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通宗教与文学——读(禅宗与宋代诗歌创作论)

邱瑞祥(广东肇庆学院)

从宗教与文学的角度审视文学,从作家的创作思想、创作心态、具体的表现方法等各个方面梳理文学创作与宗教的关系,特别是佛教禅宗思想在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古代文学理论中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从上世纪八O年代以来,受到学者们的特别关注,出现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着作。在这些着作中,把传统的戚悟式的点评,变为有系统的理论上的诠释与论述,显示出一种新思惟、新角度,展现了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扩大与研究视野的拓展。这种新方法至今仍方兴未艾,一些学者孜孜不倦,进一步将此种研究推向深入。《普门学报》二OO一年第六期刊登林湘华的(禅宗与宋代诗歌创作论)∵∵一文,正是这方面的一篇力作。

宋代是中国封建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文人政治化与政治文人化的特点,展示出与其他朝代文化的差异。其时高度发展的禅宗,对此种文化的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思想,必然渗透在此一文化的各个方面,并产生极大影响。在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此种影响当然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了。所以,从南宋中后期以后,不断有学人对此进行研讨,特别是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一书中,大倡“妙悟”之说,以禅喻诗,将禅的意义引进诗歌创作与诗歌鉴赏,从而全面开启了禅学与诗歌关系的研讨。其后代有其人,不管是反对或赞成,总在将此种研讨进行下去。

林湘华先生的(禅宗与宋代诗歌创作论)一文,则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术研究的趋向。文章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研究了禅宗思想对末代诗歌创作理论的影响。文中指出此种影响,大要为二:一为创作理念,一为具体的表现方法;细分则为六:一日随机性——一切现成的诗材与诗思;二曰直证之性——直观的审美观照和“超出情识之外”的构思;三日主观性——“自得一和“离境”的主体自由:四日整体性——美感的统一与心灵状态的整一:五日不死于句下——二日”∵∵二思”关系与“胸中活句”;六日不拘泥法式——“活法”与“无法”。从这些分类中,可以见出作者对禅学理念与文学创作之间关系的一种深思熟虑,由此在文章架构上便表现出完整的特点。文中把取材、构思、创作主体心性与客观物象的关系、审美感受与审美心态的关系等观念层面以及二亘葸关系”、“入于法度之中,而又出于法度之外”的不拘成式的语言使用层面,这些属于文学核心内容的东西,与禅学思想进行全面的对应比较,从而揭示出禅学思想对这些文学主要内容的渗透与影响,显示出文章在构思上的全面与完整。

众所周知,文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确是一个较难的课题。从研究者的角度而言,它要求必须具备这几方面的条件:其一,较宽泛的知识结构。这表现在对文学作品的深心体悟及对文学史的准确认识与把握、对中西方文学理论的熟练掌握与应用自如;同时,还需要对具体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等社会文化有一全面而深透的知解。其二,研究者本人的理论思惟能力、说明概括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其三,对研究文献的全面占有。这几方面如若欠缺某一方面,将导致研究中的各种各样缺陷的出现。

从此篇文章来看,可以显见出作者已经较好地具备了这些基本要求。文章从大处着眼,将诗歌与禅宗的关系放在宋代文化的大背景下,特别是从文人文化心理状态的角度加以观照。在论述创作主体与外物的关系这一重要的命题时,文章认为末代文人文化是一种内敛的文化,它注重主体内在精神的肯定与表现,在心物关系上,便表现出任心自由、以心御物的特点。文章指出::这种主体精神状态的重视,也是宋代文化中人文省思的反映。末代文人社会的精神,倾向于内省和超越。这种倾向,已无分儒禅,无分学派地弥漫着整个学术环境。文化上的内省精神,使得审美态度更趋向于主观与冷静,这表现在书画写意的精神,也表现在诗论对主观自得的强调。”末代社会的思想文化有着儒、道、释三家互补的明显特点。儒家精神导引着文人们积极追求事功,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仍然起着主导作用。科举,作官,贬谪,复用,再贬,再用,直至最后以各种方式退出官场,这几乎构成文人们的人生模式。期望、失望、再期望、再失望的循环不已,形成他们那种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迷惘与失落感。人生外在的无法把握,使文人们逃向自己的内心,去追求主体精神的自在,以主体精神的存在去抗拒现实人生的失落与失败。这样,他们的心理状态趋于内敛,释老思想自然就成为最好的精神支柱。禅宗思想那种“本来无一物”、“万法在自性”的本体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的认识论,以及随缘任运、随处悟道的修行方式,更加为文人们所赞许、所接受。当他们一头栽进去的时候,确实让他们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喜悦与解放。以此种心灵观物并发而为诗,自然就有那种自得与清新的意味;在诗学理论上,自然就有苏轼所言的“空故纳万境,静故了群动”的对创作心态的彻悟:自然就有那种能人于法度之中,又能出于法度之外的自得与自在。本篇文章从宋代文化的此种特质出发,加以深论,对于文章主题的揭示,自有一种提纲挈领的作用。出入于文学与宗教的界域而无滞塞艰难之状,是本文的又一特点。作者凭藉他对中国古典文学、古代文论的深切认识与对禅宗思想的熟悉了解,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以论述,一边是禅宗思想的表述,而另一边,则是对末代诗歌理论的分析,文章从文学理念与表现方法两个层面找到它们的契合点,让读者看见并感受到的是文章严密的逻辑,流畅的文气,还有作者那一些充满睿智的议论,这都充分展现了作者较强的科研能力与学术素养。对文献较全面的占有,是本文的又一显着特点。作者较全面地引述了有关禅宗与宋代诗论的相关材料,其中有古人的点评,又有现代学者的论述,不仅有中国学人的观点,还引进外国的文学理论。当作者纵横议论的时候,这些资料成为一个坚实的基础,托起了文章的整个建构,观点的建立、主题的揭示都因其得到明显的表现。很难设想,假如没有这些充分的资料,作者该怎样完成他的研究。

毋庸讳言,任何研究,都不可能是终极、完美的,它总需要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改进,才能不断的接近真理,这才是学术研究。纵观这二十年来,从佛教、禅宗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去研究宗教与文学的关系,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其间虽是硕果累累,但私意以为,迄今为止,这些研究,还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或者对两者问对应关系的说明上。尽管这些是非常的重要,也是研究中应有的阶段性的工作。但仅仅如此,势必难以将此项研究工作推向更深一层。宗教与文学,各有自身的本质特点,也存有其相通之处。正是这些相通之处,使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相互利用,正如黑格尔所言,宗教需借助艺术的形式来宣讲自己的教义,而艺术则需要在宗教思想文化中吸取养分,以助于滋润、深化创作主体对世界、人生的认识,从而创造出意味隽永的作品。这已经是毋容置疑的问题。但问题在于,这两者之间的沟通,总需要一个仲介,一个桥梁,方能由此而及彼,方能使两者交融、化合。这种仲介或桥梁究竟是什么呢?这应该是给予关注与研究的。遗憾的是,至今还未出现令人满意的文章。不知林湘华先生以为然否?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