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禅学的禅悟与哲学的直觉
胡∵∵跷∵∵光
时至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愈加密切,由于西方理性思维此较发达,带来的是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在当代可以说是科学的时代,由此,人们普遍崇尚科学,崇尚科学实质就是崇尚西方的理性思维,对东方传统思维给予拒斥。好在现代西方意识形态领域也发生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就西方人对自己的传统理性思维的反叛,他们认为理性思维是人类认识宇宙事物的表层意识,也不过是一种幻想认识而已,在人本身深处潜藏着一种本能认识力,这就是非理性的直觉。由于西方哲学提出直觉认识论,人们才对历史反思,发现直觉思维有类于东方人的传统思维,于是西方一些开明的学者开始对东方传统文化的重视,掀起了非理性思潮。东方传统思维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其实是一种东方人普遍倾向的思维方法,东方有两大文化源由:一是中国,二是印度,这两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哲学最高原理上都主张亲证体认物我合一观念,这种亲证体认之工夫就是东方式的直觉——禅悟。在东方哲学中代表最高直觉认识论水平的哲学就是佛教的禅学,佛教禅学就是专门讲禅悟直觉。
从表面现象看,西方哲学的直觉与禅悟直觉有共同的一面,就是都是没有中介,是主体与客体直接沟通顿然显现。西方哲学认为这种直接显现的事物是最真实的,所以也就是人类本有的最高智能。不过这个直觉能力的表现,则是一个突如其来不可预卜的,有类于艺术创作的灵感。其实如果我们认认真真地对西方哲学的直觉和禅学的直觉、禅悟作一深入研究,就会发现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同事。下面我们对两者的区别点与共同处作一论述。
西方哲学的直觉是一种生理本能,属于感性认识。在西方哲学认识论里将人的认识能力一般划分为三类:一是感性认识,二是理性认识,三是直觉认识。感性认识有三个逻辑环节:∵∵一感觉,二知觉,三表象。理性认识也有三僩逻辑环节:一是概念,二是判断,三是推理。直觉认识则没有环节,是主体与客体直接的观照,直接显现。西方哲学认为,感性认识是依赖生理感官的,它只能认识客观物质或事物的殊相,这种认识来源实践经验,郎生存活动。理性认识是依赖于感性认识的殊相,而又具有主观抽象能力的参与下的认识,它只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共相的。理性认识是一种反思认识,是人类特有的能力。直觉认识是一种生命体的本能认识能力,它是排除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格式的桎梏而显发本能直觉性,属於潜意识或妩意识活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属于显意识或有意识活动。显意识与潜意识构成人的主体精神。有这种见地的西方哲学者还是在近代有的。纵观西方哲学的认识主体能力的划分结构,我们不难看出,这些认识能力都是人的存在物质体的机能,换句话说认识能力是人的大脑机能。这里姑且不论这种认识论是否合乎客观实际,只是作一次与禅学认识论的禅悟观的比较,以明二者的分齐与相同。至于那个是有效的认识就会不说自明了。
禅学认为感性认识属于现量,理性认识属比量,这都是后大的认识能力,人还有创造力思维,也就是所谓的灵感,也就是西方哲学所讲的直觉。禅学认为这些能力都属于有漏心识的活动,属于虚妄分别。人的主体精神可以划分为八识有漏抚漏两种认识程式。八识者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五识属于感性认识,第六识意识属于理性认识,末那识属於潜意识,阿赖耶识属于本体意识,这八识又可以归为四类,前五识为一类,第六识为一类,末那识为一类,阿赖耶识为一类,这四类在有漏位与无漏位各具不同的功能。所谓有漏与无漏者,就是虚妄认识与真实认识之别。这里须要澄清一个概念,就是“本能”一词,在西方哲学中是指生理本能,而在禅学中则是揩非生理的心性之本能。禅学认为生理本能并非是真实本能,只是前生业习而巳。人身是的生业力的果报之体。他的能力只是前生业力的相续。真正的本能只能是来自于生命本体的心性。禅学认为在以业报之身为前提的一叨认识活动都是有漏的虚妄法。只有通过自我排除虚妄分别的相续,用无念方法止息妄念,这样本有的佛性之能就会自然显发出来,这就是禅悟直觉。禅学专讲转识成智明心见性之理。转八识成四智明真心见性体,转前无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四智原本为一真心,开四智就是明心,真心就是真智,真智可以觉知宇宙万有真实之理体,这个理体就是性体,是一切法的平等一味之埋。由上论述,我们就可以看出禅悟直觉与西方哲学所讲的灵感直觉,是根本不同两回事。
作为东方哲学的精华的禅学,它是一种超越西方主义的哲学,也超越现代自然科学,更超越艺术和宗教。它是一个绝对真实体认的工夫。禅悟直觉的获得是人升华到与永恒真理的统一∵∵,是涅盘境界。西方哲学的直觉是一个电光石火瞬然即逝的幻觉而已。正因为禅悟是一个极现实的事,就在生活中,一般人确又视而不见,不懂“平常心是道”的深理。追求摩登崇尚西方,结果西方自身理性也走向危机了,开始寻求自己生命本有的精神家园,但是他们的维度应没有摆脱理性价值观的桎梏,还在有属虚妄法上徘徊。在今天的时代,真正能够拯救人类精神危机的足禅学。禅学真正解决终极本体问题,满::了人的终极关怀的心理。
其实,人类要真正得到绝对的自由,就要在自身中求得自我的永真性。因为那是安身立命之本,禅学通过对自我本性的反观体认,才发现了一个绝对真理——我典世界本为一体,世界就是我,我就是世界,人身的小我是变化不居的假我,永恒常住的本体实相真如才是真我。可以说,禅学才是真正的科学、真正的哲学、真正的艺术、真正的宗教。因为禅学解决科学维度的终极寻求的实在之理,电解决了哲学维度的理念本性,更完善了艺术维度的审美境界,也达到了宗教关怀的最高的安祥。
佛教一向被视为一种心理主义的教理。不过佛教禅学所走的路子与西方思维取向不同,佛教禅学是一个内证法,而西方则是外求法。外求自然要把求者主体与客体分开,形成二元性认知格式,这就势必造成本体与现象的割离。这样就不能亲证实相本体实在。虽然西方也讲直觉,但是这个生理本能性的直觉,是以这个二元性认知格式为前提的某种土观幻想而已。内证法就是自明性,自己认识自己,不需中介。是如如本本,自自然然而已。禅的内证法是一种以中道义为核心的认识论的方法论,而禅的内证功夫则是生命实践体认的真实境界。这个境是不可思议的。禅的中道方法论就是:八祖坛缝’所讲的“三无”:∵∵一无念,二无相,三无住。无念就是在念离念,不是不存在了念为无念。无念思维是一种中道辩证思维,就是在思维中不执概念为实有而已,这就是无念。因为无念是一种主观意向性,而有什么意向性也就有什么对象性的存在,所以无相为体,无念就是破执,无相就是实相,无住是存在法界的本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真心就是禅悟直觉的实现。西方哲学里没有这些道理存在,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与禅学不同。当代是一个文化意识宽容的时代,东方与西方也是相互交流沟通的,应该是取长补短。虽然“一事百虑,殊途同归”的观念被普遍的承认着,但是西方人的路也是和本体的目标的距离绕的太远了,禅学址一个最捷径的路,这应该被世人所注意。本体自性真如就是我人的存在真实性,只有认识了自我,也就自然认识了以我为前提的我的世界。人是认识的核心,所以禅学就是一种“入学”,“入学”的最终实现的解脱,就是无限宇宙的显明。人具有觉性,觉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生命本有直觉禅悟能力,这种全部实现山来,宇宙就是没有任何障碍,是充满无限的智慧之光。禅学的禅悟不是一个单纯的真知,它是真善美的圆满的统一性的实现。这因为主体人是知情意的综合体,只有完整的精神活动,才是法尔道理,才是客观存在的本真。西方哲学则与之相反,它什么时候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则是拭目以待。
原载《内明》第272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