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禅’教团的活动
1989年4月,李元松和几位志同道合者有感于***佛教现状的衰败,共同发起成立了‘佛教现代禅菩萨教团’,简称‘现代禅教团’或‘现代禅’。它并不隶属于任何既有的佛教组织或派别,而是由‘现代禅’的信奉者组成的独立的新型佛教团体。成立‘现代禅’教团的目的,即如后来李元松所说,主要是要实现两方面的理想:就佛教方面来说,是‘培养悲智双运的大修行人,再创契应时代的祖师禅风’;就社会方面来说,是‘推广成熟人格的心灵艺术,提升良好的现代社会文化’[3]。而‘现代禅’教团本身的性质,则在于既具有现代化的组织系统和管理体制,又具有纯粹佛教意义的活动内涵,用李元松的话说,就是‘一个具有民主议会精神、有组织、有制度且内涵纯为佛教的’修行弘法团体∵[4]。为了确保‘现代禅’的这一组织特性,李元松在教团成立之时便制订了《宗门规矩》,作为‘现代禅’的根本规章制度,对教团的传承依据、精神宗旨、修行步骤、组织机构、师资资格、传法程序、人事制度、法务规范、行为准则等等都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至1996年,《宗门规矩》的部分条文经过了多次修订,但是最主要的内容框架没有改动,‘现代禅’教团的内外活动也基本上是按照其中的‘规矩’进行的。
从‘现代禅’创立到现在,它已经走过十二年的历程。十二年时间对于一个宗教团体来讲只是短短的一瞬,但是‘现代禅’却在这短暂的期间里围绕着修行弘法的核心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便于把握‘现代禅’的活动,我们姑且可以根据他们的主要活动项目,把‘现代禅’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初创阶段(1989年——1991年)
‘现代禅’成立初期,主要以开办‘现代禅七’课程的方式进行传教活动。该课程一般每期七至八周,每周一次,一次二、三小时,教学采取随问随答现场示范的方式。经过一年时间,参加过‘现代禅七’课程的人数已达一千五百人之多,且其中大多为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高学历者。后来,李元松又开办了数期‘现代禅七函授班’,通过函授方式传授‘现代禅’。此外,教团在台北市龙江路成立了‘根本道场’,实际上相当于‘现代禅’的总部。道场执行长负责整个教团的行政事务,李元松、刘松倜、连永川、林茂生等‘指导老师’成为教团的领导核心,‘传法指导老师会议’则是教团内实行集体领导的具体形式。同年11月,又成立了现代禅出版社和现代禅杂志社。现代禅出版社出版了李元松的《与现代人论现代禅》第一集、第二集、《21世纪的禅》等系列书籍和《李元松现代禅演讲录音带》,杂志社则从1989年12月开始发行《现代禅》杂志。由于‘现代禅’建立了自己的宣传媒体,使其影响迅速扩大,至1990年5月,‘现代禅’的正式成员已有近二百人。同年,见性法师(后改称禅瑄)也被接纳为‘现代禅’教团的指导老师,以出家人身份成为该组织的核心成员,这既标志着‘现代禅’的理念吸引了一部分出家佛教徒,同时也体现了‘现代禅’在组织上对出家人的开放。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禅’初期的骨干成员绝大多数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现代禅’的领导层实际上主要是由一些既受过良好的世俗教育、又怀有虔诚信仰的在家佛教徒构成的新型佛教精英群体。
2.∵膨胀阶段(1991年——1994年)
1991年起,‘现代禅’在鹿谷闭关中心开设短期禅训班,作为对禅修弟子进行密集训练的常设机构。‘现代禅’内增设‘宗务委员会’,负责教团的行政、企划、行销、公关以及内部联谊、服务等事业,接纳部分资历较浅、辈分较低的成员参与教团的领导工作。嗣后又设立‘戒律委员会’,负责教团内人事是非的调停处理。至此,‘现代禅’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管理体制,即教学系统由‘指导老师会议’负责,行政系统由‘宗务委员会’负责,‘司法’系统由‘戒律委员会’负责。由于经济实力的壮大,‘现代禅’自购土地、自行规划、自我设计,修建了‘现代禅院’,是为‘现代禅’教团所拥有的第一座专供禅修的道场。
从1991年到1992年,‘现代禅’向***全社会积极发起‘全民性觉悟的生活运动’,提倡用般若空的思想和涅盘苦灭的经验来净化社会和提升人的精神品质,通过开设讲座、举办画展等各种活动,在***佛教界和文化界产生了影响。
1993年2月,‘财团法人现代禅文教基金会’正式成立。其职能是以法人身份,将现代禅的理念向社会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推广。基金会准备开展的工作主要有举办与禅有关的学术会议、举办野外禅修教学及假日禅修活动、开办现代生活与现代文化的讲演座谈、提供心理咨询、设立奖学金、发行杂志、赞助和赠送优良读物、刊播公益广告等等。基金会内还设立了‘教研部’,负责‘现代禅’教理的研究和教材编写,并兼作教团发言机构。5月,基金会在台中举行干部讲习会,李元松等‘现代禅’骨干分别作了讲演,参会者有来自***各地的基金会干部一百多人,可谓盛况空前。
基金会成立以后,相继设立了‘基金会台中办事处’、‘现代禅文化中心’等分支机构,在***各地举办野外禅修、假日禅训、***禅三、夜间禅修讲习、周末文化讲座等一系列禅修及文化活动。随着这些活动的增加,‘现代禅’的业务急速膨胀,影响进一步扩大。到1994年为止,‘现代禅’教团的正式成员大约有一千人,‘现代禅’的参学者(包括参加过‘现代禅七’课程和赞助往来的人)约有一万二千人,‘现代禅’在***各地的分会有十个。就组织规模和社会影响而言,‘现代禅’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颠峰状态。
3.∵潜修阶段(1994年以后)
1994年6月,正当‘现代禅’的事业蓬勃开展之际,李元松鉴于教团的急剧扩展和业务的膨胀繁杂有违于建立清净教团和培养修行人的初衷,突然提出‘急刹车’的建议,要求北部教团进行为期两年的潜修,压缩台北根本道场,停办《现代禅月刊》,中止接收新弟子,并将现代禅文教基金会交归***‘教育部’,目的在于使教团的活动归于净化。1996年,教团决定继续进行两年的潜修。以后,‘现代禅’除了继续发行赠阅《本地风光》月刊之外,各地道场均进入潜修状态,集中精力从事修行,基本上停止了对外活动∵[5]。1998年,‘现代禅’决定继续潜修,直至现在。‘传法指导老师会议’一直是‘现代禅’的核心机构,到1998年为止,包括李元松在内先后有十六人担任过指导老师。‘现代禅’成员的活动一般或在专门的道场,或在成员家中,或在集体登山中进行,活动的内容主要是讨论宗教问题,有时也兼及成员的工作和生活问题。
‘现代禅’自进入潜修阶段以来,除了主要致力于修行之外,还做了两件非常‘现代式’的工作:一是象山修行社区的建设,二是‘现代禅网站’的设立。1996年7月,‘现代禅’根据李元松提出的‘修行人社区’的设想,在台北市四兽山一带开始‘象山修行社区’的建设。具体做法是将‘现代禅’的信仰者迁移到这一社区集中居住,本着‘现代禅’的理念实行社区的管理、服务及子女教育,从而使整个社区形成一个既有现代化的居住条件、又有‘现代禅’的人文氛围的‘现代都市丛林。经过五年的运作,‘象山修行社区’内已经迁入‘现代禅’家庭一百余户,目前正在筹划向着二百户的规模发展∵[6]。1999年11月,‘佛教现代禅网站’成立,以简、繁两体中文传播潜修期间的‘现代禅’信息,2000年12月又增设了英文版网站。2001年4月,‘现代禅’又成立了第二个基金会,名为‘财团法人祖光教育基金会’。
李元松的着作有《平常话》、《禅者偶思》、《入门之禅》、《21世纪的禅》、《禅的修行与禅的生活》、《现代人如何学禅——超越心灵的矛盾与不安》、《我有明珠一颗——怎样自己达到解脱》、《从自我实现到禅定解脱——与现代人论现代禅》、《阿含.般若.禅.密.净土——论佛教的根本思想与修证原理》、《昔日曾为梅花醉不归——经验主义的现代禅新版》、《生命智慧的对话——现代公案漫画禅》、《就这样》、《禅门一叶》、《现代禅宗门规矩》、《建立大乘佛教新宗派的心路——现代禅序文集》、《古仙人道》、《禅的传习》、《妙高峰上》、《高难度禅修问答》等,其中大多是他的禅学讲演记录。
李元松的‘现代禅’于1995年前后传入大陆,在***流行的各种新禅学中,是较晚传入大陆的一种。1995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了李元松的《现代禅丛书》四册,包括《现代人如何学禅》、《禅的修行》、《我有明珠一颗》、《入禅之门》,内容基本上是在***已经出版过的现代禅讲演。该丛书先后印刷了两次,发行总量达八万册,根据这些书籍早已脱销的情况来看,可以肯定它们在大陆拥有相当数量的读者。目前‘现代禅’在***以外没有分支机构,但是在大陆有从事经商活动的‘现代禅’成员。
李元松本人和部分‘现代禅’成员也曾到过大陆,与大陆的佛教研究界及禅学爱好者以及其他文化部门进行过交流。到现在为止,大陆的一些佛教学者还不时收到‘现代禅’寄赠的《本地风光》月刊及李元松的新着。在两岸关系问题上,李元松最大的希望是在和平的前提下实现两岸统一,并且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大陆弘扬佛法∵[7]。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