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学修,方法虽各异,但路径可归为两条:

第一、从修止上入手,得“心一境性”与“轻安”(三摩地),在此基础上修观,了明真义,证得空性,止观双运,得以成就。

第二、从修观上入手,通达无我正见,由正观察力引生轻安,得“心一境性”,止观双运,得以成就。

以上两种路径,前者适用于烦恼障重,心较散乱的修习者;后者则适用于有一定禅定基础,心较清静的修习者。

鉴于目前大多数习修者属于前类根性,因此,金刚禅定采用从修止入手的习修路径,即:用“三密相应”的方法,以“咒、印、观”摄持行者散乱的“身、口、意”,得“心一境性”与“轻安”,入三摩地,得定开慧,以般若对治烦恼,并通达无我的正见,止观双运,得其法要。

一、金刚禅定的修止

金刚禅定的修止,是用“三密相应(瑜伽)”的方法,摄心于所缘之境上,“从有相瑜伽入无相瑜伽,无上瑜伽;生起次第入圆满次第,于专一瑜伽,离戏瑜伽,无二瑜伽,无修瑜伽四大法位中,摄于三密瑜伽旨趣,直入三昧(三摩地)”。(见海空***《开示心要》)

在修止时,习修者所遇障碍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种:

其一:散乱、掉举。主要是摄心系缘用力过猛所致,因而又被称为禅定中的“急病”。

其二:昏沉、沉没。主要是摄心过于缓懈所致,因而又被称为禅定中的“宽病”。

以上这“急宽”二病,为修止时的两大障碍,金刚法对症下药,特设如下对治之法:

首先,散乱、掉举是初修止时的最大障碍。

散乱:指初修止时,念头驰荡流逸,思此念彼,难以控制,不能专注于所缘之境上。

掉举:指修止时,虽能达到片刻入定,但在定中不自觉地浮想连翩,回忆起日常所贪爱的(嗔恨的)东西。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把掉举分为粗、细两种:

粗掉举:指心中忽念可爱(可恨)之事,而生贪着。

细掉举:指心念已浮动,心中即将现可爱(可恨)之境,但还未生贪着。

散乱、掉举力大时,使习修者无法顺利修止,对治方法如下:

1)及时察觉,提起正念。

在修止时,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正知”,即时觉察念头的将生、已生和未生,当散乱和掉举将生和已生时,要立即警觉,将意念转回到念咒,观相,结印上,并专注一境,将念头断在未生时。

2)心系脐下。

散乱和掉举的生起,是因心意过于向上,引动粗气上头。因此,在习修时,应将观想之相观想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令气随念下沉,心即随之平静。

3)放缓其心,令其自然。

散乱和掉举的生起,是因摄心太猛,表现为头重、胸痛等现象。因此,在习修时,不要令心过于紧张,放宽其心,自自然然系心于咒、印、观之上,松紧适度,即可对治。

4)暂停修止,专修对治。(此为止观双运的方法)

如果散乱、掉举过于猛烈,用以上方法皆不能平息,就可以采取暂停修止,专修对治的方法。针对散乱、掉举产生的境相,而修观加以对治,并辅以加行:

针对多贪欲的障碍,可修不净观,观自他身体污秽不净,不值得贪念,人生无常,以“苦集灭道”的圣谛加以分析观照,并可加行《百字明咒》。

针对多嗔恚的障碍,可修慈悲观,观一切众生皆同父母兄弟,在无始的轮回中,各有苦难,生起慈悲、济度之心。并同时加行《大悲咒》。

针对无明、邪见、所知障碍,可修因缘观,用佛所说关于生死因果的“十二因缘”说,来观析这世所受之苦,乃前世所造的业的果报;而今世所造的“业”,必然会种下来世的生死之因。业的产生,正是因为“无明”所致。若欲断除生死的恶性循环,唯有息灭心中的“无明”,了知真义。在如是修观的同时,可配合加行《百字明咒》,破除邪见,生起正见。

针对障碍重重的习修者,可以分成以下两种情况加以对治。

第一种:身体障碍重者。指有身体疾患者,因病痛无法修止。此时应以金刚法的法行(动法)习修为主,并常持《六字大明咒》,忆念观音菩萨相好,光明,功德,并加行《除万病咒》,专修对治。

第二种:心魔障碍重者。指在禅定中出现各种幻听、幻觉。此时应以修观对治。若出现幻觉,不论是令人恐怖的形象也好,令人欢喜的形象也好,或是看见佛菩萨的形象,都应用佛法的观点来分析:这无非是寂定时,意识中现起的幻觉,无其实体,绝不当真,“凡所有相,必是虚妄。”不为其所动,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同时,可加行《降魔咒》、《百字明咒》。

第二、在修禅能达到片刻入定时,昏沉、沉没会成为主要障碍。

昏沉:指昏昏欲睡,头不自觉地低垂,无力摄心专注于所缘之境上。

沉没:又译为“退弱”,心沉重的程度比昏沉要轻得多。沉没起时,心尚明了,亦未离所缘之境上,只是对所缘之境不太明了,心缓懈无力。习修者很多堕在沉没中,还自以为在定中,久而久之,非但没有智慧,反而增长了愚痴和妄念,乃久修者的大敌。

昏沉和沉没生起的原因,主要是摄心过缓,或饮食、睡眠不调所致,对治方法如下:

1)及时觉察,警策其心。

在修止时,应保持明觉,在昏沉、沉没将生、已生、未生时,策心提念,专注于咒、印、观之上,令其明显。

2)观想光明。

昏沉、沉没时,口中流涎,身体曲倾,头低垂,心中昏暗不明,此时可观想日月灯光,明能破暗,使清明之气上冲,心自明利,然后再继续修止。

3)暂停修止。

若昏沉太重时,应暂停修止,以冷水洗脸,活动肢体,使身心振作,昏沉消散。然后,再坐下修止。若因睡眠不足所致昏沉,应睡足觉,待精神振作后再修止。

以上的对治方法,习修者可作为参考,修止时,障碍太重者,最好要请教***,得***指点,不可盲目行事。

二、金刚禅定的修观

修观,是在寂定心中生起智慧,产生正观察力,用佛家的哲学观剖析对治烦恼。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修缘空性(无我)观。首先要树立通达无我的正观,然后在正修观时,依所缘通达无我真义,进一步产生正观察力,由观察力引发“轻安”,其“观”即成。修观的次第如下:

第一、树立通达无我的清净见,这是修观的基础。

修观若没有清净见作基础,就不能产生“正见”,“正观察力”。

“清净见”,也称为离增益,损减二边的“中道正见”。

即一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本来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性,就是涅磐,也是依断除障碍而安立的。众生由无始传来的“妄执”习气,把无实性法,执着为有实性,就是“增益执”,也叫做“有见”、“常见”。

一切法虽无实性,但却是依一定的因缘决定当生、当立,并非全无。若将诸法无实性,理解成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损减执”,也叫做“无见”、“断见”。

这“常”“断”二见,都不合于真理,偏于一边,所以又称作为“边见”。

“中道正见”即清净见,既不执着于诸法实有的自性,也不否认它的存在,如实了知“诸法因缘生,故无独立的自性”,不堕于“常边”;也了知“诸法既然因缘而生,就有因果”,不堕于“断边”。不堕二边,故名“中道”。

以中道正见,了知佛陀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涅磐寂静”的四法印,在此基础上的“观”,方为“正观”。

第二、以清净见断除“我执”,产生“缘起性空”的正观察力,证得空性,成就空观。

修观的人,必须先认清所执着的境相,再依正见通达所执是空,才能断除妄执,不是闭上眼睛,一切不分别,便是修空观。比如在黑暗中误认绳为蛇,生起恐怖,此时必须用灯来照亮,看清是绳不是蛇,恐怖才能消除。若看不清楚,恐怖终不能消除。“若未破此境,非能断此执。”

修观,是佛法特有的修法,若仅仅修止,虽暂时可以压伏烦恼,但却没有得到断除烦恼的智慧,不能消灭烦恼的种子,不能达到出离生死的目的。只有修观,才能与宇宙的真如实相相应,获得断离烦恼、无明,超生脱死的智慧。

三、金刚禅定的“止观双运”

止观双运,是指行者从修止入门,系心一缘,渐入静定,当能随意恒久入定时,于寂定心中修观,观修至“妄念”消灭,明了真义时,则心更寂定,发身心轻安,定慧双得,是名“止观双运”。学双运法的前提是,必先得止观,若未得止观,则无止观双运之说。

止观二法,在佛法中被喻为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修次第论》说:“若时多修毗钵舍那(观),智慧增上,由奢摩他(止)力微劣故,如风中烛令心动摇,不能明了见真实义,故尔时当修正奢摩他。若奢摩他势力增上,如睡眠人不能明了见真实义,故尔时当修智慧。”可见,止观必须兼修,使止观势力平均,才能明了真义。若只修止,不修观,就不能得到断无明的智慧,不能究竟圆满;若只修观,不修止,已修得的止,也容易失退,心不能寂定,观也就不能成就了。

金刚禅定以三密相应的形式,使“身口意”构成的自力与“咒印观”构成的佛力相应,“摄于三密瑜伽旨趣,直入三昧(奢摩他,止),点开心要,得定开慧(毗钵舍那,观),能除一切恶,能断一切烦恼,能明一切见惑,能得无量智慧,以至明心见性,而达慧照之妙用。”(见海空***《开示心要》)

行者在得“止”与“观”后,进一步学习“双运法”,在习修中磨练止观,使定慧一体不二,“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通过体证,灵活应用,断灭妄念,安然自如!

(前所讲在修止时的对治方法,就是止观双运的实例,至于止观双运在个人习修中的运用,则全凭行者个人体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