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指月-飞跃看话禅∵【第一讲】略说中国禅宗
【第一讲】略说中国禅宗∵-∵2000.11.13∵
打禅七,当然必须先认识禅。但是,禅禅有别。这次禅七要用的参禅法门,属于中国特有的禅宗修行方式,所以,先来谈谈中国禅宗的形成。∵
北魏时期的天竺僧人菩提达摩,被尊为禅宗的初祖,中国禅宗因此直接渊源于菩提达摩。初祖达摩传法给二祖慧可时,是以四卷〈楞伽经〉为主要的依据经典。达摩祖师渡海到中国,从南方来到北方时,各种大小乘的禅法正盛行;达摩祖师的「南天竺一乘宗」并没有受到欢迎,甚至还遭到冷落、排斥、讽刺。二祖传叁祖僧灿、叁祖传四祖道信,一直到五祖弘忍时,在现在湖北黄梅,以「一行叁昧」的修行方法广开东山法门,才把达摩祖师的禅法推向任运自在、生动活泼的风格,改造了当时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禅宗才在中国快速地发展而建立基础。∵
达摩祖师的禅法渐渐融合当时中国文化及儒、道的内涵,到六祖惠能奠定南宗禅时,才真正创立中国化的禅宗。也就是说,到惠能提倡顿悟的南宗禅法,才奠定中国的禅宗。中国禅宗在六祖惠能时,已经是儒、道以外中国文化的一大主流。它最独特的地方,就是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人生态度,使一般人跳出框框,不再以惯用的习气、习性和串习力来思考;使当时的文化及一般人对生命的态度有创新的改变,也使当时士大夫的精神有了一番改革。因此,中国禅宗不但开创了修行的新境界,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艺术。自从禅宗精神注入及影响,中国文化、艺术在意境上变得鲜明而独特,优美而富情趣,正如达摩祖师传法给慧可时那样活泼、生动。∵
接着来谈中国禅宗的宗旨及特色。达摩祖师的禅法,来自印度的大乘佛教,它并不源于中国,却能在中国历久不衰,是因为融入了中国老庄的哲理,产生了新的方法和境界,甚至还超越老庄的精神和思想。也因为如此,中国禅宗的内涵、精神及修持方式,具备独特、自主、直接、简明的特色。它几乎完全靠自力,不依他力,也不做偶像崇拜。∵
中国禅宗以惠能的南宗禅法最具代表性。从六祖惠能(∵638﹣713∵)后,禅法更加兴盛流传,影响及于整个中国文化。不但历代贤哲认同,一般人也依自己的根机去领受六祖惠能的禅法心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直指人心」是参悟的一种方法或手段。从前的高僧大德能够藉此而见性成佛,现在人为什么却直指不进、见不了性呢?关键就在根机的优劣、业障的深浅、及是否有善知识适时给予引导方法等等。总之,「直指人心」是一种顿悟法门,是南宗禅顿悟心地的修行方法。∵
为什么要顿悟心地?当然是为了见性成佛。见性成佛是中国禅宗的修行目标,历代传承下来,禅和子都以习禅作为达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方法。见性成佛就是超越自己的生命,使生命产生蜕变,不受五蕴身的束缚及制约,终极解脱而证悟生命的真谛。所以,禅宗的宗旨就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当中包含了理、事的圆融。直指人心是方法、手段,是事;见性成佛是目标,是理。从直指人心达到见性成佛,是以事来显理。从禅宗的宗旨,就可以了解它是从事入理、悟理而后显事。参禅一定要了解这种理、事的关系,才能把握参悟禅法的根本宗旨。然而,由于时代变迁,很多禅和子怠惰成性、沽名钓誉,慢慢地使禅宗的宗旨徒具虚名,造成中国禅宗的衰落。直到唐代法眼文益禅师(∵885﹣958∵)∵看到当时的禅风衰败,才唿吁:参禅悟道若离开顿悟心地的宗旨,对解脱生死有害无益。所以,已经体验到生老病死的苦,迫切想解脱生死束缚的人,就不能忘失参禅的根本宗旨是顿悟心地。∵
心地到底指什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记载:∵
叁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是因缘,叁界为心,心名如地。(注1)其余请参阅〈金刚叁昧经.入实际品〉(注2)、〈楞伽经〉1(注3)、〈首楞严经〉2(注4)、〈梵网经〉卷上(注5)、〈像法决疑经〉(注6)、〈六祖坛经〉(注8)、〈楞伽师资记〉(注8)、〈传法宝记〉(注9)、〈历代法宝记〉(注10)、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注11)及〈圆觉经大疏抄〉(注12)、〈传心法要〉(注13)、〈临济录〉(注14)、法眼文益禅师〈十规论〉(注15)等。∵
中国禅宗讲「不立文字」。既然不立文字,那么,参禅要不要藉助于经教呢?从菩提达摩直到六祖惠能,这段期间的禅法,十分重视心地的修证;禅法与经教的关系,可以藉菩提达摩传授的主要禅法〈二入四行论〉(注16)来说明。二入,是理入和行入。理入是指「藉教悟宗」和「凝住壁观」。关于藉教悟宗,达摩祖师特别指出:参禅必须藉教悟宗,必须依靠经教,才能领悟佛法真正的宗旨。悟宗所依据的语言文字,可以比喻为标月之指,就是指向月亮的手指头,手指并不是参禅的根本宗旨。另一个理入是凝住壁观。达摩祖师面壁九年,修的就是凝住壁观。关于凝住壁观,以及凝住壁观与参禅法门的关系,以后会详细解说。四行,是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
中国禅宗的参禅法门非常特殊,到唐末五代时,已经发展成一种风气,很多人都以参禅法门来修证佛法,并以禅法修证的境界来表示修持佛法的成就。修行人聚集在一起,以禅宗的参禅法门作为修持方法,慢慢就形成了一个宗派,所以中国禅宗也称「宗门」。∵
达摩祖师对禅、教的看法是「藉教悟宗、凝住壁观」,因此,禅与教是有密切的关系。在宗门之外,其他宗派的修法,以及中国早期佛教的修证,多以经教为主,透过闻、思、修而证,重视经教的研究,这些宗派就形成了教门。简单的说,以参禅悟道为主要宗旨、修法的,就叫做宗门;重视经教研究的,就叫做教门。修禅,一定要先界定宗门、教门。由达摩祖师所提的藉教悟宗就可以看出,宗门与教门相辅相成;也就是说,参禅悟道必须透过经教的引导,以经教作为禅法的耳目,但须赖修证以达到见性成佛。只作经教的研究,会停留在知识层面上,无法体验见性成佛的境界;所以,必须透过参禅法门的力行实践,才能达到见性成佛的目标。换句话说,经教研究是参禅法门的依据,而参禅法门则是研究经教的亲身体证。∵
唐代中期,禅宗兴盛,很多禅和子不喜欢读经教,不以经教作为修行的指引,造成很多弊端。因此,圭峰宗密着〈禅源诸诠集都序〉(注17),提出「禅教一致」等十条,标明参禅悟道、修证禅法与经教的关系,并把禅门汇整为十室叁宗(见表一)。另外,法眼文益也提出〈十规论〉(注18),特别强调参禅悟道必须通达经教典籍。禅宗的学人必须透过对经教的认知、熟悉与了解,才能明佛义、契祖心,才能真正得到参禅悟道的诀窍和方法;也就是必须通达经教,非常准确地适时、适地、适法,掌握参禅悟道的诀窍,才能顿悟心地而见性成佛。假定不通达经教,就会局限在小小范围里,死守着师门的宗风。死守宗风会造成很多问题,例如会断章取义地引证经典。所以,参禅人不能排斥经教,不能认为只要参禅就好,经典不必看;但也不能在打禅七时,天天偷看经典,不把心摆在方法上用功。∵
参禅悟道必须亲近善知识;在亲近善知识时,也不能死守教条,否则会产生很多过失。禅宗的禅法,是要开创独立自主的崭新局面,跳脱旧有的思维窠臼、陷阱,但也不能离开经教;因此,禅、教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现在正在打禅七,山僧却在这里费许多唇舌。有用吗?假如诸位听了以后,还去取第二念,就没有用;如果诸位用空性来听,对修行就有帮助。提起精神来,好好地参!透过实践力行,顿悟自己的心地。参!∵
注1.〈大正藏〉第3册∵页327∵
注2.〈大正藏〉第9册∵页370∵
注3.〈大正藏〉第16册∵页432∵
注4.〈大正藏〉第19册∵页111∵
注5.〈大正藏〉第24册∵页997∵
注6.〈大正藏〉第85册∵页1337∵
注7.〈禅宗全书〉第37册∵蓝吉富主编∵文殊出版社∵
(以下省略主编者及出版社)∵
注8.〈禅宗全书〉第1册∵页1﹣20∵
注9.〈禅宗全书〉第1册∵页21∵
注10.〈大正藏〉第51册∵页192∵
注11.〈大正藏〉第48册∵页399∵
注12.〈卍续藏〉第14册∵页276∵
注13.〈大正藏〉第48册∵页381∵
注14.〈大正藏〉第47册∵页498∵
注15.〈禅宗全书〉第32册∵页4∵
注16.〈禅宗全书〉第36册∵页27﹣40∵
注17.〈大正藏〉第48册∵
注18.〈禅宗全书〉第32册∵页1﹣8∵∵∵∵∵∵∵∵∵∵∵∵∵∵∵∵∵∵∵∵∵∵∵∵∵∵∵∵∵∵∵∵∵∵∵∵∵∵∵∵∵∵∵∵∵∵∵∵∵∵∵∵∵∵∵∵∵∵∵∵∵∵∵∵∵∵∵∵∵∵∵∵∵∵∵∵∵∵∵∵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