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七塔寺,原为江西分宁令四明任景求私宅,唐大中十二年(858)任景求舍宅为寺,礼请心镜祖师居之,初名东津禅院,奉敕改名为栖心寺。心镜祖师的师父是唐代禅宗僧人虚默禅师,《七塔寺志》记载:“(心镜)复诣五泄,参虚默契旨,默乃马祖道一之嗣也。”“五泄”是山名,位于婺州(今浙江金华)。在《全唐文》里保存了一篇《心镜大师碑》,这篇碑文中明确提到心镜“后挈瓶履,以历湖山,灵境异迹。游览将毕,复诣五泄山,遇虚默大师,一言辩折,旨契符会。”也就是说,心镜在外出参学时,在五泄山遇见了虚默祖师,他与祖师交谈辩析,心心相契,于是就皈依了虚默祖师。在佛教典籍《宋高僧传》,禅宗灯录《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里没有”虚默”,只有“灵默”,但灵默默生平事迹与《七塔寺志》记载的虚默完全一样,可以看作是一人。又从佛教的义理来看,虚灵从来就有相通之处,两词可以放在一起并用,指的是一种空灵的境界。因为“虚”自为空,“灵”乃不昧。如《出三藏记集序》卷第八曰:“夫至人也,揽通群妙凝神玄冥,虚灵响应感通无方。”《净土生无生论》云:“融通空有莫尚乎中,虚灵不昧,此吾心自空者也。”“然则即虚灵而应物也,即应物而虚灵也。空即假中也,假即空中也,中即空假也,是称性而修也,绝待而照也。”《密庵和尚语录》曰:“干三连坤六段,若也不会,切忌地盈虚灵隐。”《宏智禅师广录》卷第六云:“衲僧默游寂住,虚灵妙通。”卷第八又云:“一点虚灵入道环,明月光中窥自己。白云影外到家山,金硆转侧夜潮落。”《真心直说》云:“众生本性故,有时名为正眼。鉴诸有相故。有时号曰妙心,虚灵寂照故。虚灵寂照故,有时名曰主人翁。”《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一云:“于长安崇福寺译乌荼所进《华严经》。圆照鉴虚灵邃,澄观润文证义。”《释鉴稽古略续集(二)》曰:“询及儒释道三宗。必欲达之以妙己虚灵。”《镡津文集》卷第十七云:“堪笑浮云高,凌虚翳日星(凌虚或作扶摇)。宁作兰蕙幽,草中自芳馨。自足乃天分,未需尔虚灵。掩翳之所恶,胡为久亭亭。”∵可见虚灵一词同义,“虚”与“灵”两者也可以互相换用,∵“虚默”与“灵默”乃为一人。

虚默的师父是马祖道一禅师(709~788),道一是中国佛教禅宗洪州宗的创立者.禅宗是中国佛教里最有特色的民族化宗派之一。按佛教的说法,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下面的弟子不解其意,唯有大弟子迦叶会意,露出微笑,于是,佛祖传迦叶于“正法眼藏”,同时还传了一领金缕袈裟作为传法的信物。这是禅宗的创始传说。迦叶因为得到了佛的传授,成为印度禅宗的第一代祖师。之后,禅宗在印度一共传了27代,到了5世纪时,第28代祖师菩提达摩从印度乘船来到中国。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初祖,在少林寺面壁修行九年,传法于二祖慧可,慧可传三祖僧璨,僧璨传四祖道信,道信和五祖弘忍在湖北黄梅广敞禅门,集众清修,∵过着择地而居的集体生活,禅宗开始初具规模,至六祖惠能大师时,禅宗正式建立。

六祖惠能对禅宗的贡献主要使佛教禅宗彻底中国化,他对传统的中国佛教进行了改革,更加明确了自心自佛的思想。他主张成佛不向外求,关键是自己找回自己本有的成佛之心,开发成佛自性,即他所提倡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主张。禅宗信徒不必拘泥于固定禅法的形式,而是在担水劈柴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禅法,得道成佛,因此将禅法与生活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他的思想由弟子法海记录在《坛经》里面。这是以中国人撰写的唯一的一部以“经”命名的佛教经典。惠能在广东曲江宝林寺招徒说法,一时弟子幅凑,影响广泛。南华寺因寺边有一条流水不断的曹溪,故惠能建立的禅宗南派又以曹溪而得名。惠能圆寂后,其弟子将他的禅法光大,并传播到全国各地,最后确立了曹溪一宗的正统地位,禅宗成为惠能弟子的天下。

惠能圆寂以后,他的禅法主要由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人继承,形成了两支派别。

怀让(677—744年),俗姓杜,金州安康(今陕西安康)人。唐仪凤二年出生,十岁时就雅好佛书,外貌特有灵表,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有一幅出家相,将来必能度人顺世。20岁时到荆南玉泉寺跟从恒景律师剃发,受具足戒。怀让感叹已经出家的人思循无为的态度,天上人间无有胜者,正如佛经所说出门在外,街道露地皆可坐一样。这时同学坦禅师劝怀让到嵩山去向老安禅师学法。他到了嵩山,在老安的建议下,转道曹溪宝林寺,成为惠能的弟子。惠能传禅不言好坏,怀让在宝林寺里静静修行,一直呆了12年,得到了惠能传的真法,成为一代宗师。唐景云二年(711)惠能圆寂,怀让离开曹溪宝林寺。先天三年(713)怀让来到南岳衡山(今湖南衡阳境内),住在观音院里。期间怀让因解救了僧人僧玄的拘刑之苦,被人们称为“救苦观音”。天宝三年八月十日怀让在南岳圆寂。春秋六十八。僧腊四十八。弟子道一为他建塔于别峰。宝历中朝廷敕谥大慧禅师。塔号名最胜轮。元和年中常侍归登为他撰写了碑文。

怀让有弟子有道峻和道一等9人,他们都是禅宗的高僧。其中道一是皎皎者。道一(709—788年),汉州(今四川广汉)人,俗姓马,人称马大师,后世又称之为马祖。幼年在汉州罗汉寺依释处寂剃度出家。20岁在渝州(今重庆)圆律师处受具足戒。同时也曾一度在新罗(今韩国)国王子无相(也称“金和尚”)座下参学,在剑南(今四川境内)一带游访问道。唐开元年间(713~741),道一听说怀让在南岳传曹溪南宗法门,于是前往入住南岳传法院。他为了早日成佛,独处一庵,成天坐禅,不理众人。这个做法引起了怀让的注意,怀让为了开导道一,在道一坐禅的地方每天磨砖,道一看见怀让磨砖,感到好奇,就问:“你磨砖干什么?”怀让回答:“把砖磨成镜子呀!”道一好笑地说:“砖怎么能磨成镜子呢?”怀让回答:“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道一听了这句话,立刻明白这是怀让在启发他,于是终于开悟,拜怀让为师,在怀让身边侍候十年,直到怀让离开人世之后,才离开南岳。

唐天宝元年(742),道一禅师来到建阳(今福建县建阳县)佛迹岭住下,他搭起茅庵,自创法堂,开始了说法传教的日子。两年后道一率徒众到西里山(在今抚州市境,又称“犀牛山”),建寺率众修持。以后,道一主要在南方一带活动,曾经在锡石寺(在今江西宜黄县)、南康龚公山(即今江西赣县田村镇宝华山)、洪州(今江西南昌)开元寺(即今南昌市佑民寺)等地居住。足迹涉及赣江两岸,南抵赣县以至大庾(今称大余)岭北,北到都昌、湖口,甚至安徽天柱山。东至贵溪、安仁(今余江),东南则越过武夷山脉进入福建、浙江等地,西达万载、铜鼓,有数十县之广。唐贞元四年(788)2月4日,道一示微疾而寂。塔葬泐潭寺后山宝珠峰(今江西宝丰县境内)下。唐元和年间(806~820年),朝廷追谥“大寂禅师”号,敕塔曰“大庄严塔”。清雍正十三年(1735),加封“普照大寂禅师”号。道一生前的开示、法语,由弟子辑为《马祖道一禅师语录》《马祖道一禅师广录》各一卷,收入《大藏经》中。

道一一生建立道场数十处,在江西省内至今可考的就有近40处。他以江西洪州为中心,弘扬曹溪宗风,建立了禅宗史上着名的洪州宗。道一禅师对中国佛教的贡献很多,最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了禅宗的丛林。佛教制度规定,出家的僧人集体居住。印度佛教僧人主要是选择城郊外幽静林地建寺院修行,就像树木聚集如林,因而得名丛林。马祖道一看到当时不少禅宗僧人是寄住在律宗的寺院里,他认为禅宗和律宗是应该有区别的,因此道一禅师广建道场,率众而居,创立了禅宗的“丛林”,亦即禅宗的寺院。住在丛林的人,集体修禅,共同劳动,过着自给自足的农禅生活。后来马祖道一的弟子百丈怀海制订了《百丈清规》,将这种制度进一步体系化和完善化。

(二)、发展了禅宗的思想。道一得到了怀让的传授真谛,弘扬六祖惠能以来的南宗禅法。他努力提倡“即心即佛”的主张,强调佛性在人每身中,“自性本来具足”。弟子慧海曾向马祖道一询问求佛法的事情,道一指出,你要求法,却放着“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什么?我遮(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因为“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所以关键是参禅修行的人要从自心去参悟,自己成佛。“即心即佛”是成佛的关键,但是更重要的是不要执着成佛,要用一颗平常心的心态来修持佛法,自始至终把握“平常心是道”。因为“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只有顺其自然,开发自性,用平常心来看待一切,方能修得成道。即心即佛是修行的重要一面,但是同时还要有“非心非佛“的一面,道一将此譬喻成,一个小孩子在哭,想办法让他不哭,是“即心即佛”,当小孩子不哭时,是“非心非佛”。所以即心即佛是成佛作祖的方法,非心非佛是更高的境界,是目的和结果。道一坚持了惠能的一切时中皆是禅的思想,强调“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随遇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总之,学佛成佛都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事务中,心外觅佛无佛可求,重要的是保持平常心,在平常心中求得解脱。为了开导后来人,道一注意因材施教,针对根机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如采用深沉、灵转、幽默、反诘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打、画地、竖拂、棒喝、拧鼻子、踏胸等多种方式,尤其是注意根据不同的场景,作随时随地发挥,创造了禅宗独特的禅法“机锋”与公案。

(三)、建立了禅宗分支洪州。马祖道一以江西洪州为中心,致力于禅宗的发展活动。他为重一方,以特殊的禅法与思想吸引了一大批人,甚至包括当地的高官和学者,也向他问法,亲受宗旨。在众多弟子中,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大梅法常等为较突出的人,他们与马祖一道致力于禅宗的演进,发扬道一的禅法和思想,完善禅宗丛林制度,形成了着名的地方宗教团体——洪州宗,对后来的中国佛教禅宗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禅宗“五家七宗”里,沩仰宗和临济宗就是马祖道一的再传法嗣沩山灵佑与第三代临济义玄分别创立的,特别是临济宗一直流传下来,至今未绝。

虚默的另一个师父是青原行思的弟子石头希迁。青原行思也是惠能的八大弟子之一。释行思,姓刘氏,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性情温和儒雅,年幼出家,不善言谈,每逢大家在一起讨论佛法时,行思就坐在旁边静听。听说惠能在宝林寺盛开法席,即前去听讲,惠能见他气度非凡,非常喜爱,器重他,让他居于众弟子之首。一天,惠能告诉他:‘自古以来都是以袈裟和佛法双行,然后师资递授,袈裟是用来表示信物,佛法乃是印心。我今天将他传给别人,不怕别人不信。但是我自接受了这件袈裟以来,已经遭受了多次苦难,如果再将它传下去,后代争抢必多,所以这件袈裟还是留在寺里用来镇山门为好。你不持这件袈裟,仍然可以作为我付法的弟子,去教化一方,不让佛法断绝。”惠能的一席话,让行思感动。既然他的心愿已了,于是告别惠能,回到吉州故里,住在青原山静居寺招徒传法,四方禅客拥入禅堂。开元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在青原山圆寂。朝廷敕谥“弘济禅师”。起塔名曰归真。

行思所传的法系称为“青原下”,与南岳怀让的系统“南岳下”相对。后来,青原下又衍出云门、法眼、曹洞三宗。

行思门下弟子以石头希迁最为着名。希迁(700—790年),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肇庆)人。从小就显示了沉毅果断的品格,自信力很强。他看到乡里的人迷信神祠、定期杀牛祭祀,就前去阻止。少年时到宝林寺投身惠能门下出家,因岁数小,没有受具足戒惠能就去世了。在惠能弥留之际,希迁问惠能:“你要是走了,我该去找谁呢?”惠能微微一笑回答:“寻思去!”。惠能离世后,希迁循着六祖的指示傍徨求索,他两次到罗浮,又往来三峡,每到一处就静坐。后来得一位长老指点,找到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青原山静居寺的行思,礼拜师兄为师。两人见面时,行思问:“从曹溪带什么来了?”希迁答:“未到曹溪以前,原未曾失落过什么。”行思又问:“那末你为什么要到曹溪去?”他回答:“若不到曹溪,怎知不失?”希迁的意思是我到你这里来是求长进的,未到曹溪谒见惠能之前,已经非常满足了,但是到了曹溪之后,才觉得自己还有距离。也表露了希迁对自己的自信心是非常足的。行思听了希迁的回答,非常高兴,称赞他:“众角虽多,一麟足矣”。

希迁在行思的门下授受佛法,行思觉得他属于可以雕凿的人物,为了让他学到更多的佛法,遣他到南岳参礼怀让。天宝初(742),希迁来到南岳,在怀让门下学习,学业大长。然后希迁再回到行思的身边,待行思离世后,他回到南岳,于南台寺东的一块大石台上结庵而居,时人因此称他为“石头和尚”。代宗广德二年(764),希迁应门人之请,下山住端梁弘化,和马祖道一,称并世二大士。他在南岳行化了近半个世纪,于唐贞元六年(790)圆寂,终年91岁。唐僖宗赐谥“无际大师”。

希迁的禅法特点是“石头路滑”。这是说他诚然孤峻傲世,但不时冷地里机变无常,难以捉摸。很多自认为参学有得的人,在与希迁争论时,自逞机辩,然而最终却滑落石头的陷井,因之得名“石头路滑”。希迁着的《参同契》是其禅法的代表作。相传他因读《肇论》至“圣人会万物为己”句得到启发,这是他对僧肇的“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的理解。“无己”的前提是“空洞无象”,既是“空洞无象”才能推出“万物无非我造”,有了这个前提才能“不已”,即在“无己”的情况下,做到了“会万物以成己者”。因之,他对于《肇论》中所说的‘法身不隔自他,圆镜体现万象’之旨深有契会,认为法身既是无象无量的,也应是圆融自如的、圆满的,入于没有生、住、异、灭变化的“无为境”。以圆明澄净虚灵寂昧之心,鉴照于六合三世,世界万象的空理都是自现的,即自性是空的。“参同”二字,原出于道家,“参“是指各种各样的事物皆各保持其特性,互不相犯。”同“表示万事万物虽然有各自的特性,但又统一的,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希迁以此来以发挥他的“回互”禅法,强调万事万物间既有互不相犯的情况,但也有相涉相入的联系,修禅的人领会到这一点,在日用行事上求得验证,灵照不昧,就是“契”。所以,他说禅观就是要做到既看到相互含摄的地方,又要看到互相排斥的地方,将静态与动态更好地结合起来。达到这样的认识,就是“即事而真”的境界。希迁发挥了惠能的佛性思想,他在惠能禅法的基础上,大胆从“即心即佛”出发,突出了心造万物并为万物之理的主张,提倡“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强调:“不论禅定精进,惟达佛之知见”。“能自知之,即无所不备”的自性佛思想。在实践上,他提出“触目是道”的主张。弟子慧朗问:“如何是佛?”希迁呵他:“汝无佛性。”慧朗再问:“一切含灵都有佛性,他为何却没有?”希迁直接指出:“这是因为你不肯承当。”明确地表示了佛性自有,不假外求的愿望。希迁自跟从行思以后,禅境得到了提升,禅法的运用也灵活细致多了。门人道悟询问佛法大意,希迁回答以“不得,不知。”又问:“向上更有转处否?”回答:“心空不碍白云飞。”暗示了在悟入以后,机境可以无限开拓,自在运用。

希迁弟子甚多,《祖堂集》记有7人,《景德传灯录》记有21着名的法嗣有药山惟俨、天皇道悟、丹霞天然、招提慧朗、兴国振朗、潭州大川、潮州大颠等。惟俨在同门中最受希迁器重,希迁晚年付法给药山惟俨。

值得指出的是,马祖、石头是同时代的人。石头长马祖约九岁,马祖先石头两年化去。两人虽为各宗之主,师承的宗风也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宗旨是无二致的。马祖常说“是什么”,石头常教人看个“谁”,其目的都是启发来人,开发自性。所以后人称他俩是一对无孔铁笛。就两人的禅法而言,马祖道一之盛倡大机大用,石头细密平稳,灵活自如,但两人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没有丝毫门户畛域之见。“石头路滑”的禅法特点就是马祖总结出来的。两人经常通过弟子互通消息,碰到凡是无法解答的问题,就派遣各人的弟子到对方去参学问道。如药山惟俨是石头的弟子,他在石头处未能得到满意的答案,石头教他前往马大师处,药山见到马祖言下契悟,侍奉三年,然后再回到石头身边,仍然得到石头的信任。中国成语“跑江湖”一词,最早就来源于江西的马祖弟子和湖南石头的弟子互相参学而得名的。

历史记载道一禅师有入室弟子139人。他们分布在大江南北。据陈荣福先生着的《浙江佛教史》统计,唐代在浙江最早传授禅宗洪州禅的有十人,他们是:杭州盐字海昌院齐安国师及其弟子径山鉴宗禅师,明州(今浙江宁波)大梅山法常禅师及其弟子杭州天龙和尚,婺州五泄山灵默禅师及其弟子婺州苏溪和尚,越州(今浙江绍兴)大珠慧海禅师,兴善惟宽禅师,鹅湖(今江西上饶西部)大义禅师,温州佛(山+奥)和尚,杭州大慈山寰中禅师,天台普岸禅师,衢州(今浙江衢县)子湖利纵禅师,台州浮江和尚,婺州木陈从朗禅师,杭州多福和尚,睦州龙兴寺陈尊宿,杭州千顷山楚南禅师,杭州罗汉院宗彻禅师,明州雪窦常通禅师,台州胜光和尚,金华俱胝和尚。

婺州五泄山灵默即虚默,是马祖道一的直接得法弟子。据《宋高僧传》、《祖堂集》、《景德传灯录》等佛教典籍记载,虚默的生平如下:

释灵默,俗姓宣,毗陵人(另说常州)。年少时就勤奋好学,经常学习起来忘记疲劳,希望通过学习取得仕进的道路,登上名榜,以荣亲里。有一天他到京城去考官,途中到洪州开元寺礼拜道一大师。

马祖问:“秀才到什么地方去?”

灵默答:“去京城选官。”

大师说:“秀才,离你太远了。”

灵默问:“和尚这里也有选官场吗?”

大师说:“你现在还嫌什么?”

灵默答:“或许选官也没有了?”

大师说:“非但秀才你选官也没有了,就是佛也不在了。”

灵默听得马祖的开示,豁然开悟。是呀,选官不得,与佛教的机缘也会错过去。于是他向马祖提出要投大师出家,马祖对他说:“给你剃头出家的这种小事马上就能办到,但是像出家事佛的这种一生大事因缘不是朝夕就能取得的。”灵默听了马祖的意见,表示愿意终身侍佛,于是跟从马祖出家受戒。

另一种说法是,马祖大师带领徒众修习禅关,大师以脸部动作来演示法相,灵默感应,密契玄机,心情迫切,立即提出要求披剃出家。若不出家,就像身上长了熟痈难受,非要立即刺穿熟痈,引流脓水,才能舒服心安。

灵默受具足戒之后,苦练禅修,确乎不拔,但成效甚微。有一天,马祖带领大众出西墙外游,忽然一只野鸭子飞过去,大师问:“身边什么物?”旁边的政上座答:“野鸭子。”大师又问:“野鸭子到什么地方去?”政上座回答:“飞过去了。”大师拽政上座的耳朵,政上座痛得叫出声来。大师说:“刚才野鸭子就在这里,何曾飞过?”政上座豁然大悟,境由心造,原来是自己的心动,不是野鸭子飞动。

灵默目睹了马祖开示政上座的过程,觉得委屈,没有无好气地向大师说:“我专门抛却选官的美好前景,投大师出家,而且终日禅修,但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结果。刚才政上座却得到你的开示指导,乞望大师也能发发慈悲指示一下弟子。”大师回答:“若论出家,我是你的师父;若说你能有什么发明和体会,这个师父不是我应是别人,你在这里到了驴年马月也不能得到。”灵默说:“要是这样的话,那就请师父开恩,给我指出一个能让我长进的师父来吧。”大师告诉他:“离这里七百里的地方,有一位禅师,叫南岳石头,你到他那里,肯定会有很多收获的。”

于是,灵默接受马祖的建议,辞别师父来到南岳。他心想,如果与石头禅师话语投机相契就住下来,不然的话就马上离开。他穿戴鞋履,手执坐具,走上法堂,礼拜一切之后,站在旁边。石头问:“你从什么地方来?”灵默心不在焉回答:“从江西来。”石头又问:“你在什么地方学习?”灵默感到失望,不予回答,拂袖而出。他刚走过门时,石头便喝。灵默在门槛一脚在外,一脚在内,急忙转头回看。石头拍手说:“从生至死,就这么一个汉子。更转头恼作什么?”灵默豁然大悟,这是石头禅师提示,让他明白生死事大,截钉截铁,不必在小处上做文章。灵默即拜石头为师,在石头和尚面前服侍数载,时人称为五泄和尚。

石头与灵默之间的问答公案在当时影响很大。后来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洞山和尚。洞山听了以后说:“当是若不是五泄和尚的机敏开悟,肯定会有大难来的。不过,虽然如此,五泄和尚的道路还长着呢。”长庆和尚听说这件事情后,仅说了一个字:“险。”净修禅师不理解,问其它僧人:“就像长庆这么只说一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僧人无法回答,只好自嘲地说:“都怨他认错了地方。”也有人问漳南和尚:“古人道:从生至死,只这个汉是。你该如何理解?”漳南说:“地狱渣滓,只有人才能做得出来。”又问:“深领和尚尊旨,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漳南回答:“只为这般汉。”该人说:“这么说来是则忘前失后了。”漳南答:“头上不秃,肚里无毒。”该人说:“贪看天上月,忘却室中灯。”漳南听后失声痛哭。玄觉云:“那个是涉在途处。”有僧云:“为伊三寸途中荐得,所以在途。”洞山、长庆、漳南三人对这件事情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洞山的意思是,正因为五泄灵默和尚的悟性高,接受石头的接引,将一桩生死大事给了了,不然,对五泄来说,机会就错过去了。长庆和尚也是这个意思,对五泄的机遇感到惊叹。漳南和尚的说法是,此事非是一般人所能为的。很多人都是“忘前失后”,但是五泄和尚属于非平常人,他不做“贪看天上月,忘却室中灯”之类的事情,所以这个机会尽让五泄和尚占去了,漳南和尚想到这里,怎能不失声痛哭呢?

灵默经过二位名师的教导,学问大长,真谛在握。史书记载多则他的公案,皆为接引他人自心自度,即心即佛的典型。现介绍如下:

案例一、有僧人向他问道:“何物大于天地?”灵默回答:“无人识得伊。”又问:“还可雕琢也无?”答:“你试下手看。”∵灵默坚持了万物唯心造的思想,强调大于天地之物,无人可识,也不可以雕琢,关键在于自心去体会,下手试试才知道。

案例二、越州观察使差人来向灵默求教:“依禅住持,依律住持?”灵默用偈文回答:“寂寞不持律,滔滔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锄头边。”偈文的意思是,寂寞时不一定要持律,滔滔心动时也不一定非要坐禅。浓茶几碗喝下去,为的是挥锄耕作。这是说依禅依律并不重要,只是手段,就像喝茶一样,只为解渴,最终的目的还是像种地,自己挖锄,自己解脱。体现了希迁强调的“不论禅定精进,惟达佛之知见”。“能自知之,即无所不备”的自性佛思想。观察使不解其意,差人送来百柄锄头,灵默见此情况,使棒赶出使者说:“我有一柄锄头,平生用不尽。谁要你送来?”使者回去将灵默的话说给观察使,观察使方为大悟,知道锄头即是自心开发,不用外求,感动地遥申礼拜。

案例三、有一个僧人问灵默:“此个门中始终事如何?”灵默回答:“你道目前成来多少时?”僧人答:“不会。”灵默说:“我这里没有像你这样跑来刨根问底的人。”僧人说:“那么你这里岂不是没有和尚接引人的地方?”灵默答:“待你来求则就有接引。”僧人说:“那就请和尚接引吧。”灵默反问:“那你欠少什么呢?”∵这是马祖接引弟子的典型用法。马祖对慧海说法:“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灵默援引乃师家风,强调的也是““自性本来具足”的即心即佛的思想。显出了洪州宗的真正面目。

案例四:有人问灵默:“有什么处去?”灵默回答:“无处去。”该人又问:“某甲何以不见?”灵默回答:“非眼所睹。”∵石头希迁强调“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有什么去处即是无去处,两者之间是统一的回互关系。“何以不见”并不等于它不存在,只是非眼所见,即见就是“触目是道”,亦达“即事而真”的境界。“石头路滑”的禅机被灵默运用的非常熟练,所以后来希迁的法孙洞山听到这个公案以后,称赞灵默是一个真正的“作家”。

灵默不仅在禅法上有殊胜之处,一生中还有不少神迹传说,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唐贞元初,灵默入天台山。这是第一个中国佛教民族化宗派天台宗的着名道场,全山有与天台者创始人智者大师有关的佛教寺院12所。灵默住在山中的白砂道场2年,传说猛虎也被他降服,跑到他的住所附近产子,有意皈依。后来又住在东道场。这是一个地僻人稀的地方。有一天晚上,震雷暴雨下了一夜,山上的悬崖危石被雨水冲走。第二天早上出门一看,寺院周围大树歪倒,树枝交络,将寺院给围了起来,然而灵默住的茅蓬却完好无损。此事被当地人士看作是一个奇迹,人们纷纷来到寺院参观赞叹。再往后他游东白山,突然中毒,灵默不求医生,只是闭关宴坐。不久体内的毒素随流汗排泄滴出,恢复正常。由于他有神迹,受到当地人士的尊重,阳灵武将李望礼请灵默居住五泄山。唐元和初年,天早久不下雨,农田暴裂,人心惶惶。灵默沿着涧走看见青蛇瞪目恕视行人,一动不动。他上前恕斥青蛇:“老百姓因为溪水竭,庄稼长不出来。你为什么不施雨救救灾民呢。”当晚,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境内人民因而得救。平昌孟简中丞廉欲把浙东地区的佛寺拆除,僧人纷纷逃散,暨阳令李胄崇信佛教,上书要求灵山得以保护,灵默居住的寺院被许可重建。元和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灵默化缘回来,自知离世期限已到,于是澡沐焚香,端坐绳床。召集僧众,殷勤叮嘱弟子,开喻门徒说:“妙色真常,本无生灭。法身圆寂,宁有去来?千圣同源,万灵一辄。吾今示灭,不假兴衰。无强劳形,须存正念。傥遵此命,真报我恩。若固违言,非吾弟子。”∵灵默说毕,正襟安坐,叠掌收光,溘然而绝。享年七十二。法腊四十一(另说三十一)。浙江有名高僧志闲,道行峭拔,文辞婉丽,为灵默撰写了碑文。

灵默即虚默依存青原和南岳两家,亲得马祖与石头的宗风,禅绩显着,其精髓在他的临终付法偈中表露无遗.∵“妙色真常,本无生灭。法身圆寂,宁有去来?千圣同源,万灵一辄。”此为般若空观的运用,真常一如,原无变化,也无生灭,也无去来,本来如此,万法归一。因此,学佛得法,贵在领悟,不在经文。贵在即心顿悟契入。《景德传灯录》卷七载,洞山悟本幼时出家,师父让他念《般若心经》,念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时,悟本忽然以手摸脸,问师父:“我的眼耳鼻舌等不是都在吗,为什么经里就没有呢?”师父大惊,觉得不可理喻,于是对他说:“看来我不是你师父,你得找其它人做你师父。五泄灵默可以做你师父。”悟本按照师父的旨意,前往五泄山礼灵默禅师。可见灵默对佛法的理解受到了其它禅师的尊敬。灵默风节高亮,即使在离世前,也不愿劳累众人,不假兴衰,不以家法而以佛法为唯一宗旨,强调正念,胸怀广大。史载灵默有弟子四人,除悟本外,七塔寺心镜亦为其一。另二人俱不见载。∵∵∵∵∵∵∵∵∵∵∵∵∵∵∵∵∵∵∵∵∵∵∵∵∵∵∵∵∵∵∵∵∵∵∵∵∵∵∵∵∵∵∵∵∵∵∵∵∵∵∵∵∵∵∵∵∵∵∵∵∵∵∵∵∵∵∵∵∵∵∵∵∵∵∵∵∵∵∵∵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