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一日静坐,忽如冷水泼身,诗偈如泉涌。∵自念曰:

∵“此聪明境耳”,时已丑春也,自此曩锥渐灵,贤士大夫争

∵重之....。∵〈∵行状∵〉

∵所谓“诗偈如泉涌”、“此聪明境耳”正可显出禅悦之风表现在

∵文学上的趣味,也正因为这个因素,湛然澄开始在士人阶层中展灵头

∵角,因此,湛然澄此时是以文学的聪慧与士人论交。但再过一年之后

∵,他在佛上的造诣才至于更上一层;达到所谓:“性根洞朗,言语契

∵机,于诸佛事,不思议应,于诸经旨,玄会彻微。”的境地。此时他

∵开始寻求印证,所以一年之后,少室的慈舟方念到绍兴之时,他便求

∵见印可,正式地成为曹洞二十七世的法嗣,自此才开始匡徒说法,所

∵以湛然澄与士人的关系,也开始由文学而转至佛法义理。此一层面,

∵最明显的就是周海门、湛然澄到剡溪明心寺讲论。∵周海门在∵〈∵诸湛

∵然师临讲席启∵〉∵中所谓:“一方久瞻法眼,四众连停毫光”,∵足以

∵表明湛然澄在当时已颇有名声。

∵从文学转主佛法义理,促使湛然澄与名士的交往更加密切,其中

∵最明显就表现在周海门与湛然澄的论道,在∵〈∵塔铭∵〉∵中尝记:

∵....师以平易简亮,倾重一时,嵊县汝登周公,初请师剡溪

∵明心寺说法,翰林黄公,用先吴公,鲁唯张公,诸达官皆执

∵弟子礼,请问法意,翰林望龄陶公,舜鼎王公,奭龄陶公,

∵承业祁公,承事尤加敬切。〈会稽云门湛然澄禅师塔铭〉

∵因此,湛然澄与周海门的论道,实是宗风振起的主要因素,〈塔

∵铭〉中言湛然澄以平易简亮而被推重,这和周海门平时论道风气相符,

∵所谓“简易直截”与“平易简亮”之间可说是互通的权门,而〈行状〉

∵中记湛然澄是“....虽人所苦难贱简事,率躬亲无所讳惮....”〈行

∵状〉也与“生活日用”的精神相通,因而以周海门为主的讲会中,湛

∵然澄均参与其间的讨

∵页164

∵论,这在〈越中会语〉就记有周海门与湛然澄论讲“心造”的问题。

∵湛然和尚谓:“一切惟心造,辟如人偶然吃一跌,何曾造此

∵跌来。”,先生曰:“此跌造即有不造,即无。”,诸子曰

∵:“已是跌了云,何得无?”先生曰:“若吕正惠公使高丽

∵,遇风涛,樯折舟,人大恐,公恬然若在斋阁时,....由此

∵观之,舟人有险有堕,正惠公....无险无堕,各随心造,岂

∵不显然。”〈越中会语〉

∵在此可明显看见,周海门与湛然澄论道的关系,论到心体是“无

∵”时,则周海门即为湛然诠解,因此,湛然澄参与讲会之中,并和儒

∵士互相交往论道,造成儒门宗风的实质影响,其间的往来则正如〈剡

∵中会语〉所记:

∵甲辰闰九月十一日,郡中诸子郑世德、全若可、刘冲倩、范

∵孟兼、王世韬、刘特倩、周聚之、王世弘、沈虞卿、余罗卿

∵、王世文辈同刘玉笥先生入剡,湛然和尚亦相与俱,....〈

∵剡中会语〉

∵刘冲倩、刘特倩、王世弘、王世韬诸子均是越中周海门的重要门

∵生,而越中讲会,则以周海门与陶望龄为主,因此,湛然澄直接参与

∵周海门,陶望龄的讲会之中,与儒士谈佛论道的影响自是可知。湛然

∵澄对于儒生的影响,从陶望龄的弟弟陶奭龄为湛然澄所写的〈塔铭〉中

∵,即可得知当时影响所及,〈塔铭〉记曰:“所交缙绅,皆当代名士,

∵而与余兄弟特善,所以获管窥兹事,得师力为多。”〈塔铭〉,这实是

∵湛然澄在浙东提振宗风实况,而其铭曰:“曹溪耶溪,异流同源”则

∵正足以说明浙东为宗风披靡之状。

∵浙东参禅风气除了受湛然澄的影响外,密云圆悟更是提振宗风的

∵主要禅师,密云悟的兴起,正如黄宗羲所言,“....有明罢科,所聚

∵贫子,百年粥除,香灯而止,间生天童,中兴象教,妇人儒子,惮悦

∵喜笑....”

∵页165

∵(注∵62∵),因此,密云悟对浙东的影响比湛然澄更为巨大,尤其就

∵论学的儒士而言,影响实为深远,就当时风气而言,湛然澄参与周海

∵门的讲会,已使儒门之士论佛论道之风蔚起,有不可抑遏之势,而密

∵云悟更以临济棒喝教法加巨其势,他以简易当下,喝起现在的法门,

∵使儒门弟子深受影响,黄宗羲对此感受极为深切,因此在《思旧录》

∵中尝记有:

∵吾邑有沈国谟、管忠圣、史孝咸为密云悟幅巾弟子,皆以学

∵鸣,....(注63)。

∵邵适系在〈姚江书院传〉中记史孝咸之传时也记有:

∵崇祯中,沈、管、史诸公特起,讲学于半霖,时人颇共迂怪

∵。沈先生识行超卓,教人当下识取良知,故议者有禅学之目

∵....(注64)。

∵若说湛然澄打开浙东禅风的话,那么密云悟更将禅风深入儒门之

∵中,并左右儒门的论学,这现象在天启、崇祯年间非常明显,天启年

∵间,陶望龄之弟陶奭龄与刘宗周继周海门之后发起〈证人讲会〉,希望

∵延续儒门一脉瓣香,最后却因宗风的渗入而分立两会,陶奭龄领沈国

∵谟、管忠圣、史孝咸等人另立白马之会,就是受到禅宗因果之说的影

∵响;对“良知”、“觉”、“悟”、及“生死”的见解都不相同,这

∵些与密云悟的影响有最直接的关系。

∵对于密云悟的兴起,也和周海门、陶望龄的关系密不可分,周海

∵门以三教论理,不重名相的论学形式,在晚明中颇受重视,若以讲会

∵之盛来看,在当时实具影响力,对于风动士子而言则又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因此在浙东,周、陶二人实是引领士人的代表,而周海门与佛

∵家的友好态度,更是佛门之士论道印证的最佳人选,因此密云悟在告

∵别师门后即前往天台,过访周海门,这如《年谱》所记:

∵页166

∵(万历)三十五年丁未(1607),师四十二岁....乃截江过

∵天台,访周海门居士,士以道学,人望隆一,世称门庭高峻

∵者,师与之本色相见,脱略窠臼,士为手舞足蹈,乃馆师别业,日夕

∵质证,恨相见晚,....∵及师辞去,∵与师订出世之期,师以住山告之

∵,士云,知命以***,且道风遍界,安能深自密惜耶!《密云禅师语

∵录?天童密云禅师年谱》(注∵65∵)

∵由《年》知,密云悟与周海门论道十分相契,并深以密云悟不能

∵继续阐发佛门之奥而叹息,即使如此,密云悟仍然成功地打入儒门的

∵核心,并获得周海门的认可,这实有助于密云悟在浙东士人间的往来

∵交游,故密云悟到达绍兴时,旋即与陶望龄等人相交结:

∵....至绍兴邂逅王静虚,虚素奉师,奖掖一时,留神空宗之

∵士,有若陶会稽望龄,王司空舜鼎,威假馆愿留,憧憧咨叩

∵无虚日,故师与之酬酢最多。〈∵年谱∵〉

∵至此,随后一年半就直接住在陶望龄的家中,交结浙中名人学士

∵,正如∵〈∵行状∵〉∵言:

∵师四十三岁,居石篑山房,亦名护生庵,或曰:非也,护生

∵庵去石篑山房半吼地,乃陶会稽家世植福地,盖吼山云。〈年

∵谱〉

∵陶望龄为密云悟提供居所,主要是等于提供了密云悟结交浙东名

∵人的机会,这在密云悟第二次到绍兴暂憩护生庵时的记录即知:

∵....∵九月至绍兴暂憩吼山护生庵,∵黄檗费隐容、沈文学求

∵如,皆前后继见,而容,遂获契证云。〈∵年谱∵〉

∵密云悟能够在浙东立脚,实是周海门启之,而陶望龄引之而致,

∵陶望

∵页167

∵龄不仅是提供住所,∵更将他推介给其他士人,这如∵〈∵与幼美兄

∵八首∵〉∵所言:

∵圆悟老人语,较妙喜殊,平实吐心直示,无一字覆藏,愿精

∵贤谛思之,小参法语、书札,尤易看也(注66)。

∵因此,密云悟在浙东的影响,和周海门、陶望龄、陶奭龄有密不

∵可分的关系。尤其以护生庵为中心的往来论道,更使得明末浙东论道

∵之士的紧密结合,如陶、沈、管、史与王金如等辈论说不离宗门,就

∵与密云悟所倡宗风有关。密云悟能够于浙东振起,若无周海门与之本

∵色相见,陶望龄移师护生庵,则能否左右风潮,实属难言,但有周、

∵陶的助力,遂使浙东成为复兴临济的主要源头,因此周、陶二人实与

∵临济的复兴有最直接的关系。

∵六、结语

∵浙东地区是阳明心学发展最盛的地区,何以在儒学极盛之地却发

∵展出灿烂的宗风?而在晚明之中,儒学淡泊之时,临济、曹洞却大张

∵其帜?事实上,整个发展都有其思想上的承继与变化,正如以上所讨

∵论的,浙东宗风大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湛然澄和密云悟的提振,但湛

∵然澄和密云悟如何能够进入浙东一地?或许,何以会在浙东停留,且

∵兴盛于此?这才是浙东宗风大盛的主要问题。从思想的角度上来看,

∵思想的会通是一个基础点,因此,周海门的思想观念就变得格外重要

∵,尤其是他的本体观,三教会通的论点,以及简易直截的工夫论,都

∵为佛教的渗入造就了可能性的基础,而陶望龄与陶奭龄本人不避讳禅

∵说的态度,更成为禅宗进入浙东的积极助力,故当浙东的主要思潮是

∵由周海门与陶望龄所兴发影响时,密云悟与湛然澄才可能透过周、陶

∵二人与士人产生互动,形成一股论道、论佛的风气,因此,湛然澄、

∵密云悟如何与周海门论道,并进入论道的讲会之中,才是推动宗风的

∵积极力量。

∵页168

∵浙东宗风大盛的缘由则如上所论述,在思想上,周海门的思想中

∵已有会通的种子存在,而在陶望龄的思想中更是直接坦承对禅宗的趣

∵好;在风气上,周海门承继阳明、龙溪一脉的讲学学风,引领讲会,

∵而陶望龄则推动讲会,聚集人脉;因此,当宗风渗入讲会之时,名教

∵的维系力已是薄弱非常,所以当湛然澄参予讲会之时,宗风的论道基

∵础已然形成,因而最后在机缘上,陶望龄引入湛然澄与密云悟二大师

∵,基于前因,终而造成浙东宗风大盛的盛况。

∵但对于浙东宗风大盛的影响为何,事实上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因为明末最重要的讲会----〈证人会〉最后的分裂,与儒、释间的思想

∵互动有密切关系。对于明末思想门派上的兴衰,以致于清初心学没落

∵的原因,都是重要的影响,至于本文所探讨的问题,由于涉及相当广

∵泛,资料上的收集颇为不易,相关于浙东密云悟与湛然澄的研究,也

∵十分有限,在此条件下,只能暂时先对浙东宗风兴起的原因做探讨,

∵至于其中思想会通的问题只能有待来日再详加处理。

∵注释

∵注01∵∵瑞白明雪:《瑞白禅师语录》〈卷十一,云门先和尚真赞〉(台

∵北,文殊出版社,禅宗全书,民76年),页274。

∵注02∵∵费隐通容:《费隐禅师语录》〈卷十三,天童老和尚赞〉(台北

∵,文殊出版社,禅宗全书,民76年),页263。

∵注03∵∵同[注02]页264。

∵注04∵∵弘觉道忞:《天童弘觉忞禅师语录》〈诏书〉(台北,文殊出版

∵社,禅宗全书,民76年),页322。

∵注05∵∵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二,浙中王门学案二〉(台北,华

∵世出版社,影印北京中华书局版,1987),页240。

∵注06∵∵同上注所言:....夫良知即为知觉之流行,不落方所,不可典

∵要,一着功夫,则未负有碍虚无之体,是不得不近于禅。流行

∵即是主宰,悬崖撒

∵页169

∵手,茫无把柄,以心息相依为权法,是不得不近于老。见(注

∵5∵),页∵239、240。

∵注07∵∵觉浪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语录》∵〈∵卷十二,传洞上正宗三

∵十三世摄山栖霞觉浪大禅师塔铭并序〉(禅宗全书),页321。

∵注08∵∵王阳明:《天泉证道记》由王畿所记门之言。请参《王龙溪先

∵生语录》及《明儒学案》〈姚江学案,浙中王门二,王龙溪)。

∵注09∵∵同(注5),页239。

∵注10∵∵请参考周汝登着《东越证学录》〈剡中会语〉中有言:

∵或曰:“子于龙溪先生及门受业乎!”,曰:“及门而

∵未受业,受业而非及门矣!”,曰:“何谓也!”,曰

∵:“予少年不知学,隆庆庚午邑,令君请先生入剡率领

∵诸生旅拜,不肖与焉,虽待侧听而不能领略,故及门而

∵不可谓之受业。后予通籍后,鈶知慕学,渐有所窥,思

∵先生平日之言为有味,取会语读之一一,皆与心契,乃

∵契归依,而先生此时逝矣!实受业而非及门也。”由周

∵海门及其弟子的问答中,即可知道周海门与王龙溪之间

∵的师生关系,实乃一系于义理之所在。

∵注11∵∵刘宗周:《刘子遗书及遗编(上)》,〈卷二十三,祭周海门

∵先生文〉(日本,中文出版社,1981),页49。

∵注12∵∵同(注10),页17、18、19。

∵注13∵∵同(注10)(小会题词),页746、747。

∵注14∵∵张阳和乃越之山阴人,于隆庆五年(辛未,1571)中进士第一

∵人,其影响理应不小,但由于授官翰林之内,故仅在隆庆五年

∵~万历一年(1571-1573),万历十年~万历十二年(1581-1583

∵)间因丁外忧、丁内忧而居家,其余均在京师之中,故其对京

∵师讲会之影响远甚于浙东。

∵注15∵∵许孚远乃浙之德清人,居家时间虽较张阳和为久,但主要影响

∵仍在万历二十年左右的南都讲会上,其后则巡抚入闽,任官留

∵都,迄休后于万历二十六--三十二年间(1598-1604)致力于

∵着述,非以讲学为职

∵页170

∵志,故门人单薄。

∵注16∵∵参见《明儒学案》〈泰州学案生、尚宝周海门先生汝登?九解〉

∵及《东越证学录》〈南都会语〉,均详细记载论辨之内容。

∵注17∵∵同(注5),〈武林会语〉,页121。

∵注18∵∵王龙吸:《王龙吸语录》〈天泉证道记〉,台北,鼎文书局,

∵页3。

∵注19∵∵同(注5)〈泰州学案五〉,页855。

∵注20∵∵同(注10)〈武林会语〉,页184。

∵注21∵∵同(注10)〈卷之十三,题刻坛经〉,页1003。

∵注22∵∵关于周海门对佛经的了解,从《东越证学录》中来看,可看出

∵他对《坛经》的重视程度,周海门在〈佛法正轮序〉中:“言如

∵来之旨,阐在曹溪以下诸师”,在〈重修曹溪志序〉中认为禅宗

∵的普及关键,主要是起自六祖,他说:

∵“....后在少林,则有初祖,在黄梅,则有忍师,自是东土真

∵宗,然而一雨初滋,真言未普,单辞密语,铁壁悬崖,中根俗

∵士,辏泊不易矣!惟至大鉴肇生,曹溪说法,而后上下俱接,

∵显密齐彰,数卷《坛经》,依希《论语》,....。”

∵在〈刻题坛经〉中又言:

∵“....说者谓五宗至今而绝有由然矣!余欲持此经(坛经)号

∵召于学佛之徒....。”

∵由此上引文中,均可见得《坛经》对周海门之影响颇巨。他将

∵《坛经》比之如儒明四书,又明言,想要昌明禅门五宗,则又

∵须以复兴《坛经》不为功,因此对于周海门的宗门思想而言,

∵《坛经》对其影响最大,殆无疑义。

∵注23∵∵对于禅宗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问题而言,自胡适之以来累积了

∵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如何与中国的儒、道思想结合,

∵成为主要的研究重点,印顺在《中国禅宗史----从印度禅到中

∵华禅》中认为达摩禅的中国化,主要是老庄化、玄学化、其中

∵会通了江东玄学中老庄的“道以虚无为本”的观念,并透过牛

∵头禅“道本虚空”、“无

∵页171

∵心为道”的观念,使曹溪融摄牛头(即老庄)观念而完成中国

∵化。洪修平在《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亦指出禅宗中国化

∵的本质是“禅宗的思想核心及其立场、方法都没有超出佛教的

∵范围,但它镕佛教各家学说于一炉,并大量摄取儒道等传统思

∵想的内容与方法”,所以是“渊源于外来的佛教而形成于传统

∵文化之中”,洪修平更进一步地指出由于中国的福报、敬神、

∵祭祀的观念,所以印度佛教的“无我说”不受重视,而“有我

∵论”却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有我论”而致使“真心”与“

∵我心”的思想充分展开,最后融摄于惠能《坛经》中的“自心

∵是佛”、“见性成佛”的心性论下。因此,对于禅宗中国化的

∵问题,最重要的典籍就是《坛经》,应可无疑。

∵注24∵∵六祖惠能的《坛经》自1907年斯坦因(M.Aural∵Stein)在敦煌

∵发现大量古文书之后,早期禅宗的研究遂成显学,尤其发现惠

∵能敦煌本的《坛经》一事,造成《坛经》版本、改写与流传的

∵研究,自本世纪初至今日所累积的学术成果来看,基本上均认

∵为敦煌本改写最少,最符合惠能的思想,但何以在此要采用明

∵刊行的《曹溪法宝坛经》呢?主要就是因周海门采用曹溪古本

∵的可能性最大,《曹溪法宝坛经》的〈重订曹溪法宝坛经原本

∵跋〉中记有本版流传的时间:

∵“....只今《曹溪法宝坛经》原本完成现在,明代成化七年辛

∵卯重刻于曹溪,有卸制序。万历元年癸酉未见罗先生载刻有序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本师憨祖从曹溪至匡庐,复刻于法云寺

∵,....”

∵从此跋中可知《曹溪法宝坛经》在万历年间李见罗曾刻印过,

∵而在万历四十四年憨山大师复刻于匡庐法云寺,而在此期间,

∵憨山和周海门论道相契,周海门曾为他重修的曹溪通志写〈序〉

∵,写〈志〉的因缘就周海门曾拜访曹溪,并诣问其掌故等,所以

∵建议憨山重修旧志。若依跋中所记,曹溪一脉传承《曹溪法宝

∵坛经》,那么周海门应于此时知悉此一版本。若从李见罗载刻

∵、写序与憨山重刻来看,则周海门持有的可能性极高。

∵页172

∵若从法宝本御制的序来则,融道三教的意味极重,内中所记:

∵“自达摩远归东土,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夫性天

∵人一也,文字惟心之画,而性融焉,有善有恶,有邪有正,得

∵其正则性善,而言顺,得其恶则性恶而言乖,子思曰:‘自诚

∵明谓之性’,又曰:‘诚者天之道’、不诚无物,苟能于性上

∵究其真宗,辩其善恶,则圣贤地位何患乎不至耶!故佛乐于为

∵善,心无邪见、性体圆明,虚灵澹泊于空而不着空,于相而虽

∵诸相,所以成佛,....∵《坛经法宝》其言正,∵其性善,大概

∵欲人循诸善道,离诸恶趣,与吾儒穷理尽性,自诚入圣之理而

∵无殊也!”

∵从御制的∵〈∵序∵〉∵中看来,与《坛经》思想差异极大,但以论

∵善论恶是明朝重要的论题来看时,本《坛经》在融通的意见上

∵是极得重视的。

∵因此就思想的内容来看,使用《法宝坛经》的思想比较接近周

∵海门的会通思想,故采用此版本做为文本。

∵注∵25∵慧能;《曹溪原本?六祖法宝坛经》∵〈∵悟法传衣第一∵〉∵(禅

∵宗全书卷三十六),页∵577。

∵注26∵∵同上注,页595。

∵注27∵∵同(注10),〈越中会语〉,页280。

∵注28∵∵同(注10),〈剡中会语〉,页344。

∵注29∵∵同(注25)〈参诸机缘第六〉,页589。

∵注30∵∵湛然圆澄,《湛然圆澄禅师语录》〈卷之六?问答〉(台北,文

∵殊出版社,禅宗全集,民76年),页86。

∵注31∵∵陶望龄:《歇庵集》〈卷十六?书?辛丑入都寄君奭弟书十三

∵首〉(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民65年),页2361、2362。

∵注32∵∵参见〈武林会语〉中论及“致”与“至”乃本体与工夫的用法不

∵同,究其实,此二者是二而一,一而二者也:

∵心之精神是谓圣,此子思闻之夫子者,慈湖数举以明宗,而或

∵以为此非夫子之言,曰:“以精神而不以中正,故决其非矣!

∵”,夫舜曰:“惟精”;孟曰:“不可知之谓神”....子思之

∵学在中庸,而

∵页173

∵中庸之旨当识其微,程子所谓:“密”是也;首言天命,而曰

∵:“不睹不闻”;曰:“未发未言天载”,而曰:“不见”、

∵“不言”、“不动”、“不赏”、“不怒”、“不显”,曰:

∵“无声无臭”,斯不亦微矣乎,凡此皆本诸夫子《论语》中所

∵云:“无知、无能、无言、无隐、无意、无我,《易》所谓:

∵“无方、无体、无思、无为”皆斯旨尔。无声无臭至矣之“至

∵”,即《中庸》其至之“至”,篇中及其“至”也,与夫“至

∵道”、“至德”、“至诚”、“至圣”,皆以形容微密之旨,

∵《大学》有曰:“至善”曰:“知至”,皆一辙也,致中和、

∵致知,“致”字皆从“至”而来。“至”与“致”一而二,二

∵而一者也。欲人知本体,故言“至”,欲人知工夫即本体,故

∵言“致”,圣人之立言如此,虽然功夫本体宁复有外于心之精

∵神者哉!微密之旨不须外求,自知自信而已。由周海门所言,

∵可知“至诚”“至善”都是言其本体。

∵注33∵∵以会通三教为主的思潮,根本上均有共同指向本质性问题的趋

∵向,如李卓吾、杨复所、周汝登等人均是。

∵注34∵∵李贽:《初泽集》〈卷之十一,师友一〉,台北,汉京文化事业

∵出版公司,民72年,页143。

∵注35∵∵同(注31),〈徐鲁源先生二首〉,页2208。

∵注36∵∵同上注〈与我明弟〉,页2257、2258。

∵注37∵∵刘宗周:《刘子全书》〈卷九?问答?与王右仲问答〉(日本,

∵中文出版社,1981),页137。

∵注38∵∵同(注5)〈卷三十二,泰州学案一〉,页703。

∵注39∵∵同上注〈处士王心斋先生艮〉,页710。

∵注40∵∵同(注38),页854。

∵注41∵∵同(注31)〈卷十六?与萧若拙广文〉,页762。

∵注42∵∵同(注5)〈卷三十四?参政罗近溪先生汝芳〉,页2306。

∵注43∵∵同(注16),页855。

∵注44∵∵同(注38),页703。

∵页174

∵注45∵∵同(10)〈卷六?重刻心斋王先生语录序〉,页473。

∵注46∵∵同上注〈卷六,王门宗旨序〉,页465、466、467,由文中可知周

∵海门认为世人怀疑阳明的理论有二:一是认为:“知落情识,

∵难以明性。”;另一是认为:“知太径截,阔略工夫”。周海

∵门则以王龙溪的“良知即是性体自然之觉”论证“即心即性”

∵;又用“樵夫稚子”、“不假文字,反观即得”的当下省察之

∵功,来论证良知的日用工夫,而这正是泰州一脉的精神所在,

∵心斋所谓“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正是此意。

∵注47∵∵同(注10)〈卷之二?新安会语〉,页145-149。

∵注48∵∵同上注〈卷之一?南都会语〉,页138。

∵注49∵∵同(注25),页588。

∵注50∵∵同上注,页595。

∵注51∵∵同(注10)。

∵注52∵∵同上注,页323-324。

∵注53∵∵同(注5),页871。

∵注54∵∵同(注10),页1112。

∵注55∵∵邵廷采:《思复堂全集》〈卷一?姚江书院传〉(浙江,浙江古

∵籍出版社,1987),页53。

∵注56∵∵同(注31),页11。

∵注57∵∵同(注55)〈卷一?王门弟子所知传?陶望龄〉,页50。

∵注58∵∵同(注5),页869。

∵注59∵∵黄宗羲,《南雷杂着真迹(附释文)》〈苏州三峰汉月藏禅师

∵塔铭〉,(台北,学生书局,民79)。

∵注60∵∵湛然澄与密云悟的谱系,可由《明清佛教史研究序说》中析出

∵来,其谱系与人数可参考表一、二。

∵注61∵∵同(注30)〈会稽云门湛然澄禅师行状〉,页163-166。

∵注62∵∵同(注59)。

∵注63∵∵黄宗羲:《黄宗羲全集》〈卷一,思旧录〉,(台北,里仁出版

∵社,

∵页175

∵1989),页338。

∵注64∵∵同(注55),页54。

∵注65∵∵密云圆悟:《密云禅师语录》〈天童密云禅师年谱〉,(台北,

∵文殊出版社,禅宗全书,民76年)。

∵注66∵∵同(注31),页2261。

∵表一∵∵密云圆悟谱系表(1566-1640)

∵代

∵30----千岩元长(金华府)

∵|∵∵|

∵31----万峰时蔚

∵|∵∵|

∵32----海舟普慈

∵|∵∵|

∵33----宝峰明澄

∵|∵∵|

∵34----天奇本瑞

∵|∵∵|

∵35----无闻明聪

∵|∵∵|

∵36----笑岩德宝

∵|∵∵|

∵37----幻有正传

∵|∵∵|

∵38----密云圆悟

∵|

∵39----┐--┐--┐--┐--┐--┐--┐--┐--┐--┐--┐--┐--┐--┐

∵│∵∵密∵∵牧∵∵浮∵∵林∵黄∵∵五∵∵汉∵∵破∵∵费∵∵石∵∵朝∵∵万∵∵木∵∵石

∵│∵∵云∵∵云∵∵石∵∵野∵介∵∵峰∵∵月∵∵山∵∵隐∵∵车∵∵宗∵∵如∵∵陈∵∵奇

∵│∵∵圆∵∵通∵∵通∵∵通∵子∵∵如∵∵法∵∵海∵∵通∵∵通∵∵通∵∵通∵∵斋∵∵通

∵│∵∵悟∵∵门∵∵贤∵∵奇∵学∵∵藏∵∵明∵∵容∵∵乘∵∵忍∵∵微∵∵云

∵│

∵│

∵└───∵∵48∵∵59∵36∵1∵∵14∵∵69∵∵50∵∵3∵∵2∵∵33∵∵82∵∵14

∵4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共473人

∵表二∵∵湛然圆澄谱系表(1561-1626)

∵代

∵30----凝然了改(河南府)

∵|∵∵|

∵31----俱空契斌(河南)

∵|∵∵|

∵32----无方可从(河南)

∵|∵∵|

∵33----月舟文载(河南)

∵|∵∵|

∵34----小山宗书(顺天府)

∵|∵∵|

∵35----幻休常润(河南)

∵|∵∵|

∵36----无明慧经(建昌)

∵|∵∵|

∵36----慈舟方念(顺天)

∵|

∵37----湛然圆澄(绍兴府)

∵|

∵38--┐----┐----┐----┐----┐----┐----┐----┐----┐

∵│∵∵指︵∵∵麦︵∵∵石︵∵∵尔︵∵∵具︵∵∵瑞︵∵∵泖︵∵∵三︵∵∵叶︵

∵│∵∵南湖∵∵浪绍∵∵雨杭∵∵密绍∵∵足绍∵∵白湖∵∵绍∵∵宜杭∵∵昙南

∵│∵∵明州∵∵明兴∵∵明州∵∵明兴∵∵明兴∵∵明州∵∵兴∵∵明州∵∵茂昌

∵│∵∵彻︶∵∵怀︶∵∵方府∵∵复︶∵∵有︶∵∵雪︶∵∵滇︶∵∵盂︶∵∵︶

∵│∵∵︶

∵│

∵└────3∵∵10∵1∵∵36∵∵25∵∵20

∵39∵∵人∵∵人∵人∵∵人∵∵人∵∵人

∵共

∵94

∵人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