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中常有读《出师表》不流泪,此人不忠,读《陈情表》不流泪,此人不孝之语。此二文皆以情情殷切动人名闻于世,但《出师表》重在叙君臣之义,而《陈情表》则专叙孝悌之情。君臣之义、孝悌之情,在世法中可谓一个较为永恒的文学主题,此为二文能感人至深的缘故。然而,在世法中,佛教徒辞亲以出家,从表面上看来,这种举动似既违君臣之礼,又人之义,以故多为世人所不理解。尽管东晋时的慧远法师作《沙门不敬王者论》,深明了“变俗则服章不得与世典同礼,遁世则宜高尚其迹”之理,也表达了佛教徒要“拯溺俗于沈流,拔幽根于重劫”的大志,但无奈众生无明业重,难以深悟远公此番至理。果能深明此理,则会理解佛教徒之出家虽“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均见《沙门不敬王者论》)。∵

其实,佛教徒之辞亲出家,披剃受戒,并不全是舍君亲眷属而遁入空门,恰恰是发大弘愿誓以成无上之忠孝节义。今乘闲读日僧慧印所辑之《洞山语录》,见其卷末收有良价禅师的两篇《辞北堂书》,从中足可见到佛教徒比世俗更重忠孝。以故诌成此则短文,聊解世俗之惑,更勖出家之众云尔。

母子之情,亲子之爱,人皆如此。从洞山禅师母亲的致书可以见到,她虽然同意了洞山出家,而内心却十分难以割舍。兹录片语,即可见其一斑。

吾与汝夙有因缘,始结母于恩爱情分。自从怀孕祷神佛,愿生男儿,胎胞月满,性命丝悬。得愿遂心,如珠爱惜,粪秽不嫌于臭恶,乳哺不倦于辛勤。稍自成人,遂令习学,或暂逾时不归,便作倚门之望。来书坚欲出家,父亡母老,兄薄弟寒,吾何依赖!子有抛娘之意,娘无舍子之心。一自汝住地方,日夜常洒悲泪,苦哉苦哉!……

如此骨肉情深,何止形诸纸墨者哉!然其形诸文字者,即令不忍卒读了。若不理解洞山禅师之大愿,则对大师之出家将不啻是不可理解,反而会将他的无上大慈当作大忍。但当我们一读《辞北堂书》后,即知大师不只是极尽人伦之礼,而且立誓要荷担如来之菩提,拔济历劫父母于三途。由是可知,披剃事佛,不只是不违世法之孝道,相反,它还是一种最完美的报父母恩的行持之道。还是让我们摘读洞山的一段《辞北堂书》吧。

伏闻诸佛出世,皆从父母而受身;万汇兴生,尽假天地而覆载。故非父母而不生,无天地而不长,尽沾养育之恩,俱受父母之德。嗟夫一切含识,万象形仪。皆属无常,未离生灭。虽则乳哺情至,养育恩深,若把世赂供资,终难报答;作血食侍养,安得久长!故《孝经》云:“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不孝也。”相牵沉落,永入轮回,欲报无极深恩,莫若出家功德。载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恩四有,无不报矣。故经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良价舍今世之身命,誓不还家;将永劫之根尘,顿明般若。伏惟父母心开喜舍,意莫攀缘,学净饭之国王,摩耶之圣后。他时异日,佛会相逢,此日今时,且相离别。良非蒙违日旨,盖时不待人。故云此身不问今生度,更向何时度此生。伏冀尊怀莫相寄忆。

书后附诗二首,此处暂不赘录。北堂一词典出《诗经·卫风》,后专为慈母尊称。从良价禅师母亲的信中可知:“父亡母老,兄薄弟寒”,大师的尊母正处风烛残年。站在世法的角度上看,骨肉之亲,母子情至.人尽皆同,因此,洞山禅师并不是一出家便舍家,而是于出家之后具书辞呈。这与世俗所谓的“出家便是无家”,甚至而六亲不认判然不同。今读洞山禅师此信,不止是可以纠正教外对佛门辞亲的偏见,而且可以使教内二众端正报“四恩”的态度,从而达到圃融世出世法的境地。

洞山禅师之《辞北堂书》,篇首即列天地父母之恩,然于父母养育之恩,以“世赂供资,终难报答;作血食侍养,安得久长!”佛门之报恩,非同世俗之以利养供之,而在于先自身修证佛果,然后再度父母出六道之中。因此,良价禅师之慈母在收到大师的两封信后,深明了佛法大义,作回书云:“今既誓不还乡,即得从汝志。不敢望汝如王祥卧冰、丁兰刻木。但如目连***度我,下脱沉沦,上登佛果。”可见,区区细微利养,不足以显佛门之大慈大悲,也非佛门法施之最了义。因而,举凡发大愿誓出家的宗师,其辞亲并非不孝不悌,反而是行最究竟的大孝大悌,这是世俗所不解佛教徒辞亲出家之处。今以洞山禅师《辞北堂书》以明之,足以解世人之惑,亦可避外道之诬。

其次,佛教徒之自度度亲,还不算是佛门行持之最了义。作为一个觉行圆满的大德,将会力争成此四弘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见《坛经》)因此,洞山禅师中在《辞北堂书》中。不只是表明了自己将以成无上正道来报母亲的养育之恩,且还誓愿要“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佛教是讲缘起的,依缘生之理而论,一切合识之流转,前无起点,后无终点,唯有修证佛法以出常流,方免流转。若此则无始劫以来,以因缘和合之故,则将有无量世之父母,亦将有无量世之子孙,这在慧远法师的《三报论》及《明报应论》中均已论及。因而,佛教在报父母恩中,就远不止局限于报今生父母这个圈子了,它有点类似于孟夫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佛法之慈悲度生,已远远地超出了孟子的仁义与恻隐之情:站在方便的角度上讲,佛门所报的四恩中有父母恩与众生恩之别;站在不二法门的境界上讲,众生恩与父母恩并无根本差别,但有“众生无边誓愿度”之大愿。千生乃至旷劫乃至旷劫之父母,有的可能出了常流,但诸多尚沉沦于六道(尤其是下三道之中),因而,佛教徒之辞亲出家,立誓要报父母之恩,其实质上与报众生恩是统一的。“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从洞山禅师辞母的诗偈中,足可见出大师报恩愿力的弘深。惟其有此誓愿,大师不只是成就了无上之佛道,而且还亲创禅门曹洞一宗。

此外,站在语言文字的角度上讲,洞山禅师的两封辞亲书,均援引了外典,也不违世情。诸如上信中之篇首由世法入题而谈,且援用儒典《孝经》中“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不孝也”之语,足以见到大师在修证佛法时,并不违世法。在《后寄北堂书》中,大师云:“阿兄勤行孝顺,须求水里之鱼;小弟竭力奉承,亦泣霜中之笋。”这中间就用了两个典,一是晋代王祥卧冰得鱼之典,二是三国时孟宗哭竹出笋之典。王祥、孟宗均以孝行动人而名垂后世,以故元人郭居敬将他们辑为《二十四孝》。正因为大师能援引儒典世法之语,以故字字动人心曲,语语不违孝行,读之颇似有世间《陈情表》之韵格。在另一方面,大师之援引儒典世法语以辞母,亦是大师的一种善巧方便。记得大师在沩山与云岩处参“无情说法”公案时,二位大师均有“我说法汝尚不闻,岂况无情说法乎”之语。同理,倘使大师在这里以出世间法之语来开示慈母,其母未必一闻即晓,而大师籍世法以开示出世间法,不啻使慈母心开喜舍,而且也使她明白了大师的出家修行、自度度人,乃是深报四恩的大行。“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洞山禅师之辞亲书圆融世出世法,非特于开示世人饶有益处,也显现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义趣。

也许由于洞山禅师的师承原因,曹洞一宗在修出世间法的同时,兼融了世法的某些合理因素。他所创立的“五位君臣”法门,未免不从云岩所传授的《宝镜三昧歌》中受到某些启示和影响。从他的辞亲书中重孝行这一点,即可从《宝镜三昧歌》中找到些理论依据,诸如“臣奉于君,予顺于父;不顺非孝,不奉非辅”等语即是。要而言之,出家与孝敬父母,修佛法与圆融世法,并不相违替。今之佛弟子,读洞山之辞亲书,也会理解儿子出家乃为一大事因缘,顿舍攀缘之心。若能如此读洞山辞亲书,无论在家出家、均会蒙效法益。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