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禅学广狭二义辨

陈重晖

“禅”、“禅学”二语,在佛教界、学术界习见不鲜,近年来尤有“禅学热”兴起的势头。禅、禅学本有广狭二义,然非尽人皆知,故在使用上难免出现一些混乱,颇有“正名”的必要。∵

广义的禅——禅定及其异名

从汉传佛学的整体看,禅,首先是广义的,乃“禅定”的略称。

禅定一语,梵汉合璧,由梵语“禅那”的略称“禅”与梵语“三昧”的义译“定”结合而成。

禅那(Dhyaua)是印度各宗教所通用的一个术语,原出婆罗门教典《奥义书》,属“六支瑜伽”的第三支、“八支瑜伽”的第七支,是瑜伽修习中较高阶段的方法或定境∵。佛教习用之,涵义与婆罗门教大体一致,义译“思惟修”、“静虑”,以后者最称体贴。静虑,即寂静而又审虑,或在寂静心中审虑。《俱舍论颂疏》卷28云:“问:何等名为静虑?答:由定寂静,慧能审虑,故虑体是慧,定有静用及生慧虑,故名静虑”。意谓静虑乃定慧均等之义。该论明确指出:静虑唯指定境中具有定慧均等性质的色界四禅,在此之下的欲界定不够寂静故不称正定,在此之下的四无色定智慧昧劣故,不明禅那而仅名为定。这是印度小乘经论中一致之说。一类大乘经论亦持此说,如《大智度论》卷28云:“四禅亦名禅,亦名定,除四禅,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为禅。”

从后汉末安世高首次向中华译传禅法起,禅那便被略译为“禅”而成为汉语中的外来语。安译《大安般守意经》即把修禅译为“坐禅”,有云:“何以故不得禅”?“观空已得四禅”,此禅,指色界四禅。

在以后译出的不少大乘经论中,“禅”实际上从静虑的本义上,被用作一切禅定的通称,不限于色界四禅。如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所说大乘菩萨修的九种禅,不仅包括小乘的世间、出世间禅,还包括各类办事禅,远远越出了色界四禅的范围。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的四卷《楞伽》说有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援如禅、如来禅四种禅,这四种禅,包括了外道、小乘、大乘所修一切禅定。这里的禅字,若按小乘释义,用“定”(三昧)更为妥当。汉传大乘诸宗,多依此类大乘经,以禅为一切禅定的通称,禅定的略称,如天台宗智者大师分禅定为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三类,宗密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分佛教内外的一切禅定为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如来清净禅五类。此所言禅,皆不限于色界四禅。

禅定的定,乃梵语三摩地(Samabhi)的义译,略译“三昧”,另有“三摩提”、“三摩帝”等写法。此词也是印度各宗教所通用的,在婆罗门教典《奥义书》、《瑜伽经》等中,三摩地是修习瑜伽的最高境界,“八支瑜伽”,中的第八支,乃梵我合一而消泯了知识、能知、所知“三端”的境界。佛教所用三摩地,含义要宽泛得多,通摄一切寂定心境,义译有定、正定、正受、正心行处、等持等。定,为“心一境性”义,《俱舍论颂疏》云“心一境性名之为定”,“问:何等名心一境性;答:谓能令心专注一所缘”。谓定指心注一境而不散乱。正受、正心行处,谓心念无散乱、波动,端端正正,专注一善缘。《大智度论》卷23云:“一切禅定摄心,皆言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以蛇入竹筒意念的有序化,极为形象。等持,谓平等持心,不动不散。一说三摩地包括所有的有心定—有意识活动的定境,而不包括外道所入无想定及内圣所入灭尽定这两种停息了意识活动的无心定。

与三摩地含义相近的还有“三摩钵底”、“三摩呬多”、“三摩半那”。三摩钵底(Samapati)义择等至,谓心至于安和平等之境,较三摩地的包摄面更广,通摄一切有心定、无心定,乃至最为初始的片断定心。三摩呬多(Sanmanita)义译等引,谓引摄心至安和平等,指入定时心之自性《∵瑜伽师地论》云:“若有获得九相住心中第九相住心,谓三摩呬多”,九相住心指修定者渐次入定的九个阶梯,第九等持心,为不加功用而自然入定的境界。《唯识述记》卷6辨三摩呬多与三摩钵底的区别说:等持通定散,但专注境义;等引唯定心庆作意注故”。三摩半那(samapduua)指已入定心,《一切经音义》卷21辨其与三摩钵底的区别说:“欲入定时名三摩钵底,正在定中名三摩半那”。

禅定还有瑜伽、止观等异称。

瑜伽,是梵语yoga的音译,近代有译为“约嘎”的。此词早见于印度古籍《梨俱吠陀》,词根本义是给牛马套轭,以便驾驭,引申为自我调控身心,印度教《瑜伽经》释为“对心识作用的控制。”当初主要指禅定一类修心入定的方法,后来成为印度教的多种调控身心之道∵--诸如炼体制气、守戒、敬神、诵经持咒、修禅入定、爱心服务等修养体系的总称,被释为结合、联系——指通过瑜伽练习的纽带,把个人的自性与宇宙性或神大梵结合为一。∵

在佛教中,瑜伽也被用作以禅定为主的修持体系的总称。安世高译的一本讲禅定的书《道地经》(古印度僧伽罗叉造),后来西晋竺法护译为《修行道地经》,其梵文题目为瑜伽遮罗浮迷(Yogatarabhumi),义为瑜伽师的修行次第,与后来玄奘译的∵《瑜伽师地论》同名,瑜伽被译为道、修行道,主要指禅定。东晋觉贤译的《达摩多罗禅经》,原题亦为瑜伽遮罗浮迷,瑜伽即被译为禅。∵瑜伽义译“相应”,窥基《唯识述记》说瑜伽有与境、行、理、果、所化机感相应五义,而“多说唯以禅定为相应”,这在五相应中属理相∵应,指与真实相契。以禅定为瑜伽,乃狭义的瑜伽,若就五相应的广义而言,则境、行、理、果、所化机感,其实包摄了一切佛法,佛教的整个修持体系,总名瑜伽。最胜子释《瑜伽师地论》即云:“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瑜伽”。

佛教密乘的修持道更多称为瑜伽,有四部瑜伽之分。密乘传入汉地后,瑜伽渐成为密法的代称。南宋以降,社会上把佛教中持咒、焰口施食等法称为瑜伽,行此道者称瑜伽僧。显教的禅定,便不大称瑜伽了。印度教则以瑜伽为修行道的总称,禅那仅指禅定的某种境界,密法称曼多罗瑜伽、呾特罗瑜伽。

止观,是梵语奢摩他、毗婆舍那义译的合称,具定慧均等之义,正好是禅那静虑义的具体化,故一般都视为禅定的别称。关于止观的词义,可参阅拙撰《止观与气功》(《法音》1989年第3期)。

狭义的禅——禅宗

唐代以降,禅宗成为中国汉传佛教的主流,随禅宗之盛传,“禅”在很多场合都被从狭义上使用,成为禅宗、禅宗之禅的略称。《宋高僧传·习禅篇》所载高僧,率属宗门,以后续出的高僧传,皆沿此例。禅宗以外的天台、净土二宗,虽亦重禅修,然天台禅一般称止观,净士宗念佛法门不大称念佛禅。宋明以来,一般简称佛门诸宗为台、贤、禅、净、密或教、禅、律、密、净五家,其中禅即禅宗的略称。禅宗因以禅名宗,遂独占了禅的坐席。

禅宗在初祖达磨时代,称“一乘宗”,又有“楞伽师”之称。后来以禅名宗者,大概是此宗人自达磨以来特重坐禅之故。然六祖慧能,谓五祖弘忍“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坛经·行由品》),慧能还斥重坐禅的北宗说:“常坐拘身,于理何益”!似乎禅宗尤南宗之以禅名宗,颇有名不副实之嫌。

若论禅门宗旨,确实是首论见性而非首论禅定,见性属慧,尤属三慧中得实相般若、修慧,慧能即口口声声称其法门为般若波罗蜜,这在大乘菩萨行六度中属第六度,而非第五禅那度。禅宗所谓般若,指从现量证见自心佛性所得的直观慧、自然智。现量见性,在《楞伽经》中叫做“宗通”,禅宗以得宗通、见佛心为宗。《佛学大辞典·禅宗》条即说:“故由彼宗之本义言之,则与其谓为禅宗,毋宁目为佛心宗为适当”。

然禅宗所倡见性得慧,仍未脱离佛教禅定的基本规律——因定生慧、定慧不离的轨道。慧能即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慧之时慧在定。”(《坛经·定慧品》)可见南禅顿悟见性,并不离定。而定慧不二,也是禅那本有之义。禅门南北二宗,都称其所修的定为“一行三昧”,南宗还有“一相三昧”、“般若三昧”,其实皆一行三昧一类。北宗尤重坐禅入定,于定心中反观内照,由定发慧。

南宗虽不拘于坐的形式,却把一行三昧的实践贯彻于日常生活中,所谓“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坛经·坐禅品》)这种坐禅,是摄心常定于自性,不许一念迷乱。并非不修禅定,而是把全部生活都要禅化。南宗人斥形式的坐禅,是为破除对修禅必坐的执着而言,禅门大德其实还是十分重视坐,仰山即云:“若不安禅静虑,到这里总须茫然。”(《五灯会元》卷9)就坐的形式而言禅宗在汉传佛教诸宗中无疑是最重坐禅的,完全当得起“禅宗之称。

禅宗虽重禅定实践,但其所修的禅,非一般的小乘、大乘禅,而是以现见自心佛性为门的一行三昧、实相禅。《神会语录》、《禅源诸诠集都序》等,把达磨门下展转相传的禅称为“如来禅”,亦名一行三昧、真如三昧。如来禅之名义,出自达磨付以印心的四卷《楞伽经》。后来南禅中人为强调本宗“教外别传”之禅与经教所说禅的不同,把宗门传行的禅称为“祖师禅”,把经教所说的禅称为“如来禅”。禅宗,可谓以修祖师禅为宗。

其实,就大乘教理而言,菩萨行六度中的前五度,皆须以第六般若度为导首,方称波罗蜜,才能到彼岸。《华严经》卷37云:“一切智道常现在前未尝散乱,是名禅那波罗蜜。”祖师禅法,即属此类。这类禅那度,实际双赅禅智二度,统摄其余诸行。以祖师禅的实践为宗,是符合大乘教义的。

“禅学”广狭二义

佛教小乘以戒定慧三学总摄修行道,三学中的定学,又称“心学”、“意学”,专指修四禅定。定学虽以禅那为内容,但并不称“禅学”。禅学一词,系由早期汉传佛教界所说“禅数之学”而来,《高僧传·僧伽跋澄传》云:“时禅数之学甚盛”。禅指禅法,数指阿毗昙即对法、论,安世高即以精禅数之学著称。北朝著名禅师僧稠(479-560年),修小乘的十六特胜观及大乘《涅槃经》四念处观,当时来华的印度跋陀禅师称赞他说:“自葱岭以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续僧传·僧稠传》)这里的禅学,指禅定方面的修持成就及学问。

禅学一语,通用于近现代学术界,有广狭二义。

广义的禅学,乃禅定之学的略称,通指佛教各乘各宗的一切禅定之学,这是国内外学术界最常见的用法。如胡适《禅学古史考》、忽滑谷快天《达摩以前中土之禅学》、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及正果法师编著的《禅宗大意》等,都以禅学为佛教禅定之学、包括禅宗之学的通称。

狭义的禅学,多指禅宗之学。随禅宗之盛传,禅既成禅宗的略称,禅学便自然成为禅宗之学的略称。如蒙文通《中国禅学考》(见《古史甄微》)所考之禅学,乃达磨一系祖师禅。《佛学大辞典·禅宗》条说:“禅家之学,见性成道之法也”。以禅学为禅宗之学。这种解释,作为辞书之说,未免仅囿于狭义。禅宗传到日本后,亦略称禅,日语训读音Zen。近代,禅宗由铃木大拙等人介绍到西方,禅宗之禅便以日语训读的Zeu进入西方语言。近年来国内出版的《禅的故事》、《禅与文化》、《禅与西方世界》等书,皆以从西文倒译过来的“禅”为禅宗之禅的略称,禅学,也便被更多的人理解为禅宗之学的专称。实际上,就此词的本义及其使用惯例而言,应是广义的禅定之学。

由于“禅学”在六朝时代本指禅定之学,故也有人以禅学为禅定之学,以与禅宗之学相区别。如许丹《中土禅宗之导源与发展》即曰:“禅宗之禅与禅学即禅定之禅,名义混同,而意义迥别。”(见《禅学史实考辨》)沈诗醒《禅学、禅宗及其流变之初探》亦以禅学为“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所流行的各种不同的习禅理论与方法”,与禅宗之学判然有别。(见《香港佛教》第346期)这种狭义的禅学,较少使用。

禅、瑜伽、气功一类,作为东方文明的瑰宝,为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道教、儒家、医家等共同运用、发扬。在现代西方,瑜伽多被作为印度教修持之道或印度传统锻炼方法的通称,气功主要指中国传统的炼养功夫;带有梵汉合璧意味的“禅”,则常被看作佛家禅定、尤堪称佛家禅定精髓的禅宗之禅的专称。以“禅学”为佛教禅定学的略称,是最为适当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