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瑛大师与禅学

蔡惠明

一、兼承禅宗临济、曹沿两宗法系∵

由上海电视台视制作社与上海影视文学研究会联合摄制的六集电视连续剧《佛门春秋》已于∵1996年7月20日起在上海电视台14频道黄金时间20时18分播出,受到广大电视观众和佛教徒∵的欢迎。此剧再现了当代高僧、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圆瑛大师爱国爱教、弘法利生的一生∵,开创了我国以电视艺术形式宣传佛教思想文化和历史人物的先河。本文主要向本刊者介绍∵圆瑛大师与禅学。∵

圆瑛大师(1878-1953)俗姓吴、名宏悟,字今悟,别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D一求堂主∵人、无垢子。福建古田县平湖端上村人。他五岁时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稍长业儒,过∵目成诵,聪敏逾人。17岁顿悟人生无常意欲出家,被叔父劝阻。18岁大病初愈,遂决心礼福∵建鼓山涌泉寺亲近怡开禅师、参禅五年,后又从宁波天童寺寄禅长老,习禅六载,还遍谒通∵谛、谛闲、祖印、慧明、道阶等大善知识、修习天台教观、钻研《楞严经》,初露锋芒。他∵在天宁寺带病参禅,于禅工事定境现前,身心轻安,口占一绝,诗云:“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洞察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从此智慧显发,净业大进。28岁在∵宁波天童寺的一次弹七中,定境复现,更胜于前。遂作偈云:“山穷水尽转身来,迫得金刚∵正眼开,归悉到家无一事,涅∵生死经安排。”自此阅读一切经论,无不明了。深信宗门有∵如此奇事在。他十一年学禅,二次开悟,可谓得大成就。但是第一次契悟,仅是定境现前,∵身心俱空的境界,还有“一时通”、“无挂碍”所得,尚未“到家”,只是“量变”,而第∵二次则是“质为”了,他用“到家无一事”、“生死绝安排”来表明“F我所得”,可见境∵界有一定的飞跃。犹如六祖从《金刚经》经文中“无所住而生其心”悟出了定慧等学的微旨∵。禅宗的一切思想皆从此义(“无所住”指“定”,“生其心”即“慧”引申扩展而来。六∵祖慧能在《坛经》中所表现的主要思想是“摩诃般若法,”而所采取“F我相戒”,亦来自∵《金刚经》中关于“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说法。《金刚经》“究竟无我分∵”第十七载,“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从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坛经》中谈到的“无住为本∵”则出于《维摩经·观众生品》中文殊所说的“一切法均从无住建立。”王维在《六祖慧能∵禅师碑铭》中也指出:“定无所人,慧无所依。”是阐明“定”并非限于打坐,只要单心一∵注、不散乱、不昏沉,行住坐卧都是定。因此并无所入。“慧无所依”是说定慧一体,即“∵照”与“光”的关系,从定来看是“光”,从慧来看是“照”,所以并不是先有“定”后有∵“慧”,而是体用而已。这就是《坛经》所说的“定慧等持,”无所得而无所不得,因此大∵开本具的慧解。圆瑛大师在第二次禅悟之后,阅读一切经论都能深入了然,智慧如海。例如∵他对《楞严经》的八年辨义、一通百通,抓住了总根子,枝末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禅宗以参∵究的方法见本性的本源为主旨,所以也称佛心宗。契悟是一种直觉,与一般所谓知识不同,∵知识有能知和所知的对立,契悟则并无能悟与所悟的区别。《景德传灯录》卷四载:袁州蒙∵山道明禅师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来阐明“悟”的感受,很形象化。就是说体验∵水温冷暖,不是用文字言语所能表达或形容的,必须亲自去喝,才能直觉感受到它的冷或暖∵的程度。在直觉中,自己感觉与冷暖一致,不分能感与所感。契悟也是如此,是智与理冥、∵神与境界的默契。所以说悟前天道可修,悟后无佛可成。《古尊宿语录》卷一载,马祖道一∵说:“对迷说悟,本即不立,悟亦不立。”圆瑛大师的第二首偈云:“始悉到家无一事,涅∵∵生死好安排。”说明他已从凡入圣,大开慧解。∵

圆瑛大师原题堂名为“一吼堂,”雄狮是百兽之王。据《传灯录》载,释尊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称“天上天下,唯我***”。这件事比喻作“独子吼”,表示佛教威神,∵发大音声,震动世界。寺院中方丈升座,称“狮子座”,这是根据《大智度论》所说:“佛∵为人中狮子,凡所座若床若地,皆名‘狮了座’。”《楞严经》也载:“我于佛前,见佛转∵轮,因狮子吼,成阿罗汉”。大师传的禅法是承临济、曹沿二宋。南宗的修证虽从无念着手∵但其禅法重在“但行直心、不着法相”,所以成为“一行三味”(一类相的三味),并不限于∵静坐一途,却在一切时中,行住坐卧、道法流通,而且定慧双行,如灯发光,事成一体,这∵于北宗的教人静坐看心、看净、不动、不起、神秀门下更将这些修法机械地说成“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大相径庭。圆瑛大师得法于宁波七塔寺∵慈运长老、传临济正宗第四十世,又得法于福州大雪峰寺达本长老,传曹洞正宗第四十六世∵,他住持的宁波天童禅寺,建有日本道元禅师得法碑。元明以后,禅宗沩仰、云门、法眼渐∵主仅临济、曹洞两宗维持门庭,圆瑛大师兼得两宗传承,堪称近代我国禅门一代宗师。∵

二、圆瑛大师的禅学思想∵

圆瑛大师一生弘传《楞严经》,被誉为“愣严独步”。此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楞严经》等,唐般若刺帝∵译、10卷。全经分序分、天上宗分、流通分三部分。第一卷为序分,讲述引经说法因缘:W∵佛遣文殊师利以神咒保护阿难免受摩登伽女诱惑破戒,并为他讲述修禅定能断烦恼、以显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等。第二卷至第九卷为正宗分,主要阐述“一切民间诸有所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众生不明自心“性净妙体,”故流转生死,当修禅定,识∵破种种颠倒之见,通过十信、十信、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等修行阶次∵,到达“成无上道。”第卷为流通分,讲述此经应永流后世,利益众生等。圆瑛在他所着《∵楞严经讲义·自序》中写道:“于经中疑义、深奥难解之处,遂一书条,贴于壁上,逐条静∵坐研究,即明白一条,即扯一条,如是八年之久,一房疑义,扯尽无余。”八年辨义之后,∵他又十三次宣讲此经,晚年又在圆明讲堂创办楞严专宗学院,亲自讲授此经。他的禅学思想∵是以《楞严》为基础的。他在1933年夏开讲此经时说:“今日宏开大法筵,无非一假大因缘∵,欲知佛顶楞严定,怀具天真体自然。不藉劬劳修证,岂关强制工夫,纵任万境纷然,究竟∵一真不动。即使此身去来运转,其体亦不曾动着纤毫,悟此者始知楞严大定,人人本具,生∵灭身中,自有不生灭性。”他所着的《住持禅宗语录》阐释“楞严大定”有两个特征:1∵用根不用识,用识则以生灭心为本修行,而求得不生不灭的佛果,无有是处。用根则不生灭∵,圆湛性成,果地修证。所以经载:若弃生灭,守于真寂,常光现前,根尘训似,应时销落∵。2称性不着相,着相的修为事相染修,着相的证为心外取法。称性的修乃如幻重修,入∵三摩地。但向一门深入而得六根解脱,是为修即无修。称性的证,生灭即灭,寂灭现前,乃∵发明本具的性德,所以说证即无证。这一定体,不但自心不动,……。如经云:‘常住妙明∵、不动周圆。’”所以楞严大定译“一切事究竟坚固的定”,又译为“健步如飞”,描述它∵的迅捷稳妥。因修此定,即于现前一切事相,依正二报,染净诸法,以始觉妙智照察,深知∵事依理起,全事即理,相从性生,全相即性。所有一切事相差别诸法,当下就是平等理性。∵此性即是真如本心、实相妙理、常住不变。因此楞严大定于一般定不同。一般的定有入、住∵出三个阶段。入之则有、出之则无。住定当时,必以静而碍动;出定须臾,必以动而碍静。∵楞严大定,动静一如,犹如日月经天而不周,江河竟注而不滞。这是大师对《楞严经》所说∵的飞光经验、双音动静的道理。限于篇幅,未能作详尽的介绍。如俗深入研习,请精读大师∵的《首楞严经讲义》以及《住持禅宗语录》,当深入堂奥。∵

圆瑛大师认为,古今很多修行人用攀缘心,缘所缘境,厌妄趋真,错乱悠产。妄以四大和合∵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由心相。这个身心如空中花,生无来处,刹那却灭,灭无去处,如∵妃如化。依攀缘心起亻,就产生这样的恶果:凡夫起于贪着,攀缘于三界六尘的缘,或生天∵道、或魔眷属,都是分段生死根本。二乘起于厌恶,攀缘真谛涅∵,灭身泯智,堕无为坑,∵皆由不知楞严大定,菩萨双舍二边,攀缘但中理性,则为变易生死根本。只有佛的圆满菩提∵果位,是不生不灭的。如欲得成无上菩提,必须依此不生不灭、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楞严∵大定为本修因,才能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圆成佛果。以上所说,亦出大师所着《楞严经讲∵义》。他着的《住持禅宗语录》阐述学禅体会和心得。他虽提倡禅教一致,争***,但重点∵仍放在禅修上,如曾赋诗云:“恰恰念佛时,恰恰无佛念,无佛恰恰念,常念恰恰无。”又∵七匀时口占诗云:“行年七十老头陀。满腹风光会也么;万法皆空忘无我,寸丝不挂泯机梭∵。穿衣吃饭西来意,瞬目扬眉一笑过;任运随缘消岁月,了妥无佛亦无魔。”可是他提倡的∵念佛就是四祖道信的“一行三昧,”即于空闲处,舍诸乱意,系心理佛、专称名字。∵

一行三昧是依梁朝曼陀罗仙所译《文殊般若经》提出的。经中说的“一行,”是指一种行相∵,即法界一相。因为他们把法界归于无差别,所以成为一相。以一相为三昧的半日界,即以∵法界为所缘,“系信∵界”成了“一行三昧。”若要深入此三昧,还有种种方法,经中指出∵,这于念佛有联系:“专心理佛,称念名字,随佛方所,念念相续,即于念中见一切佛。最∵后即忽然沉寂,更无缘念。”由此可知“离心无别佛”,若条此理、V邓是安心。”∵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