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名的“拈花微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是不少人都会问道:∵∵

“为什么迦叶要开怀地笑?”“佛陀讲了什么内容?我怎么看不懂?没说话怎么讲的?”∵∵

这里有玄机?知者不玄,玄者不知。为什么迦叶能领会而我们不明白?∵∵

因为佛教认识世界的方式与我们日常习惯的思维方式有差异。思维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一种途径,不同的思维方式适用的领域不同,效用不同,结论亦不同,而且不同的思维方式之间是很不容易沟通的。∵∵

我们的习惯的思维方式一般来讲分为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一、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感性思维是人类认知外界存在的基本方式,小到日常生活,大到科学研究,首先是依*感性思维。感性思维是理性思维的基础,它所产生出来的感性信息被挑选整理之后变成经验,为理性思维的概念、逻辑提供了材料,最终成为理论。∵∵

感性思想的运动过程是:我们肉体上的五类感官: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与世界存在的各种景象:光波、声波、气味粒子、热能、材质等相接触,受到刺激,感官将信息传达至中枢神经进行区分处理,形成了感性信息。∵∵

感性思维的认识方式是感知、体验。从婴儿的行为中可以观察到全然感性思维的情形,或着从有些艺术家身上可以看到。感性思维是非理性的,不着痕迹的。我们俗称“用心去感受”,这个“心”在哪儿?分析是找不到的,只是去感觉外界时所用的就是了。感性思维无法用语言文学描述。我们平常表达出的“感觉”只是冰山一角,一旦落入语言文学,感性思维得到的信息则被损失将尽。感性思维的交流方式亦是体验,我尝了川菜好吃,告诉你也没用,必须要你自己去尝过。∵∵

理性思维又称逻辑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升华。∵∵

理性思维的形成是这样一个过程:来自感性思维认知世界的感官信息——确定各种世界存在形态的内涵、外延,形成各种各样的概念——运用逻辑的各种方法找出概念之间的关系——形成关于世界存在形态间关系的理论,用以指导实践。∵∵

理性思维的贡献极大,使人类从纷繁杂乱的感性信息中找出头绪,是一条寻找世界存在规律的捷径,使复杂的事物变得简洁明晰,它所产生的理论最终发展成为科学,有科学指导的人类行为变的理智、有效,从而形成现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

二、禅式思维∵∵

佛教的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禅”,我这里称之为禅式思维。∵∵

在古印度,哲学已相当发达。释迦牟尼本是王子,小时即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为了寻找宇宙人生的真相,出家求学,遍学当时印度诸家,总是得不到圆满答案。经历了七年苦行之后,他开始寻找自己的路,在一棵大菩提树下进入“禅”之中。最终,他觉知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并且发现人类只有将习惯的思维方式抛下,重新觉知世界,才能了解真理。∵∵

由于他的智慧达到圆融无碍的地步,故被尊称为“佛陀”——智慧无碍的人。∵∵

一般的哲学家、科学家、平常人对于佛教中讲的东西不理解,对“禅”不理解,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禅是超越了意识活动中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佛教的整个理论体系均是围绕如何以此方法去认识世界并恢复本有的智慧的。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这种方式称为“觉知”,以区别意识层中感性思维的感知、理性思维的认知。∵∵

难于理解的关键在于:按照通常的理论,人离开了意识活动是无法认识世界的。∵∵

但是从古至今,无数禅修者以自己实证的方式无数次地验证了人类在超越了意识活动后,会恢复本性中所具有的对世界真理的觉知能力。∵∵

在心理学那里,弗罗伊德发现人有潜意识存在。显意识与潜意识共同支配着人的行为,统称为意识。无论潜、显意识,它们的认识方式是以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完成的。∵∵

之后,他的最得意的门生荣格是青出于蓝。他通过实践东方佛教的“禅”的实证,发现人类除意识之外还有更广、功能无比强大的“无意识”状态,它的认识能力远远超越了意识。荣格只领悟到的“无意识”只是“禅”的表层,而且“无意识”这个词用的并不好,可以改成“超意识”(可惜没机会同他商榷),但他作为科学家能达到这个程度已是相当不易的。∵∵

我们借用弗罗伊德的一个句式:“显意识与潜意识相比是冰山一角,浮在上部而且很小的一块,潜在下面的是极大的部分”——意识相对“超意识”而言,是冰山的一角,在上面的是很小,在下面的是极大的部分。人在“超意识”中运用的认识方式即是“法法平等”的“禅式思维”。∵∵

在这篇文章里我用的“禅式思维”的确是一个不恰当却无可奈何的名词。因为“禅”是超出意识思维层次的,不属于意识思维的东西,不应该将之称为“思维”。这么称呼是为了方便理解,请弄清这一点。∵∵

要想给“禅思”下一个定义是很难做到。因为语言文字的功能只限于显意识层,甚至潜意识中的活动无法用语言表达,更何况超意识层。在“禅”中语言文字是无能为力的,这就是为什么释迦牟尼“拈花微笑”中不对众人讲话的道理。我们为了方便,进行一个描述性定义:∵∵

禅式思维是在放弃了意识层的各种努力,让感性思维、理性思维所产生的各种形象、观念、概念、逻辑、理论、意识形态不再发挥作用之后,人类本性中所本有的天然觉知能力得以恢复、显现,从而全然直观地觉知认识的方式。∵∵

事实上,“超意识”、“禅”并非多么神秘与困难,它本身属于我们人类的自性能力,在平常生活中,可能会偶尔显现。只是由于在我们从婴儿的感性思维为主导到成人的理性思维为主导的人生中,习惯用“脑”去认知,用“心”去感知,不习惯用“自性”去觉知。故而当“禅思”发生在我们生活中,亦无法察觉,或是没有能力将其保持,太微弱以至无法发展成为一种力量。看几个在生活中发生的例子:∵∵

小时侯经常玩“藏猫儿”,小伙伴远远地看着你走过来了,躲在门后,屋子光线很弱,你走进来,他从门后猛跳出来,伴随着一声“嗨!”。这之后的情形仔细体味:在一个窜出的黑影映入眼睛,一声怪叫传入耳朵之后——与被吓得跳开喊“妈呀”(感性思维下意识动作),以及回过神责怪道“吓死我了”(理性思维、判断)之前,是不是有一段大脑非常清晰、却又没什么念头的空白?仔细体味,是有的。没有感觉,没有判断,没有念头,不是感性、理性,却存在着认识能力,清清楚楚。那是什么状态?∵∵

禅宗的一些祖师的棒喝就是这样:你想去问老师:“禅是什么?”一大堆问题堆在脑子里(意识活动)。走进教研室,行完礼,恭敬奉上纸条,满心期望地等候。老师看着问题,突然冲你大喝一声,几乎把房子震开,一扫帚打在你头上!好,停住,这之后的情形放慢镜头:在一个猛烈的声波传导耳中与清晰的一个棒状黑影映入眼睛,紧接着是什么?自己悟去吧,说出来就变质了。禅宗公案不是故事,而是一个个的教学案例。∵∵

三、禅的秘密∵∵

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佛教的禅思有什么优越之处?回答是:意识活动中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得不到完全的真实,而超意识的“禅式思维”可以得到。∵∵

意识活动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是对立地“看”世界。∵∵

伴随着人类意识活动的生起,必然会发生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分裂。一般而言,意识会将“自己”认为认识主体,比如“我的心”、“我的身”、“我的感觉”、“我的认识”、“我的理论”......同时,把与“我”相对立的外界认为是“认识客体”。比如,动物、植物、桌子、天空、地球、宇宙......∵∵

当这种对立存在时,一方永远无法得到另一方内在的完整的真实信息。而只是互动、互为影映。意识中的所感、所知、所思、所验实际上仅为“认识客体”影象在认识主体中的投影与残留信息。*意识活动永远无法得到关于世界真实状况的信息。∵∵

而禅式思维是与世界融为一体,无差别、全然地“看”。∵∵

一旦放弃了意识活动(注意:这里的放弃不是让意识活动停止),进入到超意识状态的“禅”中,认识主题与认识客体之间的界限由于意识的淡化,瞬间化为乌有,因为这种界限本来就是“人为的”,本为乌有。原先的“我”一下消失,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关于世界存在的信息一览无余,而且是真实的。∵∵

再提出一个问题:“我”能与世界融为一体吗?∵∵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认识主体的我与认识客体的外界万物本来就是一体的,从来就未分开过,只是“我认为”它们之间对立。∵∵

借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可以启发大家的悟性:∵∵

量子物理学早就有许多定论,只是许多人不熟悉,或是熟悉是人很少扩展思维。比如:物质是由单一基本粒子组成的,以一种量子形态存在,以光波形式运动,物质是密度极大的光。相对论中的E=mc2,则每一粒子含有能量,每一种聚合物都是能量的聚合体。∵∵

医学和生理学也有不少研究成果,比如:意识是能量,是粒子运动。∵∵

系统论中讲到:系统由要素、结构、效用决定,要素可以相同,结构不同,效用不同。那么我们可以综合一下:∵∵

世界的各种景象:无论是物质的、有形的、可感知的,还是精神的、无形的、虚幻的,在本质上是同一的,都是由单一基本粒子聚合而成,只是聚合的结构各有不同,产生出的效用不同。基本离子在相互的能量力的作用下,无休止的进行聚合——分散——再聚合的过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所谓“物质”只是“密度”较大的聚合物,散开后仍是基本粒子,参与宇宙间的“再造”。所谓“精神”只是“密度”较小的聚合物,散开后又可能成为“物质”。∵《红楼梦》中讲:“水中有泥,泥中有水”,世界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物质与精神是同一的,凡夫与诸神是同一的,人与植物是同一的——“众生皆有佛性”。人类与世界万有本质上同一,均是宇宙基本粒子的能量聚合体。在“我”聚合之前,粒子聚成其它形态;在“我”散灭之后,粒子又重新聚合成另一种形态。∵∵

再到现实中去体悟一下:∵∵

雪山上洁白坚硬的叫冰,吸收热能变软流下的叫水,加热到100℃加调料叫汤,蒸发成无色无味的叫气,在半空中与尘形成雾,在天空中远远望去的是云,落下来冰凉的是雨雪,冻起来的又是冰——统统都是水。∵∵

变来变去的是形态,是无常的——“是诸法空相”,“故常有,欲以观其妙”;不变的是本质,是永恒的——“心中无一物”,“故常无,欲以观其微”。∵∵

世界是变化与永恒的统一,是虚幻形态与真实实质的统一,是心与物的统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从来就没有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区分,从来就没有我与他的区分,从来就没有真实永恒的我,一切都是在形态上变幻与运动并再本质上保持着同一与寂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四、禅的路∵∵

“禅式思维”训练、运用的过程是一条从迷到觉,从意识到无意识,从“有我”到“无我”的“思维超越”之路。是一场内心的革命,相应地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使人变得更加智慧、慈悲、热爱生命。这正是佛教的核心精神。∵∵

禅的训练以“明心见性”为界大体是两个阶段:“修”与“行”。∵∵

1、修∵∵

首先,或是由人生体验中感受到人类的渺小、无知,而发起探求世界真理的愿望;或是阅读了历代证悟者的典籍而受到启发。这一阶段可称为“知道”——了解了一些原理。∵∵

其次,进入到“降伏其心”的过程。目的只有一个:让意识活动的妄念不再影响本有的智慧。由于这段仍是意识活动,而意识活动因人而异,所以有“八万四千法门”∵方法太多了,是针对不同人的情况对症下药的。由此才有佛教的各个宗。那并不是党派之争,只是如医院科室的不同。不过使用的基本的方法是通过“戒”、“定”、“慧”的训练,使清静心、平等心、正觉心次第生起。最后,当意识活动被淡化到一定程度,恢复本来觉知的能力,如黑洞中找凿开了一个小孔,本有的光线照进来瞬间将黑暗打破,即是“明心见性”。∵∵

修是回归,是由不真实到真实;修是修正,是清除内心的污秽,还一个本来清净。修是内心的超越,并非形式上的故弄玄虚;修是挑战自我,是勇者、智者之举。修的终点是明心见性,是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2、行∵∵

这个过程始于明心见性,直至恢复无碍圆满地了解世界真相的能力——“圆觉”。由于刚恢复的觉知力尚十分微弱,会被习惯的意识活动覆盖,故而需要在生活的磨砺中训练自己的定慧力。如同将初凿开的小洞不断扩大,让更多的光透进来。这时的人内心已渐渐充满智慧与慈悲,众生之间差别已真实消失,开始纯粹无我利他之行,我们将之称为“菩萨”。达到极至称之为“佛”。∵∵

行是巩固,是把真实长存心中。行是增加,增加智慧与慈悲。行是真心的恢复,并非让人膜拜;行是战胜自我,是圣贤之路。∵∵

我们将整个过程叫“禅修”,这与西方人理解的“静思”不一样。∵∵

“禅修”所要达到的是拥有所能够直观觉知世界真实的能力。禅修成就者是既有至静的能力,又具有活泼的思维力,对宇宙人生的变化、本质有着深刻的体验,具备极深广的智慧,对生活充满热情与爱心,无私无我地对待着众生,豁达、平和、安详地完成他自己生命的人,他可能是总统、乞丐、教师、商人、水手、主妇......外在的形象并不代表内心的境界,人们只是喜欢与他在一起相处,却不知他是能量的化身,是真正的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