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禅意世界
作者:陈振盛∵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
【文献属性】[***]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2004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王维的禅意世界
【文章作者】陈振盛
【指导教师】皮述民∵
【文章页数】600页
【中文摘要】王维是盛唐时期着名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素有“诗佛”之称。王维精通禅理,他的诗歌以及画作,都渗透着盎然禅意,明代王士祯就曾赞叹“王、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通其解者,可语上乘”。如何理解王维创造的禅意世界,目前仍存在许多学术争论。本文认,理解王维创造的禅意世界,必须从佛教的中国化过程和禅宗的特征来寻根求源,否则就会陷入表像化,甚至使王维的思想空洞化的错误,不能真正把握王维的思想本质。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前五世纪的古印度,西汉时期开始在中国流传,到南北朝进入兴盛发展阶段,隋唐时期则是佛教在中国鼎盛之时。王维所生长的时代,正是禅宗五祖过渡到六祖的时期,也是禅宗南北分宗的时期,王维分别受到南北两宗的思想影响,其思想不只具有北宗渐修的修持,同时也表现了南宗顿悟的本领,他的诗画作品也是深受两宗交互影响,呈现出渐修为体、顿悟为用的高度成就。这和王维的绘画地位,到了明代被大画家董其昌硬以南北两宗划分,而成为南宗的始祖一样,事实上,王维的绘画也是分别受到所谓南北两宗,北宗青绿山水,南宗水墨山水的交互影响。可见王维诗画禅意世界,是揉和当时各家思想的菁华而自成为一大家的,既不偏执,也不偏废,确为盛唐一代能诗能画,且能分别以诗画两种不同艺术,表现无穷禅意世界的第一人。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和宗教相互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其中,禅宗正是佛教中国化的物,其“身心相离”、“出世而不离入世”的形式特征,揉和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面临的矛盾困境,所以虽然王维身体力行的是禅宗的思想和要求,但是并不能这样简单地看待王维创造的禅意世界。从另一个角度说,王维曾经求官,得官,辞官,复官,任伪官,再复官,半官复半隐,但是当他居庙堂之上仍具林泉之趣味,当他身处江湖之远仍怀廊庙之经纶。长期以来,从王维一生的整体来看,他的“身心相离”恰恰并非如此。王维经常在退隐或困顿潦倒之时,表现了他忠爱国家,志在为苍黎百姓服务的气节。例如,安禄山乱起,长安洛阳西东两京沦陷之时,王维的∵《凝碧诗》,表达了“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时再朝天”的志节;再如,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其与裴迪辋川赋二十景诗,在∵《文杏馆》诗中“不知栋里云,去做人间雨”,更表达了他还想有朝一日云回人间,化作甘霖为苍黎百姓服务。
所以,王维经常用他的禅意诗,表达了“入世中的出世”,又表达了“出世中的入世”,这种能入能出,能出能入,出入由心,出入自如,来去有影复无,正如王维的绘画,“意在笔先”的禅意世界,诗画彼此辉映。又如,王维曾画“雪里芭蕉”图,这种时令不宜,芭蕉不可能长在雪里的禅意画,所表达的正是“意到便成”的出神入化境界。这种“意在笔先”及“意到便成”的灵活画风,自然非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大小李将军)的青绿山水所可比拟,也难怪董其昌硬要把王维从当时盛唐青绿山水绘画主流中抽离,另立南宗门派,而把李思训封为北宗始祖,王维成为南宗始祖,这岂是王维的本意,也是他始料所未及的。从形式上来看,王维仿佛“身心相离”,特别是他的诗歌和画作反映了他的禅境意趣,但实质上其创造的禅意世界正是一种“身心具在”和“身心具灭”,“身心相离”和“身心相融”的世界。这是探讨王维的禅意世界,不可不特别注意的地方。
王维一生能诗能画,能文能乐,他的音乐来自家学渊源,其祖父曾为协律郎,王维弹得一手好琵琶,早年优游王亲贵族之间,即以∵《郁轮袍》一曲震惊京畿,其后又有所谓霓裳雨衣曲奏乐图的故事传说,姑不论其故事真实为何,王维对于音乐的造诣,从其首任官职即为太常寺太乐署的太乐丞,足以证明家学渊源之外,王维确有在音乐方面的特长与成就,近人常有研究王维诗的音乐性,把音乐影响王维诗的韵脚部分分门别类找出来。足见这位一代儒生,能诗、能画又能乐的王维,其多才多艺的天赋与技能,如何把他脑袋里的禅意世界,用多样面的声、影、音、文媒介进行表达与创造,而他脑袋里的禅意世界,又是如何来自释、儒、道三家思想体系影响,这就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
纵观王维一生,很难用“出世”或“入世”、“仕进”与“隐居”以及“儒释道”对他的思想进行阶段性的划分,实际上,他的仕进思想和“苍生谋”的观念至老不变,即使是他自己饱受挫折之后,在政治上已无所求而遁入“禅境”之时,还始终以献身社会而建功立业的儒家信条激励其它的人,并始终别人在政治上的积极进取而高兴。而与此同时,受家庭、社会以及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禅宗和道家思想对王维的影响,也是终其一生如影随形。
所以,王维的禅意世界并非简单的宗教意趣,其“身心相离”也并非简单的“心在空门”,从形式上来看,这种禅意世界是以禅理化儒道的心灵本体,从本质上来看,则是外禅内儒,以儒体、庄禅用。王维佛理诗歌、山水诗歌以及其画作所体现出的禅意世界,一方面反映了王维的禅宗思想和自然主义的倾向,但从王维的一生经历和思想深处来看,这种禅宗意趣和自然主义倾向,更是其心灵煎熬的物。诗人以禅宗的教义和思维武器,打通了出世与入世、理想与现实、忏悔与解脱、责任与超然,甚至痛苦与欢乐之间的矛盾性,在终极关怀和社会关怀、宗教意趣和审美意趣的转换之中,显现了独特的人格和风范。
本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说明研究动机、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等。第二章追溯了王维所处时代的思想和文化背景,重点分析了佛教的中国化过程、禅的主要思想特征、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内容以及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与禅宗内在沟通的可行性,这是理解王维禅意世界的历史基础。第三章分析王维与儒释道三教的关系,总结王维受儒释道三教影响后的总体思想特征,这是理解王维禅意世界的理论基础。第四章从以诗入禅的观点,切入王维的佛理诗篇,探讨王维如何用诗的形式来表达禅境佛理。第五章则是从以禅入诗的观点,切入王维的禅意诗篇,探讨王维如何用禅意来进入诗篇,表达禅意无穷的禅意诗。第六章则是引用历代画史、画录和画论,来重建王维的绘画风格。第七章则是从中外各大美术馆及出版画册,共找出十一幅传为王维所画的真迹画作,用历代画史、画录和画论来进行考证分析。第八章结论。总之,本篇论文以王维的诗、画作品,来论述王维的禅意世界,印证王维的美学思想及禅宗意境。
--------------------------------------------------------------------------------
【论文目次】
第一章∵绪论1
第二章∵王维禅意世界的时代背景9
第一节∵佛教的中国化9
第二节∵禅宗的顺世化13
第三节∵禅宗的心性论26
第四节∵儒释道三教融合37
第五节∵禅意世界的塑造50
第三章∵王维与儒释道三教73
第一节∵儒士风范终身奉行73
第二节∵道家修持融会贯通95
第三节∵禅宗造诣贯穿诗画119
第四节∵儒风道骨禅意化身141
第四章∵王维的佛理诗159
第一节∵以诗入禅159
第二节∵融通涅盘与世间之道171
第三节∵佛教诗歌化183
第四节∵佛诗禅意化195
第五节∵高者似禅卑者似僧205
第五章∵王维的禅意诗219
第一节∵以禅入诗219
第二节∵禅在动静之间229
第三节∵禅在悠然闲适中239
第四节∵禅在诗余画外∵251
第五节∵青青翠竹郁郁黄华263
第六章∵王维的绘画275
第一节∵正史笔下的王维画276
第二节∵野史笔下的王维画286
第三节∵画家笔下的王维画300
第四节∵王维的绘画思想309
第五节∵以画入禅和以禅入画319
第六节∵掀起后世临摹之风328
第七节∵绘画论王维348
第七章∵王维的传世真迹考375
第八章∵结论461
参考书目467
附表:王维年谱479
附图485∵
--------------------------------------------------------------------------------
【参考文献】
壹、原始史料
周∵李耳,《老子道德经》,《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一九八九年,据上海涵芬楼借景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本重印。
周∵庄周,《南华真经》,《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一九八九年,据上海涵芬楼景印明世德堂刊本重印。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初版,一九八七年第十刷,点校本。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六二年初版,一九八三年第四刷,点校本。
汉∵扬雄,《法言》,《丛书集成新编》,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五年,据汉魏丛书本排印。
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初版,一九八五年北京第八刷,点校本。
晋∵葛洪,《抱朴子》,《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一九八九年,据上海涵芬楼借景江南图书馆藏明鲁藩刊本重印。
姚秦∵竺佛念译,《菩萨璎珞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姚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龙树菩萨造;梵志青目释;姚秦∵鸠摩罗什译,《中论》,《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盘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方广宝箧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一九八九年,据上海涵芬楼景印明袁氏嘉趣堂刊本重印。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京都:中文出版社,一九八○年,据明汲古阁本影印。
魏∵嵇康,《嵇中散集》,《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一九八九年,据上海涵芬楼借景江安傅氏双鉴楼藏明嘉靖刊本重印。
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四年六月北京第一次印刷,点校本。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隋∵灌顶记,《摩诃止观》,《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隋∵智顗说,《妙法莲华经文句》,《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隋∵智顗说,《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
唐∵玄奘奉诏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唐∵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唐∵玄觉,《永嘉证道歌》,《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唐∵玄觉,《禅宗永嘉集》,《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七年。
唐∵杜甫着;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台北:艺文印书馆,一九七二年。
唐∵杜牧着;清∵冯集梧注,《樊川诗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八年,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一九六二年版重印。
唐∵孟郊撰;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九年。
唐∵宗密答;唐∵裴休问,《禅门师资承袭图》,《卍续藏经菁华选》,台北:艺文印书馆,一九六八年,据藏经书院卍续藏经本影印。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北京第二次印刷,点校本。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丛书集成新编》,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五年,据雅雨堂丛书本排印。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京都:中文出版社,一九八○年,据明汲古阁本影印。
唐∵孙广,《啸旨》,台北:艺文印书馆,一九六六年,据明正德顾元庆辑刊阳山顾氏文房本影印。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京都:中文出版社,一九八○年,据明汲古阁本影印。
唐∵净觉,《楞伽师资记》,《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唐∵冯贽,《云仙杂记》,《丛书集成新编》,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五年。
唐∵僧肇,《注维摩诘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唐∵僧肇,《肇论》,《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唐∵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一年。
唐∵慧远,《答恒太尉书》,《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一年。
唐∵释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唐∵法海集,《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唐∵实叉难陀奉制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唐∵实叉难陀奉制译,《大乘入楞伽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唐∵储光羲,《储光羲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据明铜活字排印本影印。
后晋∵刘朡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五年初版,一九九五年北京第五刷,点校本。
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一九八九年,据上海涵芬楼景印明嘉靖三十九年抚州刊本重印。
宋∵不着撰人,《宣和画谱》,京都:中文出版社,一九八○年,据明汲古阁本影印。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五六年六月第一版,一九九五年七月湖北第九次印刷。
宋∵朱熹,《楚辞集注》,台北:艺文印书馆,一九五六年,据聊城杨氏海源阁原藏宋刊本影印。
宋∵沈括,《梦溪笔谈》,《丛书集成新编》,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五年,据学津讨原本排印。
宋∵周密,《志雅堂杂钞》,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九三年,据美术丛书本排印。
宋∵洪迈,《容斋续笔》,《丛书集成三编》,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九七年,据笔记小说大观续编本影印。
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二年。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京都:中文出版社,一九八○年,据明汲古阁本影印。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四年,据上海图书馆藏宋刻本影印。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京都:中文出版社,一九八○年,据明汲古阁本影印。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五年北京第五次印刷,点校本)。
宋∵赜藏主集;明∵净戒续编,《古尊宿语录》,《中国佛教丛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三年。
宋∵严羽,《沧浪诗话》,《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三六年,据津逮秘书本影印。
宋∵释志盘,《佛祖统纪》,《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宋∵释延寿编,《宗镜录》,《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宋∵释法云编,《翻译名义集》,《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明版嘉兴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七年,据明万历间五台等地刻径山藏版影印。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金∵元好问撰;清∵施国祁注,《元遗山诗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七年,据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年南浔瑞松堂蒋氏刻本影印。
元∵王恽,《玉堂嘉话》,《丛书集成新编》,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五年。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丛书集成新编》,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五年,据佚存丛书本排印。
元∵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七年,点校本。
明∵李梦阳,《空同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八年,据扫叶山房石印百子全书本影印。
明∵李攀龙选,蒋一葵笺释,《唐诗选》,台南县:庄严,一九九七年,据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明刻本影印。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
明∵胡应麟,《诗薮》,《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五年,据明刻本影印。
明∵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台北:艺文印书馆,一九七四年,据明万历六年刊本影印。
明∵陆深,《玉堂漫笔》,《丛书集成新编》,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五年,据纪录汇编本排印。
明∵杨慎,《升庵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按崔涂诗题为。
明∵董其昌,《容台集》,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一九六八年,据明刊本影印。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台北:世界书局,一九六二年。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五年,据清光绪十七年刻本影印。
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丛书集成三编》,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九七年,据清代笔记丛刊本影印。
清∵王士祯,《香祖笔记》,《丛书集成三编》,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九七年,据清代笔记丛刊本影印。
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五年,据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影印。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五年,据民国十六年无锡丁氏铅印清诗话本影印。
清∵李锳,《诗法易简录》,《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五年,据山东省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年刻本影印。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台北:***商务印书馆,一九五六年,据该馆民国二十年排印本影印,卷一九,页九○。
清∵姚鼐,《今体诗钞》,台北:***中华书局,一九七一年,据原刻本校刊。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台北:西南书局,一九七九年,据民国间排印本影印。
清∵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
清∵张谦宜,《絸斋诗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
清∵乔亿撰;富寿荪校点,《剑溪说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
清∵贺贻孙撰,富寿荪校点,《诗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
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六年初版,一九八六年湖北第二刷,点校本。
清∵薛雪,《一瓢诗话》,《丛书集成续编》,上海:上海书店,一九九四年,据昭代丛书本影印。
清∵顾炎武着;黄侃、张继校勘;徐文珊点校,《日知录》,台北:明伦出版社,一九七○年。
清∵阮元校勘,《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一九六五年。
清∵阮元校勘,《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一九六五年。
清∵阮元校勘,《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一九六五年。
贰、一般论着
一、中文
(一)专书
日∵平野显照着,张桐生译,《唐代的文学与佛教》,台北:业强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王世襄,《中国画论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二年七月第一版。
王国维着;涂经诒译,《人间词话》,台北:***中华书局,一九七○年。
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一九八八年。
王咏雪,《王维诗中禅意境之研究》,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九七年。
王榕,《安东尼∵马洽多与王维诗中对景物诠释之概述》,台北:辅仁大学西班牙语文学系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九九年。
皮述民,《王维探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一九九九年八月初版。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一年。
朱我芯,《王维诗歌的抒情艺术研究》,台中: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八七年。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李乃龙,《雅人深致与宗教情怀----唐代文人的生活样态》,台北:文津出版社,二○○○年。
李淼,《禅宗与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台北:丽文文化出版社,一九九三年。
李泽厚,∵《漫述庄禅》,收录于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台北:三民书局,一九九六年。
杜松柏,《禅学与唐宋诗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一九八七年。
杜昭莹,《王维禅诗研究》,台北: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九二年。
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台北:丽文文化出版社,一九九四年。
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台北,淑馨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尚永亮等着,《浪漫情怀与诗化人生----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台北:文津出版社,二○○○年。
尚学锋,《道家思想与汉魏文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二○○○年。
林桂香,《诗佛王维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八二年。
金亿洙,《王维研究--宗教、艺术与自然之融合》,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八四年。
俞昆,《中国画论类编》,台北:华正书局,一九七七年。
俞昆,《中国绘画史》,台北:华正书局,一九七五年。
姚仪敏,《盛唐诗与禅》,台北:佛光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柳晟俊,《王维诗研究》,台北:黎明文化公司,一九八七年。
柳晟俊,《王维诗与李朝申纬诗之比较研究》,台北:国立***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博士论文,一九七七年。
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二○○○年。
胡适校写,《神会和尚遗集》,台北:新文丰图书出版公司,一九八三年。
唐晓敏着,《唐文学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年。
孙昌武着,《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二○○一年。
徐邦达编,《中国绘画史图录》,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张文勋,《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张健,《王维诗选》,台北:五南图书出版,一九九七年。
张清华,《诗佛王摩诘传》,郑州:河南人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庄申,《王维研究上集》,香港:万有图书公司,一九七一年。
许富居,《论园林诗画意境与诗意空间之塑造─以王维辋川园为例》,台中:逢甲大学建筑及都市计划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九三年。
陈允吉,《唐诗中的佛教思想》,台北:商鼎文化发行,一九九三年。
陈昭伶,《王维诗中的终极关怀类型》,宜兰:玄奘人文社会学院中国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二○○三年。
陈振盛,《唐宋山水画的景与观》,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九五年。陈贻焮,《王维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三年。
陈铁民,《王维新论》,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七年。
章尚正着,《中国山水文学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彭政德,《王维禅诗创作技巧与艺术风格之研究》,宜兰:玄奘人文社会学院中国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二○○○年。
黄河涛,《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北京:商务印书馆,一九九四年。
杨文雄,《诗佛王维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叶维廉,《王维研究》,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一九八○年。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
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九年。
福开森,《历代着录画目》,台北:***中华书局,一九六八年。
刘肖溪,《王维李白与杜甫之比较研究》,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系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七三年。
刘维崇,《王维评传》,台北:正中书局,一九七二年。
蒋述卓,《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年。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上海:上海书店,一九八九年。
萧丽华,《唐代诗歌与禅学》,台北:东大图书发行,一九九七年。
谢思炜,《禅宗与中国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九三年。
(二)论文
二川,∵《王维“袁安卧雪图”画理抉微》,《中国文化月刊》,第一九一期,一九九五年九月。
日∵曾布川宽撰,冯慧芬译,∵《王维《辋川图卷》和风水论》,《艺苑》美术版,一九九五年第三期。
王连生,∵《王维的艺术辩证法浅探》,《辽宁师院学报》,一九八一年第六期。
王隆升,∵《幽境与禅韵――试论王维“辋川集”的诗情、诗境与诗法》,《华梵学报》,第八期,二○○二年九月。
史双之,∵《论王维的佛教思想及其禅意诗》,《法音》,一九八六年第四期。
任育才,∵《唐代科举制度述论》,《兴大文史学报》,第七期,一九七七年六月。
任育才,∵《唐代铨选制度略论》,《兴大文史学报》,第四期,一九七四年五月。
衣若芬,∵《谈苏轼对王维与吴道子绘画艺术的评价及其影响》,《国立编译馆馆刊》,第二四卷第一期,一九九五年六月。
李浩,∵《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之比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七年第三期。
汪世清,∵《《江山霁雪图》归尘土,鱼目焉能混夜珠?――记中国绘画收藏史上的一大骗局》,《新美术》,一九九六年二月。
周怡,∵《雪蕉与雪竹--关于王维绘画禅理表现的一个模式》,《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二○○三年第四期。
徐月芳,∵《王维“辋川集”中的儒、道、释色彩》,《中国海事商业专科学校学报》,第八六期,一九九八年六月。
高以璇,∵《诗画合一∵情景交融--王维诗之图画意象》,《国立历史博物馆学报》,第一○期,一九九八年九月。
陈振盛,∵《从写实到写意――论唐宋山水画风的转变》,《东方人文》,第三卷第三期,二○○四年九月。
章毅、周丽君,∵《王维山水田园诗构图四法》,《湘潭师范学院学报》,一九九八年第五期。
童慧刚,∵《王维山水田园诗图画意象之解读》,《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二○○○年十二月。
华泽秋,∵《浅谈王维的绘画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三年十二月。
叶淑丽,∵《王维“辋川集”诗的禅趣》,《嘉南学报》,第二二期,一九九六年十一月。
赵建军,∵《“金刚经”美学思想初探》,《文史哲》,一九九四年第四期。
郑朝通,∵《论王维诗中所展现的三教涵养》,《文学前瞻》,第四期,二○○三年七月。
鲁屋,∵《王维鸟鸣涧杂说》,《齐鲁学刊》,一九八四年第六期。
卢桂霞,∵《王维诗中的佛家思想》,《古今谈》,第一○○期,一九七三年八月。
萧丽华,∵《从禅悟的角度看王维自然诗中空寂的美感经验》,《第五届文学与美学研讨会论文集》,一九九六年三月。
萧丽华,∵《试论王维之宦隐与大乘般若空性的关系--兼论王维诗中“空”的境界美》,《台大中文学报》,第六期,一九九四年六月。
萧丽华,∵《论诗禅交涉--以唐诗为考索重心》,《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一期,一九九六年六月。
萧丽华,∵《禅与存有--王维辋川诗析论》,“佛教文学与艺术学术研讨会”,一九九八年四月。
罗宗涛,∵《辋川集中王维、裴迪诗作异同之探讨》,收录于《中国文学史暨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政治大学中文系,一九九六年。
罗香林,∵《唐代三教讲论考》,《东方文化》,第一卷第一期,一九五四年一月。
严耕望,∵《唐代佛教之地理分布》,《民主评论》,第四卷第二十四期,一九五三年十二月
苏曼如,∵《王维“辋川集”的诗画艺术及境界》,《兴大中文研究生论文集》,第七期,二○○二年九月。
顾晓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试谈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绘画美》,《淮海工学院学报》,二○○○年九月。
二、日文
(一)专书
户田祯佑、小川裕充编,《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续编》,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二○○一年。
米泽嘉圃,《中国绘画史研究:山水画论》,东京都:平凡社,一九六二年。
米泽嘉圃美术史论集编集委员会编辑,《米泽嘉圃美术史论集》,东京都:国华社发行,一九九四年。
铃木敬编,《中国绘画总合图录》,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一九八三年。∵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