允许的,沙门释迦子不能使用金银,沙门释迦子不能接受金银,沙门释迦子放弃珠宝黄金、远离金银。」但那些居士听了之后,仍然将钱布施给僧众。

  当时,瓦基族的比库们将所乞得的钱收齐后,再平分给所有的比库,但亚萨***不肯接受。那些比库很气愤,指责亚萨***骂詈、诽谤有信心的居士,使他们失去信心,要他向居士们道歉,并要举他的罪。于是亚萨***就到巴韦亚(Pàveyyaka)、阿盘提南路(Avantidakkhi?àpathaka)等地方,邀请了许多长老、上座一起来到韦沙离城,共同裁决这件事情。据说当时前来参加裁决的一共有七百位比库。其中还有一位受具足戒已经有120瓦萨(vassa,戒龄)的地上僧中长老名叫萨拔咖弥(Sabbakàm?),他还是阿难***的弟子,于是请他作为僧中的长老。

  刚开始时由于人数众多,讨论没有结果,于是双方各选了四位大长老作为代表,在韦沙离城的瓦离咖园(Vàlikàràma)中共同判决瓦基族比库们认为允许的十种行为到底符不符合戒律。结果,大长老们一致认为瓦基族比库所作的这十种行为是邪法、邪律,偏离导师的教导。当时,参加集会的长老们平息了此事后,决定再结集法与律,于是花了八个月时间重新结集了三藏。这就是佛教史上的「第二次结集」,又称「七百结集」、「韦沙离结集」。

  遭否决的瓦基族比库不满上座长老们的裁定,他们另外纠集一万朋党,会诵经律,自成一派。此后,佛教遂分裂为保守传统的「上座部」和主张革新的「大众部」两大部派。此后,部派之间继续分裂,先后成立的部派相传有十八部或二十部之多,佛教史进入了「部派佛教时期」。

∵佛陀般涅槃后二百余年,孔雀王朝(Maurya)第三代王阿首咖9统一了印度的绝大部分地区,成为印度史上最大的帝国。

  阿首咖王笃信佛法,广施僧众,于是竟有六万外道为了利养,自行披剃,混进佛教,以自宗见,谬解法律,扰乱正法。诸比库不愿与他们共作诵戒,致使在首都巴嗒厘子城(Pà?aliputta,波咤厘子城)的无忧园寺(Asokàràma)居然七年没有举行过诵戒。为了淘汰外道、整顿僧团,阿首咖王从阿厚冈嘎山(Ahoga?ga∵pabbata)迎请了摩嘎莉之子·帝思(Moggaliputta∵Tissa,目犍连子帝须)为上座,在巴嗒厘子城召集精通三藏的一千名比库,举行第三次结集,历时九个月,会诵律经论三藏,并编纂了一部《论事》(Kathàvatthu),广引经典,驳斥了上座部分别说系(Vibhajjavàdin)以外的252个非正统见解。这次大会还作出决定,派出九个弘法使团到国内外各地去传播佛法。其中的第八使团到了金地10(Suva??a-bh?mi),∵第九使团到了狮子国11(Si?hala-d?pa)。

  早在西元前三世纪,由阿首咖王的儿子马兴德(Mahinda,摩哂陀,摩亨德,摩醯陀)长老组成的第九弘法使团就把佛教传入了师子国。马兴德早年出家,师事摩嘎莉之子帝思大长老学习三藏圣典,博学多闻、戒行精严。在他32岁、12瓦萨12时,率领由伊帝亚(I??iya)、伍帝亚(Uttiya)、桑拔喇(Sambala)、跋达萨喇(Bhaddasàla)四位比库,以及沙马内拉苏马纳(Suma?a)、般度咖(Pa?óuka)居士一行七人组成的使团,于西元前247年渡海来到兰卡岛。当时兰卡的国王迭瓦南毕亚·帝思(Devànampiya∵tissa,又作天爱·帝须王,西元前247-207年)和一批大臣首先皈依了佛教,布施御花园「大云林园」∵(Mahàmegha-vanaya),修筑「大寺」(Mahàvihàra,摩诃毗诃罗)供养僧团。这座大寺日后成为整个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发祥地和弘法中心。接着长老剃度了国王的外甥马哈利特(Mahàri??ha)等五十五位兰卡青年,弘法工作进展非常顺利。不久,马兴德长老又邀请他的妹妹桑喀蜜妲(Sa?ghamittà)长老尼从印度带领十位比库尼来到兰卡,为王后阿奴喇(Anulà)等五百多位女子传授戒法,建立比库尼僧团。佛教迅速普及全岛各地,成为几乎是全民信仰的国教。

  佛教传入斯里兰卡、缅甸等地,与传入中国汉地、***等地的遭遇不同。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华民族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相对完整的文化思想与哲学体系,例如儒家的孔孟学说、道家的老庄思想等。当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根植于中华大地时,其自身必定要作出一番大的改造和调整,以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凡是学过中国佛教史的人,都应该对佛教初传华夏时遭受儒家抵制、道教攻击的那段历史历历在目。佛教初传到***时的情形也好不了多少,也遭到了苯教的排斥。可以说,佛教在中国汉地与藏地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对其自身进行修改与适应的过程。中国汉地的佛教,每个朝代、每个时期都有其自己的特色。

  然而,佛教传入斯里兰卡的情形就大为不同。佛教非常顺利地传入兰卡岛,并且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1、上座部佛教由作为大帝国王子出身的马兴德长老及其妹桑喀蜜妲长老尼亲自前往斯里兰卡弘扬传播,得到了当地国王、大臣等统治阶层的鼎力护持,进展顺利。

  2、兰卡的民族、文化、地理因素与印度相近。兰卡岛与印度次大陆之间仅隔几十公里宽的保克海峡,岛上的主要居民新哈勒人就是从印度迁去的雅利安人的后裔,他们在民族、语言、文化、宗教、生活习惯、风土民情等方面,都与印度极为相似。因此,佛教的生活方式和思惟方式基本上可以原封不动地被兰卡人民接受并保持下来。

  3、兰卡岛在佛教传入之前,只存在一些鬼神崇拜和婆罗门教等信仰,但都未形成强大的宗教势力或系统的学说。当佛法以一种高度严密完整的思想体系传到兰卡岛时,很快就被兰卡人民所接受,并逐渐形成以上座部佛教为主体的新哈勒文化。

  佛灭三百年,上座部佛教由受到正式传统教育的马兴德等上座长老们传入斯里兰卡,很快被兰卡人民完整地接受。此后,兰卡的上座部大寺派比库们又以维护佛陀正法、律的纯洁自居,排斥各种后起的佛教思想学说,使得上座部佛教虽然经过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仍然保持了到目前为止最接近于佛陀时代的经典、教法、禅修、生活方式等。

  为了维护佛陀正法、律的纯洁性与正统性,这一学派始终都保持着严格、谨慎的态度,因此称为「上座部」。正如律的复注《去除疑惑》(Vimativinodan?-??kà)中说:

`Sabbaü∵Theravàdan'ti∵dve∵sa?g?tiyo∵àru?hà∵pà?i.∵Sà∵hi∵Mahàsa?ghikàdibhinnaladdhikàhi∵vivecetuü∵Theravàdo'ti∵vuttà.∵Aya¤hi∵vibhajjavàdo∵Mahàkassapattheràd?hi∵asa?karato∵rakkhito∵àn?to∵càti∵Thervàdo'ti∵vuccati.∵'

  「所有的上座之说是指收录于两次结集的圣典,它不同于大众部等部派主张,故称为『上座部』。又此分别说部是由马哈咖沙巴长老等无混杂地保持下来的,称为『上座部』。」

  律的复注《心义灯》(Sàratthad?pan?-??kà)中也说:

`Sà∵hi∵Mahàkassapapabhut?naü∵mahàtherànaü∵vàdattà∵Theravàdo'ti∵vuccati.∵'

  「它是指由马哈咖沙巴以来的诸大长老之说,故称『上座部』。」

  三、上座部佛教经典

1∵三藏圣典的结集

  第一次结集

  佛灭当年,即公元前544年,时间在佛陀入般涅槃之后的三个月,地点在马嘎塔国都城王舍城郊的七叶窟(Sattapa??i∵guhà),由当时的国王未生怨王(Ajàtasattu)为外护。有500位阿拉汉比库参加,以马哈咖沙巴长老(Mahàkassapa)为主持,由伍巴离***与阿难***分别诵出律藏和经藏。

  根据《律藏》记载,促成这次结集的原因是马哈咖沙巴***为了预防非法、非律的蔓延。当在佛陀在古西那喇城(Kusinàrà)入灭的时候,马哈咖沙巴***并不在场,他带着大比库僧团正赶路想见佛陀,结果在半途中得知佛陀已经入灭的消息。那些还没有离欲的比库很伤心,但是有一个名叫苏跋达(Subhadda)老年出家人听到佛陀入灭的消息感到很高兴,说道:“好了,贤友们,你们不要忧愁、不要悲伤,我们已摆脱那个大沙门了,他常使我们起烦恼:‘允许你们这样,不允许你们这样。’现在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马哈咖沙巴***听了之后,决定在非法兴盛、法衰落之前,非律兴盛、律衰落之前,在非法说者强、法说者弱之前,在非律说者强、律说者弱之前,举行法与律的结集。

  到了结集的时候,马哈咖沙巴***先征询与会大众的意见:“贤友们,我们首先结集什么?是法还是律呢?”那些比库说:“咖沙巴***,律是佛陀教法的寿命,律住世时,教法才住!所以我们先结集律。”

  于是,大家推举持律第一的伍巴离***负责诵出《律藏》,多闻第一的阿难***负责诵出《经藏》。结集采用问答的方式,由马哈咖沙巴***从第一条“巴拉基咖”开始问起,每条皆以因缘、人、制、随制、犯、不犯而问了《大分别》和《比库尼分别》两部分别,伍巴离***则逐一作回答。如是将两部分别、篇章和附随收录编集为律藏,一切皆由大咖沙巴长老问,伍巴离长老回答。问答结束后,五百位阿拉汉再按上述的方法一起合诵结集。

  之后,继续由马哈咖沙巴***从《长部》的第一经《梵网经》开始问起,逐一问了经藏的五部,并由阿难***作回答。五部是指《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其中,《小部》是指除了四部之外的其余佛语。

  由于这第一次结集有五百位阿拉汉参加,所以称为“五百结集”(Pa¤casatika∵sa?g?ti)。又因为在王舍城举行,故称“王舍城结集”。

  第二次结集

  时间在佛灭100年,即公元前444年,地点在韦沙离城,因韦沙离城的瓦基子比库提出十事,有700位比库参加,以萨拔咖弥大长老(Sabbakàmi∵Mahàthera)为主持,判定十事为非法,会后又诵出律藏和经藏。

  第三次结集

  佛灭二百多年,即公元前3世纪,地点在马嘎塔国的都城巴嗒厘子城,由当时的国王阿首咖王为外护。有1000位阿拉汉比库参加,以摩嘎离之子·帝思长老为主持,完整地诵出三藏。

  第四次结集

  时间在佛灭约450年,约公元前73年,地点在斯里兰卡马答勒镇(Matala,∵Malaya)的光明寺(Alu-vihàra,∵?lokavihàra),有500位博学比库参加,以拉奇答大长老(Rakkhita∵Mahàthera)为主持。本次结集的成果是把历代口口相传的三藏圣典与义注写在棕榈叶上。

  ∵

  第五次结集

  时间在佛灭2400年,即公元1871年,地点在缅甸的曼德勒,由当时的国王明东王为外护。有2500位缅甸比库参加,以Jàgaràbhivaüsa∵mahàthera为主持。本次结集的成果是把一直以来记录在棕榈叶上的三藏圣典刻写在729块大理石上,每块经板为6×3英尺。现在这些石经仍然收藏在曼德勒山脚下,成为世界上最大、最重的书。

  第六次结集

  时间在佛灭2498年,即公元1954年,地点在缅甸首都仰光的世界和平大石窟(Kabàye∵Mahàpàsàna∵guha),有2500位来自缅甸、泰国、斯里兰卡、寮国、柬埔寨的上座部比库参加,以Nyang∵Yan∵Sayadaw∵Bhaddanta∵Revata长老为主持,大会由Mahàs?∵Sayadaw∵bhanddanta∵Sobhana为询问者,由三藏持者Mingun∵Sayadaw∵Bhanddanta∵Vicittasàràbhivaüsa诵出三藏。

  

2∵巴利语三藏圣典

∵南传上座部的巴利语三藏圣典分别是:

∵1、《律藏》(Vinaya-pi?aka),乃世尊为诸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诫和生活规则。

  依照缅甸的传统,《律藏》分为五大册。第一册叫《巴拉基咖》、第二册叫《巴吉帝亚》。这两个部分统称为「经分别」(Sutta-vibha?ga),主要是解释比库、比库尼的戒本。这二册偏重在「止持」,即为佛陀所禁止的行为,比如不能杀害动物,不能非时食,不能接受金钱等等。

  第三册叫《大品》(Mahàvagga),第四册叫《小品》(Cullavagga)。这两册一共有二十二个篇章。篇章,古代翻译为犍度,偏重在应当作的,比如有人来请求出家时,应该如何让他出家;僧团诵戒要怎样进行;袈裟应当怎样裁剪,怎样缝制,怎样保护;对于钵食,哪些是允许,哪些是不允许的食物;住所应该怎样建造,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不行的。这些应当做的叫「作持」,收录在篇章的《大品》与《小品》里面。

  第五册叫《附随》(parivàra),相当于附录,一共分为十九品,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前面的戒律内容。

  律藏是所有的比库与比库尼都应详细研读并认真遵行的。

 ∵2、《经藏》(Sutta-pi?aka),为世尊以及圣弟子们的言行集。《经藏》共有五部,即:《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

  ⑴.《长部》(D?ghanikàya)。因为收录的经文篇幅比较长,所以称为《长部》。共收录《梵网经》等34部。

  ⑵.《中部》(Majjhamanikàya)。因为收录的经文篇幅不长不短,中等的,所以称为《中部》。共收录《根本法门经》等152部。

  ⑶.《相应部》(Saüyuttanikàya);相应的意思是按内容分门别类,比如把佛陀所说的五蕴法编为一相应、六处法编为一相应、界法编为一相应、四圣谛编为一相应、缘起法编为一相应相应等等,所以称为《相应部》。一共有56相应,收录《越渡暴流经》等7762部。。

  ⑷.《增支部》(A?guttaranikàya)。增(uttara),是增加、更上的意思;a?ga的意思是支、部分、因素。增支的编辑方法有点像法数,将佛陀所讲的跟数目有关的经文汇编在一起。将一法编为一集,将二法编为一集,将三法编为一集。比如说「二法」有止、观,名、色等等。「三法」有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由一法一直编到十一法,因此《增支部》共有十一集,收录《心遍取经》等9557部。

  ⑸.《小部》(Khuddakanikàya)。这里的「小」并非指篇幅小,或者微不足道,而内容庞杂的意思。《小部》把前面四部以外的所有经典都收编进去。比如说《法句》,如果要编在前面四部的话,不知道应该编在哪一部,于是就编在《小部》。《小部》是《经藏》五部中数量是最多的,凡是不属于前面四部的,全部都归在《小部》里面。

  《小部》一共有十五部,它们是《小诵》、《法句》、《自说》、《如是语》、《经集》、《天宫事》、《饿鬼事》、《长老偈》、《长老尼偈》、《本生》、《义释》、《无碍解道》、《譬喻》、《佛种姓》、《所行藏》。在缅甸,则再加上《弥林达问经》(Milindapa¤ha)、《导论》和《藏释》,成为十八部。

∵3、《论藏》(Abhidhamma-pi?aka),乃对世尊教法要义的精确及系统的分类与诠释。

∵阿毗(abhi)的意为上等的、殊胜的、卓越的。达摩(dhamma)的意思是法。法有很多种意思,有时候指一切,例如说一切诸法;有时候指有为法,例如说诸法由因生;有时指法所缘、法界、法处、善法、佛陀的教法等等。因此,法在不同的场合,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在这里,法的意思是指究竟真实的教法,特别是指佛陀所教导的教法。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论藏》一共有七部,称为上座部七论或者南传七论,它们依次是:《法集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论事》、《双论》和《发趣论》。

  ⑴.《法集论》,或称《法聚论》(Dhamma-∵sa?ga??)。dhmma是法,sa?ga??是聚集、集合在一起。

  ⑵.《分别论》(Vidha?ga)。vidha?ga的意思是分别、分析。在这部论里,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Suttanta-bhàjaniya)、论分别(Abhidhamma-∵bhàjaniya)和问分(Pa¤hapucchà)三种方式来讨论。经分别是把经藏的内容列出来讨论,然后又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抉择。

  ⑶.《界论》(Dhàtukathà)

  ⑷.《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puggala是人;pa??atti是概念。这部论主要讨论不同种类的人。

  ⑸.《论事》(Kathàvatthu)。这一部《论事》是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由摩嘎离之子帝思(Moggaliputta∵Tissa)所造的,目的是批驳当时流行于阿首咖王时期混入僧团的那些外道的邪见。

  ⑹.《双论》(Yamaka)。《双论》的目的是为了解除种种术语名相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正确的用法。因为这部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一对一对的方式来讨论,比如说:「是否一切善法都具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的都是属于善法?」以这种方式来提问,所以称为《双论》。

  ⑺.《发趣论》(Pa??hàna)。此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一部论。在传统上称它为《大论》(Mahàpakara?a)。此论跟前面的六部论稍微有点不同。前面的六部论侧重在分析诸法的名相,这一部论则用二十四缘的方法贯串一切诸法。缘的意思就是关系,把前面所讲的诸法都贯串在一起。如果把前面这几部论所讲的诸法比喻为珠宝,而这部《发趣论》就是用二十四缘这一条金线把全部珠宝串在一起,所以它的价值和意义就可贵在这里。上座部佛教的正统传承把这部论视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证明。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先通透前面的那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里所讲到的诸法整理、统合起来。

  除了律、经、论三藏之外,上座部佛教尚保存有内容非常丰富的三藏义注与复注,以及许多重要的藏外典籍,如《岛史》(D?pa-vaüsa)、《大史》(Mahà-vaüsa)、《小史》(C??a-vaüsa)、《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入阿毗达磨论》(Abhidhammàvatàra)、《摄阿毗达磨义论》(Abhidhammattha-sa?gaha)等。

  四、上座部佛教之特点

  1.以佛法僧为信仰中心

  在上座部佛教地区,无论出家僧人还是在家信徒,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对佛法僧三宝的信仰和崇敬,菩提树、佛塔、佛像、经书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的,身披棕褐色袈裟的僧人社会地位是崇高的。

∵佛陀乃是明行具足的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人天导师、一切知者。正法乃是世尊所善说,能导向涅槃,智者通过禅修能于现世中亲自证知。僧伽是善行道者、正直行道者、如理行道者、正当行道者,是依照世尊所教导的正法、律随顺修行的声闻圣弟子,即证悟四种圣道与四种圣果的声闻弟子,是值得供养、布施、恭敬、尊重的世间无上福田。

  根据上座部佛法,我们现在的教法是由苟答马佛陀(Buddha∵Gotama,乔答摩佛),也即释迦牟尼(Sakya-∵muni)所证悟并开示宣说出来的。所以,现在凡是修学正法、律的弟子,无不以苟答马佛陀为本师。我们现在所处的教法时期是苟答马佛陀的教法时期,现在的世界亦是苟答马佛陀的教化区。所谓「二佛不并化」,在一个世界中的某一段极漫长的时期内,唯有一位佛陀出现于世间并教化众生。如果说在一个世间有两尊或多尊佛陀出现,或者说在某一尊佛的教化时期有其他的佛陀出现,那是绝不可能的事。所以,上座部佛教所提到的佛陀是专指苟答马佛陀。

  举例而言,佛陀在世时,有许多听众在听闻佛陀说法之后生起信心,表示愿意皈依佛法僧时,常如是诵言:

“Esàhaü∵Bhavantaü∵Gotamaü∵sara?aü∵gacchàmi,∵Dhamma¤ca∵Bhikkhusa?gha¤ca.∵Upàsakaü∵maü∵Bhavaü∵Gotamo∵dhàretu,∵ajjatagge∵pà?upetaü∵sara?aü∵gataü.”

  「我今皈依尊师苟答马、法以及比库僧。愿尊师苟答马忆持我为近事男,从今天起乃至命终我行皈依。」

  因此,上座部佛教所礼敬、所皈依的佛陀是指世尊苟答马。

  当然,上座部佛教认为在苟答马佛陀之前还有许多位佛陀曾经出现于世间,其中包括经常提到的六位过去佛陀,他们依次是:维巴西佛(Vipass?)、西奇佛(Sikhi)、韦沙菩佛(Vessabhu)、咖古三塔佛(Kakusandha)、果那嘎马那佛(Konàgamana)、咖沙巴佛(Kassapa),他们与现在的苟答马佛并称为「过去七佛」。除此之外,过去与未来皆有无量无数的佛陀出世。不过,每一位佛陀所觉悟的法皆是相同的,而且每一位佛陀所宣说的教法也是相同的,皆宣说四圣谛、缘起法、八圣道,皆教导戒定慧,教导止观禅修。在教法方面,因为诸佛所宣说之法皆是相同的,所以,礼敬一位佛陀之法即是礼敬一切诸佛之法。

  根据上座部佛教,僧伽可以分为胜义僧∵(paramattha-sa?gha)和世俗僧∵(sammuti-sa?gha)两种。胜义僧又称为圣者僧,乃是指证悟道果的圣弟子,亦即「四双八辈」的世尊声闻僧(Bhagavata∵sàvakasa?gha);而世俗僧则是指已受具足戒、身披佛制袈裟、现出家沙门相的比库、比库尼僧。在上座部教区,对于严守戒律、精通三藏、德高望重的比库,能够得到广大僧俗弟子的尊重。

  除了佛法僧三宝以外,上座部佛教弟子并不皈依、敬事诸天、神鬼。作为一位上座部比库,他甚至不用向一位天神合掌礼敬,哪怕这位天神是一位已经证悟圣果的护法天神。根据戒律,比库只应礼敬佛陀13以及先受具足戒的上座比库。上座部比库可以接受诸天、婆罗门、在家人的恭敬、礼拜、供养,当然也包括国王在内。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上座部佛教国家,国王或总统、首相见了有德的长老比库,也会行五体投地礼,因为比库是佛法僧三宝的代表,是住持正法的代表。

2∵以律经论为教法根本

  在《增支部·一集》中,佛陀说:

  「诸比库,凡比库将非法说为法者,诸比库,这些比库的行为,将导致众人无益,导致众人无乐,导致众人无利,给天与人带来损害和痛苦。诸比库,这些比库将生起许多非福,他们还能使此正法隐没。

  诸比库,凡比库将法说为非法者,诸比库,这些比库的行为,将导致众人无益,导致众人无乐,导致众人无利,给天与人带来损害和痛苦。诸比库,这些比库将生起许多非福,他们还能使此正法隐没。

∵诸比库,凡比库将非律说为律……

∵律说为非律……

∵非如来所说、所言,说为如来所说、所言……

  如来所说、所言,说为非如来所说、所言……

∵非如来所行,说为如来所行……

∵如来所行,说为非如来所行……

∵非如来所制,说为如来所制……

  将如来所制,说为非如来所制者,诸比库,这些比库的行为,将导致众人无益,导致众人无乐,导致众人无利,给天与人带来损害和痛苦。诸比库,这些比库将生起许多非福,他们还能使此正法隐没。」

  接着又说:

  「诸比库,凡比库将非法说为非法者,诸比库,这些比库的行为,将为众人带来利益,为众人带来快乐,为众人带来福祉,为天与人带来利益和快乐。诸比库,这些比库能生起许多福德,他们还能使此正法住立。」

  对于法说为法、非律说为非律、律说为律等,亦是如此。

  如果佛弟子打着所谓圆融、慈悲、方便、适应、发展等借口,「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律说非律,非律说律;佛说说为非佛说,非佛说说为佛说」,篡改佛法,这是导致圣教衰败、正法消亡的原因。唯有依照佛陀所说、所教,「法说为法,非法说为非法;律说为律,非律说为非律;佛说说为佛说,非佛说说为非佛说」,如此才能给人天带来真正的利益,给众生增加真正的福乐,使佛陀的正法长住世间。

  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来判别与验证佛法的真伪呢?在《大般涅槃经》中,世尊对诸比库宣说了四种印证方法:

  若有比库说他亲自在世尊处听受、在某僧团处听受、在某些长老处听受、或者在某位长老处听受:「这是法,这是律,这是导师的言教。」你们既不应赞同,也不要反对,而应该在善持其文句后与经和律对照核实。如果与经和律不符,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确实不是世尊的言教,这位比库、那个僧团、那些长老或那位长老误解了。你们应拒绝它。如果符合经和律,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确实是世尊的言教,这位比库、那个僧团、那些长老或那位长老善持佛法。

  上座部佛教的所有教法都是依据三藏圣典及其注疏而来的。如果对教法的理解出现分歧时,就唯有「依法不依人」。凡是接受上座部传统教育的佛教出家人,在沙马内拉14阶段就必须背诵许多佛教经论。时至今日,上座部佛教国家尚有为数不少的能够背诵出所有三藏圣典的大长老15。上座部佛教的特点之一就是特重佛陀所说,特重传统的巴利三藏圣典16。在广大上座部教区,虽然圣贤辈出,然而却没有一例因倡议特殊教法而另立的宗派。当然,上座部僧团也存在着一些宗派,但那也只是在持戒松紧等枝末方面的分歧,在经典与教理方面还是一致的。

  在中国汉地、***、韩国、日本等北传大乘佛教地区,佛教徒们几乎都根据所处的具体情况,适当地把佛教作出一定的改变与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政治制度以及不同的信众根基。然而,上座部佛教僧团以及历代的护法诸王,无不是以维护佛法的纯洁为己任。自从上座部佛教传入斯里兰卡以后,大寺派的比库们就以师徒代代相传的巴利三藏圣典为依据,抵御各种外来的思想学说。

  佛灭七百年左右,印度次大陆新兴起一种梵语称为「外度量」(Vaitulya)∵的学说。这种学说后来陆续传入斯里兰卡,从大寺分离出去的无畏山寺僧人承认并接受了这种学说,而大寺派僧人却依据传承下来的三藏圣典,判定「外度量」学说为「非佛说」,进行严格的抵制。马哈些那王(Mahàsena,西元334-362年)在位时,支持无畏山寺派,迫害大寺派,强行禁止信众供养大寺派僧人,违者罚钱一百。面对国王的迫害,大寺派僧人表示:为了保持佛法的纯洁,宁可饿死,也不接受「外度量」学说。坚持传统的大寺派僧人在此后的上千年时间,始终都同各种思想学说特别是无畏山寺的「外度量」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上面的例子可知,南传上座部佛教在维护传统、保持佛法的纯洁性方面,具有「保守」的特点。

  假如有位佛教学者或历史学家想撰写一本所谓《南传佛教思想发展史》之类的著作的话,他可能会发现有关资料将异常缺乏,以至于不得不回来研究巴利三藏及其注解。因为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整个传播历史过程中,虽然经历了将近两千三百年的漫长岁月,但其教义、思想的发展及改变却微乎其微,自始至终皆以巴利三藏及其注解为教法之根本。17

3∵以戒定慧为禅修次第

  佛陀认为,包括祭祀、祈祷、火供、念咒等的仪式,以及断食、烧身、自残一类的苦行,皆属于「戒禁取」,并不能断除烦恼,也不能解脱生死。因此,佛陀在世时,僧团并不注重仪式,也没有诸如唱诵、念咒之类的修行方法。最接近于仪式的行为,也许应该是比库僧团所举行的甘马了。然而,凡是学过律者都知道甘马并不是仪式,它只是僧团内部的一种民主表决会议。上座部佛教的修行特色是传承佛法、守护戒律、保持正念、修习禅定以及培育观智。当然,在现今南传上座部教区内,也有诸如祝圣水、祝护符、繋圣线之类的仪式,但那只是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受到古婆罗门教残余风俗、当地民间信仰及鬼神崇拜等因素影响的产物,并不属于严格意义的上座部佛教。

  根据上座部佛教,要成为一名比库首先应当尊重戒律。正因如此,在上座部佛教国家,至今依然能够看到按照佛陀当年所制定的行为规范过着剃除须发、三衣一钵、托钵乞食、半月诵戒、雨季安居、不持金钱等等如法如律生活的比库僧团,使我们仍然能够亲切地感受到最接近于两千六百年前佛陀在世时佛教僧团简单朴素的修行生活。这种特异的文化现象和历史现象,的确令我们感慨万千。

  于此举一个上座部佛教僧人守护戒律的例子:在缅甸东固王朝末期,缅甸僧团内部因为穿着袈裟的问题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1708年,敦那村(Tunna)有个名叫谷那阿毗朗咖拉(Gu?àbhila?kara)的长老规定沙马内拉在进入村落时可以偏袒右肩,被称为「偏袒派」∵(Eka?sika)。部分比库指出僧人在进入村落时必须披覆双肩,这派僧人称为「披覆派」∵(Pàrupana)。两派相持不下,争论持续了二十四年,国王礼请四位博学长老进行调解也得不到解决。贡榜王朝建立之后,这场争论又闹到阿劳普耶王(Alaung∵Paya,西元1752-1760年在位)那里。国王支持偏袒派,命令僧人必须偏袒右肩披着袈裟。有饱学长老牟尼王音(Munindaghosa)等两位上座不从王命,对佛发誓:宁舍身命,护持佛陀戒法,尽形寿不舍弃。结果遭国王驱逐出境。1783年,钵多普耶王(Bodawpaya,西元1782-1819年)在位时,披覆派又引经据典,驳斥偏袒派并获得胜利。钵多普耶王下诏全国:比库一律不得偏袒右肩入聚落。这场前后相持了七十五年之久的「着衣之争」终于宣告结束。

  根据比库学处的众学法(sekhiyà∵dhamma):僧人在进入俗人住区时必须披覆整齐,即通披袈裟,以示威仪庄严;而在礼敬佛陀和上座比库时,则必须偏袒右肩,以表恭敬尊重。从「着衣之争」一例可以看出南传上座部僧人注重戒律的严谨作风。

∵正如佛陀在提及持戒时经常如此教导说:

 ‘Sampannas?là,∵bhikkhave,∵viharatha∵sampannapà?imokkhà,∵pà?imokkhasaüvarasaüvutà∵viharatha,∵àcàragocarasampannà,∵a?umattesu∵vajjesu∵bhayadassàv?,∵samàdàya∵sikkhati∵sikkhàpadesu.’

  「诸比库,应当具足戒与具足巴帝摩卡而住!应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受持学习于诸学处!」

  在律藏义注《普端严》∵(Samantapàsàdikà)中也说:

∵“Vinayo∵nàma∵Buddhasàsanassa∵àyu,

  Vinaye∵?hite∵Sàsanaü∵?hitaü∵hoti.∵”

  「律为佛教之寿命,律住立时教乃住。」

  在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南传上座部比库们仍然过着托钵乞食、不非时食、半月诵戒、雨季安居、行自恣法、作咖提那衣等简单朴素的原始佛教乞食制生活,这不正是他们视戒律如生命的修学态度之结果吗?

  然而,上座部佛教的修行特色并不仅仅在于严持戒律,持戒严谨只是上座部佛教的表相而已。上座部佛教至今仍传承着一套完整系统的止观禅修次第,禅修者能够依据止观禅修,亦即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禅定,培育定力之后再修习观慧,乃至断除烦恼,解脱生死,现证涅槃。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部分再行讨论。

4∵以现证圣果为禅修目标

  学过佛法的人大概都知道佛教在印度的大致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把佛陀的教法分为三种:一是正法,一是像法,一是末法。相信有很多人认为现在是末法时期吧?在这里我们先不谈现在是什么时期,先来探讨一下印度的佛教。

  佛教在中印度一带地区大概存在了1500年,但就整个印度来说则存在了1600年到1700年,因为最后的一、二百年只是在东印度那一个地方苟延残喘了。

  我们依照印度佛教的大致发展情况,将佛教分为三个时期,即:

  ⑴.∵第一期是正法时期。正法(Saddhamma)——纯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这一个时期从佛陀在世时直至佛灭五百年间,大概有500年。佛灭后两百多年(西元前240年左右),正法传入了斯里兰卡、缅甸等地。

  ⑵.第二期是像法时期。像法(Saddhamma∵pa?ir?paka)——相像的、相似的佛法,似是而非的佛法。这个时期从佛灭后五百年直至一千年间,大概有500年。这个时期,佛教界开始大量传出各种似是而非的经典和教法。

  ⑶.第三期是末法时期。末法,即末流的佛法、枝末的佛法。从佛灭后一千年直至佛教在印度本土消亡。这个时期大概也是500年。18

  这是依照三期教法来划分印度佛教的大致发展过程。19

  虽然佛陀的教法可以依其流变而分为正法、像法与末法三个时期,但这主要还是指在印度本土的历史发展情形。上座部佛教认为现在并非末法时期,现在仍然属于正法时期!根据上座部佛教,正法将住世5000年。

  在《长部注》中提及正法住世五千年时说:

  「以证得无碍解而住立了一千年,以六通为一千年,以三明为一千年,以干观者为一千年,以别解脱而住立一千年。」

  在《相应部注》、《增支部注》以及律复注《心义灯》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这里所说的住世正法与刚才所说的正法稍微有点不同。刚才所指的是印度佛教的正法时期,在那个时期,僧团是和合统一的,在教法、经典上也几乎是一样的,相差不会很多,正法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的。

  但是,南传佛教所说的正法是从教法、修行与证果的角度上来说的:

  ⑴.∵南传佛教相信三藏圣典还在,佛陀的言教还在;

  ⑵.∵现在的上座部佛教还有很系统、很完整的禅修方法,也就是现在南传的止观禅修、戒定慧的传承还在;

  ⑶.∵在这个时期还可以证果,证得圣道圣果。

  南传上座部佛教讲的正法是从这三个角度上来说的。

  在这正法住世的五千年当中,第一个千年可以证悟四无碍解智,也就是在断尽一切烦恼的同时,也证得四无碍解智。当然这并不是说在那个时期每个证果的人都能证得四无碍解智,而是说有这样的可能。

  第二个千年是六通阿拉汉的时期。如果在那个时期证悟阿拉汉果的话,有可能同时拥有六神通。

  第三个千年是可以证得三明阿拉汉的时期。现在是佛灭2500多年,也即是处于第三个千年,如果禅修者很有系统地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的话,还有机会证得阿拉汉果,甚至还能够证悟「三明阿拉汉」(tevijjà∵arahata)20。是哪三明呢?宿住智证明、死生智证明和漏尽明,相当于一般所说的宿命通、天眼通和漏尽通。如果认为现在已经是不能再证悟道果的时期之观点,被认为是造成「法障」∵(Dhamma∵antaràyika)的邪见。

  第四个千年是纯观阿拉汉时期,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如果精进修行,还是可以断除烦恼,但是已经不可能证得神通了。

  到了第五个千年,想要断尽烦恼都很困难,只能够证得比较低的三个果位,即初果、第二果、第三果。

  在这个五千年当中,巴利三藏一直都存在。但是到了五千年之后,三藏就会慢慢地消失,乃至正法最后隐没殆尽。那个时候的出家人只是披着袈裟,没有持戒,没有修行,更谈不上证果了。

  在我们苟答马佛陀的教法可以住世五千年,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现在大家知道佛陀的正法仍然住世,就应当生起信心,精进修行,乃至断烦恼、证道果。只要巴利三藏仍然存在于世间,只要佛弟子们仍然能够真正地实践佛陀的教导,正法时期就会继续存在!

  所以,世尊在《大般涅槃经》中很明确地说过:

 “Ime∵ca,∵Subhadda,∵bhikkh?∵sammà∵vihareyyuü,∵asu¤¤o∵loko∵arahantehi∵assà’ti.”

  「苏跋达,于此,只要比库们正确地安住,则世间将不空缺阿拉汉!」

  依据业果法则,造作善业能造成善趣的结生,并招感乐之果报;造作不善业能导致投生于恶趣,并带来苦果。只要导致生死流转的烦恼还没有被根除,就还会继续造业,并将随着所造作的善业或不善业继续投生、继续轮回。

  如果想要解脱痛苦、止息轮回就必须修行。修行的方法包括布施、持戒、修习止观等。然而,唯有修行观慧直至证悟圣道果,才能断除烦恼、出离生死轮回。为什么呢?因为布施、持戒等虽然属于善业,但是却不能断除烦恼,只能造成投生到人界或欲界天趣。如果禅修者修习定而达到禅那,而且能够将禅那维持到临死那一刻,他将能够投生于梵天界。所有这一切,都是依照业果法则而发生的。能够达到禅那并维持到死亡时刻固然很好,但是禅那只能够镇伏烦恼,仍然不能拔除烦恼之根。至于其他的善业,则是更加的不保险。大多数的情况是:尽管布施、持戒等善业能够导致投生到善趣,然而,由于临死时的不如理作意,恶业也可能会超越善业,而造成投生到恶趣。

  根据上座部佛教,佛陀出现于世间的目的乃是为了令众生解脱痛苦、止息轮回、导向寂止——涅槃。佛陀说:

 “Seyyathàpi,∵bhikkhave,∵mahàsamuddo∵ekaraso∵lo?araso.∵Evameva∵kho,∵bhikkhave,∵ayaü∵dhammavinayo∵ekaraso∵vimuttiraso.”

  「诸比库,犹如大海唯有一味,即咸味;正是如此,诸比库,此法、律唯有一味,即解脱味21。」(《律藏·遮止说戒篇》、《增支部·第8集·伍波萨他经》、《自说·伍波萨他经》)

  佛陀也曾经明确地教导大弟子伍巴离(Upàli,优婆离)***说:

  「伍巴离,对于某些法,如果你知道:『这些法并非导向完全厌离、离欲、灭尽、寂止、胜智、正觉、涅槃。』伍巴离,你就可以肯定地受持:『这是非法,这是非律,这不是导师的言教。』

  伍巴离,对于某些法,如果你知道:『这些法导向完全厌离、离欲、灭尽、寂止、胜智、正觉、涅槃。』伍巴离,你就可以肯定地受持:『这是法,这是律,这是导师的言教。』」(《增支部·第七集·导师言教经》)

  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明白,佛陀教法的特点是导向解脱,导向寂止,导向正觉。同样,作为佛陀的弟子,我们就必须依循佛陀的教导,精进修行,以期达到断除烦恼、解脱生死、止息轮回、导向寂灭——涅槃。

  对于禅修者来说,他最低限度必须在今生今世证悟初果(入流果),如此才可以说是拿到了解脱生死轮回的保险。初果圣者不会再退转回凡夫的境界,而只会不断前进;而且,无论他们投生至何处,都不会再堕落到恶趣,而只会不断地投生至更高的生命界,直到彻底止息生死、证趣无余依涅槃。

  佛陀的教法是以人为本的。所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就是要求我们应当好好地珍惜来之不易的人身,珍惜生命,精进地修持万劫难闻的殊胜佛法,乃至断除烦恼、现证涅槃。佛法绝非「等死」的教导,解脱也不会在死亡的那一刻自动实现。如果出家、修行只是为了等死,那只会浪费生命、糟蹋人身,辜负佛陀的慈悲教导。

  正因为上座部佛教遵照佛陀以及当时声闻圣弟子们所教导的正法、律修学与禅修,以期在今生今世现证寂静涅槃为主要奋斗目标,所以上座部佛教在传统上是以所谓的「声闻乘佛教」或「解脱道」22为主流的。

  声闻,巴利语sàvaka的直译,意为「弟子」,即亲自听闻佛陀音声言教的弟子,或者说是佛陀的亲传弟子。在严格意义上,只有那些已经证悟道果的圣弟子,即四双八辈圣者才有资格称为声闻弟子。不过,在广义上的「声闻弟子」,也可以泛指一切遵照世尊所教导的正法、律修行乃至证果的弟子,这就包括实践佛陀教法的一切圣凡弟子。23

  虽然上座部佛教以朝向解脱为主流,但在上座部典籍中也记载有菩萨的修行方法,称为「大菩提乘」∵(Mahàbodhiyàna),而且自古至今皆不乏其实践者。

  要成为菩萨(bodhisatta)必须发「至上愿」∵(abhin?hàra),并且须得到佛陀的亲自授记。要发「至上愿」必须具备八项条件,即:

  1.获得人身;

  2.生为男性;

  3.具备只需通过听闻佛陀的简要开示即能够证悟阿拉汉果的能力;

  4.遇见活着的佛陀;

  5.出家;

  6.拥有八定及五神通的成就;

  7.增上行;

  8.想要成佛之极强善欲。

  在得到佛陀授记之后,菩萨至少必须用四阿僧祇(asa?kheyya,不可数,无数)及十万大劫的时间来圆满十种巴拉密24。这十种巴拉密分别是:布施巴拉密、持戒巴拉密、出离巴拉密、智慧巴拉密、精进巴拉密、忍耐巴拉密、真实巴拉密、决意巴拉密、慈巴拉密、舍巴拉密。当菩萨修习诸巴拉密达到圆满时,就能证悟无上全自觉者,成为一切知佛陀。

5、以说法利生来化导有情

  至今仍有许多人认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教人「灰身灭智」,证阿罗汉做「自了汉」,对世事不闻不问,不发大心出来救度众生云云。其实这是对上座部佛教的莫大误解。

  佛陀曾对诸比库说:

∵「诸比库,诸婆罗门、居士对你们有许多助益,因为他们供养你们衣服、饮食、住所、病人所需的医药资具。你们对诸婆罗门、居士也有许多助益,因为你们为他们宣说初善、中善、后善,有义有文的正法,显示完全圆满、遍净的梵行。诸比库,如此,通过彼此间的互相资助,使导向超越诸流、正尽苦边的梵行得以住立。」(《小部·如是语》第107经)

  作为佛教比库,第一要务当然是精进修行以期早日解脱生死(自利)。此外,比库尚担负着住持佛法的职责。住持佛法包括学习三藏圣典以传续佛陀的正法,以及说法利人。比库们通过从事高尚圣洁的梵行生活来培育心智,同时也通过实践世尊的正法、律以及弘扬佛法来回报社群、自利利他。

  在《长部·教诫新嘎喇经》中,佛陀提及出家沙门与在家人之间应当承担的相互责任与义务。在家人应当以五种方式来奉待作为上方的沙门、婆罗门:

  1.以身行慈;

  2.以语行慈;

  3.以意行慈;

  4.不关闭门户;

  5.供养必需品。

  相应的,作为上方的沙门、婆罗门,应以六种方式来慈愍在家人:

  1.劝阻他们作恶;

  2.令他们住立于善;

  3.以善意慈愍;

  4.令听闻未曾听闻之法;

  5.已经听闻者令清净;

  6.指示生天之道。

  佛陀提及的这些责任与义务是相互关系的,唯有彼此之间皆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僧俗之间的关系才是正常的,佛陀的正法才能因此而得以久住。

∵在家信众布施供养出家人衣服、饮食、住所、医药等日用必需品,在物质生活方面资助出家人。而作为对广大信众的回报,佛陀要求比库们应当在言行举止上能够作为人天师范、道德楷模,在心灵上、信仰生活上也应当对在家人起到帮助鼓励和皈依投靠的作用,比库们必须是在家信众的精神导师和心理医生。因此,一位佛教比库除了严持戒律、潜心止观禅修、保持佛法传承之外,还应当以适当的方式适时地向在家人宣扬佛法、开导群迷。

  那么,谁才有资格说法与教禅呢?是否只需看过几本经论、了解一些名相、懂得谈玄说妙就可以高升法座、广开法筵了呢?是否曾经打过几天坐、有些禅修觉受就可以着书立说、传法授徒了呢?

  世尊在《中部·减损经》中对大准达***说:

  「准达,他自己确实已陷入沼泽,而将能救出其他陷入沼泽者,无有此事!准达,他自己确实没有陷入沼泽,而将能救出其他陷入沼泽者,乃有此事!

  准达,他自己确实未调御、未调伏、未般涅槃,而将能调御、调伏他人,令般涅槃者,无有此事!25准达,他自己确实已调御、已调伏、已般涅槃,而将能调御、调伏他人,令般涅槃者,乃有此事!」

  已经证悟圣道圣果的禅修者,堪称为照亮这个世间的「世间灯」,堪作世间最上福田,众生对他们哪怕只是一合掌、一赞叹,皆已种下殊胜之善业因,更何况是礼敬、奉事、供养、布施!所谓「一切布施中,法布施最胜」。真正的救度众生应该是使众生越渡生死苦海,而不是只种些世间的小善小福而已。「正人先正己」,人们应自己先修好善法,知解法、彻见法、悟入于法,然后才能教导他人。一位已经证悟道果的圣者有能力更好地指导他人正确地禅修。佛陀曾把生死譬喻为瀑流,把世间譬喻为苦海。如果自己尚沈溺生死瀑流,如何救拔有情出离苦海?如果自己尚是凡夫俗子,如何教导众生具足圣智?如果自己尚未彻悟圣法,又如何能指引众人体证涅槃?

  当然,如果说唯有证悟阿拉汉果、证悟涅槃的圣者才有资格讲经说法的话,那么,在当今圣贤寥若晨星、阿拉汉更是如凤毛麟角的时代,比库僧团几乎就无法弘扬佛法,谈不上化世导俗了。为此,《清净道论》在谈及亲近善友时提到:全自觉者是最好的善友,其次为八十位大弟子,然后依次是漏尽阿拉汉、不来、一来、入流、得禅凡夫、三藏持者、二藏持者、一藏持者;若一藏持者也没有,则可亲近精通一诵及其义注的知耻者,因为这样的知耻者能够维护传统而不会自我作古。

  上座部佛教的在家信众有每月四斋日26前往塔寺布施、持戒、闻法与禅修的优良传统。同时,寺院也会在这几天选派比库为信众授戒、讲经开示。

  在此以缅甸毛淡棉的帕奥禅林(Pa-Auk∵Tawya∵Forest∵Monastery)为例:在帕奥禅林,只有三种比库被选派为大众作开示:

  1.∵德高望重的督导长老(nàyaka∵sayadaw);

  2.∵学完止观禅修学程、堪任教禅的业处导师(kamma??hànàcariya,禅师);

  3.∵通达经论、取得「法师」∵(dhammàcariya,达摩阿阇梨)资格的比库。

  虽然帕奥禅林人才济济,但真正能被选派者的比例还不到全寺比库人数(全寺人数约800人,比库500位左右,尚不包括沙马内拉)的4%。

  由此可见,虽然说弘法利生是比库僧团的本分,但是,基于对法的恭敬与对传统的尊重,上座部佛教在对弘法者资格的认定方面还是比较严格和谨慎的。

  上座部佛教流传的地区几乎都是全民信教的地区,这固然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及历代诸王的护持有关,但佛教僧团所起到的表率作用也不容忽视。在传统上,上座部佛教寺院既是儿童接受传统教育的学校,又是当地村民社区活动的中心,基本上村中所有的会议、公共活动,都是在寺院中举行。作为上座部比库,他们既是知识的代表及道德的楷模,又是积累功德的对象及道德理想的倡导者,他们充当着广大在家信徒精神导师和心理医生的角色。佛教的影响在上座部教区无所不在,几乎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人生趣向等方面。

  在泰国,一位佛教徒一生的追求就是成为一名僧人、修建寺塔、供养僧团、服役寺僧、日常守持五戒、斋日供佛并守持八戒等。受到佛教「不杀生」的影响,在缅甸,屠宰、狩猎、网捕、畜牧被视为令人厌恶的职业。据说市场上鲜鱼活虾没有人买,以至有些外国人还认为缅甸人喜欢吃臭鱼死虾。在下缅甸克因邦帕安地区(Hpa-An∵Township,∵Karin∵State)有位萨曼雅道西亚多(Sàma¤¤adaung∵Sayadaw∵Bhaddanta∵Vinaya),在其慈悲的感化之下,周围方圆3英里(约5公里)范围之内的人都不吃肉、不饮酒。

  在缅甸,佛教寺院基本上可以分为经教寺院和禅修中心两大类27。经教寺院(Pariyatti∵Kyaung)以学习三藏、研究教理为主;而禅修中心(Sàsana∵Yeikthar)则以修习禅观、实践佛法为主。除此之外,还有一类缅语称为Pondawkyi∵Pinnyathin的寺院。这类寺院义务办学,***教导广大村民的孩子读书识字,为他们提供上学受教的机会,同时还解决无家可归的孤儿们的食宿问题。这一类的寺院在现代型的世俗学校尚未兴办之前,充当着普及全民基础教育的角色。时至今日,它们仍然遍布全缅各地乡间村落,承担着普及教育的义务。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亚洲各国纷纷掀起一股「主义」热潮,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及山地少数民族爆发了反***斗争及武装暴动。为了遏制这股热潮,增加农村人民的福利,泰国***于1964年开始先后推行了「传法使计划」和「弘法计划」,想用佛教思想来统一各民族,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被选派前往各地弘法比库的任务是向村民讲解佛法,劝人皈依佛教、受持五戒、乐善好施、热爱国家及效忠国王,帮助解决心理和精神的烦恼与压力。此外,比库们还教导公共卫生、健康常识、现代农业技术,帮教罪犯、济助穷困等。据泰国宗教事务局统计的数字,仅1971年,传法僧人为2105人,人民受教数为1,055,884人,公共场所受教人数为2,336,699人,宣誓的佛教徒有533,771,修禅者为172,582人。上个世纪中叶,泰国周边的缅甸、寮国、柬埔寨等国家一直动荡不安,而泰国在经济等领域的稳步发展,与佛教所起到的作用不无关系。

  当代上座部佛教比库到***机关、学校、医院等地弘法教化是司空见惯之事,许多寺院还定期不定期举行各种弘法、禅修、星期日学校、社会公益、节庆等活动,有些德高望重的长老比库还经常受邀前往欧美澳等西方国家弘法教禅。

  从种种的现实事例来看,南传上座部佛教并非自私自利、不顾众生苦难的「小乘佛教」。

  除了上述五点以外,上座部佛教还有许多特色,比如重视传统、敬重长老、僧俗分明、盛行头陀、龙象辈出、礼敬佛塔等。限于篇幅,于此不作详述。

下编∵上座部佛教止观禅法

  一、八圣道与止观

  佛教修行的目标是为了解脱生死。为什么要解脱生死?因为生死本身就是苦,而且伴随着生死还有诸如衰老、疾病、愁、悲、苦、忧、恼等无量之苦。只要还没有解脱生死,就会一再地轮转于三界六趣之间,不断地生而又死、死而再生,犹如车轮,回转不停,周而复始,了无出期。为什么会生死轮回呢?因为有情从无始生死以来,造作了各种或善或不善之业,以这些业为缘,推动有情不断地流转于生死之中,承受着由其业而招引来的果报。导致有情造业之因是烦恼。烦恼有多种,归纳有三,即:贪、瞋、痴。只要有烦恼,就必定有生死,必定不能出离苦海。

  烦恼与业导致世间之轮转,这是世间之因果。要出离世间,证悟涅槃,就必须断除苦之因,亦即断除烦恼。应如何断除烦恼?佛陀教导我们要修持八圣道,修持戒定慧。

  在《大般涅槃经》中,世尊明确地对游方僧苏跋达说:

  「苏跋达,凡是在法、律中没有八圣道者,那里就没有沙门,没有第二沙门,没有第三沙门,没有第四沙门28。苏跋达,凡是在法、律之中有八圣道者,那里就有沙门,第二沙门、第三沙门、第四沙门。苏跋达,在此法、律中有八圣道。苏跋达,只有这里才有沙门,第二、第三、第四沙门;其他外道则无沙门。

  苏跋达,于此,只要比库们正确地安住,则世间将不空缺阿拉汉!」

  应当值得注意的是,世尊于此经中对苏跋达***的教诲明确地表示:八圣道只有在世尊的正法、律之中才完全具备;同时,也只有通过修习八圣道,才能证悟出世间圣道果,才能趣向究竟之寂灭;如果一个教派或一种修行体系偏离了八圣道,则不可能证悟属于出世间的第一入流果、第二一来果、第三不来果、第四阿拉汉果。

∵世尊在《法句经·道品》中又如是说道:

∵「诸道八支胜,诸谛四句胜;

∵诸法离欲胜,两足具眼胜。29

   唯此道无他,令知见清净。

∵你们依此行,魔为此迷惑。

∵你们依此行,将尽苦边际。

∵我实宣说道,证知拔箭刺。

∵你们应努力!如来唯说者;

  ∵行道禅修者,解脱魔系缚。」(Dp.273-6)

  八圣道又可归纳为戒定慧三学。戒定慧包摄了八支圣道,是全部佛法的止要,也是一切修学世尊正法、律者所必修之学。

  在《中部·有明小经》中,法施比库尼对维沙卡居士说:

∵「贤友维沙卡,并非八支圣道包摄三聚;贤友维沙卡,乃是三聚包摄八支圣道。贤友维沙卡,正语、正业、正命,这些法包摄于戒聚中;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些法包摄于定聚中;正见、正思惟,这些法包摄于慧聚中。」∵

∵其中,正语、正业与正命三支圣道属于增上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三支圣道属于增上心学,正见与正思惟二支圣道属于增上慧学。

  增上戒学包括四种遍净律仪,即:别解脱律仪、根律仪、活命遍净律仪与资具依止律仪,于此不作详论。

  增上心学与增上慧学又可称为止观的修习。其中,修习止业处30属于增上心学,修习观业处属于增上慧学。

  止,巴利语∵samatha,意为平静。为心处于平静、专一、无烦恼、安宁的状态,亦即禅定的修行法门。古音译作奢摩他。

  诸经论的义注中说:「令诸敌对法止息为止。」(paccan?kadhamme∵samet?'ti∵samatho.)(Ds.A.132;∵Ps.A.83)

  观,巴利语∵vipassanà,又音译为维巴沙那。为直观觉照一切名色法(身心现象)的无常、苦、无我本质,亦即培育智慧的修行法门。古音译作毗婆舍那、毗钵舍那。

  诸经论的义注中说:「以无常等不同的行相观照为观。」(aniccàdivasena∵vividhena∵àkàrena∵passat?'ti∵vipassanà.)∵(同上)

  下面,我们将以缅甸帕奥禅师(The∵Most∵Venerable∵Pa-Auk∵Tawya∵Sayadaw)所教授的禅法为例,来探讨上座部佛教的止观禅法。

  二、止业处

  在《相应部·定经》中,佛陀教导:

“Samàdhiü∵bhikkhave∵bhàvetha,∵samàhito,∵bhikkhave,∵bhikkhu∵yathàbh?taü∵pajànàti.”

  「诸比库,应修习定。诸比库,有定力的比库能够如实了知。」

  在《清净道论》中也提到智慧的近因是定。佛教不同于一般宗教与世间学说的殊胜之处就在于智慧。唯有通过智慧,才能证悟至乐的涅槃,才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要培育如实知见诸法的智慧,必须先培育定力。在强而有力的禅定力之支助下修习观业处,透彻地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才能如实知见诸法,解脱生死、究竟出离。

∵1、入出息念

  南传上座部佛教把修习止的方法归纳为四十种业处。禅修者可以选择其中一种适合自己的禅修业处来作为入门的方便。然而,在四十种止业处当中,最为禅修导师们推崇与教导的应该是入出息念31。

  佛陀于《大念处经》等诸经中教导入出息念的修行方法。佛陀于该经中说:

  「诸比库,于此,比库前往林野,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置念于面前。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

  1、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

  2、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3、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

4、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开始修行时,可以先找个安静、少干扰、少噪音且适合禅修的地方,以舒适、自然且能持久的姿势坐着,上身保持正直,然后闭上眼睛,将正念安住于禅修的目标——呼吸。应尝试觉知经由鼻孔而进出身体的气息(呼吸时的鼻息);只应借助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处周围的某一点来感觉气息的进出,而不要跟随气息进入体内或出到体外。如果跟随气息进出,将难以成就禅定。反之,只是在气息与皮肤接触最明显的那一点觉知气息,将能培育及成就禅定。

  不要注意气息的自相或共相。自相是指气息中地、水、火、风四界的个别特征,如:柔软、流动、冷、暖等。共相是气息的无常、苦、无我的性质。同时,也不要注意气息擦过皮肤的感觉,因为皮肤的感觉属于触所缘,而不是入出息念的所缘。

  只需觉知入出息的本身。入出息的本身才是入出息念的所缘,也即是必须专注以培育定力的对象。如果禅修者在过去世曾经修行过此禅法,累积相当的巴拉密,他将能轻易地专注入出息。

  如果心无法轻易地专注于入出息,《清净道论》建议用数息的方法协助培育定力,在每一呼吸的末端数:「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八」。

  至少应数到五,但不应超过十。通常鼓励禅修者数到八,因为它提醒禅修者正在培育八圣道分。禅修者应该下决心在数息期间不让心漂浮到其他地方,只应平静地觉知气息。如此数息时,能使心专注,平静单纯地只觉知气息。当心变得专注、单纯且少妄念时,则可放弃数息,只是觉知入出息本身。

  能如此专注至少半小时后,禅修者可以对入出息的长短培育觉知。只应觉知经过鼻孔接触点之气息进出的时间长短,觉知有时入出息的时间长,有时入出息的时间短。但自始至终只应专注于自然的气息,而不应故意使气息变长或变短。

  对于某些禅修者而言,禅相可能会在此阶段出现。然而,若能如此平静地专注约一小时,禅相仍然未出现,禅修者则可以觉知呼吸从头到尾的整个过程(全息;息之全身;息之初、中、后)。如此修行时,禅相可能会出现。如果禅相出现,不应立刻转移注意力至禅相,而应继续觉知气息。

  如果平静地觉知每一次呼吸时从头到尾的整个过程持续约一小时,禅相仍然没有出现,则应下定决心使气息平静下来,然后持续不断地专注于每一次呼吸从头到尾的整个过程。不应刻意使用任何方法使气息变得平静,因为这样做将使定力退失。在这阶段,所需要做的只是下定决心使气息平静下来,然后持续不断地专注于气息。以此方法修行,气息将变得更平静,禅相也可能会出现。

  在禅相即将出现之时,许多禅修者会遇到一些困难。大多数禅修者发现气息变得非常微细而不能清楚地觉知气息。如果这种现象发生,禅修者应保持觉知的心,在之前还能注意到气息的那一点等待气息重现。

  禅相(nimitta)是修行止业处时心专注的对象,是心的影像或概念。禅相一般上基于色法而产生,所以取此相为所缘而达到的禅定属于色界定。

  修行入出息念所产生的禅相并非人人相同。不同的人会生起不同形态的禅相,因为禅相从「想」而生。像棉花一样纯白色的禅相大多数是「取相」∵(uggahanimitta),因为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当禅相像晨星一般明亮、光耀和透明时,那就是「似相」∵(pa?ibhàga-∵nimitta)。当禅相像红宝石或宝玉而不明亮时,那是取相;当它明亮和发光时,那就是似相。

  达到这阶段时,很重要的是不要玩弄禅相,不要让禅相消失,也不要故意改变它的形状或外观。若如此做,定力将停滞且无法继续提升,禅相也可能因此消失。所以,当禅相还不稳定时,不要把专注力从气息移到禅相。若禅相出现在禅修者面前远处,则不要注意它,而只是继续专注于经过接触点的气息,慢慢地禅相就会自动地移近并停留在接触点上。

  若禅相在接触点出现并保持稳定,而且似乎禅相就是气息,气息就是禅相,此时就可以忘记气息,只专注于禅相。保持注意力于禅相时,它变得越来越白,当它白得像棉花时,这便是取相。保持平静地专注于白色的取相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或更久,它会变得清澈、明亮及光耀,这就是似相。到了这阶段,禅修者应下定决心及练习保持心专注于似相一小时、两小时或三小时,直到成功。

  在这阶段,禅修者将达到近行定(upacàra)或安止定(appanà)。近行定是进入禅那之前非常接近禅那的定;安止定就是禅那(jhàna,心的完全专一状态)。

  这两种定都以似相为对象,二者的差别在于:近行定的诸禅支尚未开展到强而有力。由于这缘故,在近行定时「有分心」(bhava?ga,生命相续流)还能生起,而禅修者可能会落入有分心。经验到这现象的禅修者会说一切都停止了,甚至会以为这就是「涅槃」。事实上心还未停止,只是禅修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察觉它而已,因为有分心非常微细。

  为了避免落入有分心,以及能够继续提升定力,禅修者必须借助五根:信(saddhà)、精进(v?riya)、念(sati)、定(samàdhi)、慧(pa¤¤à)来策励心,并使心专注、固定于似相。信是指相信修入出息念能够证入禅那;精进是指致力于修入出息念至禅那的阶段;念是指不忘失入出息念的所缘;定是指心毫不动摇地专注入出息念的所缘;慧是指明了入出息念的所缘。

  当五根得到充分培育时,定力将超越近行定而达到安止定。达到禅那时,心将持续不断地觉知似相,并可能维持数小时,甚至整夜或一整天。

  心持续地专注于似相两小时或三小时之后,禅修者应尝试辨识心脏里意门(bhava?ga,有分识,有分心)存在的部位,也就是心所依处。若如此一再地修行多次,能辨识到依靠心所依处的意门以及呈现在意门的似相后,应尝试逐一地辨识寻、伺、喜、乐及一境性这五禅支,一次辨识一禅支。持续不断地修行,直到能同时辨识所有五禅支。初禅的五禅支是:

1、∵寻∵(vitakka):将心导向及投入于似相;

2、∵伺∵(vicàra):保持心持续地注意似相;

3、∵喜∵(p?ti):喜欢似相;

4、乐∵(sukha):体验似相时的乐受或快乐;

5、一境性∵(ekaggatà):对似相的一心专注。

  它们个别分开来说称为禅支(jhàna?ga),但整体合起来则称为禅那。刚开始修行禅那时,应练习长时间进入禅那,而不应花费太多时间辨识禅支。同时,也应练习初禅的五自在:

1、转向自在:能够在出定后把心转向于诸禅支;

2、入定自在:能够在任何想入定的时刻入定;

3、住定自在:能够随自己预定的意愿住定多久;

4、出定自在:能够在所预定的时间出定;

5、省察自在:能够辨识诸禅支。

  熟练地掌握了初禅之后,可以进而次第地修习第二禅、第三禅与第四禅,以及它们的五自在。

  禅修者的定力将随着修行四种禅那而增强,呼吸逐渐变得愈来愈平静。在进入第四禅时,呼吸完全停止。

  禅修者修行入出息念达到第四禅,并修成五自在之后,当禅定产生的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时,他可以随自己的意愿继续修行三十二身分、十遍(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虚空遍)、四无色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四无量心(慈心修习、悲心修习、喜心修习、舍心修习)、四护卫业处(慈心修习、佛随念、不净修习、死随念)等其他止业处,也可以转修观业处。

  2、四护卫业处

  上座部佛教的止业处可分为两类,即:应用业处与一切处业处。应用业处是依禅修者性行差别而修习的各别禅修方法。一切处业处是所有禅修者皆应修行的业处,即四种保护禅修者免除种种危险的护卫业处:佛随念、慈心修习、不净修习与死随念。

  1、佛随念∵(Buddhànussati):思惟佛陀的九种功德:「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汉、全自觉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也可以只忆念佛陀九德中的一项功德如「阿拉汉,阿拉汉」。此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证得安止。

  2、慈心修习∵(Mettà-Bhàvanà)32:先以自己为对象修习慈心,然后对所敬爱的同性、无爱憎者、怨敌等散播慈爱,直到破除存在于不同类人之间的差异,达到第三禅。再修行五百二十八种遍满慈爱至十方的方式。成就慈心禅那者可获得十一种功德,即:安眠,安寤,不见恶梦,为人爱敬,为非人爱敬,诸天守护,不为火烧或中毒或刀伤,心得迅速等持,容颜光彩,临终不昏迷,若不通达上位(即未证得阿拉汉果)则可以投生到梵天。

  3、不净修习∵(Asubha-Bhàvanà):有两种不净修习,第一种是思惟三十二身分的不净与厌恶(身至念);第二种为思惟死尸肿胀腐烂的十种不净相(十不净)。修习不净业处能暂时地镇伏贪欲。

  4、死随念∵(Mara?ànussati):可选择「我必然会死,我必然会死」来专注,思惟自己命根断绝、死亡无法避免,从而生起悚惧感,警策修行。

  3、修习止业处之功德

  修习止业处属于八圣道的最后三项,也是戒定慧三学之一,在佛陀的教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修习止业处有五种功德,即:

1、∵现法乐住:安止定是今生的安乐住处。

2、修观:强而有力的禅那是修习观业处的基础。

3、神通:以禅那为基础可以修成一种乃至五种神通。

4、胜有:证得禅那者死后能投生于梵天界。

5、灭等至:成就四禅八定的不来与阿拉汉圣者能入灭等至。

  三、观业处

  观业处的所缘必须是究竟法(paramattha,胜义法,第一义法)。根据《阿毗达摩》,究竟法有四种,即:心法、心所法、色法和涅槃。其中,涅槃属于无为法,并非观智的目标;而心法和心所法合称为名法。名法和色法,亦即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乃是由因缘和合而成,因此也称为缘生法、有为法、世间法、行法等。修习观业处,就是如实地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如果还未能知见究竟法,就不能修习真正的观业处。为了如实知见究竟名色法以及名色之因,禅修者在修习观业处之前必须先修习:

1.色业处(r?pa∵kamma??hàna),辨识究竟色法;

2.名业处(nàma∵kamma??hàna),辨识究竟名法;

3.缘起(pa?iccasamuppàda),透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名色法之间的因果关系。

∵1、色业处

∵有两条修习观业处的途径:第一条途径是先修行止业处达到禅那,然后进一步修行观业处,这类禅修者称为「止行者」(samatha∵yànika);第二条途径是以四界分别培育专注力达到近行定,但尚未达到禅那就直接修行观业处,这类禅修者称为「纯观行者」∵(suddhavipassanà∵yànika)。然而,无论依循哪一条途径,禅修者在开始修行观业处之前,都应当先修行「四界分别」。

∵要修行四界分别,首先应逐一地在全身辨识地、水、火、风四界的十二种特相。根据《法聚论》,这十二特相是:

∵1.地界:硬、粗、重,软、滑、轻;

∵2.水界:流动、粘结;

∵3.火界:热、冷;

∵4.风界:支持、推动。

∵有系统地熟练辨识全身的十二种特相后,再辨识它们为地、水、火、风,使心平静及获得定力。继续以四界分别观培育定力,并趋向于近行定。此时,禅修者发现全身呈现为一团白色物体。继续辨识白色物体中的四界,将发现它变得晶莹透明,犹如冰块或玻璃。持续专注于此光中的四界,即能达到近行定。禅修者将发现透明体粉碎成许多微粒即「色聚」(r?pa-kalàpa)。达到此阶段时,称为「心清净」,禅修者可借着进一步分析这些色聚而培育「见清净」。

∵辨识个别色聚里的地、水、火、风四界,将发现这些色聚非常迅速地生灭。由于还未破除三种密集,即:相续密集、组合密集与功用密集,禅修者还看到色聚是有体积的微小粒子,所以还停留在「概念法」33的领域,尚未达到究竟法的境界。更进一步分析四界,直到能在单独一粒色聚中见到四界。随后再逐一地辨识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与心所依处里诸色聚的四界,分析每一粒色聚中至少含有八种基本色法,即:地、水、火、风、颜色、香、味与食素34。

∵在分析了诸色聚里的八种基本色法之后,进而分析个别色聚里的其余色法,如: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身净色、心所依处色、命根色、性根色等,直到分析了一切种类色聚里的所有色法,并依次辨识六处门与四十二身分里的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和食生色,以此来修习「色业处」。之后,即可进而转修「名业处」,也即是辨识名法。

∵2、名业处

∵名法可分为能认知对象的「心」与伴随着心生起的「心所」;「心」可以分为八十九种,「心所」可以分为五十二种。如果禅修者已能达到禅那,那么分析名法可以从辨识与禅那相应的心和心所开始。禅修者先进入初禅,出定后辨识初禅的五禅支,直至能够辨识在每一个初禅速行心的心识刹那里的所有三十四种名法。之后再辨识初禅心路过程里其他每一种心识刹那中的所有名法。

∵能够辨识禅那心路过程名法后,还应以同样的方法系统地辨识眼门、耳门、鼻门等六根门在取相应的颜色、声音、气味(香)等所缘而生起的所有六门善与不善速行心路过程里名法。

∵在分析了内在的名色法之后,还必须以直接的观照力分析外在的名色法,乃至把观照的范围逐渐扩大至整个宇宙。如此辨识内外的名色法时,能够暂时断除「有身见」,因为当时不见有众生、男人、女人等等,只不过是名与色而已。于是证得了「名色识别智」。因为这个阶段暂时地镇伏了执取有所谓「我」、「人」、「有情」等的邪见,故称为「见清净」。

∵3、缘起

  此后,禅修者应进而修习缘起,即分析名色法之因。由于令禅修者获得此生的因是前一世临死时成熟的业,所以必须照见自己过去世的名色法。禅修者需要辨识过去、现在、未来的五蕴,之后再辨识在这三世之间因与果的关系。

  禅修者可以先培育定力,然后把智导向过去,渐次地观察自己过去的名色法:一天前、两天前、三天前、一个月前、两个月前、三个月前、一年前、两年前、三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直到今生结生(入胎)时的那一刹那。然后再以智慧之光照向过去,禅修者将会见到前一世临死时的名色法,或临死速行心的目标35。该目标将是业(kamma)、业相(kamma∵nimitta)或趣相(gati∵nimitta)三者之一。如果找到了该目标,就肯定能够找到作为今生果报五蕴之因的行与业有,以及围绕着该行与业的无明、爱和取。辨识前一世的无明、爱、取、行与业这五因,造成今世的结生识、名色、六处、触与受这五果,以此方式来观照前世与今生名色法之间的因果关系。此后,以同样的方式逐渐地向过去辨识以前的第二世、第三世、第四世……。如此尽能力辨识过去多世。

  借着辨识过去世因果而培育起观智的力量后,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辨识未来世的因果,一直辨识到证悟阿拉汉果以及般涅槃之时。那时,禅修者能辨识到因为无明灭所以色法灭等等。能用这种方法辨识缘起后,也应继续学习佛经与注疏中教导的其他辨识缘起的方法。此时,禅修者能暂时断除断见、常见、无因见、无作见等邪见,亦能断除对过去、现在与未来世的疑惑,证得「缘摄受智」,达到「度疑清净」。

∵4、观业处

  在分析究竟名色法与缘起之后,应进而修习观业处,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因为观业处的所缘必须是究竟名色法与缘起,所以在还不能够辨识它们之前就修观并不能算是修习真正的观业处。

  第三种观智是「思惟智」,培育这种观智需要将行法以分组的方式进行觉照。将行法分为——两组:名与色;五组:五蕴;十二组:十二处;十八组:十八界;十二组:十二缘起支。于此阶段,禅修者必须逐一观照每组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以智观照一切行法的生灭本质为「无常」,不断受到生灭压迫的本质为「苦」,没有永恒不坏灭的实质或我为「无我」。

∵在「生灭随观智」阶段,禅修者必须观照一切名色法直至它们的当下刹那(kha?a∵paccuppanna),并很清楚地观照到它们极其迅速的生灭。从「坏灭随观智」开始,禅修者不再作意行法或名色法的生起,而只作意其坏灭,观智成熟时,将会只看到行法的坏灭。此时,禅修者在观照称为「所知」(¤àta)的行法之同时,也必须修习「反观」(pa?ivipassanà),即观照称为「智」(¤à?a)的观智也是无常、苦、无我。禅修者如此观照所有内、外、过去、现在、未来行法的坏灭为「无常、苦、无我」之后,会看到没有任何东西可执取的诸行法之过患,并因此对它们感到厌离,内心之中自然会产生从它们当中获得解脱的愿望,寻求唯一的无为法——涅槃。

  如果禅修者在过去生中累积了足够的巴拉密,而在今生又足够精进地修行观业处,当观智成熟时,就能够证悟以涅槃为目标的道智与果智。此时,禅修者将发现所有的行法止息了,而内心却能完全地觉知寂界涅槃,获得四圣谛的真实智慧,现法亲证涅槃。

  如果对上座部佛教止观禅法感兴趣的禅修者,应当阅读巴利三藏圣典及《清净道论》、《摄阿毗达摩义论》等,也可以阅读缅甸帕奥禅师讲述的《智慧之光》、《如实知见》、《去尘除垢》、《菩提资粮》、《正念之道》、《显正法藏》等止观禅法的指导书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就应该直接去实践并亲自体证。

  四、断烦恼与证道果

  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导致生死诸苦之因是烦恼,有烦恼就必定有生死诸苦,这是世间之因果。要出离生死就必须断除烦恼,通过修习戒定慧,在证悟圣道时则可以断除烦恼,这是出世间之因果。世间之因果属于苦圣谛与集圣谛,出世间之因果属于灭圣谛与道圣谛。

  修行戒定慧,或者说修行止观可以断除烦恼。然而,烦恼是在哪个阶段被断除的呢?断除哪些烦恼呢?又是如何地断除呢?为什么能断除呢?下面将依据上座部佛法对此进行解释。

  烦恼的根本有三种,即:贪、瞋、痴。若再细分,又可分为「十结」(dasa∵saüyojanàni),即:欲贪结、色贪结、无色贪结、瞋恚结、慢结、见结、戒禁取结、疑结、掉举结、无明结。此「十结」将分别在四种出世间圣道中被断除,而阿拉汉圣道则能断除一切烦恼。

  在修行观业处时,依据修习世间慧乃至出世间慧而次第成就的观智可分为十六种,即:名色识别智、缘摄受智、思惟智、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其中能够断除烦恼的是道智。

  道智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由低至高依次为:入流道智、一来道智、不来道智与阿拉汉道智。

  所有的道智皆执行与四圣谛有关的四种作用,即:

  1、遍知苦:如实知见五取蕴;

  2、断除苦之因:道智能断除(减弱)相应的烦恼;

  3、证悟涅槃(苦之灭):道智取涅槃为所缘;

  4、开展圣道:道心中同时具足八支圣道。

∵1、入流道智

  当禅修者观照一切诸行无常、苦、无我的世间观智成熟时,即生起一刹那缘取涅槃为目标的更改种姓心∵(gotrabh?∵citta),超越凡夫种姓,而达到圣者种姓。此后即刻生起一刹那的入流道心。

  入流道心∵(sotàpatti∵maggacitta)又称为入流道智、初道智。入流,巴利语sotàpanna36,又作至流,即已进入圣道之流,必定流向般涅槃。

  入流道智能断除最粗的三种结:

  ①、执着实有我、我所、灵魂、大我、至上我存在的「有身见」(sakkàya∵di??hi,又作萨迦耶见,身见,我见,邪见);

  ②、执着相信修持苦行、祭祀、仪式等能够导向解脱的「戒禁取」(s?labbattaparàmàsa);

  ③、对佛法僧、戒定慧、三世因果及缘起的「疑」(vichikicchà)。

  同时,入流道智也能断除一切强得足以导致投生至四种恶趣(地狱、畜生、饿鬼、阿苏罗)的贪瞋痴,以及所有尚未产生四种恶趣果报的恶业。因此,初果入流圣者不可能再堕入四恶趣。

  入流道智生起之后,即证悟入流圣果。对于漫长的生死旅途来说,入流圣者已经走近了轮回的终点,他们的未来世将只投生于人界与天界两种善趣当中,而且次数最多不会超过七次。也即是说:入流圣者将于不超过七次的生命期间,必定能得究竟苦边,趣无余依般涅槃,绝不会再有第八次受生。

  所以,圣典中常如此描述入流圣者:

  ?ti??aü∵saüyojanànaü∵parikkhayà∵sotàpanno∵hoti∵avinipàta-∵dhammo∵niyato∵sambodhiparàya?o'ti.?

  「灭尽三结,成为入流者,不退堕法,必定趣向正觉。」

  入流圣者已经断除了邪见,他们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故意造作诸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之类的恶行,即使是在梦中,他们也不会再造作此类的恶业,因为他们已经根除了造作这些恶业的潜伏性烦恼。守持五戒是证悟入流圣果以上的声闻圣弟子们的行为素质。同时,他们对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