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介绍德国哲学家欧根·赫里格尔先生,为了学禅来到日本,以练习箭术作为悟禅的途径,通过六年的艰苦学习,终于亲口尝到了禅的滋味。他的着作是西方禅学着作中最佳着作之一,并且在西方成为一版再版的畅销书。
日本人将射箭尊为一种艺术,指的不是运动员通过肢体的锻炼能加以控制的那种能力∵,而是一种精神锻炼的能力,它的目的在于击中灵魂的靶子。所以射手主要是朝自身瞄准,甚至能成功地射自己。对我们来说,在这种较量中,射手向自身瞄准——但又不向自身瞄准;射中自身——但∵又没有射有中自身,这样他既是瞄准者,又是瞄准物,既是射手,又是靶子,或者用最接近那些大师心要的说法,射手有必要不知不觉地成为一个不动的中心,接着,那至高的最终极的奇∵迹就会发生,艺术成为“无艺术”,射箭成为无弓无箭的非射箭;老师成为学生,大师转变为生手;结束成为开端,而开端又意味着圆满。
箭术是这样,剑道,水墨画,戏剧艺术也是这样。
开始学箭时,大师让他学“精神拉弓”,一年以后他才做到了“精神拉弓”,接下来要学的是放箭,大师让他先练“拉而不放”,其后的几个星期,几个月练习仍没有结果,欧根总是等不及就放箭,大师说:“你做不到在合适的时机正确地放箭,就因为你没有抛开∵自我,除非摆脱自我,不应练习任何东西。真正的艺术是没有目的没有目标的。你越是一心想学会以射中靶子为目的的射箭,你就射不好箭,靶子离你也会越远。你拦路虎是你的主观意愿太强了,怎么能学会呢,通过抛开自身,将你自身以及∵一切属于你的东西毅然决然的抛掉,除了无意识的紧张外,什么都不留下。如果一切以射手的无求及最终抹去自我为准,那么外在的实现∵定会不求而得,再也不用控制或动用才智”。
于是他按照大师的要求又苦练了很久一段时间,有一天欧根射了一箭后,大师才认为行了,他说:“这一次你在最紧张的时刻绝对做到了忘我与无求,因此,箭离开你就像瓜熟蒂落一般”。
最后学射靶子,大师让他练不瞄准的射箭,并说把射中的念头全部抛开,即使你箭箭都射不种也能成为大师,射中靶子只不过是你的绝对无求、无我、自弃的外在证实而已,只有当你达到最高一层时,你才能保证做到不会失去∵目标。但是为什么射手不用瞄准就能射中外在的目标,他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天,大师带他去演练厅,叫他在靶前的沙堆上插上一支又细又长如织衣针般的小蜡烛,灯火是那么暗淡,甚至连靶子的都看不清。大师射出了第一箭,从声音来看,已射中了靶子,第二箭也射中了,打开灯一看,第一支箭∵不偏不倚正好射在靶心的正中,而第二支则扎入第一支箭的尾端,透过箭杆最后紧靠着插在靶心上。大师说:“第一支箭你会想算不上什么大本事,因为练了这么多年,对靶台的位置已非常熟悉,即使漆黑一片,也一定知道靶在那里,但是第二支箭呢?这一箭的功劳不应属于我,是‘它’射出去,是‘它’射中靶子的。
大师的这两箭射中了欧根的心,一夜之间他仿佛变了个人似的。这样通过高度入静,大师将技艺的精神传给了欧根,他终于通过六年的苦练学会了箭术,体会了禅。
从大师的教导来看,他的理论都能在佛经和禅学着作中找到理论根据,而他却把禅用活了,活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正如铃木大拙所说:“假如一个人真想精通一门艺术,光有技巧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他必须超越技巧,让艺术成∵为一种源于无意识的无艺之艺。在箭术中射手与靶子不再是两个对立的东西,而是融为一体,射手不再意识到自身是站在靶的对面,试图射中靶心的人。这种无意识状态只有当一个人摆脱自我,彻底透空,并拥有完闰的技巧的时候才能实现。尽管在这面有某种异∵乎寻常的东西,这种东西只凭不断地研习是难以获得的。”
看完这本书后,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1.中国是禅的故乡,而现在却落后于日本,***法师只能去日本才能拿到学位。中国拿不出几本有创造性的禅学着作,而只好翻译西方的禅学着作。变成“出口转内销”了。欧洲的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都有禅学研究机构,而美∵国则有几十所禅学研究机构,声势之浩大是中国无法比的,大有佛法西去之势。我建议我国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在工作这余不仿翻翻有关禅学着作,看看这本小书《学箭悟禅录》,西方人悟禅悟得这么好,难道禅故乡的中国人还赶∵不上他们吗?“工夫在诗外”,通过学禅,人们将发现“禅”将会大大地丰富人们的思想,提高人的们的研究水平,使我国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出现更多的安和见藏大师式的学者。中国唐朝的诗歌之所以创下了辉煌的业绩,那是与知识界和佛学界的密切结合分不的。
2.建议禅学界向知识界大开方便之门,向他们介绍禅的思想和方法,不断总结他们学禅的体会和经验。这样,我国的禅学研究一定会掀起第二个高潮。
3.《禅》刊应组织一些人,研究国外的禅学研究情况,转载他们的好文章,介绍有创见的书籍。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像安和见藏大师所说的那样,去掉我执,一切以弘扬佛法为重,一切以普渡众生为重,不考虑其他∵的恩怨得失,我们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禅学的研究中心。
《学箭悟禅录》(德)欧根·赫里格尔着,余小华等译,今日中国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