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明本的看话禅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纪华传

看话禅是继唐五代时期的机锋棒喝禅、两宋时期的文字禅之后而产生,宋元以后逐渐成为中国禅宗的主要禅法形式。机锋棒喝禅、文字禅到看话禅,有着内在的逻辑发展进程,是禅宗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峰明本(1263—1323)所提倡的看话禅因时代的变化而有不少新的特点,丰富并发展了看话禅。晚明高僧袜宏在《禅关策进》中评价明本说:“此老千言万语,只教人看话头,做真实工夫,以期正悟,谆切透快,千载而下,如耳提面命。”[1]明本为萎靡不振的江南禅宗注人了新的活力,他所倡导的看话禅及重视坐禅的功夫论,对明清以来中国禅宗产生了重要影响,代表了中国禅宗的发展方向。

明本提倡南宋大慧宗呆以来的看话禅,对看话禅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都有深入地阐发,并结合时代特点,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禅法形式。在批评传统禅法流弊的基础上,特别强调生死解脱问题。对话头与公案、看话禅中的信与疑、禅与心的关系等解释,皆具新意。下面将对其看话禅的内容和禅法特色作以探讨。

一、看话禅的前提——“参禅无秘诀,唯有生死切”

禅宗修学的目的是破除烦恼执着,了脱生死。在看话禅的参究中,求了脱生死之心真切尤为重要。只有生死心真切,才能生起疑情,工夫才能做得上。在明本的着作中,“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的话语,出现频繁非常高。说明对生死问题的重视,这是明本禅法的最重要特征。明本这一系禅师隐居山林,以痛念生死为学禅的根本,大力倡导看话禅,提倡做工夫,目的就是为了“痛救末法之弊”。

明本曾经说学道要有三种正见,又说参禅要具备三种心,其核心都是围绕生死问题而展开。他说:

学道有三种正见。第一要念得生死无常大事真切,毕其形命不肯放过;第二要识破一切世间憎爱是非缘境,不使一尘为障为惑;第三要办取一片长远决定身心,岁月愈久,而志愿益精,假使久无所入,虽三生五生亦不知其疲倦,久之更无有不成就者[2]。

参禅要具三种心:第一具有大信心,第二具了生死心,第三具不退转心。信得及则始终不惑,生死切则用心必至,不退转则决定成就。三心既具,则十二时中无虚弃底工夫。[3]

三种正见中,第一就是要念生死无常,这是后两种正见的基础。第二种正见就是要认识生死的原因,即因无明(“惑”)而流转,生起世间一切憎爱是非。第三种正见就是要发长远心,解脱生死大事。参禅要具备的三种心,也是以生死心为根本。

明本认为,重视生死是禅宗的传统,“《传灯录》诸祖,皆不因看话头起疑情,而各于言下顿悟无生者,盖其为生死大事之心真切,脚未跨门则早有一种无常生死大事之念,梗塞于心中”[4]。在明本的着作中,随处可见“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参禅一着,要敌生死”以及“痛以生死为己重任”等话语。他认为,释迦牟尼弃王宫,人雪山,受尽苦行,“是第一个为生死切者”。西天二十八祖,东土六祖,还有“长庆坐破七个蒲团,真如喆引银自刺,二祖断臂,常啼卖身”,这些人无一不是历试诸难,“皆是为生死切至者”。[5]明本甚至认为,生死无常即是禅之骨髓,禅即是生死无常之眼目:

所谓禅者,非玄学,非奇解,非密授,非秘传,是众生本有之性,元是诸佛所证之三昧。若欲契悟,切须实的以生死无常四字,是万劫未了底最大因缘,若不就此一生和盘翻转,尽未来际应无了期。如是发心更无异见,久久心念绝,伎俩忘,蓦忽一翻,方知然后禅与生死骨髓眼目亦皆划除,便见咳唾掉臂总是祖师西来意也,自然头头上明,物物上显,方知果然不是玄妙秘密也。[6]

明本把“生死无常”四个字,看作是开悟解脱的最大因缘,甚至认为,生死无常是禅的骨髓,禅是生死无常的眼目,由此可见明本对生死问题的重视。

明本认为,看话禅的前提就是要信修行解脱,就是要信生死轮回之苦,通过自己的修行,解脱轮回之苦。指出,参禅是参自己禅,不是参佛祖善知识禅:

所谓禅者,盖远从多劫前,因地所迷,引起生死。迷乃是自己迷,不因境迷,不因物迷,亦非佛使其迷,又非天地鬼神、冤亲眷属使其迷也。以其自迷,故今日若不肯力叩自己,亲自信向、自发肯心,向自家己躬下真参实究一回,以俟其自悟,无有是处。其所悟处,不悟佛境,不悟祖缘,不悟他心,不悟外法,皆是自悟其自己远从多劫以来所迷底生死差别情妄耳。[7]

明本将禅与生死联系起来,就是说众生在无量劫以前,因为自己因地所迷,所以才引起生死,不是因为外境、外物而引起,也不是因为佛陀以及天帝鬼神、冤亲眷属使他们迷惑。因为是自己迷惑,所以只有靠自己努力,自悟自证,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明本强调生死问题,这是他不同于前人的地方。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与明本这一系禅师重视修行,注重真实践履有关,二是与元代禅宗丛林整体素质的下降有关。这一点影响至后世,对明清佛教影响很大。对生死问题的重视,贯穿于明本看话禅的整个过程。如禅宗中重视信,强调“自心是佛”,明本则赋予“信”以新的内涵,即“信知生死事大”、“信生死解脱”。此外,明本重视坐禅,主张学禅者要真参实悟,要亲自体证,这也是基于对生死问题的认识,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死大事”问题。所以对生死问题的重视,这是明本看话禅的重要特征,是理解其看话禅的关键。

二、觉悟的根本——“灵知心体,离言说相”

“明心见性”是禅宗中的根本宗旨。在佛教各宗派中,禅宗对于“心”最为重视,从达摩至弘忍乃至后世的禅宗都是以大乘佛教佛性论为理论基础。按照这一理论,众生生来就具足与佛一样的本性,称之为真心、本心、佛性、自性等,它本来是清净无染的。达摩在《二人四行论》中讲:“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道信曾发挥《观无量寿经》中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话,说“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有别佛也”。禅宗南宗更为重视“即心是佛”,甚至把它看作禅宗的一个重要宗旨,明心见性成为禅宗的一个根本目标。永明延寿禅师也非常重视心,他的《宗镜录》一百卷即是“以心为宗”。看话禅兴起以后,由于“无”字话头的盛行,所以对佛性有无的问题,不予讨论,而是笼统地以心概括之。

明本也继承了禅宗重视“心”的传统,他关于“心”的阐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心”是禅宗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心”又是修行解脱的终极目标。关于前者,明本在讲禅宗与佛教其他宗派的区别时,总是强调“达摩独指一心为宗”,他在解释教外别传之旨时,认为禅宗所传的就是“心”:“禅宗乃传一佛大觉圆满之心也。”[8]明本所讲的与禅宗史上所强调的“心”一样,都是指自性清净的真心,而非烦恼染污的妄心:“参学之士不知此心空寂,本来清净,于一切法元无取舍,只贵翻身一掷,抹过太虚,脱体无依,随处自在。”[9]这一清净的真心,也是禅宗所要追寻的终极目标:“心本澄湛,元无污染,工夫亦无做不做之异,一切施为,只要悟明自心耳。”[10]他还讲:“坐禅者,必欲以悟心为本。”所以,禅宗的明心见性就是要悟明此本来清净的真心。

明本曾讲,禅宗的教外别传,就是要远离语言文字之外,妙契于此心。然而此本来清净的大觉圆满之心,按照佛教的说法,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但为了开示悟人此心,不得不假借言语加以描述。为此明本提出了“灵知心体”的说法,将心与识区别开来:

心与识一体而异名,悟则会识归心,迷则转心为识。何谓心?灵知不昧之谓也。何谓识?依灵知而妄起分别之谓也。心之至体,无可见,无可闻,无可知,无可觉,乃至无可取舍,但有可为,皆虚妄颠倒。既不可以见闻知觉,则学人何以超入而证之?但远离一切见闻知觉,乃至能离所离,一齐空寂,则灵知心体宛然显露于见闻知觉之间。故古人默契而神会,自然诸缘无碍矣。然欲离见闻知觉等病,只个欲离之念早是增加其病耳,于是古人别资一种善巧方便,将个无义味话头,抛向学人面前令其究竟,但知体究话头,则与见闻知觉等不期离而自离矣。[11]

心与识同体而异名,只因有迷与悟而有二者之别:灵知不昧谓之心,依灵知而妄起分别谓之识。心体不可见闻知觉,只有远离见闻知觉、远离能所分别,则“灵知心体”宛然显露于见闻知觉之间。明本认为,看话禅是悟明灵知心体的一种善巧方便,通过体究话头,自然可以远离见闻知觉等分别,就能“默契而神会”。

明本还继承了禅宗中重视般若思想的传统,把心体与般若相联系,指出心体即是般若:

夫般若者,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识相,离思惟相,乃至见闻觉知,遍计分别,种种离故。能离所离,亦皆远离,尔时般若觌体成就。所谓不能缘者,由真妄各立,不相入故。譬如明暗二体相倾,欲合为一,纵有神变,其可得乎?虽然,殊不知法无异相,动念则乖,理绝多途,举心则隔。遍十方是般若体,尽大地是光明幢,不间一尘触处圆净,纤尘未尽万劫难明。欲得现前,当依智用会,须拔能所根于一念未萌之际,空人我见于寸心不动之时,念念破无明,离妄想,断攀缘,泯闻见。……久久心境寂,人法空,意识消,伎俩尽,和手中欛柄子一时打脱,始知众生心外无般若。[12]

般若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又称智慧,包括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这里所说的般若是指实相般若,是通过持戒、禅定等修行而显现的真实智慧。与灵知心体一样,只有远离语言文字、远离意识思维、远离见闻觉知,才能证知般若之体,这时就会发现“众生心外无般若”,心体即是般若。

然而从佛教般若一系的思想来看,般若是遍于十方、无处不在的,心体也是不离见闻觉知、无处不在的,禅宗中的部分禅师也常讲“青青翠竹无非真如,郁郁黄花皆为般若”。明本认为,“纤尘未尽万劫难明”,如果不能悟明心体,则见闻觉知都是情妄:

禅之一字,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觉不可知。盖见闻觉知皆属情妄,非心法也。当知心法本来是见是闻,是觉是知,不应于见闻觉知上别有所谓见闻觉知者。《维摩诘经》谓:“若求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斯言岂欺人哉![13]

这里引用了《维摩诘所说经》的话,原文为:“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14]原经的意思是为了说明“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明本引用此话也是为了说明要远离见闻觉知,才能体悟心法。明本在这里一方面讲见闻觉知属情妄,非心法,但另一方面却又讲心法本来是见闻觉知,看似矛盾,实则有其苦心和深意在,就是要破除众生的妄念,开示求学者在未悟明心体之前,一切见闻觉知都属情妄知见,不可当作是真正的心法。所以禅宗修行就是勤究此心,众生因为迷失自心,所以贪嗔痴依妄而有,若悟此心,则各种妄想随悟而消。

明本还把信“自心是佛”作为其看话禅的重要内容。“信”在明本的看话禅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说:“心非妙悟而莫知,悟非情尽而不了,情非工夫而不忘,工夫非正信而不立。盖学道以正信为根本也。”[15]明本对信的解释,既继承了禅宗中重视自信的思想,同时又赋予了信以解脱生死的新内容。如明本讲学道要具足五种正信,第一种信即是“要信自己方寸心中一个喜怒哀乐底主人翁,觌体与三世诸佛不欠一毫发”。[16]

所谓信自心是佛,即重视自悟、自识其心,这是禅宗的鲜明特色。明本继承了这一传统,强调了自信的重要性,他在解释《信心铭》中的“信”时说:“谓信者何?信其广大心体与诸佛平等无间。必欲其自信而不假修证,一人信位,觉定不退转也。”[17]

明本又讲:“道在己求,不从他觅。”[18]所以明本讲的信,不同于一般在佛教中所讲的信佛、信法等外在的信,而是一种自我觉悟的自信。他说:

成佛作祖,到善知识地位,会须先将一大藏教、诸灯语录、遗言往行,拈向他方世界之外,单提一把吹毛利剑,逢佛杀佛,逢祖杀祖,直教一物不得当其前,一法莫中峰和尚广录》卷4之上,{示高丽收、枢、空、昭、聪五长老),第41页。能随其后。[19]

明本强调要信自己,体现出真实践履和自觉自悟的精神。虽然明本以及很多禅师常常引用《华严经》中的话“信为道源功德母”,但只是拿来作为一个口号而已,含义已有转化。禅宗则讲心即是佛,“不历僧祗获法身”,不需历久苦修,直超顿悟。明本讲要把佛陀言教、祖师语录等都抛到一边,不执着一物,不迷信一法,这样才能明心见性,证悟成佛,强调了自悟自证的重要性。

三、修行的方法——“不起第二念,即是疑情”

“信”与“疑”是看话禅的两个基本因素,重视“信”是禅宗中的传统,即重视自信,信“即心是佛”;对“疑”的重视,更是看话禅的根本,是开悟的关键。禅宗中常讲“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原妙禅师常讲“疑以信为体,悟以疑为用”,将信与疑贯穿于看话禅的修行之中。明本继承了原妙的思想,又有新的发展。

看话禅作为禅悟的手段,就是借助疑情的力量,集中自己的全部念头,转向内心的直观禅修,一旦打破疑团,则豁然开悟。在看话禅中,疑情既是参禅的人手方便,同时又是修行开悟的关键。那么何谓疑情?疑情,简称为疑。在禅宗中,疑却被看成是看话禅的根本和开悟的关键,就是要通过公案的力量,将心念集中在一则无意义的话头上,而这则话头往往是不合于常情或佛法道理,或者是不易理解的深奥而凝炼的佛经话语,所以很容易产生一种无自无他专心致志的精神状态。关于疑情,明本说:

工夫上说起疑情,当知疑情初无指授,亦无体段,亦无知觉,亦无把柄,亦无趣向,亦无方便,亦无做作安排等事,更无别有道理,可以排遣得教你起疑。其所谓疑者,但只是你为自己躬下一段生死大事未曾明了,单单只是疑此生死大事,因什么远从无量劫来流转迨今,是什么巴鼻。又因什么从今日流入尽未来际,决定有甚了期。只这个便是疑处。从上佛祖皆从此疑疑之不已,自然心路绝,情妄消,知解泯,能所忘,不觉忽然相应,便是疑情破底时节也。[20]

明本认为,疑情就是众生从久远以来流转于生死这一大事。通过做工夫参究此话头,将心念集中于此,念念不忘,排除理性思维的作用,就会形成直觉观修的力量,待时节因缘成熟,打破疑情,这就是开悟。明本又说:

近代尊宿不得已将个没义味话头瞥在你入识田中,教你去却一切知解,单单只向此话之所未哓处疑着。其所疑着,如撞着个银山铁壁相似,面前更无寸步可进。才起第二念,便是落思量,但不起第二念,即是疑情。其疑情中自然截断一切知见、解会等病,忽尔你于所疑处触翻,方知如古人一言半句,真个是大火聚,吹毛剑,不可犯也,但办信心,无事不了。[21]

是说起疑情的关键是不能落人思量分别,而是要断除一切思维意识的作用。所以明本特别强调要从话头上起疑情,“直下不起第二念,单单于话头上,奋起大疑情”[22],不能从知解中起疑,不能从经典中起疑,目的是要杜绝思维意识的分别,以免落人相似的疑情。大慧宗呆也特别强调于话头上起疑:“千疑万疑,只是一疑。话头上疑破,则千疑万疑一时破;话头不破,则且就上面与之厮崖。”[23]大慧宗杲甚至讲,如果于文字经教上起疑,皆是“邪魔眷属”。明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不起第二念”:

所言不起第二念者,于政扣己而参处,卒急不相应时,蓦忽瞥生一念,谓我莫是根器劣么?是第二念;谓我莫是罪障深么?是第二念;莫别有方便么?是第二念;谓此工夫实是难做,也是第二念;谓是易做,也是第二念;于甚易做处生欢喜心,也是第二念;于艰难境中做不上处起怕惧心,也是第二念;更有一般伶俐汉,见恁么说了,便云我但一切坐断,都不起心,正落第二念了也。[24]

“不起第二念”,就是念念之间心系于话头之上,除了此念,一切思虑活动都属于“第二念”。明本列举了参禅过程中所起的第二念:或认为自己根器下劣、罪障深重,或考虑看话禅之外是否另有方便法门,认为此功夫难做、易做,或因易做而起欢喜心,因难做而起惧怕心,这些都是第二念。甚至有人因为以上都是第二念,所以说自己只要坐禅就行了,对一切都不起心,明本认为存此念头,这正是第二念。概括而言,不起第二念,就是要将日常生活中的杂念全集中到话头上,“心不随缘,意不逐物,识不拘境,意不染尘”,可谓以一念代万念。为了达到这一状态,明本还指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用功方法,要于日常中不起妄想分别:

第一不要指立期限,第二不要避喧求寂,第三不要拣择境缘,第四不要住心待悟,第五不要计算功程,第六不要别觅方便,第七不要遇难而忧,第八不要逢顺而喜,第九不要警生畏怯,第十不要取舍依违。离此十事,谨守个四大分散时,向何处安身立命话,尽平生乃至未来际,只如此做向前,此回更做不上,不可再换所参话也。[25]

严格而言,起疑情应该是禅宗一贯的特色,只是早期禅宗中教导学禅者明心见性的方式灵活多样。明本说:“上古人只疑生死了悟道,今之人只疑话头了悟道,其所疑之事似或有异,其悟之道其实无古无今,无杂无异也。”[26]所以古人虽不用看话禅的形式,但运用机锋棒喝的形式,于言下当下直接引发疑情。如禅宗二祖求达摩安心,达摩问“心在何处”,是引发其疑情。又如“麻三斤”、“干屎橛”、“青州布衫”、“庭前柏树子”乃至“狗子无佛性”等公案,都曾经引发过学人疑情。机锋等形式,要求有明眼善知识,还要有具根器的弟子,以及适当的机缘条件,三方面的条件缺一不可。后来禅宗的发展,对于公案都非常熟悉,以相似的言语勘验应对,却引发不了疑情,所以后世禅宗中难以运用起古代禅宗丛林中的机锋棒喝方法。看话禅即是运用一固定的方法,起到机锋棒喝的作用。虽然方式间接迂回,但是在引发疑情方面,则与机锋棒喝等形式一脉相承。通过引发疑情,杜绝思维意识的作用,注重直觉体验对参禅的作用。明本说:“看话头做工夫,固是不契直指单传之旨,然亦不曾赚人落草,最是立脚稳当,悟处亲切。”也就是说,看话禅只是修行开悟的敲门瓦子,是方便法,而非实法。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却可以起到补偏救弊的功效。

四、“道在目前,不离声色”与平常心

如上所述,对众生而言,心体不可知、不可见。然而悟明心体,则心法本来是见闻觉知,甚至一切法无不是心所变现。所以,心体的理论就体现在具体的日常修行中,不能绝对地离开色声香味触法等见闻觉知。明本在开示云南普通禅师时说:

先圣以善巧方便智力,向你清净田中抛散不净,指渐指顿,或偏或圆,说一念顿超,说历劫熏练。或可眼根入者,以色空作佛事;或可耳根入者,以音声作佛事;乃至六根门头,及与八万四千尘劳境内,咸作佛事,特不过控勒你一个入处,要你识个自己家珍,舍此初无实法。[27]

为了悟人清净本心,需要借助色声等方便。明本又讲:“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难睹,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言语。”[28]为了说明体认大道,不离声色言语,明本引用了庞居士给予日用事的偈颂:“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谐,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对此,明本解释说:

眼见色是日用事,耳闻声是日用事,以至身觉、触觉、杂思是日用事,乃至八万四千诸尘劳应用等皆是日用事。因什么说个无别底道理。虽则体用至陈,万尘交接,一一皆是自心成就,自心出生。所以教中谓:“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又云:“三界无别法,惟是一心作。”以其洞见自心敌,虽一刹那顷,泛应群缘,会入一心,曾无异致,所以云无别也。[29]

“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言语”,体现了明本现实主义的品格,这与禅宗传统中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一致的,禅宗讲不离平常日用,搬柴运水无非妙道,主张于日用事中体会大道。不过,这里面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修行悟人的方便,二是指修行开悟后的境界。

明本举禅宗史上两位禅师因闻声、见色而悟道的例子:

昔灵云和尚举眼见桃花,便道: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香岩和尚扫地次,击竹有声,便道: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此二尊宿便是闻声见色彻见己躬底样子。[30]

明本认为,这两位禅师闻声、见色而开悟,是多生积世,勤苦修持参扣祖意的结果,所以只有真参实修,达到实参实悟之地,才能“繁与大用,举必全真”。

“大道只在目前”,明本认为,这是悟明心地之后的境界,日常举止无不合道,言语文字无不会道,乃至山河大地,触事皆真。这一思想,与马祖道一所提倡的平常心有些相似:“非离真而有立处,立处即真。”[31]马祖继承三论宗“触事皆真”的思想,并进一步概括为“平常心是道’’这一着名命题。宗密在《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下中将马祖的禅法思想总结为“触类是道而任心”。不过,明本的思想与马祖的思想又有所不同,明本认为,平常心是悟后的境界,马祖则认为:“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要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32]明本在《东语西话续集》中曾列举了禅宗史上涉及道平常心是道的话语:

语默动静,一一天真,离此天真之外,拟涉念虑,早是不平常了。张拙秀才谓“随顺世缘无挂碍,涅粲生死等空花’’是平常心;庞居士谓“日用无别事,唯吾自偶谐’’是平常心;三祖谓“至道无难,惟嫌拣择”是平常心;马大师谓“见色便见心,无色心不现’’是平常心;又古德谓“翠竹真如,黄花般若”是平常心。……即今对物遇境,不起一念,是平常心;或谓虽举念动情,而不住诸相,是平常心。[33]

虽然这里列举了平常心的各种说法,但是,明本对平常心有其独特的解释,认为平常心是悟后的境界,不是知解领会。他说:“当知平常心不属知不属解,乃至不属一切,和会领略,拟涉知涉解,则安有平常之理乎?”由此,明本强调了禅宗修行的重要性。明本对禅宗中无修而修的说法,给予新的解释:

禅宗门下以无修而修,绝证而证,无修故直见自心,绝证故见即心即佛。心不可见,以悟为见;佛不可即,忘悟为即。故古宿谓:学以悟为难,悟以忘为难,忘以行为难。如是三难初无定论,在信根之深浅,志愿之重轻耳[34]。

禅宗讲“无修而修,无证而证”,明本认为,无修是悟后的境界,悟明心体就是直见自心;绝证就是忘悟,这样才能见即心即佛。而“学以悟为难,悟以忘为难,忘以行为难”,所以开悟与忘悟,都是以修行为基础。把“无修而修,无证而证”归于悟、忘、行,显然是明本的新解释,实际上强调了修行、证悟的重要性。

明本禅法思想中的“灵知心体,离言说相”、“道在目前,不离声色”,继承了禅宗传统中的心性论和现实主义品格,但又有新的特点,即把清静本心和平常心都归于修行证悟以后的境界。明本所强调的真修实参,在元代禅林不重视修行的情况下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1]∵∵祩宏:《禅关策进》,第21页,金陵刻经处,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刻本。

[2]∵∵《中峰和尚广录》卷6,{答沈王书),第77页。

[3]∵∵《中峰和尚广录》卷1之下,{湖州弁山幻住禅庵示众),第20—21页。

[4]∵∵《中峰和尚广录》卷5之下,{示郑廉访(云翼,字鹏南)),第69页。

[5]∵∵《中峰和尚广录》卷4之上,(示高丽收、枢、空、昭、聪五长老),第42页。

[6]∵∵《中峰和尚广录》卷20,《东语西话续集》下,第224页。

[7]∵∵《中峰和尚广录》卷4之上,(示植禅师),第47页。

[8]∵∵《中峰和尚广录》卷11,《山房夜话),第101页。

[9]∵∵《中峰和尚广录》卷1,〈平江路雁荡幻住禅庵示众〉,第8页。

[10]∵∵《明本禅师杂录》卷中,(示英禅人),第340页。

[11]∵∵《中峰和尚广录》卷52:-F,{示郑廉访(云翼,字鹏南)),第69页。

[12]∵∵《中峰和尚广录》卷19,《东语西话续集》上,第218页。

[13]∵∵《中峰和尚广录》卷4之上,〈示云南福、元·、通三讲主〉,第40页。

[14]∵∵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大正藏》卷14,第546页上。

[15]∵∵《中峰和尚广录》卷5之上,(示容斋居士别不花丞相),第63页。

[16]∵∵《中峰和尚广录》卷20,《东语西话续集》下,第223页。

[17]∵∵《中峰和尚广录》卷12之上,《信心铭辟义解》上,第129页。

[18]∵∵

[19]∵∵《中峰和尚广录》卷4之上,{示植禅师),第47页。

[20]∵∵《明本禅师杂录》卷中,(示海东渊首座),第328页。

[21]∵∵《明本禅师杂录》卷中,〈示夫上主〉,第331页。

[22]∵∵《中峰和尚广录》卷4之上,〈示高丽收、枢、空、昭、聪五长老>,第42页。

[23]∵∵《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28,〈答吕舍人(居仁)〉,《大正藏》卷47,第930页上。

[24]∵∵《中峰和尚广录》卷4之上,〈示高丽收、枢、空、昭、聪五长老〉,第42—43页。

[25]∵∵《明本禅师杂录》卷中,〈示英禅人〉,第340页。

[26]∵∵《明本禅师杂录》卷中,〈示海东渊首座〉,第329页。

[27]∵∵《中峰和尚广录》卷4之上,〈开示通讲士〉,第38—39页。

[28]∵∵《中峰和尚广录》卷2,〈小参〉,第29页。

[29]∵∵《中峰和尚广录》卷2,〈小参〉,第29页。

[30]∵∵《中峰和尚广录》卷1之上,〈清明示众〉,第13页。

[31]∵∵《马祖道一禅师语录》,《卍续藏经》卷119,第812页下。

[32]∵∵《马祖道一禅师语录》,《卍续藏经》卷119,第812页上。

[33]∵∵《中峰和尚广录》卷19,《东语西话续集)上,第217页。

[34]∵∵《中峰和尚广录》卷6,(与嗣沈王),第77页。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