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精神及其对现代人生的意义
陈超
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是中国禅师依据中国思想文化,吸取并改造印度佛教思想而形成的颇具创造性的成果,在东亚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在当代社会,研究禅宗有何意义?中国禅宗的根本精神是什么?禅宗精神对现实的人生又具有怎样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禅宗的思想核心和本质作一初步分析,来解答这些问题。
一
禅宗是中国佛教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宗派,因主张用“禅定”作为佛教的全部修行方法而得名。禅宗自称“传佛心印”,用参究方法觉悟众生本有佛心为宗旨,认为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不读经,不礼佛,不立文字,禅宗以参究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即佛性),故又称“佛心宗”。
产生于南北朝时期的禅宗自中唐以后,因适应破产农民和失意的士大夫的精神需要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普遍流传,并在发展中形成了一套人生价值哲学体系。禅宗思想体系包括本体论、心性论、道德论、体悟论、修持论和境界论等思想要素,其中心性论是它的核心内容。
禅宗把自心视为人的自我本质,认为苦乐、得失、真妄、迷悟都在自心,人生的堕落、毁灭、辉煌、解脱都决定于自心。自心,从实质上说是本真之心,也称本心、真心,也就是佛性、真性。正如唐代道宣在《高僧传》中介绍菩提达摩新禅法时所说的“含生同一真性”,此真性为人人所平等具有。由此禅宗在传法时讲“以心传心”,要弟子自悟自解。∵∵”自心”是众生得以禅修成佛的出发点和根据,是禅宗的理论基石。。
禅宗也以“自心”为禅修的枢纽,提倡径直指向人心,发明本心,发现真性,以体认心灵的原本状态,顿悟成佛果。也就是说,禅修是心性的修持。从中国禅宗的发展来看,禅师们都把修持功夫专注于心性上,尽管禅宗各派在修行的方式、方法、风格上各有不同,但其禅修实践都围绕着心性进行,这是一致的。如,达摩、慧可重视坐禅守心,道信、弘忍重视“心心念佛”、∵∵”念佛净心”。北宗神秀的禅法为“凝向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照。”南宗慧能更是提倡单刀直入,自证于心,自悟本性。
禅宗还把禅修的目的、追求境界、成就佛果落实在自心上,强调佛从心生、自心创造(成就)佛,自心就是佛。慧能宣扬“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见自本性,即得出世。”(《坛经》)认为人的自心、自性就是成佛的内在根由,就是佛的本性。众生只要认识自我,回归本性,当即成佛,所谓佛,就是本性的护持,心态的复原,心灵的升华。
从上述禅宗的根据、方法和目的三方面思想来看,都是围绕心性展开的,可见,心性论是禅宗思想的核心。
二
禅宗的心性学说,摆脱世俗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超越境界。贯穿于禅宗心性学说的本质内容是:自然——内在——超越。
“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禅宗认为,“自然”就是众生本性,也就是佛性。这也就是和佛性界定为自足完满、纯真朴实的生命本然。人的本性既然是自然的,也就是内在的,它既非外在的神灵所赋予,又非通过超越经验、违背人性的作为所获得的,更非各种外在的因素所能消灭的。人的内在自性是生命的主体、成佛的根据。由于内在本性是清净、圆满、纯朴、觉悟的,是离开一切现象,有别于人的外部表现,因而人的自性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如何实现超越?禅宗认为修禅成佛,就是见性成佛,就是向自己心性去体认,识得自性便成佛道,便是实现了超越。禅宗强调佛就在心中,涅架就在生命过程之中,理想就在现实生活之中。这样,禅宗就把彼岸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把对未来生命的追求转换为内心反求。由此禅宗“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坛经》),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超越意义,实现理想精神境界。以“饥则吃饭,困则打眠,寒则向火,热则乘凉”∵∵((密庵语录》)中体会禅道,从“青青翠竹,郁郁黄花。”∵∵(《祖堂集)卷3)中体察禅味,在流动无常的生命中体悟禅境,从而实现生命的超越,精神的自由。
为了追求解脱,实现超越,成就佛道,禅宗提供了种种途径与方法。
禅宗以”无生”思想来泯灭生死界定,超越生死的时间界限。∵∵“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永嘉证道歌))无生,指一切事物是无实体的、空的,由此也是无生灭变化的,这是要求转变观念,从生灭的现象中看到无生无灭的本质,从而消除了生命短暂与时间永恒的隔阂
禅宗通过无限扩张个性心灵的作用来摆脱个体生命的局限,进而消除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心境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永嘉证道歌》)这是说只要人的心境明净透彻,就能周遍宇宙万物,从而在内心实现泯灭内外的超越,使有限与无限在个体心灵中相即圆融。
禅宗还通过宣扬“本来无一物”(《坛经)),∵∵“本来无事”以消除产生烦恼与痛苦的根源,称“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忘情,情忘即绝苦因,方度一切苦厄。”∵∵(《禅门师资承袭图))即一个人了悟万物如梦如幻,一切皆空,做到忘却情欲,超越自我,也就不存在物我、有无、是非、善恶、苦乐等一系列的差别对立了。
可见,禅宗是通过转变生灭观念,扩大心的作用,泯灭情欲等内在活动来消解人的基本矛盾,排除心灵的紧张,克服人的意识障碍,从而实现自我解脱或超越的。
三
从上面对禅宗思想的核心和本质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禅宗是一种以现世的自我精神解脱为轴心的生命哲学。自然超越是禅宗思想的本质。顺应自然而超越现实矛盾、生命痛苦,获得心灵自由,是禅宗追求的理想目标,因而禅宗精神就是超越精神。这种精神对于现代人的心灵世界、精神生活是可以产生并非虚妄的正面意义的。
首先,从禅宗独特的修持方法看,禅宗以“自识本心”来消除人们心灵上的执着,使人自知其限制,自虚其心,自空其说,以求容纳别人,这已不单单是个体修养身心的方法,也是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共存互尊的必须。
禅宗的“明心见性”,就是让人们反观自己心灵的无明,对治一切贪、嗔、痴、疑、恶见,开阔自己的心灵,从种种狭隘的偏见中超脱出来,使自己日进于高明之境,而不为无明所缚,这显然有益于社会和人生的。
禅宗还以“无生”思想来泯灭生死界定,使人从悠悠生死中了悟无生,生死能了,则一切外在的执着都可以放下,人们不再为自己的有限性而惶惑,他在社会活动中所遇到的一切心理上的”紧张”与“不安”都可以消除,人生的其他要求:物质、权力、名誉、地位等等,都可以放下,这样,有限的生命便进入到无限的境界。
可见,禅宗的一整套修行方法,都是要人们寻找心灵的家园,启发一种内在的自觉,培养一个伟大的人格。
其次,从禅宗的思想特点来看,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当下自识本心,强调自性是佛,平常是道,认为“无造作,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就是“平常心”。∵∵”平常心”即与众生现实日常生活相联系,保持这一自然的平常心,则“触类是道”,这种遂顺自然,护持真我就是启迪人们忘掉一切外在的追逐、攀援、偏执,破开自己的囚笼,直悟生命中的本性、本真,这具有心理调节的功能,可以使人的心绪趋于稳定,心态归于平衡。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平常”也被异化,功名利禄、升官发财、声色犬马的追逐被人视为”平常”,等级秩序,官场气息,商人习气,钱权交易,反被视为“正常”,人性中的“平常”已告沉沦,如果能参禅悟道,保持平常心,就不会丧失自我,这对净化社会风气是有积极作用的。
禅宗成就理想,不离现实,也就是说,禅宗追求的虽是一种精神的超越与升华,但它并不排斥入世,而是顺其自然,寓出世于世间,在现实中求解脱。禅宗在充分肯定每个人的真实生命所透露出的生命底蕴与意义的基础上,融解脱于当下的现实人生之中,化修道求佛于平常的穿衣吃饭之间,强调随缘任运,即心即佛,认为“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五灯会元)卷3),从而提高了人的主体地位,并把人格尊严高扬到极致,使禅宗所蕴含的对人生永恒幸福的追求,在重视现实社会人生的中国这块土地上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光大。
禅宗继承传统,不断创新。禅宗除继承佛教外,最重视结合中土固有的传统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它以创造性的生活和自我超越的日常途径,来揭示人生的秘密,化平淡为神奇,寓神奇于平淡,并以证悟自性后所流露的本有悲心、智慧方便来济拨迷妄的众生,这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对现实人生有所启示。
此外,禅宗还强调自悟自求而不他求。因为”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所以”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坛经))这种强调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美好人生的理论,其中包含着劝人向善、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不论在何时何地,都不会丢失积极意义的。
总之,要造就一个理想的高尚社会,就必须先造就人们理想的内心世界,面对人文淡泊,道德水准下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日趋盛行,如果我们能重新体认禅宗的精神价值,创造性地加以转化,使之成为当代社会人们的精神资源,应当会有助于端正人们的价值坐标和道德规范,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
(作者工作单位为福建教育学院政史系)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