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心灵世界

什么是禅?

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译为汉文,叫“思惟修”,或叫“静虑”,是在一种寂静中的思惟状态。这种寂静中的清明澄澈的心境,是一种体验,不是任何语言文字可以说的。所以“禅”不可说,说出来的,恐怕就不是“禅”了。

但是,〝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佛家有一对逻辑上的概念,叫“能说所说”,能说,是可以说,已经说的;所说,是没有说,也不可说的。我今天讲的,就是“能说”。所说,就要靠大家自己去感知、去体悟了。

我无法感知,我也悟不出,那怎么办?那就〝方便说法〞吧!我的解释就是:禅就是放下思想包袱,洗净一切染污,还我清净本来,回到父母未生时。我们佛教有一位六祖慧能大师,他是中国佛教的真正开创者。他说得真好:〝自性本清净,何处惹尘埃。〞(或者: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尘埃,就是思想包袱,就是太多的染污,就是心不清净。放下一切思想包袱,洗净一切染污,回到清净自性,就是禅。

谁揭开了心灵奥秘

人的心灵世界是非常奇妙的。能揭开人的心灵世界奥秘的,到今天为止,只有伟大的佛陀。

我们先看一张报纸。这是一家报纸的头版头条新闻。这位长者,他在银行存款35万,一年下来,利息很少很少,他很不满,就认为钱,不值钱了。于是,在银行门口,一口气烧掉21张1000元的港币。这不是白烧了吗?

有人说,这个世界很复杂,这个社会很复杂,其实,社会不复杂,是人太复杂。人也不复杂,是人的内心太复杂。人的脑子里的念头太多,有时候不可理喻,有时候也不能用一个〝情〞字来概括。反正人的念头,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你无法控制它。该想的,想不出,它不来。不该想的,不请自来,你挡也挡不住。特别是人在面对困惑、矛盾、左右为难,十分尴尬的时候,什么样的念头都会纷至沓来,你排遣不去,越想麻烦越多,越想越找不到出路。叫你吃不下、睡不着。到了这个困境,别说你是大官、大学问家、大财主、大将军,哪怕是心理学家,你也无法找到控制念头的办法。叫〝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清照就最有体会了。

人就这么怪,人做不了自己的主,也就是说,人做不了自己念头的主。人对自己的念头,没有自由。在旁观者的眼里,会认为这个人的念头、想法、行为,太离谱、太出格、太不合情理,可是,在他本人,他为他的念头所牵引,他认为他那个想法是天经地义的,不可替代的,不可动摇的,自我感觉良好。

念头有五大特点

念头,有五大特点,一叫不请自来,二叫自己做不了自己念头的主,三叫念头是不断的,前念后念,一个连着一个,层出不穷。除非你睡着了,只要醒着,心中就有无数的念头。四念头往往不合逻辑、不合情理,出乎自己意料之外。五叫念头既是磁场,又是过滤器。是磁场,有吸附性。能把那些与他相合的有缘的都吸收过来;是过滤器,也就是说,与他不合的,他都过滤掉了。你再好的话,再正确的意见,再善良的愿望,他根本听不进,就因为他过滤掉了。所以,我们佛家说,佛和凡夫,就在一念之间。一念悟,就是佛。一念迷,就是凡夫。请让我说个故事好吗?

请看看人的内心

我从来不看电影,但我看到过一则电影故事:

一个人死了,来到天堂。天使把他过去的一生放映出来给他看,每当他出现犹豫,缺乏勇气,念头太多,止步不前的时候,画面就出现停格,中断了。比如:他爱上了一个女孩子,他说不出口,始终不敢向对方表白。中断了。有一次,做错了事,他知道错了,却不敢主动承认错误。中断了。有一次,本来有一次提升的机会,就因为怕承担责任,没有自信,失去了机会。又中断了。……一生放完了。天使告诉他:天堂不接受一个没有勇气,不肯显露真实自我的人,把他退了回来。

我看这个故事,只看得惊心动魄,因为“不敢表白,不敢说出真相。”正因为心里的念头太多,是心乱无主的反映。这也反映了人性脆弱,人总是在掩盖自己,不肯露出真我。

可是,人,一方面不敢面对自我,不敢说出自我,可是另一方面,也会顽强地表现自我,突出自我。大家可能都知道日本着名的“罗生门的故事”吧:

这是着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也是着名导演黑泽明的作品。

一个日本武士,带着他的太太到深山中去旅游。遇到一个强盗,武士被杀,太太被强暴了。法官审理这个案件,把强盗、太太、武士的灵魂,三个当事人,都抓了过来。要他们说出武士是谁杀的?强盗说:“武士是我杀的。他根本不是我的对手。所以我杀了他,强暴了他的太太。”问武士的太太,她说:“是我杀的,因为他太无能,他既保护不了我,还丢人现眼,让我受了侮辱,所以我把他杀了。”问武士的灵魂,武士说:“是我自己自杀的。”法官根本问不出一个事实的结果来。究竟武士是谁杀的呢?你能得出一个真实的结论吗?

所以,学术界又归纳出一条定理来,叫“人生不情愿定理”。人生活在不情愿状态之中。你心中所想,往往不是口中所说。你口中所说,往往也不是心中所想。你心中喜欢的,可能当面要回避。你明明知道这是错的,可是嘴里还说对,对,对。叫表面接受,内心反抗。心里不情愿,当面总是不得不答应。这就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呀,是心念不自由,自己做不了自己念头的主。

诗人顾城杀妻又自杀,作家三毛自杀,歌星张国荣也自杀,他们都不是活不下去,都不是无路可走,还有一位广州“防止自杀热线”的创办人陈世清先生,自己竟然也自杀了,这不是一念失控吗?

我想,人类有一个真正的弱点,就是对外部世界,力求弄个明明白白,而对自己的内部世界,也就是自己的心灵世界,总是含含糊糊,糊里糊涂,至今毫无所知。

是的,人的心理现象,有时候,很不合乎情理,很难用逻辑用理性去规范它,也无法用道理,用情理去要求它。同样,讲“禅”,也是这样。禅,也是超越常规的,叫“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当然与逻辑、概念、定义、认识,毫不相干了。“不确定性”特别大。这个〝不确定性〞同物理学中的〝不确定性〞是完全一致的,无二无别的。这里请让我引用一段科学家的资料。

中国着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最近在“饶宗颐教授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了一个很有趣的学术报告,题目是:《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朱教授的学术论文,探讨了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弦论──与佛家缘起说之间的关系。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看起来像粒子,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一维弦(或称宇宙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每条宇宙弦的典型尺度为长度的基本单位,即普朗克长度(10-33厘米)。换言之,如果我们把宇宙看作是由宇宙弦组成的大海,那么基本粒子就像是水中的泡沫。它们不断在产生,也不断在湮灭。现实中的物质世界,其实是宇宙弦合奏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十分接近爱因斯坦后半生一直在追寻的“统一场”理想。∵

按照弦论的观点,整个物质世界是所有宇宙弦的振动的一种组合模式,而意识也是组成脑的原子群的一种组合模式。这为理解“心物一元”,即意识和物质的统一,开辟了新的途径。过去认为是组成客观世界的上百种原子,现在都是宇宙弦上的各种“音符”。多元的物质世界,真的成了《金刚经》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样一来,物质不再是客观实在了。只有事物之间的互动和组合关系才是实在的。事物的本身不再是实体,而是一系列潜在因素的因缘和合的结果。同样的因,遇上不同的缘,便会结出不同的果。与此同时,缘会不断地起变化,甚至消失。因缘散尽之时,果亦会消失。换言之:“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这其实与佛教的“缘起说”基本上一致。看来,以弦论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已步入缘起性空的禅境了。

朱清时教授的这一研究成果,对我的启发很大,他把人的意识完全解释清楚了。我们把他的研究成果拿来对照我们人类的心灵世界、心理状态或精神现象来研究,就有许多妙趣和领悟了。

所以,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人的心灵世界:

弗洛伊德与荣格

现代心理学,把人的意识,分为两大类,即:意识(指清醒的,明了的意识)和无意识,又叫潜意识,(即我们不知道自己知道,我们不能察觉自己内心的感觉。我们的言行,往往是因应内心的非常强大却又无影无踪的欲望。)而潜意识又分“前意识”和正宗潜意识。在弗洛伊德看来,清醒的明了的意识,只占我们心灵生活的一小部份,其余大部份都是潜意识(或无意识)的活动范畴。“前意识”虽然人不能自觉,也就是自己不知道,但仍可在意识中隐隐表现出来,这就是常说的“下意识”。而正宗潜意识,只能是潜伏的、隐蔽很深的,不容易进入意识范围的。此如,他认为,梦,就是潜意识愿望的一种达成。而人的各种欲望,可以被压抑,(进入潜意识),但人不能把它消灭。所以在后来,它会以伪装的、变形的、病态的,或象征的形式再现出来,这就是潜意识的作用。

据此,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和人有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以及俄狄浦斯情结等等,都是从他的潜意识理论来的。

本我,∵(是完全无意识的,是潜意识部份。是人的所有原始、非理性本能的大本营,本我是欲望无穷,但求满足,冲动起来,不择手段。支配本我的是享乐原则、欲望原则。)人在自然境界。

自我,∵(是本我的一部份。人出生后,在现实中,由本我发展而来的需求,如不能满足,他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如何适应现实。这一部份便是个体的意识层次。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功利原则。)人在功利境界

超我,∵(是自我的一部份。人大约从四岁到五岁左右就发展而成了。它内化了父母权威、学校教育和社会道德。也就是说,超我大部份是无意识。有意识的那一部分就是良心是道德规范。超我是坚持道德原则的,不能越雷池半步。超我对自我的压迫,就是人的内疚与惭愧。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人在道德境界

后来,瑞士的荣格(C.G.Jung)又发展了弗洛伊德的学说,把无意识再分为个人无意识(这是保存了个人曾经经历、思考、感受过或知晓过的各种事物的记忆,后来因为受到打击、压抑或者遗忘,它的存在已经不再被意识到了)和集体无意识(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宗族祖祖辈辈积淀下来的,为人类所共有的心理潜藏的基本架构,荣格也把它叫作“原型”。与个人无意识相比,这个集体无意识的层次更深,意义也更大。)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本能部份,正是人的心理基本动力,可以支配个人的一生,也是他影响社会的动力。外界环境只是一种存在,它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就是一个具体的人。无意识,正是一个人的根本内因。

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发现,无疑是西方心理学的一次划时代的伟大成就。尽管它比释迦牟尼的〝八识〞理论晚了两千五百年。而他的学生和好友C.G.荣格,却又大大发展了弗洛伊德。

什么是〝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有两层含义:一指人的本能,人的欲望;一指这种本能,这种欲望,是被压抑的。而且弗洛伊德特别强调,这种本能和欲望,主要是指性欲。本能欲望的压抑,主要也是性的压抑。因此,性欲和性的压抑所构成的无意识,与人的意识的冲突,正是人类永恒的悲剧性冲突(人生的永恒不可克服的矛盾有三种,人生的悲剧也有三种)。这种矛盾的失控,冲突的失控,正是导致人精神疾患的最终根源。而西方的精神分析学说,西方的精神治疗理论,就是要把压抑的性意识上升到意识的层面上来,恢复两者的平衡,化无意识为意识,人的精神疾患就得救了。

而荣格不同。

荣格认为,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简单化了。无意识并不等于性欲的压抑。性欲只是人的欲望之一。人有多种欲望。荣格把人的欲望统称为〝生命力〞。在弗洛伊德那里,性欲与本能,被称为力必多(Libido),荣格把Libido称为是人的生命力,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能转化为心理能的物理能。它正是源于人对营养(生命资养)的需要。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就建立在人对性的压抑之上。而荣格认为,人类的文明发展(人的进化、人的人格系统的发展)主要是在人的生命力(Libido)的引导和分配。

我插一句:弗洛伊德和荣格的这些研究,这些理论贡献,在佛家,早就说清楚了,这就是〝人依四食而住〞的佛陀的发现。

再继续说弗洛伊德,他所提出来的〝无意识〞,在荣格看来,那仅仅是人的〝个人无意识〞、〝个体无意识〞。这只是无意识表层的东西。荣格发现,在〝个体无意识〞的后面,还存在一个更深、更广、更隐秘,也更可怕的东西,这就是〝集体无意识〞。

说荣格大大发展了弗洛伊德,就是在这里。因为〝集体无意识〞才是荣格理论的基石。他的全部理论,都建基于此。

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存在以来,甚至可以说,自有有机体存在以来,所有生命活动的一切心理积淀,它通过种族遗传的方式,一代代传了下来。集体无意识,正是一种先天的精神模式,它几乎支配着、规范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精神活动。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精神的贮藏库。弗洛伊德说这是黑暗的深渊,荣格却说这是人的智慧的真正源泉。(佛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生诸趣,即涅盘证得。)

荣格解释〝集体无意识〞,说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先天遗留下来的,是一种遗传的心理模式。后天只是一个显示的问题。人无法摆脱它、超越它(禅正是摆脱它、超越它的方法)。二是普遍性,它是一种〝类〞的精神结构,个体普遍处在它的阴影笼罩之中。所以荣格把这种集体无意识又叫做原型,叫〝原始意象〞。他把集体无意识的研究,延伸到了人类精神的所有领域,也包括巫术、神话、宗教、星相术、梦幻等等神秘的领域。

弗洛伊德的理论,界定为人的本能欲望,把Libido作为一种性的冲动,这还是停留在人的生理层次上,而荣格揭示出的集体无意识,就不是人的生理机制,而是人的心理机制,而是人类历史因素、文化因素的积淀,这就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了。原型,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积淀的一种信息密码保留在人的心灵世界。

尽管弗洛伊德和荣格对现代心理分析学说贡献很大,被精神科医学、心理学、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犯罪学、教育学都作为必须涉猎的一门科学,但是它远远没有达到佛学对人的心灵世界的认识水平。真正揭开心灵奥秘的是伟大的佛陀。

在佛教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把人的意识归纳为四种状态:

意识的四种状态

一、明了意识,也叫显意识。在佛家的八识理论中,这是第六识的一种状态,有“了别”作用,也就是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外界客观事物的识别,(由眼耳鼻舌身意,分别对色声香味触法的识别作用)。最显着的特点,就是能感觉和思维,有推理、判断、联想、想象、回忆、分析、归纳等多种功能。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清醒的头脑,最佳的思维状态。

二、散乱意识。这有两种现象:一是精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沉沉,迷迷糊糊,(佛家叫“昏沉”、“掉举”),人在疲劳的时候,在心事重重的时候,思想包袱很重的时候,或想得入迷的时候,外面开炮、响雷,他也不知道,这时,思维不能形成焦点,在迷糊的似睡非睡的状态。二是虽然迷迷糊糊,昏昏沉沉,但心中还是清楚的,只不过漫不经心而已,思维处于半休眠状态。这时候,逻辑的理智的成份减弱了。也就是佛家所说的第七意识,末那识(也叫“自我意识”)放松了。一些潜藏在第八识(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会逸出,放了出来,进入散乱意识的朦胧之中,有些一掠而过,一瞬即逝,你并不留意,甚么也没留下。有些却能够惊醒了意识。特别是那些日常生活中没有的,是在我们的经验之外的“种子”的浮现,它能让我们感到很吃惊,很惊奇,它打破了我们长期受到局限的认知领域,带有某种创意,或者新奇感,一些思维灵敏的人,比如艺术家、诗人、导演,或者科学家、发明家、往往就会及时抓住、捕捉住,即使在朦胧之中,也不会轻易放过。这就是利用散乱意识状态,捕获了突如其来的某些灵感(inspiration),抓住了、获得了某些瞬息即逝的、不合常理、超越常规的新的思路,新的角度。这个奥秘,佛家的散乱意识,把它发现了。

(介绍前六识、第七识、第八识)

三、睡眠意识。睡眠不是死亡,意识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潜沉下去了,人在睡眠之中,没有发现它。这是无梦睡眠,是意识的暂时沉寂。所以,对劳累了一天的人来说,这是一种休息。对痛苦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暂时的解脱。它对显意识(明了意识)起到一种休眠和保养的作用。所以睡眠有一种医疗、康复的良好作用,只要睡着了就好。但有梦睡眠,就不同了,就大有学问了。有梦,说明梦中,人的意识正在活动。这种梦中意识与上述散乱意识不同的是:理智的逻辑的成分更弱了,控制和影响理智活动(了别意识)的末那识(第七识,顽强的自我意识)就更弱了,更加放松了。人似乎失去了自主能力,因此,失去了第七识的控制、干预,梦中意识就比散乱意识更自由了,更大胆了。这时,在梦中,那些潜藏在阿赖耶识深处的(比散乱意识更深得多的)种子,就能悄悄散逸出来,得以浮现。这些种子,就是深藏在阿赖耶识中的业力的信息。多数是过去时的,少量是现在时和未来时的。由于理智的减弱,自我意识控制的减弱,这些“种子”所带来的梦,往往是大胆的、自由的、平时自己不敢想、不敢为、不能为、不可为的许多事,都可以在梦中得到实现,(发泄、兑现,了愿,甚至异想天开的奇迹。)以情为主的梦,深藏已久的被压抑的情,欲望,也都会在梦中肆无忌惮的展开。以境为主的梦,常常会走进一个既熟悉,又陌生,似经历又似末经历的自然环境或人事环境之中。会来到熟悉的地方,见到熟悉的人。往事再现。有少量的梦,是“未来”种子的浮现,这是末来信息的一种超前显现,甚至在以后的生活中还会得到印证。这就使人带来更大的惊讶,于是就有人对此进行预测、分析和研究,那位弗洛伊德就是着名的一位,他只知道潜意识,却不知道佛家的阿赖耶识关于“种子”的学说,是如此严密和精确而又清晰,其实弗洛伊德和荣格,弗洛姆,他们的心理分析中许多难解的问题,佛家的法相唯识学说中早就解答了。

对于梦中意识的运用,我国古代有许多生动的记载:《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留下了“黄粱未熟”,“南柯一梦”等着名典故。苏东坡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和美丽的诗句。在科学领域:那位化学家克吕居在梦中发现了苯分子的化学链(原子结构),俄国的门捷列夫在梦中发现了元素周期表,这是人所共知的。还有的音乐家在梦中作曲,找到了他白天解决不了的乐谱。

当然,也有不少人,虽有业力“信息”的种子,但从梦中,或散乱意识中,一掠而过,没有留下任何印象。这种现象,在佛家叫“刹那灭”,它与你因缘不够,是“无记”的,没有果报作用,也就失之交臂了,人所不知了。(佛教对于梦中意识,打破了常规的时空观念,让事物破碎,分解,再重新拼装组合,还有许多深刻的研究,这里就不再涉及了。)

四,定中意识。也叫禅定意识。禅定,也叫“三摩地,金刚三昧,楞严大定。”这对不了解佛学的人来说,的确太陌生了。其实,定中意识,我们略作分析,也并非不了解,不熟悉,只不过多数人未能留意,未能深入研究罢了。所谓定,首先是稳定、安定、确定、镇定、坚定。我们从世俗的角度来看:一,定,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精力专注于一点,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扰,使意识状态,保持稳定,安定,毫不散乱,毫不昏沉。有了这种定力,临大事而不乱方寸,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处事若定,这就是一种最佳的思维品质,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最卓越的人。我这里想说的是,人的一切能力中,最宝贵、最杰出、最难做到的就是定力。佛家最强调定力。因为以定对治一切颠倒、迷乱。最大的对治是:八风吹不动。为什么叫〝八风〞?因为最能煽动人心,蛊惑人心、动摇人心。哪〝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最为世人所爱所憎。爱和憎都是情。以情动人,力量大矣哉。定的伟大就是能对治情。二,定,是认识确定以后的信念,稳固而不动摇,这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品质。三,定,是意念力的坚定,是意志的唯一选择,确定意志的方向,是气魄,魄力,雄心壮志的源泉。这固然不是一般常人所能达到的,但从佛教的“定学”(禅学)来看,决不指这些,这些只是浅层次的,并没有真正达到“定”的本质,“禅”的本质。

从小乘禅的原理来看,禅有不同的发展次第(也就是层次和阶梯),最基本的有四禅,(四色界定)和四无色定,他的根本是“止观***”,“心一境性”。心与境,平等统一,心专注于境,境又融合于心,毫不变易。也就是还事物的本来面目。达到这种境界,就是意识对时间、空间运动的停止,或“冻结”。本来,定,是相对于动而言。动指意识动。现在意识停止运动了,这才是定。禅宗常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道,就是心行处,就是意识流,就是思维的轨迹,也就是“心行”的轨迹。一句话,就是思维活动,意识活动。现在,要它中止,停住,止息,断、灭,毫无动念,叫“一念不生”,这才是“定”。(当然不是成为白痴、死人。)能够达到这种状态,就叫“入定”。可是,不经锻炼,或者不作禅修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凡夫俗子,心念无穷,想排除也排除不了。(说一个释迦牟尼佛“放下”的故事),头脑根本不听指挥。那些练气功的人,也常说“怎么老是静不下来呢?”可是,定,谈何容易?这不像一辆开动的汽车或火车,踩一下“刹车”,或拉紧控制阀,就可把车子停下来。人的意识要复杂得多。第六意识,做不了自己的主,它的主人是第七意识(末那识),这是第六意识活动的原动力。可见,人的意识,不论处在哪一种状态(明了位,散心位,睡眠位,甚至禅定位),末那识都不会老实,安分,都要在暗中发挥它的主宰作用,控制作用。所以,我常说,我们要改造自己,实际上就是改造自己的末那识(自我意识),佛家的禅,就是改造末那识,转变末那识,这同我们叫改造世界观,是完全一致的。(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指责末那识,末那识也不是一无是处。)一方面,“五欲六尘”,“五大根本烦恼”,来源于末那识,一方面明了意识之所以忘命地努力工作,也正是这个末那识是驱使它的动力。所以,我们不可能消除末那识,灭掉末那识,我们却可以对他进行调整,控制,或者抑制与限制。不控制住末那识,不对意识之火釜底抽薪,要想进入禅定,(高层次的四无色定),那是不可能的。

人在入定的初始阶段,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心境的互动,即意识不可能止如死水,仍然会有意识的活动,只不过慢慢让这种活动停息下来,静止下来。第二种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也会浮现出来,对“定”进行干扰。如果没有入定,随着念头的起伏,会有意识的活动。如果进入“禅定”了,那些“种子”──念头,你任它来来去去,意识并不随它展开活动,那也可以算是得定了。这如同你在大街上走过,虽然眼、耳,接触到各种境象,但没有引起你的注意,没有留在心上,没有带动你的想法。所以禅定意识的初始阶段,是有境有象的,只是意识静止了,不动心而已。一动心念,禅定就失败了。

由此可知,禅定意识,不是没有意识,而是一种超强度的、高能量的清醒意识,明了意识。定力愈深,禅定功夫愈深,你接受的信息就愈远。你就更能自由地深入阿赖耶识,去打开宇宙、人生的那个信息宝库。所谓四禅八定,五眼六通,(通三世、阅古今的宿命通)只不过是深入禅定后的一种副产品而已。在禅定中,意识就更如天马行空,驰聘于时空隧道而任来任去,自在无碍了。

所以,禅定是一种精神的超能量状态,进入这个状态,就能获得常态下五蕴、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所不可能达到的境界。(如果没有般若智慧的观照,当然也会进入魔境,那就要误人误已了。)对于禅,所以说它是一种高层次的、超能量的精神状态,是因为它让意识静止下来,宁息下来,达到“无念”、一念不生的精神的本元状态。但是,我们再作一次探讨,这种无念,实际上也是一种念,而且是一个更为巨大的念头,它是一个没有任何具体内容的念头。这种状态就是“净”,就是“不染不着”,它的性能就是“觉”。达到“觉”,于是不迷,就能洞悉一切,明澈一切,贯通朗照一切。(其实,一个很有理性的人,有自省思维习惯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旦处于矛盾之中,每有所思,心灵深处还会有一个声音,在提示自己:行,或不行。对,或不对。心灵深处的这个判断,这个提示,会让我们变得更理性了,保持一种稳当,得体,免致陷入危困,这就是一种“本能”的觉。本能之觉强的人,妄念就少,自控力也强。本能之觉弱的人、妄念太多,自控力很差,就容易迷误。可惜的是,我们没有懂得佛学,没有进入佛教的修持,不能把这个本能的“觉”,变为如意自在的通向解脱的那种“自觉”。──有如大海,上面是波涛汹涌的潮水一般的念头,而这些无穷无尽的奔腾不息的念头,却掩盖了,遮挡了波涛下面那永恒的宁静,当然更不知去开发其中巨大的无限的潜能了。这潜能、正是我们人类的心理的潜能,精神的潜能,人类智慧的潜能。

禅,就是让我们打开这潜能,发现这潜能,解放这潜能。

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有无限的智慧,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发现自己。

阿弥陀佛,谢谢大家。恭祝大家福慧增长,吉祥如意,人人成佛。

附:甚么是“末那识”?

甚么是“阿赖耶识”?

中国佛教的心性学说,是十分丰富的。“心”的学问,太大了。唯识学说,只是佛家关于“心”的学问的其中一个部份。佛教,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心灵的教育。

末那识,又称“第七识”。在唯识论的八识中,前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

意,就是第六识。(前六识是认识功能)。

末那识,用今天的话,就是顽强的“自我意识”。末那,是古梵语,译为汉文,是思量,(作意),唯识学称为“恒审思量”。意为无时无刻不在对自己这个存在,包括生命的、精神的方方面面进行审视、检查、监督和管理。所以,他是“我执、法执”的根本。它不像前六识(了别、判断、理智的认识等)还有懈怠、昏沉、睡眠或休克失念之时,而末那识,则不同,它是任何时候都是尽职尽责的守护神。人在睡熟之后,人在昏迷之中,它都在工作。人的生命并不因为理智、感觉、感知的失去而失去。植物人,老年呆痴症,不照样还能度过许多春秋吗?末那识与第六识的根本区别是在:第六识是纯理智的认识,而第七识则不具备这种能力,它的最大能力,就是控制第六识,由它来区分“我”与“非我”。五蕴之身,仅是阿赖耶识的延伸和“变相”,而末那识偏要割裂阿赖耶识这种整体的统一性,把五蕴之身以外的世界排斥在外,认为是“非我”。

由于阿赖耶识整体统一性的力量,同样影响着末那识,而前六识的全部认识功能,又为末那识所驱使,所以,末那识不停的对外部世界进行占有,变为“我”的世界。这样,末那识就进入了它难以自拔的困境,一方面,它本能的把世界排斥在“我”之外,另一方面,它又要把世界本能地占为“我所有”。正如黑格尔所说:生命的存在就是不断地把外在变成内在,又把内在变成外在的持续过程。失去这个过程,也就失去了生命。宇宙万物,各各不同,原因就在各有各的个性。末那识是人的生命精神中的“自性”、本能、自我意识,它的根本功能就是“我”!(我们的心理学讲认识、理性、知觉、记忆、表象、想象、思维,实际上都停留在前六识上,而人的动机、欲望、需求、情感、气质、个性、人和人不同的素质,这些纯心理现象,才是第七识的本分事,它的职能。可惜不为人知。)

唯识学又把末那识叫作“染污识”,可想而知,它染污了前六识,我们的无明,颠倒,蒙喳喳,孽海情天,贪嗔痴慢,勾心斗角,犯罪作恶,疯狂野性,无不来自这个末那识呀。(当然,末那识也不能说一点好处都没有,这里只是强调了它的本质特征。)

阿赖耶识又叫“藏识”,这是一切众生的根本心识,也是世界、生命、精神、认知的根本依据。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这七种识,都由阿赖耶识而产生,也是它的内容和组成部份。可以说:前七识,是阿赖耶识的变相,是它的存在形态。阿赖耶识,既是藏识,异熟识(果报),又是“一切种”。它的内容,涵盖了人生、宇宙的一切,涵盖了人的全部精神和认识,(要讲清它,不是几百万字能说清的,这是唯识学的一门学科),科学发展到今天,阿赖耶识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证明。用现代术语:它是我们面对的一切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是宇宙大爆炸前的那一瞬间的存在,也是宇宙大爆炸以后在理论中推导和描述的那个“黑洞”。用遗传学术语:它是遗传基因的密码。用荣格的心理分析学说,它是包括原型、自性、个性化、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都在内的“无意识”。但这一切,只是近似,仍然不能完全说明这个阿赖耶识。因为它不仅具有物质的、生命的生物属性,还具有人类特有的社会属性,(几乎就是马克思所说一切自然关系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自然属性来说,它就是本能;从社会属性来说,这个”“种子”,就是关系到人的道德品行、人事因缘、一生机遇走向的那个“本性难移”的独特的本质。它一头连着佛国净土(有成佛之因),一头连着饿鬼地狱(有作恶生祸的无明),所以阿赖耶识本身俱备了空间的多维性、多层次性和时间的无限性,更包括了空间的(内容的)无穷无尽,它是本体宇宙和现象宇宙的统一。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生诸趣,即涅盘证得。”从《阿毗达磨论》(对法论)中的这四句偈,一位着名的专家(溤学成先生)说:“佛教是一部涉及各种层次各种发展阶段的全部宇宙生命的精神现象学。”我想这是有道理的,有根据的。

附2.

关于意识与无意识,弗洛伊德是这样区分的。他认为:

意识,是一个人外显的清清楚楚的有体验的主观状态,而无意识是一个人内隐的他所没有察觉到也没有体验的那一部份主观状态。他认为,意识是理性的,是人格的一部份。而无意识,是非理性的,是人格的另一部份。

他的学生荣格,不同,认为意识是人的知性的部份,无意识则是智慧的最深渊源。他用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无意识好比一个房子里的地窖,房子上层无法存放的东西,都放在地窖里。弗洛伊德说,地窖里储藏的是本能、是欲望、是罪恶。而荣格说,地窖里储藏的是人的智慧。

弗洛姆又大大发展了他们。他认为:无意识,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既非理性、亦非非理性,两者都是,两者都不是,它是真正的人性的总汇。无意识是整个的人减去那与他的社会相符的部份。意识代表了社会的人,和人所受到的历史性时代性的种种限制。无意识则代表了普遍的人性,这个人性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社会性的人性,而是宇宙性的人性,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完整的人,这个人的根在宇宙之中。无意识代表了他之内的宇宙万事万物,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人要变为充分的人类,就是自然的人性化,和人的自然化。

弗洛姆的最大贡献是他指出:意识只代表由社会模式所模造的那一小部份经验,而无意识才代表了四海皆同的人之富源与深度。在弗洛伊德那里被抑制的本能、欲望、冲动,都在无意识之中,由于它们与社会文明不相合,所以,他力求把无意识变为意识。

而荣格不是,弗洛姆也不是。弗洛姆说:由于这种抑制,我,成了一个偶然的、社会的人,同原来整个的人性的人被分割开来了,我成了自己的陌生人。他认为,科学、工艺,各方面的成就,强调智力、强调智识,我们只有记忆,只有思想,而没有了内在的体验,因为被语言、文字种种知性的取代了体验。这正是人们不能看到事实真相、大部份人在他的意识中所具有的都是虚妄不实的幻象的原因。

西方讲心理分析,东方讲禅;

西方致力于变圆为方,或变方为圆。而禅,圆就是圆,方就是方,但同时方也是圆,圆也是方。

当生活中有一种现象,无法以物理学或化学,或其他科学来作出解释,或者无法运用现有的概念、词语来作出说明时,西方叫做“不确定性原理”或叫“测不准原理”,而禅,就是“不可说,不可说”,或曰“不思议”。

西方讲道,讲形而上学。禅讲的是道即非道,(The∵Word∵is∵no∵word)无言,一心不乱,沉默响彻如雷。

西方看花,是从外面来看。而禅是走进花的内部世界,从花的里面来看花。

西方喜欢讲客观,竭力避免主观,他们认为只有客观才是真理,才是真实,而主观不可靠,不足为凭。而禅认为,人是过着一个人的生活,人不是过被概念或科学所界定的生活。主观,客观,不是人本身。人要从自我的内在来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前者要把对象从自己分开,而禅是完全同它合一。

西方人习惯说,我们是用脑子来思考的。禅说:不,我们是用生命的整体来思考的。

西方认有限为有限,无限为无限。而禅认为有限就是无限。因为有限建筑在无限的基础之上,没有后者,前者就没有立足之处。

心理分析是探索人的心中的一种黑暗的力量。禅是要解放出人心中的那种黑暗的力量。

心理分析是一种用于精神疾患的治疗方法;褝是用于拯救精神解放精神的道路。

心理分析是一种科学方法,禅是一种体验,只有有这种体验的人,才能感知这种体验。对于没有这种体验的人,就是不可说。

禅既是一种体验,它当然与知识、知性无关。

我们可以先注意一下弗洛伊德学派的研究,他认为,人的明了意识,并不代表一个完整的人,而无意识才代表了一个完整的整个的人。因为意识(即明了意识)只代表社会的人,代表了人生活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的种种限制,种种局限性。而无意识,才代表了普遍的人性,代表了整个的人。因为无意识是整个的人──减去那与他的社会相符的部份。在弗洛伊德学派看来,无意识包含了人的一切光明与黑暗的潜在性。人对生活、生存、生命……一切问题的种种不同答案,其根基都在无意识之中。弗洛姆说,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允许自己察觉与他的文化模式不相合的思想与情感,因此,他必须抑制它们。这就是意识。可是,一旦被抑制,则那些代表黑暗的力量就不再被当事者意识到了。(更加沉埋下去了。)然而,人,不论身处何种文化,他自身之内,都具备着一切潜在的可能性。难怪西方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人既是原始人,是生物的人,是兽类,人又具有理性、爱与正义。)那么,无意识的内容,就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既非理性亦非非理性,两者都不是,两者又都是。“它是一切人性的总汇”。所以说,意识代表了社会的人,而无意识才代表了整个的人──“这个人的根是在宇宙中”。弗洛姆说得更好:“无意识代表着他之内的植物,他之内的动物,他之内的精神;它代表了他的往日,直至人类的曙光初现;并代表着他的未来,直至他将变为充分的人类。那时自然将人性化,而人亦将自然化。”(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原话了。)

弗洛伊德和他的西方心理分析学派,一直要做的就是把无意识变为意识。(即解除人对自身的抑制。)

弗洛姆又说:“由于意识只代表了由社会模式所模造的那一小部份经验,而无意识则代表了四海皆同的人所潜藏的富源与深度,因此,抑制状态会导至这样的结果:即是,我,这个偶然的、社会的人,同我整个的人性的人,被分开了。(抑制,就是疏离。)我对自己是陌生人。(正如同每个人都成了我的陌生人一样。)我从那人本有的人性经验的巨大领域被切断了,我只是人的一片碎片。”

这个“碎片”碎到什么程度呢?一、人只体验到自身之内和他人之内很小的一部份。二、由于抑制,人产生了“头脑化作用”(Cerebration)这种作用使体验变成了不真实的体验。我以为我看到了,但实际上我只看到文字。我以为我感受到了,但实际上我只是在想那种感受。受制于头脑化作用的人,就成了与人性的我相疏离的人。一旦我把某些事、理,用文字(语言)表达,疏离就产生了。因为原先的体验,现在已被语言文字所取代了。弗洛姆认为,头脑化作用,在现代文化中,实际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为普遍与强烈。科学的发展,工艺的成就都是以智力为条件的,因之,近代就特别强调智力性的知识,一切教育与学识也就以此为重,结果是语言文字取代了体验。因此,今天的某些学习,只有记忆,只有思想,只有灌输,却没有体验。

所以,人不缺少学习,缺少的是体验。

知识、知性,与体验是不同的。只有内心的体验才能解决知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凭体验去体验他只能用体验才能获得的东西。

西方心理分析学说是要把无意识变为意识,禅是要把人所未知的第八识的宝库打开。把无意识变为意识,就是克服抑制,克服自己同自己的疏离,因之也克服了自己同陌生人的疏离。这就是人的觉醒──摆脱幻象、假象与谎言,依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看事物。觉醒的人,才是解脱的人。他的自由既不被他人限制,也不被自己限制,察觉到以前所从未察觉到的事物,这个历程就是觉醒的历程,自我解脱的历程。对于世界的这种直接的领悟,就正是禅的目的。

禅的宗旨是开悟。即时有体验的开悟就是顿悟。而西方心理分析学说要把无意识变为意识,实际上也就是开悟。只是名词的不同罢了。禅学家铃木大拙先生说得好:“禅者同广大的无意识直接相通。无意识是同我们最密切的东西,正因为太密切了,我们就很难掌握它,正如眼睛不能看到它自己。”因此弗洛姆认为,要意识到无意识,需要对意识进行特殊训练。而禅就正是这种特殊训练的方法。

知识与无知是相对而言的。人的无知,往往正是一种纯洁的状态。圣经中讲,因知识之获得,就导致了纯洁的丧失。这在佛教或禅中,就叫做“所知障”,或叫“情染”(Klesha,烦恼),也叫由知性所带来的意识心之干扰(被分别识所干扰的心的作用)。而西方心理分析正是旨在克服知性的作用,他要求患者脱离知性的洞察,即不能用思想来表达,强调直接体验,用弗洛姆的话说,真正的心理分析的洞察是突然的,它的来到不可勉强,不可预料,它不是来自头脑,用一句日本人的意象,是来自我们的肚子。我们无法用语言文字掌握它,如果我们要这样做,它就溜掉了。然而,它又是真的,可以意识到的,凡经历过这种事情的人,就变成了另一个人。

人从出生,大概经历了两个时期:一、婴儿时期,这时,婴儿对世界的直接体认,是他的意识、客观性与事实感(同自己相分开的事实)尚未充分发展的体认,在这种状态中,无意识是本能性的,它并未超乎动物与婴儿的本能。二、脱离了婴儿时期,走向长大成人的时期。这是从原始的无意识脱出,而到自我意识(Self-Conciousness)的时期。世界是以一个同自己疏离的世界而被体认的。这种体验的基础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裂,世界人(四海皆同的人)与社会人的分裂,无意识与意识的分裂。现在,我们能不能有第三种状态,即重新打开自己,去除或摆脱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分裂,重新回到人的本来面目──这样的人,每一个行为都表达着人的本性,人的自性,创造性,以及他活泼泼的人格。在他的行为中没有因袭,没有妥协,没有压抑或不情愿,也没有任何受禁止受排斥,他没有被局限于他片面的、有限的、受限制的自我中心的那个自我。也就是说他已脱出了他自己的牢狱。这时候,一个成熟的人,把“情染”、知性的干扰、一切自设的“牢狱”全都清除了,过上自由、自发性的生活,这就是一个解脱了的人,回归到宇宙的完整的人──这本来我们每个人都是的,只是我们从婴儿成长后,把它忘了。

唤回自己,找回自己,这只有“禅”。弗洛姆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所以,他把西方的心理分析学说同东方的“禅”打通了。

四食

中国古谚:〝民以食为天〞。佛教对食却更有精到的见解:〝一切众生皆依食住〞,即一切众生,都是靠了〝食〞才得以生命延续,维持生命的住世。《杂阿含经》卷十五第371经说:

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

谓一、粗抟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

这里,〝四食〞的提出,可见佛教对〝食〞的认知和研究,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了。〝食〞在这里已不仅仅指一般食物,而是包括一切众生得以维持延长其生命或使身体发育长大的诸因素在内了。四食:①粗抟食,也译作〝段食〞,即分段食,指日常饭菜,可分三餐、四餐等等。这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对社会而言,就是解决温饱的问题。不吃,会饿;断食,会死;吃多了也会成病。所谓分段,就是按时、定量、有序的进食。②触食,由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六种生理器官与功能),发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产生六种身心作用),达致认知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界(六种感知,判别),由此产生的精神领域中的喜乐愉悦的感受,就是〝触食〞。六根、六识、六境三者和合,产生合意的感受(满意的愉快的感受),就叫〝可意触〞。不合意的感受(相反的不快的感触),就叫〝不可意触〞。触食,主要指可意触,如呼吸新鲜空气,按摩,运动,洗澡,休息,居住环境的宽敞、舒适等等,由此而生起的喜乐感受,都有资益生命,促进身心健康的功效,所以也是〝食〞(即使相反的不可意触,如运动后的疲劳、吃药、打针、做手术等痛苦,也一样可为触食,因为可以治疗疾病,有增进健康之益)。③意思食:意,指想望;思,指思愿,也就是希望(现在还有个词,叫〝愿景〞)。心愿,盼望,期待更是心理深层次的活动了,也可为〝食〞。因为它对有情生命的延续作用不可小觑。有的人在逆境中就凭他的强大的求生意志而奇迹般活了下来。每见一个临死之人,为盼望或等待远方的亲人,回来见上一面,竟又延续了一段时间的生命,见了,心愿已尽,这才瞑目而逝。相反,〝哀莫大于心死〞,比如世间有些退休后的老人,本来身体无大病患,但因为失落,权势没有了,威望没有了,劲头没有了,瞬间加速老化,健康恶化,竟至呜呼。可见这〝意思食〞的有或无,强或弱,对生命的重要竟如此之大。难怪西方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失去了钱财,只是失去了一小点儿,一个人失去了信誉,就失去了很多,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自信心和勇气,那么,一切就都失去了。〞可见,这种思愿意欲,也是〝食〞,也是一种强大的生命能量。即使人在死亡之后,也会有再生的意欲,这在佛教中名为〝后有爱〞,有情的生死相续,即由此而来。④识食:这里,〝识食〞有更为深刻的含义。这不是一般的显意识,而更是埋藏到潜意识、无意识最深层次中的识。佛法名之为〝有取识〞,意指执取身心,而与自我染爱相应之识。在〝十二缘起〞中,〝识缘名色〞,〝名〞指精神,〝色〞指物质,合起来,就是有情生命的身心自体(即〝名色〞),〝识〞是紧紧不离〝名色〞的。人离欲之前,这个〝有取识〞,不会停止执取〝名色〞。舍弃了这一身心(名色),又会立刻重新执取另一身心(名色),犹如树上狝猴,放了这一树枝,马上又抓住了另一树枝。这种一期生命已死,又结生另一期身心的功能,佛法名之为〝结生相续〞,这就是〝识食〞的强大功能。以人为例,死亡本是另一段生命的开始,因为,由〝识〞的执取下,才会有父精母卵的结合(难怪西方的弗洛伊德要把人的一切本能、冲动、欲望、种种怪异的心理表现,都要归之于〝性〞的原始动力了。他不懂得这个〝有取识〞的作用,只能笼统之称为〝无意识〞。)受精卵在母胎中,名色成形。识缘名色,由于识的执取资养,胎儿渐次增长,出胎之后,长大成人,一直到死亡之前,这个〝识〞都始终执受身心自体──顽强地〝揽他为己〞,将外在的有益物资,吸收融摄于自身之中,成为身心统一而灵活的个体。于是,人的各种器官顺利运作,新陈代谢自然运行,吸收(氧气、水份、醣类、脂肪、蛋白质、各种元素)排除废料(二氧化碳、尿、屎、汗、垢),又有神经系统、血液的循环系统和免疫功能系统进行预防、抵制、扞卫、消毒、清洗乃至〝歼灭敌人〞的工作。赖有〝有取识〞的执受,所以一期生命的身体,得以成长、生存,不断运作,不烂不坏。一旦识不执受,一期生命才宣告死亡,肉体也化作尸身,腐臭坏烂,灰飞烟灭。可见欲界众生,不离这〝四食具备〞。印顺导师曾在他的《佛法概论》一书中指出:〝现代的学说,于维持一期生命的条件,前三食都已说到,但对于意思食的资益未来,识食的执取,还很少能说明。〞足见具有生存意志的意思食(〝后有爱〞)与结生相续的识食(〝有取识〞)对众生的生命是多么不容忽视了。〝四食〞的理论,是佛教生命观的独特发现。既然〝食〞是生命存在与生命延续的基本要素,那么,佛教并不轻视或否定〝食〞。在佛陀出家,走向雪山,六年苦行之后,他发现这只是徒然受苦,于解脱无益,因此,才又接受牧羊女乳糜供养(我们中国也才有了吃〝腊八粥〞的风俗传统),佛陀主张中道,既要进食,在身心体力都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在菩提树下完成圆满正觉的解脱,又要拒绝贪食,肥鲜珍馐,餍甘饫膏,铺张浪费,饕餮垂涎。贪食的人,吃饱了不算,还要阔气,讲排场,研究色香味形,摆上满汉全席。山珍海味,人参鹿茸,已经不能满足,又要蜗牛、蚂蚁、活吞猴脑,残害大量生命,化费无数钱财。吃的不多,糟踏掉的太多;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营养过剩,大腹便便,肥胖也成了危害健康的杀手。什么糖尿病、高脂症、肠梗阻、心血管堵塞等等富贵病,恐怕都与暴饮暴食、荤腥油腻有关。佛教提倡素食,第一为慈悲心,不忍食众生之肉。第二清洁卫生,保证健康。第三节约开支,还可减少市场压力。第四简便省时,性情也随和温顺。这是明显的对比,可见贪食之危害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