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菩萨修习禅定不生长寿天的善巧方便∵

福严佛学院大学部,释真昊∵

【目次】∵

一、前言...∵2∵

二、长寿天之定义...∵3∵

三、招感长寿天报的原因...∵8∵

四、菩萨修习禅定的善巧方便...∵13∵

(一)∵菩萨修习禅定不生长寿天的方法...∵13∵

(二)∵菩萨如何利用禅定与五波罗蜜和合行...∵19∵

五、菩萨修习禅定之目的...∵21∵

六、结语...∵23∵

【参考书目】...∵24∵

关键词:八难,长寿天,重业,贪着禅味,善巧方便∵

一、前言∵

在佛教的思想里,能够见佛闻法,或修学佛法,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不生在“八难”之中。八难在《增壹阿含经》〈八难品第四十二之一〉卷36是指有情生于地狱,畜生,饿鬼,长寿天,边地,六根不完具,心识邪见,及生在佛前佛后。[1]八难之中包含“长寿天”,为何不要生在长寿天呢?在《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12云:

又善男子,菩萨不生长寿天,若生其中,虽有无数诸佛出世,亦不值遇,利有情事不能成办,是故菩萨生于欲界,此中有情值佛出世,爱乐亲近而可化度。[2]

菩萨愿生欲界,不生长寿天,因为在欲界可遇到佛出世,可成就利益有情之事。

印顺法师在《成佛之道》中说到:“不生天,主要是不依深定而生长寿天。”[3]会生到长寿天主要是由于禅定业所招感的。笔者在本文中想探讨的问题是:

1.长寿天究竟是指那一天?

2.如果在今生中曾经证得禅定,是否一定会随禅定重业生到长寿天?

3.在怎么样的情况下,修习禅定会生到长寿天?

4.菩萨不修那一种禅定?

5.是否有方法可以修习禅定,而不会随禅定重业生到长寿天?

笔者将本文之架构与组织分为:前言部分,叙述撰写本文的动机。第二节探讨长寿天之定义。第三节探讨招感长寿天报的原因。第四节探讨菩萨修定之善巧方便,第五节是探讨菩萨修习禅定的目的,而这两节主要是以《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及《大智度论》为范畴,最后的部分就是结论。

二、长寿天之定义∵

要学佛修行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要离“八难”[4]。而八难的内容之中,“长寿天”是其中之一。若依《增壹阿含经》卷36,八难的定义是: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凡夫之人,不闻不知说法时节,比丘当知,有八不闻时节,人不得修行,云何为八?若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得至涅盘,如来之所行,然此众生在地狱中,不闻不睹,是谓初一难也。

…众生在畜生中,不闻不睹,是谓第二之难。

…众生在饿鬼中,不闻不睹,是谓此第三之难也。

…众生在长寿天上,不闻不睹,是谓第四之难也。

…众生在边地生,诽谤贤圣,造诸邪业是谓第五之难。

…众生生于中国,又且六情不完具,亦复不别善恶之法是谓第六之难也。

…众生在于中国,虽复六情完具,无所缺漏,然彼众生心识邪见,无人,无施,亦无受者,亦无善恶之报,无今世,后世,亦无父母,世无沙门,婆罗门等成就得阿罗汉者。自身作证而自游乐。是谓第七之难也。

…如来不出现世,亦复不说法使至涅盘者…是谓第八之难。[5]

简单的说,八难的定义是指众生投生于(1)地狱,(2)畜生,(3)饿鬼,(4)长寿天,(5)边地等处,或是(6)生于六根不完具、(7)心识邪见,或(8)在如来不出世的情况下,没有机会遇佛修行,听闻正法之八种障难。∵∵

那么是什么原因将“长寿天”归为八难之一呢?多长的时间才算是“长寿”呢?长寿天究竟是指那一天呢?欲界六欲天?色界诸天,无色界的四无色天或是无想天[6]?

若是从“长寿天”(梵文dIrghqyuSo∵devAH)的语义去了解,只能知道该天是很长寿而已。欲界天人若与人比较下,天人的寿命也可算是“长寿”了,那么欲界诸天是否也属于长寿天呢?[7]至于天寿命多长才算“长寿”,隋.慧远大师在他着作中《大乘义章》卷11说到:

长寿天者,色、无色界命报延长,下极半劫名长寿天。[8]∵

若依上述引文,“长寿”的定义是以劫为量的,“下极半劫”是说长寿天的天寿最短也要半劫才符合长寿的定义;因此从色界的第一天(梵众天)起,有可能就属于长寿天了[9]。至于其他各家对“长寿天”的说法,在《大智度论》卷38说:

(1)长寿天者,非有想非无想处,寿八万大劫。

(2)或有人言:一切无色定,通名长寿天;以无形不可化故,不任得道,常是凡夫处故。

(3)或说无想天,名为长寿,亦不任得道故。

(4)或说从初禅至四禅,除净居天,皆名长寿,以着味、邪见,不能受道者。还生人间值佛者,以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或于禅中集诸福德。所以者何?彼间着味,善心难生故。如经中说:如佛问比丘:甲头土多?地上土多?诸比丘言:地土甚多,不可为喻!佛言:天上命终,还生人中者,如甲头土,堕地狱者如地土。[10]

《论》中对长寿天的定义提出四种的说法,即:(1)非有想非无想处,(2)一切无色界天,(3)第四禅天之无想天,(4)从初禅至四禅,除净居天外都属于长寿天。虽然有四种不同的说法,但是从整体来说,有一共同的重点,那就是“有障于修习佛法的”都称为长寿天。

如生在非有想非无想处,天寿八万大劫,在《长阿含?十报法经》卷2说:“时在长寿天,福未竟不令应得道。”[11]∵若长寿天的福报还未受尽,就没有得道的机会,假设以天寿八万大劫想像,那是很可怕的。第二,生于一切无色界天也是不堪得道,原因是彼界的众生无有形相。除此外,通常只有凡夫才投生到那里。第三,无想天亦不堪得道,因为彼天众生,念想灭尽。[12]第四种说法是从初禅至四禅除净居天,都是属于长寿天,其不堪得道的理由是因为彼界众生贪着于禅定中之乐及有邪见,因此善心难生。智者大师在《金光明经文句》卷1云:

染着色、无色界禅定之乐,如冰鱼[13]蛰虫[14]堕长寿天是为一难。[15]

生到长寿天,被形容为冰鱼及冬眠的虫一样,处于半死或冬眠的状态[16],心识不动,这是障于见佛闻法的,加上彼处非常寂静安隐,凡夫生到那里,都会误以为是涅盘的境界,且会安定而巩固的染着于此境界,所以不堪得道。[17]除了上述所说长寿天是“难”,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彼天众生寿命结束后,要生到人趣的机率是非常渺茫的。如《论》引经证说,佛说天上命终,还能够生到人趣中的,如指甲头上的土,而堕地狱的众生如地上之土那么多。[18]

长寿天的另外说法,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2是指色界及无色界。[19]此外,宋?子璇《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4说长寿天是指无想及有顶天[20],但是唐?法藏在《华严经探玄记》认为二初禅天(包含)以上才是长寿天,而初禅天还不属于“难”,其理由是彼天众生还有寻、伺[21],如说:

问:通论色界俱是难处,何故不说初禅,直举二禅等耶?

答:以彼初禅有觉、观故,难轻不举。[22]

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亦说,在初禅天“有梵王多好说法”,所以初禅天还不是长寿天难:

案《智论》等通上二界,除五净居,皆长寿难。今不取初禅者,以彼有梵王多好说法,有觉有观,闻法障轻。[23]

初禅天的众生还有寻伺,是否就表示初禅天不属于长寿天难?在《大智度论》卷10有说:∵

复次,二禅、三禅、四禅天,于欲界见佛听法,若劝助菩萨,眼识、耳识、身识皆在梵世界中取,以是故别说梵世界。[24]

从引文可以知道,二禅至四禅天的众生虽然没寻、伺,但是当他们想见佛闻法时,他们的眼识、耳识及身识是可以在梵世界(初禅天)中取得。因此,认为初禅天众生还有寻、伺能听闻到佛法还不算是“难”的说法是点勉强的。

此外,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引用的《亲友书释》认为长寿天是指无想天及无色天,而《八无暇论》则认为欲界诸天就是长寿天。[25]如说:

长寿天者,《亲友书释》中说是无想及无色天,《八无暇论》中,亦说常为欲事散乱诸欲界天。无想天者,《对法》中说,于第四静虑广果天中,处于一分,如聚落外阿兰若处。除初生时及临没时,余心心所,现行皆灭,住多大劫。无色圣人非是无暇,故是生彼诸异生类,以无善根修解脱道,故是无暇。恒散欲天,亦复如是,故说彼等亦名无暇。[26]

引文中说到,生在无色界的圣者不属于无暇(难),无暇主要是针对凡夫而说[27],因为凡夫没足够的正见或德本修习圣道,所以是无暇。说欲界天是无暇也须要分别说[28],不能一概认为凡生到欲界天都是无暇,譬如生到兜率天的众生可以听弥勒菩萨说法。因此,生到欲界天的众生未必一定属于“难”。

在南传的观点上,修定其中之一的功德是可以感得“胜有”[29]。《清净道道论》说:

“不舍禅那,我等将生于梵天”——那些这样希求生于梵天的人,或者虽无希求而不舍于凡夫定的人,修安止定必取胜有,而得胜有的功德。所以世尊说:“曾少修初禅的人生于何处?生为梵众天的伴侣”等。修近行定,必得欲界善趣的胜有。[30]

因此南传《增支部注解书》对长寿天的定义是无想天[31],《胜者庄严疏钞》(Jinalankara∵Sub-Comenmentary)则将无色界也包括在内[32],而不是欲界及色界天,因为在色界天(除无想天)一样可听闻到佛法。

此外,在如石法师的《现观庄严论一滴》中提到,有贡噶纳巴(Kong∵ka-∵na-∵pa)的学者认为,长寿天可分为“无暇”和“非无暇”两类。“无暇”是指外道离下界贪而生在长寿天,由于外道投生于长寿天时会起邪见,所以临终时也因起邪见而堕地狱。相对的,凡夫菩萨,如果在菩提大道上遇到恶知识,而被误导生到长寿天,然依佛力及自己的菩提心力,将如前不退。在《广智经》(Ye-shes∵rgyas-pa’I∵mdo∵No.767∵无汉译本)有说到:“倘若有某一具大乘根器者生到长寿天,由于不见其他所度有情,便会入灭而再生人间。”凡夫菩萨因有慧力,所以虽投生长寿天但是不起邪见。因此,贡噶纳巴的学者认为凡夫菩萨“没有无暇的障碍”和“会投生长寿天”这两件事。[33]从贡噶纳巴学者的看法中,可以略知“难”主要是对有邪见的外道而说的。

综合上述之探讨,在此简单的作一归纳:笔者认为“长寿天”的定义若以狭义说,那是指无想天,广义则包括无色界。笔者会作这样的结论理由是:若根据“八难”所说“难”的定义,它是指没有机会遇佛修行,或听闻正法的情况而说;但是在欲界及色界诸天是没有这种困惑的,而《清净道论》甚至将生到色界天认为是一种“胜有”。因此笔者不将欲界及色界诸天认为是“长寿天”。

然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34]郤将色界、无色界定为“长寿天”。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一部大乘菩萨思想的经典,若菩萨生到色界天就没有因缘行布施、修六度广度群迷了。因此,虽然在色界天可以听闻佛法,甚至可以得到涅盘,但对菩萨而言郤是一种“难”。

三、招感长寿天报的原因∵

对于发愿生生世世修习菩萨道,广修福德善根的行者,不堕在“八难”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如果菩萨堕在“长寿天”就没有听闻正法的条件,更不能圆满修习诸波罗蜜了。如经中所说:

菩萨不生长寿天,若生长寿天,不睹佛出世,远离道果,不能成熟众生,是故菩萨生于欲界,佛出世时,必当遭遇能化众生。[35]

所以在这一章里,笔者要探讨招感长寿天果报的因缘。禅定业是属于极善业,那么今生曾经证得色、无色禅定的人,是否必定会投生到色、无色界天?依业产生果报的次序有四种:(1)依重业,(2)临死业,(3)惯行业,(4)已作业。[36]若从随业受报的逻辑看,今生曾经证得色、无色禅定而未得解脱者,很可能就会投生到色、无色界天。为什么呢?依《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中的解释说:

这种业非常的强,必定会产生下一世的结生,没有任何其他业可以阻止它。在善业的方面,属于重业的是禅那。在不善的方面,属于重业的有五逆罪或无间业与不能改变的邪见。[37]

若依上述的说法,禅那业是重业,那只要证得色、无色界的禅那,下一生必定会投生与其层次相等的果报了。这一道理如在《阿毗达摩概要精解》节卅一:解释色界善业的果报中说:

RUpAvacarakusalam%∵pana∵paThamajjhAnam%∵parittam%∵bhAvetvA∵brahmapArisajjesu∵uppajjanti.∵Tad∵eva∵majjhimam%∵bhAvetA∵brahmapurohitesu,∵panitam%∵bhAvetvA∵mahAbrahmesu.∵

As∵regards∵wholesome∵kamma∵of∵the∵fine-∵material∵sphere,∵those∵who∵develop∵the∵first∵jhAna∵to∵a∵limited∵degree∵are∵reborn∵into∵BrahmA’s∵Retinue.∵Developing∵the∵same∵to∵a∵medium∵degree,∵they∵are∵reborn∵among∵BrahmA’s∵Minisres.∵Developing∵it∵to∵a∵superior∵degree,∵they∵are∵reborn∵among∵the∵MahA∵BrahmAs.[38]

关于色界善业,培育初禅到有限程度的人投生到梵众天;培育它到中等程度的人投生到梵辅天;培育它到上等程度的人投生到大梵天。[39]

笔者只引色界初禅的部份,二禅乃至无色界的部份也是一样。禅修者如果能够培育到得色、无色界的禅那,那么下一生必定会投生到与其程度相等层次的天界。在英译本中,Bhikku∵Bodhi∵有解释说,禅修者如果在临终时还能维持他所证的禅那不退,该禅那就会影响他投生到与其程度相等天界。[40]

这种说法在帕奥禅师(Venerable∵Pak∵Auk∵Sayadaw)的《如实知见》也是有提到:

万一在禅那中死亡,你能在死后投生到某一层梵天;那必须一直到死亡的刹那都还保持在禅那中[41]才行。[42]

在此书的另一个地方也有再次提到:

广大业指色界禅业(rUpAvacara-jhAna-kamma)与无色界禅业(arUpAvacara-jhAna-kamma),总共为八种定(samApatti)。在这些业当中,广大业是强而有力的。如果一直到死亡之时禅那都能维持稳定不退,则此禅那能使人投生于梵天界;但是如果死亡之前禅那下跌,那么它无法造成梵天界的投生。例如提婆达多,他的禅那不能使他投生于梵天界。[43]

若依Bhikku∵Bodhi与帕奥禅师的解释,禅修者会投生到色、无色界天,必须是在临终时还持有证入禅那的能力才行,而不是在这一生中曾经证入过色、无色界的禅那,命终就即会生到色界或无色界天。

但是在《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中译本里,译者提出另一种有选择性的说法。他说,有能力证入几种禅那的禅修者,如果在临终时还有能力证入,那么他可以随自己的意愿投生到他自己喜欢的天界。若禅修者拥有八定的话,他可以选择投生到色界天,或选择投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以下的无色界天。另外,译者则加注说明:

但在佛陀的教化期之外,又除了菩萨之外,没有任何人拥有这种可选择的见解。这是为何拥有四禅八定五神通的阿须隐士(Asita)在预见悉达多太子将会成佛时先笑后哭,因为他知道不久之后他就会投生到非想非非想处,亦即他所拥有的最高禅那会成熟,因此无法亲眼见到悉达多太子成佛,以及听他说法。他不能选择投生到色界以见佛出世,因为他没有该见解。[44]∵

对于译者的注解,只强调禅修者可以依自己的意愿,选择投生到他自己喜欢的色界天,或是非想非非想定以下的无色界天。笔者认为,若选择投生到欲界依理是可以的。

此外在北传的《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61亦有谈论到得禅定,但命终亦生欲界的问题:

问:得初静虑非第二静虑等,彼命终亦生欲界等,此中何故不说?

有说:亦应说彼生一切下地,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

有说:此是定蕴正显生定地,若说生下,则有生欲界不定地过,是故不说。

有说:此中说得诸定而死生者,诸生下者,退舍诸定,是以不说。

问:诸生上者于命终时,亦舍诸定,何故则说?

答:诸生上者,虽有所舍,犹名胜进,况有所得?诸生下者,虽有所得,尚名退堕,况有所舍?今是定蕴,正显胜进,是故不说。[45]

在《论》中,有一说法,得诸定而死后生到下界,原因是退舍诸定。这一看法可说是与《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等的说法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在《中阿含经》〈大空经〉有这么一段经文:

阿难!云何为烦弟子?彼师弟子学彼远离,彼住无事处山林树下,或居高岩,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无有人民,随顺燕坐。或住彼处,学远离精勤,得增上心,现法乐居。彼学远离,精勤安隐,快乐游行已,随弟子还梵志、居士、村邑、国人。彼随弟子还梵志、居士、村邑、国人已,便功高还家。[46]

从经文可得知,在寂静处得禅定,但是后来因跟众人往来,引起恶不善法而退失禅定,甚至还俗。由此观之,禅定会退,是南北传所共说。禅定虽是重业,然于命终时一定能依此业往生上界,这可是要待缘才有可能的,非是必然如此的。因为南北传佛教的看法是禅修者在临命终时,如果还具有能证入色、无色界的禅定的能力,这才会随禅定的重业投生到长寿天。

此外,在《清净道道论》更有说到:

“不舍禅那,我等将生于梵天”——那些这样希求生于梵天的人,或者虽无希求而不舍于凡夫定的人,修安止定必取胜有,而得胜有的功德。所以世尊说:“曾少修初禅的人生于何处?生为梵众天的伴侣”等。修近行定,必得欲界善趣的胜有。[47]

对于“不舍禅那,我等将生于梵天”这句话的看法,觉音论师认为修得近行定或安止定的人,能够投生到与其定程度相等层次的天界,除了不舍禅定外,有些人则生起“希求生于梵天”的愿。∵

现在笔者尝试从另一种角度探讨有情能生到长寿天的原因。智者大师在《金光明经文句》卷1云:

若断欲界粗弊之欲,染着色、无色界禅定之乐,如冰鱼、蛰虫,堕长寿天是为一难。贪着禅味名为大缚,是染欲法,非不欲也。[48]

智者大师说,会堕到长寿天,最主要的原因是贪着于色、无色界的禅味。怎么样才算是贪着呢?在《瑜伽师地论》卷62有提到禅修者贪着禅定之三种相状。如说:

复次,略由三相修等至者爱味等至,谓或证得等至出已,计为清净、可欣、可乐、可爱、可意,随念爱味。或未证得,或已证得[49],未来爱味增上力故,追求欣乐而生爱味。或已证得,计为清净、可欣、可乐,乃至广说。现行爱味,若从定出,可生爱味,若正在定,无有爱味。言爱味者,谓于是中遍生贪着。[50]

依窥基大师之注解,禅修者若有下列这三种相貌,表示对禅定乐已生耽着:

(1)∵∵禅修者若于过去曾经证得禅定,对于那定中的宁静起了是清净的,值得喜悦、喜爱、爱惜保护、及可意的见解,故于过去的定境乐爱着不舍。

(2)∵∵虽还未证得禅定,但是一直想追求禅定的殊胜境界;或是已证得[51]近行定,但却对还未证得的根本定,生起追求之心;又或是已证得下品定,但是对上品定生起追求之心。由于对还未得的定有爱好追求之心的原故,因此而生起贪着。

(3)∵∵若禅修者证得禅定,因于定中领受种种喜乐之“触”,在出定后,由随念力故于定境的滋味爱着不舍。

对于第三种耽着于禅定滋味的情形,必须是要从出定后才生起的,在定中是不会生起贪着的心;因为在定中的心是属于善心一境。

另外,在《大智度论》卷38也说:

菩萨无方便入初禅,乃至行六波罗蜜。无方便者,入初禅时,不念众生;住时、起时,亦不念众生,但着禅味,不能与初禅和合行般若波罗蜜,是菩萨慈悲心薄,故功德薄少;功德薄少故,为初禅果报所牵,生长寿天。[52]∵

菩萨会被禅定果报牵引生到长寿天,除了在入、住、出禅定时不念众生,其实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只耽着于禅定乐之中,以致不能够与初禅和合行般若波罗蜜。这如印顺导师在《空之探究》中所说:

即使修行者所修的是正观,只要心有所乐着,就不得解脱了。如修无所有正观,心着而不得解脱,就会招感无所有处报。无所有处定与天报,是在这种情形下成立的。[53]

这就是《瑜伽师地论》卷41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味静虑,于味静虑见为功德,是名有犯。”[54]的原因了。

综合以上之探讨,会投生到长寿天有三因素:(1)∵若禅修者在临终时,还具有能力证入色或无色定,那么他就会投生到与他所修之禅定相等层次的天界。不过,如依有部所说:“有漏道四缘舍:一、退故,二、越界地故,三、断善根故,四、舍众同分故。”[55],禅定是依有漏道伏下界惑所得的,譬如禅修者能伏欲界的贪欲,就能得到色界禅定;但是当逆缘现前时,如欲界烦恼生起或生重病,所得的禅定就会退失。因此,不一定此生成就定者成就重业,若不解脱,于往生之时即生上界,也是有可能还生欲界乃至他地的。(2)另外,觉音论师更提出:能够生天,除了不舍禅定,还要发愿。(3)∵禅修若只耽着在禅定的滋味,而不知观其过患厌离,临终时招感长寿天的果报,机率是更大的。∵

四、菩萨修习禅定的善巧方便∵

(一)∵菩萨修习禅定不生长寿天的方法∵

在上一节谈到,菩萨如果在入或出禅定时没有方便,以及只耽着禅定的滋味,就会被禅定业牵引生到长寿天。本节,笔者想要探讨的问题有:(1)菩萨究竟用怎样的善巧方便,能够不被禅定业牵引生到长寿天。(2)∵什么样的菩萨,才必须要用这种善巧方便。(3)∵那一种禅定是菩萨应修或不能修的。(4)如果有善巧方便,是否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投生到自己要去的地方。

菩萨应用怎样的善巧方便修习禅定呢?《大般若波罗蜜多经》[56]卷592云:

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众,安住静虑波罗蜜多?云何方便还从定起?尔时,世尊告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具足而住,于色、无色静虑等至,顺逆次第超越、串习,极善纯熟、游戏自在,复入欲界非等引心。所以者何?勿由定力生色、无色长寿天故。勿色、无色静虑等至,引起彼地续生之心。为护彼心令不现起,还入欲界非等引心。由起此心,还生欲界,亲近供养诸佛世尊,引发无边菩提分法。生色、无色无如是能,上二界生身心钝故。由斯菩萨方便善巧,先习上定,令善纯熟,后起下心还生欲界,修集无量菩提资粮,至圆满已,超过三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57]

从经文可以得知,其实从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定,菩萨都是可以修习的。菩萨不但可以修习,甚至对于入出禅定的情形,到达非常纯熟自在的境地。当菩萨对于禅定的修习极为熟悉纯熟时,就必须从定心退回到欲界非等引心。若菩萨一直保持在色,或无色定心的状态,就会导致生起与彼地连接之心,即造色无色之业,最终生到长寿天。

在《大般若经》[58]中,佛陀用一个很有趣的譬喻,形容菩萨修习禅定的善巧方便。例如有人这么想,怎样才能进入王宫,偷偷地与王妃们戏乐,而能不被国王发现,性命才得以保住。这个人这么想后,便去寻求吃了能让男形隐藏或显现的妙药。当他得到这种妙药后,就通过某种关系,安排为国王办事。国王不久便认识这个人。这时候,他就服用能隐藏男形的药,于是就对国王说:“我现在形体不见了,请求改为守卫国王的住处。”国王发布命令及考察后,便委派他到王宫内做事。那时这人进入王宫内,放纵的跟王妃们行淫,渐进过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此人怕东窗事发被国王发现而丢失性命,就服用能让身形显现的药,因而对国王说:“我现在形体忽然又显现,请求从今天以后,不再进入皇后居住的地方。这时国王非常赞赏地说:“他确实是个有道德的人,行为举止能够不违反我的法令,重赏他官爵当外事[59]!”佛陀接着说:

如是菩萨方便善巧,入四静虑及四无色,次第超越,得善巧已,复起下心还生欲界,亲近供养诸佛世尊,引发无边菩提分法,乃至未满,不证实际。何以故?舍利子!是诸菩萨方便善巧、不舍有情、一切智故。如是菩萨方便善巧,修行静虑波罗蜜多,于实际中能不作证,亦不现入灭受想定,乃至未满菩提资粮,受欲界身修菩萨行。[60]

应当知道,此人的善巧方便,能让他性命保存且达到自己的心愿,又让国王重赏财禄与官位;修习禅定的菩萨也是如此。当菩萨能够次第超越的入四静虑,及四无色禅时,便还复生起欲界的下心。菩萨要投生在欲界,最大的原因是“亲近供养诸佛世尊,引发无边菩提分法”,若福德智慧还未圆满达成,都还不证实际。

菩萨修习禅定,而不会随禅定重业生到色、无色诸天;此外更于实际中能不作证,于灭尽定而不愿入[61]。菩萨能行如是大愿,背后究竟是有怎样的动力在支持着?经云:“是诸菩萨方便善巧、不舍有情、一切智故”[62],∵所以菩萨不生长寿天的方便善巧就是菩萨三心。∵

在《大般若经》卷591清楚的说到,菩萨虽以“无所得空慧”起胜作意,舍胜地身还生欲界,但还是与“一切智智相应的”。如经云:

尔时,佛告舍利子言:如是菩萨摩诃萨众弃舍胜地受欲界身,当知是为方便善巧,何以故?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众勤求无上正等菩提,舍胜地身还生欲界,起胜作意方便善巧,虽观色蕴常、无常性都不可得,及观受、想、行、识蕴常、无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63]

从这段经文虽然只说到“菩萨三心”中的二心,值得注意的事,是什么原因促使菩萨舍胜地身还生欲界呢?笔者认为“菩萨三心”中的“无所得空慧”与“一切智智相应”虽然是菩萨还生欲界的善巧方便,但如果没有“大悲心”,其他二心就不成方便了。菩萨不生“长寿天”的最大原因,其实是因为不忍舍弃在欲界受苦的有情。∵

又《大般若经》卷591云:

尔时,满慈子问舍利子言:何缘如来应正等觉,许诸菩萨摩诃萨众入四静虑、四无色定,不许菩萨摩诃萨众久住其中心生染着?舍利子言:勿诸菩萨摩诃萨众于四静虑、四无色定,心生染着生长寿天,是故如来应正等觉,不许菩萨摩诃萨众于四静虑、四无色定心生染着久住其中。[64]

经文很明确的说到,菩萨可以入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但是不能久住于定中,这是因为怕心生染着,由此生到长寿天。此外在《大般若经》卷568亦云:

菩萨宿世具胜福德智慧力故,菩萨终不生长寿天,不能利他,不见佛故,是诸菩萨多生欲界,示现出世,利乐有情,何以故?具胜方便善巧力故。菩萨不生无佛世界,此处无佛,无说法者,不闻正法,不供养僧。所以者何?菩萨生处,必具三宝,宿愿强故。是诸菩萨闻恶世界,深生厌离,修行寂静,心不懈怠,精进炽然,以一切善,灭诸恶法。[65]

菩萨能够不生在长寿天,或无佛的世界,除了具备方便善巧力外,更重要是亲近三宝的坚强宿愿。

在《大智度论》卷38〈往生品〉[66]中,舍利弗问佛:“菩萨若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了,在这世间命终之后,究竟会生到何处”之问题。佛告诉舍利弗,菩萨往生的其中四种情形:第一种菩萨会不停的从一个佛国到另一个佛国去,他们会经常遇到诸佛,始终不离诸佛。第二种菩萨如《论》所说:∵

第二菩萨无方便入初禅,乃至行六波罗蜜。无方便者,入初禅时,不念众生;住时起时,亦不念众生,但着禅味,不能与初禅和合行般若波罗蜜,是菩萨慈悲心薄,故功德薄少;功德薄少故,为初禅果报所牵,生长寿天。复次,不能以初禅福德,与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等无量无方便义。[67]∵

第二种菩萨会被禅定的业牵引生到长寿天,原因是这种菩萨悲心薄弱,在入初禅定时,不思念众生,住时及出定时也都不思念众生,而只耽着于禅定的滋味,因此不能够以初禅的福德给与众生,而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就是所谓的菩萨没有“方便”修习禅定。∵

第三种菩萨,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云:

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入初禅,乃至第四禅亦行般若波罗蜜;不以方便故,舍诸禅,生欲界,是菩萨诸根亦钝。[68]

第三种菩萨是能够舍弃禅定,且能不随禅定业生到长寿天,而生在欲界。然而这种菩萨在《大智度论》中却定为没有“方便”的;因为这种菩萨是处于不善心的状态下舍禅定的。如《大智度论》所说:

问曰:第三菩萨若能舍禅,云何言无方便?

答曰:是菩萨命终时,入不善心,舍诸禅定方便。[69]∵

然而,如果菩萨能够入善心,或无记心怜愍众生舍禅定也可称为有“方便”,但是这种菩萨是属于钝根的。如说:

菩萨若入欲界系善心、若无记心而舍诸禅,入慈悲心,怜愍众生,作是念:“我若随禅定生,不能广利益众生。”生欲界者,有十处:四天下人,六欲天。三恶道,菩萨所不生。钝根者,如第二菩萨说。[70]

第二及第三种菩萨只有禅定的能力,但却没有与其他波罗蜜和合行,所以才说为“无方便”。至于第四种菩萨,《大智度论》说:

第四菩萨,入位得菩萨道,修三十七品,能住十八空,乃至大慈大悲,此名方便。上二菩萨,但有禅定,直行六波罗蜜,以是故无方便。第四菩萨,方便力故,不随禅定无量心生。所以者何?行四念处乃至大慈大悲故;命终时怜愍众生愿生他方现在佛国续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所以者何?爱乐随顺般若波罗蜜故。[71]

此类菩萨是属于“有方便”的,这类菩萨已进入菩萨位[72],证得菩萨道,他们修三十七道品,能住于十八空之中,乃至住于大慈大悲之中。此菩萨不随禅定的四无量心受生,因为修持四念处,乃至大慈大悲之原故,因此在临命终时怜愍众生,发愿要生到其他现在有佛国土,以便能继续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这主要是此类菩萨爱好乐于随顺般若波罗蜜之故。

由此看来《大智度论》对方便的定义除了悲心要具足,在入出禅定时,不忘众生,不耽着于禅定的滋味,且能够以禅定的福德给予众生,而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外;禅定必须与其他波罗蜜和合修。另在《大智度论》卷93,更说到菩萨在临命终时不耽着于禅定且能够退出禅定,这是由于菩萨此时以忆念欲界五欲事所至。[73]∵

又《大智度论》卷38云:

问曰:若随初禅生有何方便?

答曰:虽生而不着味,念佛道,忆本愿,入慈心,念佛三昧时与禅和合故,名为方便。[74]

虽然随禅定生,但是如果不着禅定滋味,“念佛道、忆本愿、入慈心”,此时念佛三昧与禅和合也可称之为方便。此外,《大智度论》卷38亦说:∵

问曰:若不随禅定,何以生于欲界,不生他方清净世界?

答曰:诸菩萨行各不同,或有菩萨,于禅转心生他方佛国,菩萨回心生欲界亦如是。[75]

菩萨如果想生到其他他方佛国土,那么他可以在禅定中转心往生他方佛国;想生到欲界,方法也是如此。

至于什么样的菩萨才须要方便?《大智度论》云:

问曰:菩萨有二种,一者随业生,二者得法性身,为度众生故,种种变化身生三界,具佛功德度脱众生故。二者之中今是何者?

答曰:是菩萨是业因缘生身,所以者何?入诸禅方便力,故不随禅生。法身菩萨变化自在,则不大须方便。[76]

修习禅定须要方便的是属于随业生菩萨,得法性身菩萨变化自在,则不大须要方便了。∵

从《大般若经》与《大智度论》对菩萨修定不生“长寿天”的善巧方便,笔者在此作一归纳:∵

菩萨的方便善巧可分为“技术方面”与“根本方面”说:∵

“技术方面”:∵

(1)∵譬如菩萨对修习禅定已经熟悉,就必须还入欲界非等引心,不可以一直保持在色,或无色定心的状态,这可说是怕菩萨在还未有方便力前,因常住于定中,心生染着,导致生起与彼地连接之心,而由重业往生长寿天。不过,有方便力的菩萨则无此忧虑。∵

(2)亲近三宝的宿愿必须坚强。∵

(3)在入出禅定时,念念不忘众生。∵

(4)在命终时,以怜愍众生的心舍禅定,或以忆念欲界五欲事退出禅定为方便。∵

(5)禅定配合其他五波罗蜜和合行修。

而“根本方面”虽可以说是“菩萨三心”,但真正的根本,笔者认为是“大悲心”。∵

(二)∵菩萨如何利用禅定与五波罗蜜和合行∵

如上所说,菩萨如果只有禅定力,而没有与其他波罗蜜和合修行,就是“无方便”。在这一项,笔者将以《大般若经》卷592之〈第十五静虑波罗蜜多分之二〉[77]探讨菩萨如何利用禅定与般若波罗蜜和合行。∵

1.静虑与般若波罗蜜多和合修

在菩萨道的修学过程中,修学“般若波罗蜜多”是很重要的一环,如说“般若如目,五度如盲”或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等;所以修习禅定也就必须与般若和合修了。

在《大般若经》中,满慈子问佛,菩萨在禅定及禅支中,如何不起贪着,但是也不会退转。此外,在诸禅定及禅支中,不生我想分别执着,但是又得以其所相应善根,回向于佛道。世尊的回答是:

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安住静虑波罗蜜多,于诸静虑及静虑支,发起无著、无常想等,复持如是相应善根,回向趣求一切智智。如是菩萨摩诃萨众安住静虑波罗蜜多,摄受般若波罗蜜多,于诸静虑及静虑支不生味着,亦无退转。[78]∵

菩萨虽修得了诸禅定,但能以慧观诸定及相应禅支之无常等过患,那么对于诸禅及禅支就不会起贪着了,在不起贪着的情况下,修习更深的定也就不难,禅定也不会退转。再以这些相应善根,回向佛道,这就是菩萨使用般若安住于禅定的方法。∵

2.静虑与精进波罗蜜多和合修∵

至于菩萨如何用“精进波罗蜜多”安住于禅定和合修,世尊的答覆是:∵

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安住静虑波罗蜜多,超过欲界诸杂染法,方便趣入四种静虑、四无色定寂静安乐,还复弃舍,受欲界身,精进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余无边菩提分法。如是菩萨摩诃萨众安住静虑波罗蜜多,摄受精进波罗蜜多。[79]∵

菩萨必须超越欲界的杂染法,然后才能证得色、无色定的寂静安乐。且菩萨修习禅定是为了达到修习“精进波罗蜜多”的一种方便。因为菩萨修习“精进波罗蜜多”必须是以欲界身,精进的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其他的无边菩提分法。∵

3.静虑与安忍波罗蜜多和合修∵

对于禅定如何与“安忍波罗蜜多”和合修,世尊是这样教导的:∵

若诸菩萨摩诃萨众修学成就大慈大悲,于诸有情欲作饶益,安住静虑波罗蜜多,遇诸违缘,心无杂秽。如是菩萨摩诃萨众安住静虑波罗蜜多,摄受安忍波罗蜜多。[80]∵

菩萨因修得诸禅定,由此定力,于服务有情时,时时反观自心是否生起烦恼,如有则起观对治,如无即心安乐住,于见闻觉知中不为境界所转而引起痛苦,离欲而清净。∵

4.静虑与净戒波罗蜜多和合修∵

世尊对于禅定与“净戒波罗蜜多”和合修的方法是这样教导之:∵

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安住静虑波罗蜜多,于诸声闻,及独觉地不生取着。如是菩萨摩诃萨众安住静虑波罗蜜多,摄受净戒波罗蜜多。[81]∵

对于持戒,一般人只是以为离杀、盗、淫、妄等而已,但是对于修学菩萨道的行者,其中的重要戒相就是对声闻,及独觉地不生取着。在《十住毗婆沙论》卷13有如此描述菩萨:“宁可堕地狱,也不证二乘果。”[82]《论》中如此形容,菩萨取证二乘圣果比堕地狱来得畏怖。因为菩萨取证二乘圣果犹如一个人被斩首,一定会丧失生命,再也不能复活,更不用想要修什么福德业了,所以《清净毗尼方广经》如此譬喻:“菩萨不取证二乘圣果就好像饥人,宁可忍耐饥饿之苦,也不服用有毒之食物。”[83]

5.静虑与布施波罗蜜多和合修∵

最后是禅定如何与“布施波罗蜜多”和合修:∵

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安住静虑波罗蜜多,于诸有情起大悲念,誓不弃舍一切有情,欲令解脱生死苦故,求证无上正等菩提,作是念言:“我当决定以大法施,摄受有情,常为有情宣说永断一切烦恼真净法要。”如是菩萨摩诃萨众安住静虑波罗蜜多,摄受布施波罗蜜多。[84]

菩萨如果在禅定中,对有情生起大悲心,发愿不舍弃一切众生,愿度一切众生解脱生死之苦,直至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这就是禅定与“布施波罗蜜多”和合修的方法。∵

虽然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但从以上诸引文约可略知,六度是相互相摄的,即如经中所说:“一一度中,皆摄诸度。”[85]

五、菩萨修习禅定之目的∵

如上文所述,菩萨修习禅定如果没有方便善巧、慈悲心薄弱、贪着于禅定,临命终时,就会随其禅定重业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因此就不能为有情作饶益,圆满六度了。如果菩萨当初不修习禅定,不就没有这些危机了吗?那么菩萨修习禅定的目的是什么?∵

在《大智度论》卷38云:

问曰:若命终时舍此禅定,初何以求学?

答曰:欲界心狂不定,为柔软摄心故入禅,命终时为度众生起欲界心。[86]

欲界心狂乱不定,菩萨为调伏粗重的心,所以修习禅定。若修习禅定只是为了对治“欲乐”及“散乱”那是属于自利;然而菩萨修习禅定是要成就众生及菩提,所以命终时生起欲界心,舍诸禅定,这是为了度众生。故如《大智度论》卷16中说:

问曰: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闲坐林泽静默山间,独善其身弃舍众生?答曰: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得实智慧,以度一切。[87]

由此观之菩萨虽独坐山间林泽修习禅定,但是心常不舍众生,修习禅定只为了得到真实智慧以度一切有情为其目的。

此外,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有说:∵

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入初禅乃至第四禅,入慈心乃至舍,入虚空处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以方便力故,不随禅生还生欲界,若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生,为成就众生故。[88]∵

如果菩萨拥有禅定力,在临命终时运用方便善巧,就能不随禅定业生到色、无色界,而还生欲界,且可以选择生在刹帝利等大姓家。《大智度论》卷38解释菩萨若生在贫穷人家中,自己尚不能利,又怎样能利益他人?菩萨为了能利益众生,所以才选择生到刹帝利等大姓家。如生在刹帝利家是为了拥有势力,生到婆罗门家是为有智慧,生在居士家是为大富。[89]∵

其实在《大般若经》卷591,世尊已告诉满慈子菩萨修定的目的与动机:

若诸菩萨入四静虑、四无色定寂静安乐,是诸菩萨不作是念:“我由此定生色、无色”;亦不思惟:“我由静虑及无色定超色无色。”是诸菩萨入四静虑、四无色定寂静安乐,但欲引发自在神通,与诸有情作大饶益,亦欲调伏粗重身心令有堪能修诸功德。是诸菩萨摩诃萨众入诸胜定寂静安乐,方便善巧受欲界身,于诸胜定亦无退失。是故菩萨摩诃萨众不超三界亦不染着,方便善巧受欲界身,饶益有情亲近诸佛,疾能证得一切智智。[90]

从经文可以清楚的知道,菩萨修习禅定一开始的动机与目的就不是为了生天的殊胜果报,更不是为了超越色无色界得清净及断一切结;而是想透过禅定引发自在神通,以便能饶益一切有情,除此之外是调伏自己粗重的身心,以便有堪能力修诸功德。

六、结语∵

综合上述之探讨,笔者就以下几点作结论:“长寿天”的定义若以狭义说,那是指无想天,广义则包括无色界。作出这样的结论,理由是根据《增壹阿含经》〈八难品〉[91]所说“难”的定义,它是指没有机会遇佛修行,或听闻正法的情况而说;但是在欲界及色界诸天是没有这种困惑的,而《清净道论》甚至将生到色界天认为是一种“胜有”。然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92]郤将色界、无色界定为“长寿天”;这是因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一部大乘菩萨思想的经典,若菩萨生到色界天就没有因缘行布施、修六度广度群迷了。因此,虽然在色界天可以听闻佛法,甚至可以得到涅盘,但对菩萨而言郤是一种“难”。∵

至于导致投生到长寿天的原因有三:(1)∵若禅修者在临终时,还具有能力证入色或无色定,那么他就会投生到与他所修之禅定相等层次的天界。禅定是依有漏道伏下界惑所得的,譬如禅修者能伏欲界的贪欲,就能得到色界禅定;但是当逆缘现前时,如欲界烦恼生起或生重病,所得的禅定就会退失。因此,不一定此生成就定者成就重业,若不解脱,于往生之时即生上界,也是有可能还生欲界乃至他地的。(2)另外,觉音论师更提出:能够生天,除了不舍禅定,还要发愿。(3)∵禅修若只耽着在禅定的滋味,而不知观其过患厌离,临终时招感长寿天的果报,机率是更大的。∵

对于菩萨修习禅定不生长寿天的方便善巧,笔者将它分为“技术性”与“根本性”两方面说。“技术方面”:∵

(1)∵譬如菩萨对修习禅定已经熟悉,就必须还入欲界非等引心,不可以一直保持在色,或无色定心的状态,这可说是怕菩萨在还未有方便力前,因常住于定中,心生染着,导致生起与彼地连接之心,而由重业往生长寿天。不过,有方便力的菩萨则无此忧虑。∵

(2)亲近三宝的宿愿必须坚强。∵

(3)在入出禅定时,念念不忘众生。∵

(4)在命终时,以怜愍众生的心舍禅定,或以忆念欲界五欲事退出禅定为方便。∵

(5)禅定配合其他五波罗蜜和合行修。

而“根本方面”虽可以说是“菩萨三心”,但真正的根本,笔者认为还是“大悲心”,因为“菩提心唯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故菩萨以大悲为本。”[93]∵

而菩萨修习禅定的目的有二:第一、调伏自己粗重的身心,以便有堪能力修诸功德。第二就是想透过禅定引发神通,以便能利益一切有情。

【参考书目】

【原典】

《中阿含经》60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1,No.0026)

《增一阿含经》51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2,No.0125)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200卷,唐玄奘译(大正5,No.0220)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27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8,No.0223)

《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1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12,No.0389)

《大智度论》100卷,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25,No.1509)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200卷,五百大阿罗汉造,唐玄奘译(大正27,No.1545)

《阿毗达磨俱舍论》30卷,唐玄奘译(大正29,No.1558)

《瑜伽师地论》100卷,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大正30,No.1579)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90卷,唐澄观述(大正36,No.1736)

《维摩义记》8卷,隋慧远撰(大正38,No.1776)

《金光明经文句》6卷,隋智顗说.灌顶录(大正39,No.1785)

《瑜伽师地论略纂》16卷,唐窥基撰(大正43,No.1829)

《大乘义章》26卷,隋慧远撰(大正44,No.1851)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12卷,隋智顗说(大正46,No.1916)

《南传大藏经》相应部三,第15册,元享寺妙林出版社,民国82年。

《清净道论》觉音造,叶均译,正觉学会,高雄市,民国89年初版。

《摄阿毗达摩义论》阿耨楼陀造,叶均译,嘉义新雨道场,2003年。

【现代人着作】。

1.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第三册,新文礼出版社。

2.印顺法师,《成佛之道》增注本,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83年6月初版。

3.印顺法师,《空之探究》,新竹县,正闻出版社,民国89年1月10版。

4.演培法师,《成佛之道偈颂讲记》,正闻出版社,台北市,1980年。

5.寻法比丘,《阿毗达摩概要精解》,正觉学会,高雄市,民国89年。

6.帕奥禅师,《如实知见》,净心文教基金会,高雄市,民国99年。

7.释如石,《现观庄严论一滴》,法鼓文化,台北市,2000年。

8.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乌哥烈及乌叮灵缅译英,敬法比丘英译中《南传菩萨道》上册,派色文化,高雄县,1999年。

9.Edward∵Conze,∵“The∵Large∵Sutra∵on∵Perfect∵Wisdom”,∵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London,∵1984。

10.Bhikku∵Bodhi,∵“A∵Comprehensive∵Manual∵of∵Abhidhamma”,∵Buddhist∵Publication∵Society,∵Kandy∵,∵1999。

11.Hermann∵Kopp,∵ManorathapUranI,∵Commentary∵on∵the∵AGguttara∵NikAya∵VOL.∵IV∵,∵The∵Pali∵Text∵Society,∵London,∵1979。

12.E.∵M.∵Hare∵trans,∵The∵Book∵of∵the∵Gradual∵Sayings(AGguttara∵NikAya)VOL.IV,∵Pali∵Text∵Society,∵Oxford,∵1995。

13.The∵Most∵Venerable∵Mingun∵Sayadaw,∵translated∵into∵English∵by∵U∵Ko∵Lay,∵U∵Tin∵Lwin.∵“The∵Great∵Chronicle∵of∵Buddhas:∵The∵State∵Buddha∵SAsana∵Council’s∵Version”∵Volume∵One.∵Part∵One,∵Ti∵Ni∵Publishing∵Centre,∵Yangon,∵Myanmar,∵1990。

14.Bhikku∵Bodhi,∵“The∵Connected∵Discourses∵of∵the∵Buddha”∵Vol.∵1,∵Wisdom∵Publications,∵USA,∵2000。

【工具书】

1.《汉语大词典》第二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1995年第四刷。

2.《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北京,1999年。

--------------------------------------------------------------------------------

[1]《增壹阿含经》〈八难品第四十二之一〉卷36,大正2,747a8~b6。

[2]《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12,大正14,734b16~20,《宝云经》卷3,大正16,228a26~29。

[3]印顺法师,《成佛之道》(增注本),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83年6月初版,125页。

[4]八难(梵astav∵aksanah,巴∵atthakkhana)又可称为八难处、八难解法、八无暇、八不闲、八非时、八恶、八不闻时节等。∵

《长阿含经》卷9,大正1,55c5~21:八难解法,八不闲。∵

《中阿含经》卷29,大正1,613∵b1~∵c10:八非时。∵

《佛说八无暇有暇经》卷1,大正17,590b18~591a15:八无暇。∵

《五苦章句经》卷1,大正17,544a28~b7:八恶处。

[5]《增壹阿含经》〈八难品第四十二之一〉卷36,大正2,747a8~b6。

[6]∵dIrghqyuSo∵devAH指长寿天或无想天。荻原云来编纂《梵和大辞典》(新装版),讲谈社,1997年第十刷,587页。

[7]演培法师,《成佛之道偈颂讲记》,正闻出版社,台北市,1980年,118页:“长寿天,或说为无色界的四天,四天中的非非想处天,寿高八万大劫,或说为无想天,此天寿高达五百大劫,或说为欲界诸天,六欲天的寿命也都是很长的。”

[8]隋?慧远《大乘义章》卷11,大正44,629b15~18。

[9]唐?道世《法苑珠林》卷3,大正53,286c21~29:

“第二,计色界寿命者,即用劫为量,初梵众天寿命半劫,梵福楼天寿一劫,……色究竟天一万六千劫。”∵诸天详细的天寿,请参阅附表。

[10]《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39a6~17。

[11]《长阿含十报法经》卷2,大正1,240a16~17。

[12]《阿毗达磨俱舍论》卷5,大正29,24c5~20:“无想者定名无想定,或定无想名无想定。……若起此定,后虽退失,传说现身必还能起,当生无想有情天中,故得此定,必不能入正性离生。又许此定唯异生得,非诸圣者,以诸圣者于无想定,如见深坑,不乐入故。要执无想为真解脱,起出离想而修此定,一切圣者不执有漏为真解脱及真出离故,于此定必不修行。”

[13]∵冰下之鱼。亦以喻性命不绝如缕。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二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1995年第四刷,395页。

[14]∵藏在泥土中过冬的虫豸。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同冰鱼之不绝,似蛰虫之犹苏。”,闻一多《可怕的冷静》:“像冬眠的蛰虫一般,只在半死状态中静候着第二个春天的来临。”《汉语大词典》第八本,951页。

[15]《金光明经文句》卷1,大正39,51c12~14。

[16]《善见律毗婆沙》卷11,大正24,748b23云:“长寿天无出入息”。

[17]隋?慧远《大乘义章》卷11,大正44,629b15~18。

[18]另见《杂阿含经》(442经)大正2,114c12~18。

在《大智度论》文中,异说部分所引经证说道:“天上命终,还生人中者,如甲头土,堕地狱者如地土”的说法,部派应该是有不同的看法,如在《摄阿毗达摩义论》阿耨楼陀造,叶均译,嘉义新雨道场,24页:“无色有情死,不生下无色,生更高无色,及欲界三因。色界有色死,不生无因类,结生于二因,以及三因处。”无因,即地狱、饿鬼类,二因及三因,人界是其中。

另外,在印顺导师《成佛之道》86~87页:“在五趣中,人是“升沈之枢纽”。如生天,是由于人身的积集善业,修习禅定。如由天而更向上生,或由恶趣而生天,这都是过去世中人身所作的善业。堕落恶趣,也大半由于人身的恶业。如从天而堕恶趣,这不是由于天身作恶,因为诸天是没有严重恶行的(色界天以上,仅有有覆无记烦恼),这是天福享尽了,过去未了的恶业成熟受报。如从地狱而生旁生或鬼趣,也决不是地狱的众生造了恶业;地狱众生,一味受苦都来不及,还会作恶吗?这都是过去世中,人身所造的恶业。”

[19]《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2,大正7,1065a6~7:“勿由定力生色、无色长寿天故”。除此之外,隋?慧远《维摩义记》卷21,大正38,437a17~18,《大乘义章》卷11,大正44,629b15~18,及唐,怀感《释净土群疑论》卷2,大正47,42c4~28:都认为长寿天是指色、无色界。

[20]宋,子璇《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4,大正33,199c10。

[21]《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73,大正27,377b5~6:“后三静虑无眼等识,所以者何?无寻、伺故。眼等五识恒与寻、伺相应起故。”

[22]唐,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10,大正35,294c19~21。

[23]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32,大正35,749c20~22。

[24]《大智度论》卷10,大正25,135a12~15。

[25]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中所引用的《八难论》可能就是宗喀巴大师引用的《八无暇论》:“据《八难论》说:凡是生天的,都称长寿天,都是难得闻法修行的。所以上不生诸天,下不堕三途,惟有人身,才能逢此难逢的佛法。”《成佛之道》(增注本)46页。

[26]宗喀巴大师造,法尊法师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卷2,〈道前基础∵∵暇满〉,67页。

[27]在隋?慧远《大乘义章》卷11,大正44,629b18~21亦说到阿那含圣者生到长寿天不属于“难”,这是由于圣者会在彼处得涅盘。此外在《瑜伽师地论》卷26,大正30,425a29~b5亦提到有阿那含圣者生到初禅天,命终后展转投生到上处,甚至生在色究竟天,或到非想非非想处才得涅盘的。

[28]∵(1)在《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40b6~14中有说:“问曰:欲界诸天,情着五欲,难可化度,菩萨何以生彼,而不生人中?答曰:诸天着心虽大,菩萨方便力亦大。如说三十三天上有须浮摩树林,天中圣天厌舍五欲,在中止住,化度诸天。兜率天上恒有一生补处诸菩萨,常得闻法,密迹金刚力士,亦在四天王天上,如是等教化诸天。”

(2)隋?慧远《大乘义章》卷11,大正44,629b5~15:“郁单越者,北郁单越,乐报殊胜,睹无苦事,其中众生,慧力微弱,不知厌离,观过求出,是故为难。∵

问曰:欲天乐胜郁单,何故非难?∵

释言:六天乐报虽胜,而彼天中慧力增强,堪能厌离观过求出,是以非难;又彼天中有佛所化镜林镜壁,诸天于中,见己来世所向恶趣,愁忧心深,失于天乐,如隔千世,无有遗余,又报欲尽,五衰现时,愁忧无赖。此二时中,能厌三有,趣求出离,是以非难。郁单越国,无如是事,所以是难。”

[29]“胜有”巴利作:bhavavisesavahA-∵nisam%sa。帕奥禅师,《如实知见》,净心文教基金会,高雄市,民国99年,166页。

[30]《清净道道论》底本372页。

[31]《增支部注解书》:长寿天,巴利本作dIghAyukaM∵devanikAyan指∵asaJJadevanikayaM即无想有情天。Hermann∵Kopp,∵ManorathapUranI,∵Commentary∵on∵the∵AGguttara∵NikAya∵VOL.∵IV∵,∵The∵Pali∵Text∵Society,∵London,∵1979,∵p.116.

※在英译本的注脚3:无想有情天归类在七识住的第四识住。

E.∵M.∵Hare∵trans,∵The∵Book∵of∵the∵Gradual∵Sayings(AGguttara∵NikAya)VOL.IV,∵Pali∵Text∵Society,∵Oxford,∵1995,∵p.152.

[32]The∵Most∵Venerable∵Mingun∵Sayadaw,∵translated∵into∵English∵by∵U∵Ko∵Lay,∵U∵Tin∵Lwin.∵“The∵Great∵Chronicle∵of∵Buddhas:∵The∵State∵Buddha∵SAsana∵Council’s∵Version”∵Volume∵One.∵Part∵One,∵Ti∵Ni∵Publishing∵Centre,∵Yangon,∵Myanmar,∵1990,∵p.31

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乌哥烈及乌叮灵缅译英,敬法比丘英译中《南传菩萨道》上册,派色文化,高雄县,1999年,25页。

[33]如石法师《现观庄严论一滴》,法鼓文化,台北市,2000年,330页。

[34]《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2,大正7,1065a6~7。

[35]《宝云经》卷3,大正16,228a26~29,《大乘宝云经》卷4,大正16,263b27~∵c1。

[36]寻法比丘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正觉学会,高雄市,民国89年,196页。

若依《成佛之道》(增注本)76~78页,随业受报的情形,则分为三大类:一,随重(重大的善业或恶)、二,随习(不断地造作善恶业,成为一种习惯性)、三,随忆念(临终时,忽而忆念善行或恶行)。∵

[37]《阿毗达摩概要精解》,197页。

[38]∵Bhikku∵Bodhi“A∵Comprehensive∵Manual∵of∵Abhidhamma”,Buddhist∵Publication∵Society,∵Kandy∵,∵1993,p.216。

[39]《阿毗达摩概要精解》,209页。南传这种说法,在北传的《瑜伽师地论》卷33,大正30,470b4~22al也有说到。

[40]In∵the∵case∵of∵a∵meditator∵who∵has∵developed∵several∵jhAnas,∵the∵highest∵one∵he∵still∵possesses∵at∵the∵end∵of∵his∵life∵is∵the∵one∵that∵will∵take∵on∵the∵role∵of∵generating∵rebirth.∵See∵Table∵5.4-p.∵213.∵Bhikku∵Bodhi“A∵Comprehensive∵Manual∵of∵Abhidhamma”,Buddhist∵Publication∵Society,∵Kandy∵,∵1993,p.218。

※possess中文意思有:拥有,持有,保持,掌握。

[41]帕奥禅师所提到的:“在禅那中死亡,你能在死后投生到某一层梵天;那必须一直到死亡的刹那都还保持在禅那中才行”笔者认为应该指禅修者于临终时还拥有证入禅定的能力,因为在《异部宗轮论》卷1,大正49,16b26有部说到:“在等引位必不命终”,又《清净道道论》底本707~708页:“灭尽定中是没有死亡的”因此,笔者不认为“还保持在禅那中”是指在定中死亡。另可参考中译本《阿毗达摩概要精解》210页。

[42]帕奥禅师,《如实知见》,190页,问答6.6。

[43]帕奥禅师,《如实知见》,295~296页。

[44]《阿毗达摩概要精解》,211页注脚8。

[45]《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61,大正27,818a10~19。

[46]《中阿含经》卷49(191经),大正1,739c23~29。另见《中部》(122经)《空大经》汉译《南传大藏经》第12册,101~102页。元享寺妙林出版社,民国82年。参考印顺法师,《空之探究》,新竹县,正闻出版社,民国89年1月10版,55~56页。

[47]《清净道道论》底本372页。

[48]隋?智顗说,灌顶录《金光明经文句》卷1,大正39,51c12~15。

隋?灌顶撰《观心论疏》卷1,大正46,592a5~6:“经云:贪着禅味是菩萨缚也!”

[49]“或已证得”这四字,韩清净先生认为有可能在传抄,或排印错误而产生的多余字。理由:‘〈本地分〉中“爱味相应静虑等定”唯说其所爱味,当言已出。其能爱味,当言正入。今决择彼,略以三世显示其义:言随念爱味者,谓于过去。言追求爱味者,谓于未来。言现行爱味者,谓于现在。过去现在是所爱味。追求未来是能爱味,由是当知“或已证得”,不应说有未来爱味,有释牵强,理不应然,所能爱味义各别故。’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第三册,新文丰出版社,2013~2014页。

※《瑜伽师地论》卷12,大正30,335c6~10:

“云何爱味相应静虑等定?谓有钝根,或贪行故,或烦恼多故,彼唯得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广说如前,爱上静虑于上出离,不了知故,便生爱味,恋着坚住,其所爱味,当言已出。其能爱味,当言正入。”

[50]《瑜伽师地论》卷62,大正30,645c12~19。

[51]∵窥基大师对“或未证得”的解释:

“论云:略由相修等至者爱等至:一者、得定出已方爱过去等至。二者、或未证得未来爱味,爱味未来定。或已得近分,爱味未来根本。或已得下品,爱味上品者,由爱味增上力,追求未来定等,而生爱味。三者、已得近分及根本等随一,与定心相入出,似定心不住散乱位,而起爱味。下释妨言,从定出可生爱味,正在定即无爱味,爱味是染,定是善故。”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16,大正43,221a19~27。

[52]《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38c28~339a4。

[53]《空之探究》,33页。

[54]《瑜伽师地论》卷41,大正30,519a12~15,《菩萨戒本》卷1,大正24,1113c5~9。

[55]《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36,大正27,186c28~29,《阿毗达磨俱舍论》卷15,大正29,80a1~4:∵

“诸静虑地所系善法由二缘舍。一、由易地,谓从下地生上地时,或上地没来生下地。二、由得退,谓从已获胜定功德还退失时。”

[56]∵以下简称《大般若经》。

[57]《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2,大正7,1064c29~1065a14。

[58]《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2,大正7,1065a14~26。

[59]∵外事:(1)∵指外土诸侯奉行王事。《尚书.康诰》:“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古代汉语词典》,1591页。

[60]《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2,大正7,1065a26~b4。

[61]《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2,大正7,1064b14~17:“尔时,世尊告满慈子:菩萨亦得灭受想定,谓于此定已得自在,但不现入,所以者何?如来不许诸菩萨众现入此定,勿由现入退堕声闻或独觉地。”

[62]∵(1)《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1,大正5,290c1~8:“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静虑波罗蜜多?佛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发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自能巧便入诸静虑、无量、无色,终不随彼势力受生;亦能劝他入诸静虑、无量、无色同己善巧。持此善根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静虑波罗蜜多。”∵

(2)《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88,大正7,480a19~25:“云何静虑波罗蜜多?谓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自方便善巧入诸静虑,不随彼定势力受生,亦劝他方便善巧入诸静虑,不随彼定势力受生,持此善根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为静虑波罗蜜多。”

[63]《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1,大正7,1057a26~∵b3。

[64]《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1,大正7,1059c7~13。

[65]《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8,大正7,932a1~8。

[66]《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37b25~c12:【经】舍利弗!汝所问菩萨摩诃萨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从此间终当生何处者,舍利弗!(第一种菩萨)此菩萨摩诃萨,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常值诸佛,终不离佛。舍利弗!(第二种菩萨)有菩萨摩诃萨不以方便入初禅,乃至第四禅,亦行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得禅故,生长寿天,随彼寿终来生是间,得人身,值诸佛,是菩萨诸根不利。∵

舍利弗!(第三种菩萨)有菩萨摩诃萨入初禅,乃至第四禅亦行般若波罗蜜;不以方便故,舍诸禅,生欲界,是菩萨诸根亦钝。∵

舍利弗!(第四种菩萨)有菩萨摩诃萨入初禅,乃至第四禅,入慈心乃至舍,入虚空处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修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行十力乃至大慈大悲;是菩萨用方便力,不随禅生,不随无量心生,不随四无色定生;在所有佛处于中生,常不离般若波罗蜜行。如是菩萨,贤劫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原文出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大正8,225b11~28。

[67]《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38c28~339a6。

[68]《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大正8,225b18~21。

[69]《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39b2~4。

[70]《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39b4~8。

[71]《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39b11~16。

[72]《成佛之道》405页:“菩萨位,虽有多种解说,然依《般若经》说,是顶位,再不堕恶道、下贱家、二乘地了(如约《华严经》的行位说,是发心住)。”

[73]《大智度论》卷93,大正25,714b11~17:“问曰:若尔者,三恶道可不于中生,是菩萨福德多,何以不于长寿天中生?答曰:是菩萨怜愍众生行六波罗蜜,虽能入禅波罗蜜,和合慈悲行,不着禅味,命欲终尽,念欲界法故退禅道,以彼中无苦恼,深着禅味,难可得度,故不生长寿天。”

※∵∵对于“命欲终尽,念欲界法故退禅道”若根据《大智度论》卷97,大正25,736a22~26是指欲界五欲:“有人言:是生身菩萨,得诸法实相,及禅定神通力故,欲度是城中众生。如余菩萨利根,故能入禅定,亦能入欲界法,为摄众生故,受五欲而不失禅定。如人避热,故在泥中卧,还洗则如故。”

[74]《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40b19~21。

[75]《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40a8~11。

[76]《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40a2~7。

[77]《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2,大正7,1060b21~1061a1。

[78]《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2,大正7,1060b26~1060c2。

[79]《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2,大正7,1060c4~10。

[80]《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2,大正7,1060c13~16。

[81]《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2,大正7,1060c19~22。

[82]《十住毗婆沙论》卷13,大正26,93a8~15。

[83]《清净毗尼方广经》卷1,大正24,1079c25~1080a8。

[84]《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2,大正7,1060c29~1061a1。

[85]《大乘义章》卷15,大正44,708c27~28。

[86]《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40a22~24。

[87]《大智度论》卷16,大正25,180b17~21,《十住毗婆沙论》卷13,大正26,94c17~28:

“汝云何言菩萨得不杂心,生不贪心?若菩萨不贪众生则为舍离,何能度耶?答曰:应随顺菩萨道行舍心,何以故?是人因舍心,生广快心,作是念:‘我若舍是众闹,当得禅定,因禅定生妙广快法,得是法已,其后则能利益众生,胜今千万倍,是故为多利益众生,少时舍心,权舍众闹,当得禅定五神通等利益众生。菩萨何故作如是方便?菩萨为得大心而作是念。大人乐大利益,故不存小利。是故我今当求大人之法随而修学,应如是勤加精进为大利益,所谓诸禅定神通灭苦解脱等。是故汝说非也!”

[88]《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大正8,225b28~c3,《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39c27~340a2。

[89]《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40a24~30:

“问曰:若生人中,何以故正生刹利等大家,不生余处?∵

答曰:生刹利为有势力,生婆罗门家为有智慧,生居士家为大富故能利益众生,贫穷中自不能利,何能益人?生欲界天次当说。”

[90]《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1,大正∵7,1060a3~14。又《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66,大正6,888a15~b29:“若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学诸定。……虽行静虑,而不忻求定所得果,谓不贪着由定所得诸可爱境,亦不耽求由定所得生死胜报,但为救护无救护者,及欲解脱未解脱者,修行静虑波罗蜜多。”

[91]大正2,747a8~b6。

[92]《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2,大正7,1065a6~7。

[93]《十二门论疏》卷1,大正42,179a8~9。

【参考书目】

【原典】

《中阿含经》60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1,No.0026)

《增一阿含经》51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2,No.0125)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200卷,唐玄奘译(大正5,No.0220)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27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8,No.0223)

《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1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12,No.0389)

《大智度论》100卷,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25,No.1509)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200卷,五百大阿罗汉造,唐玄奘译(大正27,No.1545)

《阿毗达磨俱舍论》30卷,唐玄奘译(大正29,No.1558)

《瑜伽师地论》100卷,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大正30,No.1579)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90卷,唐澄观述(大正36,No.1736)

《维摩义记》8卷,隋慧远撰(大正38,No.1776)

《金光明经文句》6卷,隋智顗说.灌顶录(大正39,No.1785)

《瑜伽师地论略纂》16卷,唐窥基撰(大正43,No.1829)

《大乘义章》26卷,隋慧远撰(大正44,No.1851)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12卷,隋智顗说(大正46,No.1916)

《南传大藏经》相应部三,第15册,元享寺妙林出版社,民国82年。

《清净道论》觉音造,叶均译,正觉学会,高雄市,民国89年初版。

《摄阿毗达摩义论》阿耨楼陀造,叶均译,嘉义新雨道场,2003年。

【现代人着作】。

1.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第三册,新文礼出版社。

2.印顺法师,《成佛之道》增注本,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83年6月初版。

3.印顺法师,《空之探究》,新竹县,正闻出版社,民国89年1月10版。

4.演培法师,《成佛之道偈颂讲记》,正闻出版社,台北市,1980年。

5.寻法比丘,《阿毗达摩概要精解》,正觉学会,高雄市,民国89年。

6.帕奥禅师,《如实知见》,净心文教基金会,高雄市,民国99年。

7.释如石,《现观庄严论一滴》,法鼓文化,台北市,2000年。

8.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乌哥烈及乌叮灵缅译英,敬法比丘英译中《南传菩萨道》上册,派色文化,高雄县,1999年。

9.Edward∵Conze,∵“The∵Large∵Sutra∵on∵Perfect∵Wisdom”,∵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London,∵1984。

10.Bhikku∵Bodhi,∵“A∵Comprehensive∵Manual∵of∵Abhidhamma”,∵Buddhist∵Publication∵Society,∵Kandy∵,∵1999。

11.Hermann∵Kopp,∵ManorathapUranI,∵Commentary∵on∵the∵AGguttara∵NikAya∵VOL.∵IV∵,∵The∵Pali∵Text∵Society,∵London,∵1979。

12.E.∵M.∵Hare∵trans,∵The∵Book∵of∵the∵Gradual∵Sayings(AGguttara∵NikAya)VOL.IV,∵Pali∵Text∵Society,∵Oxford,∵1995。

13.The∵Most∵Venerable∵Mingun∵Sayadaw,∵translated∵into∵English∵by∵U∵Ko∵Lay,∵U∵Tin∵Lwin.∵“The∵Great∵Chronicle∵of∵Buddhas:∵The∵State∵Buddha∵SAsana∵Council’s∵Version”∵Volume∵One.∵Part∵One,∵Ti∵Ni∵Publishing∵Centre,∵Yangon,∵Myanmar,∵1990。

14.Bhikku∵Bodhi,∵“The∵Connected∵Discourses∵of∵the∵Buddha”∵Vol.∵1,∵Wisdom∵Publications,∵USA,∵2000。

【工具书】

1.《汉语大词典》第二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1995年第四刷。

2.《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北京,1999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