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体用研究

杜松柏∵

中兴大学教授∵

中华佛学学报第一期∵

提要∵

有体有用,体用不二,是宗教家、哲学家的共同见解。∵

可是在顿悟「明心见性」之後,方由体起用,方言体用的,∵

莫过於禅宗了。然而近人有批评禅宗无本体论者,有认定禅∵

定有不辨体用之嫌者,应系偏见和误解,本文之作,即在澄∵

清此一偏误。首由禅宗的成立与修行方法,以见禅宗的特色∵

,与教下诸宗的不同。复由禅宗祖师开悟後对体用的着语,∵

综合归纳,以见禅宗的体用观的精义所在:(一)禅人随言说∵

的方便,所谓「心」、「性」、「体」、「一物」等,都是∵

「本体」的异名。(二)本体是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忧无∵

喜,本自清净。(三)本体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不可∵

智知、不可理求。(四)本体无形无质、不生不灭、不来不去∵

,沛然充塞於宇宙之间,常依体起用。(五)本体是非空非有∵

,亦空亦有,能大能小,应物现形,为万物万法之主,体与∵

用因而有不二的关系。(六)本体系作用不绝,摄兼动用,动∵

用中收不得,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而又能无不为。(七)本体∵

於人,系在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不断不常,不乱不∵

寂,用处只是无处。这一体用观,其精微,其超绝,是高出∵

其他哲学家∵

230页∵

之上的。复由禅宗体用观的特性一节,以证明其精微、其超∵

绝。因为哲学家所言的体用,都是由感觉或思议推论以得,∵

是以每家的体用观都全然不同,以宋五子濂、洛、关、闽为∵

例,即系如此,他们共同弊病,是以思议推论,去思议推∵

论哲学上不可能思议推论的部份,而禅宗则系以浑然直觉的∵

顿悟方法,去证悟体用,故言或有殊,而实义无别,而且禅∵

人的顿悟,是要经师资的勘验,彼此的考校,不可能以未悟∵

为谓悟。所以禅宗经过顿悟而建立的本体论,是精微而超绝∵

的,为其他的哲学家所不及。∵

一、引言∵

有体有用,体用不二,由体起用,是哲学家的共同观念∵

,明体达用,更是宋以後儒者的基本观念,例如:∵

体用一元,显微无间。(程子易传序)∵

道者,兼体用,该隐费而言也。(朱子语类卷六)∵

这一体用一元,或者道兼体用的观念,不但是哲学家的共见∵

,也是宗教家所共许的,尤其是禅门子弟,不止是论说本体∵

,而且是耗尽一生愿力以求证悟本体,然後经勘磨印可,保∵

任功成之後,才由体起用,出而救世渡人,如此方能潜符默∵

证,由於对本体的真实领悟,没有丝亳的隔限与差别,在「∵

明心见性」之後,真正的达到了「体用一元」的境地,於是∵

才能由体起用,而体用不异。无论由宗教或哲学的立场以论∵

之,禅宗最伟大的贡献,是求实证实悟,到了潜符默证的人∵

与道合之後,才由体起用,故能体用不异,至於彻悟後对本∵

体的释说,应是最真切的见道证道之言,而其证悟的∵方法∵

,更是卓绝的贡献,比之儒门,可谓已开了一条「成圣」之∵

路。可是这些杰出的成就,受到了∵

231页∵

近代学者的误会与曲解,冯友兰云:∵

中国所谓禅宗,对於佛教哲学中之宇宙论,并无∵

若何贡献。惟对於佛教中之修行方法,则辩论甚多。∵

(中国哲学史第二篇,第九章:隋唐之佛学下。)∵

冯氏又云:∵

禅宗所注重,大端在修行方法。……禅宗虽无形∵

上学,而其所说修行方法,实皆有形上学之依据,盖∵

其所说之修行方法,为如何使个人与宇宙合一之方法∵

,必其心目中有如此之宇宙,然後方讲如此之方法也∵

。(同上)∵

禅宗真的无形上学吗?於宇宙论没有贡献吗?是一值得重视∵

与澄清的重大问题。又熊十力先生批评禅宗有不辨体用之嫌∵

:∵

西洋唯心论,以心为万有之元。∵(元犹元也。即∵

本体之谓。)∵是体用无辨也。中国先哲有养心之学,∵

本无唯心之论。但道家守静存神。∵(神即心。心静定∵

而不散乱、明觉湛然,禅师谓之灵光独耀。)∵亦近於∵

以心为绝对,有不辨体用之嫌。∵(道家称谷神为天地∵

之根。故云近於以心为绝对。参考老子上篇第六章。∵

)宋明诸儒染於道与禅。其过同二氏也。(二氏谓道、∵

禅。)……(明心篇三十二页)∵

「以心为绝对,有不辨体用之嫌。」这一断定可能是见仁见∵

智的问题,但是禅宗有「不辨体用之嫌」吗?笔者感激於以∵

上二家之言,故致力探求禅宗的体用研究,以期得出明确的∵

结果,以辨下然否,拨除迷雾。∵

二、禅宗的成立与修行方法∵

禅宗由菩提达磨自印度来华建立,成为中国禅宗的开派∵

人物----中华初祖,唐释道宣续高僧传云:∵

232页∵

菩提达磨,南天竺婆罗门种,神慧囗朗,闻皆晓∵

悟,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悲∵

此边隅,以法相导,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

随其所止,诲以禅教。……(卷十九习禅达磨传)∵

关於达磨的籍贯、年代、行迹,其後随着禅宗的光大,传说∵

愈多,讹变愈甚,道宣所记,应为较早,较可信者,道宣又∵

云:∵

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

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一等;坚住不移∵

,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名,名理入也。∵(同∵

上)∵

道宣又云:「然则入道多途,要唯二种,谓理行也。」可见∵

达磨初期的弘法,仍不外念经求解的「理入」和着重修持的∵

「行入」,所差别的是「藉教悟宗」和「不随他教」,肇启∵

了禅宗这一宗的别异风格,这一风格的形成,在道宣的慧可∵

传中,有较多的泄漏:∵

从学六载,精究一乘。理事兼配,苦乐无滞,而∵

解非方便,慧出神心,可乃就境陶研,净秽埏殖。∵(∵

卷十九僧可卷)∵

「就境陶研,净秽埏殖。」已有脱出佛教修持蹊径的倾向,∵

景德传灯录卷三记慧可的开悟云:∵

光诸佛法印,可得闻乎?师曰:诸佛法印,匪从∵

人得。光曰:我心未甯,乞师与安!师曰:将心来与∵

汝安。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我与汝安心竟。∵

光乃慧可的俗家名字,亦名神光,安心公案,应系「就境陶∵

研,净秽埏殖」的最好例子,因慧可的心不安,乃凡尘的平∵

常事,而达磨点化之,指出向上一路,待其自悟,至如如何∵

藉教明宗,道宣记之云:∵

达摩宣教,特重楞伽,以授慧可,殆仅四卷,亦∵

合其以简易宣化之旨,而适合中土人情。……∵(续高∵

僧传卷十九慧可传)∵

233页∵

由达摩至四祖,均以楞伽经为主,至五祖弘忍,始代以金刚∵

经,印顺法师论此期之禅风云:∵

达摩禅「藉教悟宗」。重教的,流行为名相分别∵

的楞伽经师。重宗的,又形成不重律制,不重经教的∵

禅者。护持达摩深旨的慧可门下,那禅师、璨禅师等∵

,以「楞伽经」为心要,随说随行,而助以严格的、∵

精苦的头陀行。道宣时,一颗光芒四射的彗星,在黄∵

梅升起,达摩禅开始了新的一页。∵(中国禅宗史第一∵

章)∵

可见禅宗建立之初,仍是偏重经典和修持的「理入」与「行∵

入」,於教下为近,未显露出禅宗的特别宗风,自弘忍以後∵

,已多头宏传,南宗北宗,各卫宗旨、六祖慧能一系,更开∵

出五宗----临济、曹洞、云门、沩仰、法眼,临济法嗣,又∵

别出黄龙、杨歧二派,非立异标新,良由门庭设施,各有不∵

同之故。就其共同树立的特色而言,大致合於「教外别传,∵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外最明显的差异,是∵

名相的中国化,语录公案,几乎取代了佛教的经典。复能迅∵

速地壮大,不但在佛教诸宗之中,形成独大的局面,而且「∵

宗门」、「教下」,相峙相抗,由「附庸」蔚成大国。∵

禅宗的壮大,五宗二派的展开,考其基本的原因,是在∵

「门庭设施」的不同,而教下诸宗的别异,多在信奉经典的∵

有别;教下各宗不外由理入的讲求经论,行入的持戒修行,∵

依恃他力的道场师资,而禅宗在修行的方法上,迥然不同,∵

约而言之,系重视自力,不重视他力,因而有骑驴觅驴的公∵

案,临济「杀佛」,云门打杀佛祖,均系此意;也反对由讲∵

求经论的理入,所谓「一句合头话,千载系驴橛」,指佛经∵

是拭不净的纸,认为思而知,虑而解,是鬼窟里作活计;复∵

反对持戒修行的行入,所谓「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

临济把打坐的弟子,斥为打瞌睡,认为以上的求道方法,均∵

系「定法」,「定法」有死水浸杀的危险,故开出活法----∵

无定法一路,例如临济因「老婆心切」悟道,洞山因渡水睹∵

影开悟,香严击竹明心,灵云见桃不疑,越山睹日光顿晓,∵

楚安闻乡人大叫有省,分庵主闻官司喝道大悟等,皆系不主∵

定法,而系由无定法之活法入道的最好例证。∵

234页∵

所谓活法或无定法,由表面察探,似甚微妙,就实际而∵

言,亦有可探论者。因求道之人而期其能彻悟至道,见性成∵

佛,如冯友兰氏所说:「使个人与宇宙合一。」其难诚如「∵

蚊子上铁牛,无下嘴处。」因为此一「大事」,既不可智知∵

,也不许不知,更不能流於情识意想。其基本在「不污染」∵

,保持纯然洁净的初心,以无分别差等的平常心,无心合道∵

,於是灵光内蕴以待时节因缘,在偶然气机触发之下,闻人∵

诵金刚经、涉水睹影、见桃花盛开、浴日光、闻喝道、闻青∵

蛙入水,甚至闻厕所臭味,都能彻悟,开出千千万万悟道的∵

方便法门,所以不向佛求,不向僧求,不由理入,也不由行∵

入,以释迦牟尼佛为例,也不是睹明星出时而成佛的吗?至∵

於禅祖师其所以主张如此之修行悟道方法,则与本体观----∵

「心」「性」的体认,息息相关。∵

三、禅宗的体用观∵

禅人在求道期间,虽然於所求之「道」,避免言语论说∵

,因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关系,以免堕入「思而知∵

,虑而解」的推理寻思的「知解」之中。可是在明心见性,∵

人与道合一以後,於本体----「心」「性」,非无言说也,∵

例如六祖慧能大师云:∵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

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

,能生万法。……(六祖坛经,般若品)∵

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

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

,无善无恶,无有头尾。(同上)∵

六祖慧能是禅宗禅师中最杰出、最伟大的人物,仅有他的语∵

录,被尊为经,当然是明心见性的宗主,其悟道以後有关本∵

体的言说,不仅是深悟有得,而且系确然可信,根据六祖所∵

言,此一至道在形而上的性质上是超越的,是绝对∵

235页∵

的、是恒久的、是根本的、是能自主的,就其特徵言,其大∵

无外,故曰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无形迹色相可∵

见,故曰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且∵

非世俗观念所可及,故曰:无善无恶、无是无非、无嗔无喜∵

、无有头尾,而且此一「心」「性」,是绝对待,独一无二∵

的,六祖又云:∵

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

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

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

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六祖坛经护法品)∵

六祖的话,简而言之,不二的「实性」,就是「道」,实性∵

遍及一切,却又不凝住於一切,能为万物主,是一切作用生∵

灭的根源,却又「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生不灭∵

」、「常住不迁。」∵综合六祖所言,他所建立的本体观,∵

不是很明显了吗?其後参访有悟的禅人,例如青原行思参六∵

祖:∵

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祖曰:汝曾作麽来∵

?师曰:圣谛亦不为。师曰:落何阶级?曰:圣谛尚∵

不为,何阶级之有?(景德传灯录卷五)∵

「不落阶级」,正是本性不分凡圣、善恶之意,与六祖所云∵

「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意义相通。又黄檗希运云∵

:∵

诸佛与一切众生,惟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自∵

无始以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

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

踪迹,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

不可测度,惟此一心是佛。(黄檗山断际禅师传法心∵

要)∵

黄檗希运所云,与六祖慧能所言的本体,并无实质上的殊异∵

,只有名言上的不同,但有所补充,此一本体,不可言语论∵

说,不可思量推论,故曰:「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当体∵

更是,动念便乖,无有边际,不可测度。」以後的禅人,均∵

多能证明此意,例如:∵

236页∵

……洞山云:说取行不得的,行取说不得的。云∵

居云:行时无说路,说时无行路,不行不说时,合行∵

什麽路?洛浦云:「行说俱不到,则本分事在。」…∵

…(请益录卷下)∵

均以为本体非言说所可及,行为所可到。综合以上所述,禅∵

人於本体的宣明,诚然证说已多,何可谓无本体论乎?至於∵

体用之关系,禅祖师之言,亦甚为详明,六祖慧能云:∵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

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六祖坛经般∵

若品第二)∵

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

识,出六门,於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

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同上)∵

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

同上)∵

六祖於体用的关系,叙说得极为明白,六祖云:「心量广大∵

,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谓本体之至道,遍周法界,∵

无所不在,无不涵摄,而且由此本体起用,「用即了了分明∵

。」用既由体而起,何以起用,如何生「用」,无不明白,∵

此有体之用也。「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显示了体用不二∵

的关系,永嘉禅师亦云:∵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

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证道歌)∵

天上明月一轮,普现於一切水中,一切水中的月,总归於天∵

上一月所涵摄,充分证明了「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的体用∵

不二观念。六祖又进一步说明体用不二,可是「体」并非粘∵

着於用上的道理:「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於是∵

在修行上才能「但净本身,使六识、出六门,於六尘中无染∵

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

在悟道之後,一切更是由体起用,而用不离体,故六祖又云∵

:「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六祖所∵

宣示的体用关系,以後的禅人,亦有证悟後而着语,例如:∵

237页∵

法身无穷,体无增减,能大能小,能方能圆,应∵

物现形,如水中月,不立根栽,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有为是无为家用,无为是有为家依。……(马祖道∵

一语录)∵

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常在动用中,动∵

用中收不得。(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马祖道一系六祖以後最杰出的禅宗祖师,他除指出本体的性∵

质「法身无穷,体无增减」之外,并阐明体的作用是「能大∵

能小,能方能圆,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本体不但是「万∵

物之主」,而且妙用无穷,「能方能圆,能大能小,应物现∵

形。」更进一步指出本体的作用,系「滔滔运用,不立根栽∵

。」有为固然是本体的作用,而又不止住於无为,盖无为而∵

无不为也,故曰「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有为是无为家用,∵

无为是有为家依。」一切有为,依傍无为而起,故本体似无∵

为而有为,而实无不为矣。至於本体何以「不尽有为」,盖∵

本体是超越一切的,虽因体起用,而非寓体於用,亦非体止∵

於用,尤非摄体归用,与六祖所云:「用即遍一切处,亦不∵

着一切处。」脉络一贯,言语虽殊,意无不合,而且有更明∵

确的发挥。然近世大儒熊十力先生云:∵

浑然充塞,无为而不为者,则是大用流行的本体∵

,无为者,言其非有心造物也。无不为者,言其生生∵

化化自然不容已止也。无不为三字,是余与印度佛家∵

根本不同处。汝试熟思佛家三藏十二部经,其谈到真∵

如,可着无不为三字否。(真如即性体之名。已见前∵

。)佛氏只许说无为,断不许说无为而无不为。(体∵

用论)∵

可是依马祖所言;「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正系无为而∵

无不为之意。又洞山论本体云:∵

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常在动用中,动∵

用中收不得。(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洞山良价,为曹洞宗的建立者,他所谓的「一物」,即系「∵

本体」。「本体」的作用,拄天拄地,自系万物的本源之意∵

,「黑似漆」谓冥冥而不能见也,主体常在动用起作用,而∵

不为动用所收摄,故曰「常在动用中,动用中收不得。」此∵

於六祖及黄檗、马祖所言之外,略有补苴。又沩仰的体用公∵

案云:∵

238页∵

潭州沩山灵佑禅师,……普请摘茶,师谓仰山曰∵

:终日摘茶,只闻子声,不见子形,请现本形相见。∵

仰山撼茶树,师云:「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仰∵

山云:「未审和尚如何?」师良久。仰山云:「和尚∵

只得其体,不得其用。」师云:「放子二十捧。」(∵

景德传灯录卷九,沩山良佑)∵

此一公案,乃哲理的相形化,沩山仰山乃沩仰宗的建立者。∵

灵佑请仰山「现本形相见」,乃叩询其对本体之见解,仰山∵

撼摇茶树,乃就地取材,以物示境,本体无形,所可显示者∵

,惟作用而已。故沩山指其「只得其用,不得其体。」沩山∵

的「良久」,谓「默然良久」,意谓「本体无形相」也,故∵

仰山谓其「只得其体,不得其用。」事实上二人所显示者为∵

体用不二的至理。又智门光祚的莲花出水公案云:∵

僧问:「莲花未出水如何?」师曰:「莲花。」∵

曰:「出水後如何?」曰:「荷叶。」∵

智门光祚,为云门一系的钜匠。此一简单的对话,亦系哲理∵

形相化,而且较上述沩仰的摘茶公案,更为有趣。笔者曾论∵

释云:∵

莲花未出水以前,所见的应该为荷叶,而光祚答∵

为莲花,甚具深意,因为莲花虽未出水,但莲花的性∵

质已完全具备,以後出水成为莲花,不过是其潜在性∵

质的引发,意在比喻自性妙体未发作用以前,一切妙∵

用已经存在,以後由体起用,现象界的一切,均系自∵

性妙体的作用。莲花出水以後,所看到的应该是莲花∵

,而光祚答以荷叶,荷叶是根本,荷叶是圆的,而禅∵

宗常以○相,代表自性妙体,以比喻莲花,乃以荷叶∵

为根本,现象界一切变化,仍为此一自性妙体所涵摄∵

。(见禅与诗)∵

足见此一公案,乃体用观念的寓说,惟借托莲花以为比况,∵

隐而不露耳。至於宗风峻烈的临济,於本体的直接论说虽少∵

,他的所谓「秘密」,便是洞山的「一物」:∵

无形无相,无根无本无住处,活泼泼地,应是万∵

种施设,用处只是无处,所以觅着转远,求之转乖,∵

号之为秘∵

239页∵

密。(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临济所云:「无形无相,无根无本无住处。」是指本体的性∵

质而言的。至於「活泼泼的,应是万种施设,用处只是无处∵

。」则言其相,他认为本体在活泼泼地发挥作用时,相应的∵

万种设施,由是而生,而且得用之处由「无处」而来,由上∵

所举可见禅宗认为用由体生,体用不二,顿悟要门下说得更∵

为明确:∵

净者本体也,名者迹用也,从本体起迹用,从迹∵

用归本体,体用不二,本迹非殊。∵

这一观念,是全宗确认无异的。∵

综合禅祖师所言的体用观,可得如下的归纳:一、禅人∵

随言说的方便,所谓「心」、「性」、「体」、「一物」等∵

,都是「本体」的异名。二、本体是无是无非,无善无恶,∵

无忧无喜,本自清净。三∵、本体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

迹、不可智知、不可理求。四、本体无形无质,不生不灭,∵

不来不去,沛然充塞於宇宙之间,常依体起用。五、本体是∵

非空非有,亦空亦有,能大能小,应物现形,为万物万法之∵

主,体与用因而有不二的关系。六、本体系作用不绝,摄兼∵

动用,动用中收不得,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而又能无不为。∵

七、本体於人,系在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不断不常∵

,不乱不寂,用处只是无处。∵

四、禅宗体用观的特性∵

言体言用,是宗教家和哲学家的恒言,而且其所谓永依∵

其所说,人的感觉官能,对於实际上存在的有形体、色彩、∵

动静、轻重、味觉等等,能由感觉而知;我们有思考的官能∵

,对於超出形体以外的概念、理由,能由思索而知。可是对∵

於不可思议、判断、推论的本体,又如何以能感、能思的方∵

法去知解呢?宋代理学家对於本体观念的建立,甚有成绩,∵

几乎各有建树,其获致的方法如何?邵康节云:∵

240页∵

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

也,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也,而观之以理也。∵

(见观物篇)∵

所观的是理,自系诉之於心营意想的思考判断,顶多在思考∵

时加以澄心静虑的虚静功夫,以求心的大清明,可是面对的∵

本体,是不可思议而加以思议,其结果当然是由推论判恒的∵

存在,绝对的真实,均系指本体而言的。可是如何能自信其∵

言?让我们能确信其所言?则涉及其认知本体的方法问题,∵

以本体的绝对性、超越性、根本性、恒久性而言,本体是其∵

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形体、形相、形迹可见,无思量论说∵

的余地,当然是难於认知,甚至於无法认知,冯友兰氏云:∵

有人谓:哲学所讲者当中,有些是不可思议,不∵

可言说者,此点我们亦承认之。(见贞元六书新理学)∵

本体正是哲学中所认为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部份。可是人∵

类认知的方法,不外感知和思知,冯氏又云:∵

我们有能感之官能,对於实际的物,能有感觉;∵

我们有能思之官,对於真际中之理,能有概念。∵(同∵

上)∵

断而得了。朱子的求知方式,取大学致知在格物之法,他注∵

大学的格物云:∵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

处无不到也。(四书集注,大学章句)∵

於是开出「即物穷理」一法。由邵康节至朱子以下,每一名∵

儒於本体有所体认时,都系由学问、思考、推论而得,每个∵

人的心路历程不同,所据理证不同,对於本体的究竟和体用∵

观念,便各不相同了。例如周濂溪以诚为本体:∵

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始资,诚之源∵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通书诚上∵

第一)∵

其论「诚」为本体,灼然可见,其体用观亦由此而建立:「∵

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静无而动有,∵

至正而明达也。」是由诚而建立之体用观也。张横渠的体用∵

则建立於「太和」,张载云:∵

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

,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张载全集)∵

241页∵

他的「太和」,就是本体,由本体而产生的「浮沉升降动静∵

相感之性」,就是由体而产生的用。至於明道、伊川则以仁∵

或阴阳而言体用:∵

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理智信∵

皆仁也。(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

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

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形而上者,则是∵

密也。(河南程氏遗书第十五)∵

明道以仁为本体,以义礼智信为用,伊川则以阴阳为本体,∵

而阳气、阴气乃系形而下者之用。他又说:「天地间无一物∵

无阴阳」,阴阳非物的体吗?朱子以理气形成体用观:∵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

生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之具也。是以∵

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後有性,必禀此气,然後有∵

形。(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答黄道夫书)∵

依朱子此言,是以理为体,以气为用,而形成其体用观,由∵

以上的简述,可见各家的体用观,均有不同。由本体的绝对∵

性而论,则不宜有此殊异,既有此殊异,则此数者孰是孰非∵

呢?以上五子的体用观,当然是思想推论的结果了。而本体∵

正是不能思议的,以此方法求之得之,能纯正无偏误吗?不∵

能令人无疑。∵

关於本体的认知,禅祖师是摒除了感觉和思议、推论的∵

方法,而是以浑然直觉,去证悟领受,所以才说:「一念不∵

起全体现」,百丈怀海云:∵

问:如何是顿悟法要?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

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

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

,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

。但歇一切攀缘贪嗔爱取,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不∵

动,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

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过一切声色,无∵

有滞碍,名为道人;善恶是非,俱不运用,亦不爱一∵

法,亦不舍一∵

242页∵

法,名为大乘人;不被一切善恶空有垢净有为无为世∵

出世间福德智慧之所拘系,名为佛慧;是非好丑是非∵

理诸见知情尽,不能系缚,处处自在,名为初发心菩∵

萨,便是登佛地。(五灯会元卷三)∵

这是禅宗修行体道方法的最佳说明,完全不由异议,而系浑∵

然直觉的「无分别心」、「平常心」以待开悟,以无定法的∵

「活法」,以待时节因缘,故涉水睹影,见桃花盛放,沐日∵

光等等,均可顿悟了,是以碧严录云:∵

出一言半句,不是心机。意识思量,鬼窟里作活∵

计。(卷一)∵

银山铁壁,拟议则骷髅前作鬼,寻思则黑山下打∵

坐。(卷四)∵

完全是摒除思议上的「智知」,不以思想推论去求知本体。∵

这一方法,应是正确的,因为本体既如前所说,是超越的,∵

是绝对的,无形相形体形迹可睹,非思惟拟议名言论说所可∵

及,亦惟有此一浑然直觉,当下荐取顿悟之一法了。方法既∵

然正确,其顿悟所得的体用观是否可靠呢?答案应该是正确∵

的,因为禅祖师顿悟之後,於体用皆有着语,纵然是避免「∵

口过」的绕路说禅,在体用的基本体认上,并无违乖与不同∵

;即使名言寓说有所差别,而实际上均相符合;禅人的顿悟∵

,是经过千辛万苦,费耗一生精力,不是凭一时的想像推论∵

而得,其证悟应属可信;禅人的顿悟,要经过开眼师资的参∵

证勘磨,无蒙混过关,以未悟为悟的可能;禅人忌惮稗贩语∵

言,又避免言语论说,故悟後着语,各自不同,没有以「体∵

用」作讲授的可能,故禅祖师的体用观,非由师资以言语讲∵

说所建立;禅人入道顿悟,悉见於不同的公案,入道的「路∵

径」千差万别,而於体用则见归一揆,可见其证悟所得的体∵

用观,是真实的、正确的。∵

五、结论∵

由体用不二观念以论,欲求用的无差无误,必求本体论∵

的纯正无偏。禅宗言心言性,所显示的本体,归於一∵

243页∵

致,且系以顿悟的正确方法而入道获致,自系正确而无误无∵

偏,故而由体起用,体用不二,则其论用,亦必无误无偏了∵

。哲学家的言体用,多出自思议推论,而所言的本体,又人∵

言人殊,人各异道,苟如其所言,将道为天下裂,无所依从∵

了。宋五子的不同道,朱陆的是非相攻,其故在此。所以禅∵

宗所建立的体用观,应是真实不妄的,若断其为绝对的惟心∵

论者而扬弃之,将不免於愚妄矣。∵

编者按:本文系第五届国际佛教教育研讨会之论文,兹∵

徵得着者本人及华梵研究所之同意由本学报刊出以飨读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