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月谈禅之本心
作者:∵杨云唐
心是人的主导,烦恼与菩提的本体。“明心见性”是佛教宗旨,也是别于其他宗教之最高不同处。若学佛不为明心,则难免同于外道,学佛人若不先识自本心,则如盲人摸路,恐走冤枉路而不自知,现今多半的佛教走上着相取舍,可以说是因对心地与无上法不明的缘故。佛法说“心即法,法即心”,学佛即在学法,学法即在明心,然而我们的心的确太复杂了,每个人不同,学法是以心明心的过程,其间因前后互成循环因果,就会发展出各家说法不同的局面。即以大乘言就有三大系的不同,中观的空性,唯识的阿赖耶识,真常的如来藏说,∵各有其可观之处。∵
从缘起论看,心因境而有,而境的好坏又因心而设,这里心境互成因果,无心不见境,无境不成心,故两者皆无自性,称为空性,不立真心。唯识以阿赖耶种子的能变,说山河大地皆识所变现,似乎识是先天地有,而且此天地只是识的梦境,离识无境。如来藏则立清静本心,此心是诸佛众生本来面目,亘古不变;与山河大地同一体性,无自无他。禅宗是依本心为宗旨的,谓明此常住真心即见法身,即等成佛。然禅在“境”的阐述上,可看到兼具中观与唯识的论点,但在表述上则有“外境非本心”,“心境非二”或“心境一元”,以及“草木有佛性”的不同说法。∵
禅与中观有个相同点,就是似乎没有下手处,中观一空到底,不立一法,但在法义上都落于用物相来解释,偏重物相,造成对明心上之力道减弱不少。禅跳出物相直谈心性,虽没下手处,却令行者在不需靠大量的法义下自识本心。这并不表示禅的法义有不圆满的问题,而是因禅知道“法本无法”的本然,所以禅才能转而“以心传心”,从掌握根本上着力,强调心才是众生本来面目,“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由于人把四大五蕴当作自我面目,所以才一直迷失。∵
佛教虽经三武灭佛,而禅仍能流传下来,靠的就是重心不重言语。由于禅重视心性,不重外相,所以把一些不能直显心性的教法视为枝末,以突显心的地位,把心直说成是现成的法身佛,而那些经修行而成就的,称为报化佛。禅认为法身才是真佛,说二乘非了义,唯有一乘法,于是便有“教外别传”的异说。这令一些喜欢简捷、想速解脱者,欣仰若渴,可是等一学了禅,却又发现禅是“绝学无为”、“无心忘照”,没个下手处,面临回家无门,多半变成进退两难。不重视教义与方法,本是禅的特色与优点,但这也是禅衰落的原因,可是若太依赖教义与方法又不是禅了。现今所见的禅,∵几乎都已不是那以心传心、教外别传的禅法,或偏于南传的修行方式。∵
本来各种论点都是为离于意识执着,所有构架都是为方便说明而立,若把某种架构当作真实至理,这就失去佛法的原意了。本文非学术的探讨,只就所学,对本心作一点表述,不敢说合乎真理。若想正确知道本心,《信心铭》(印老认为应是牛头所说)可谓说得最清楚了。∵
禅的本心说之由来
相传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于是佛把“正法眼藏、涅盘妙心”付嘱迦叶。这不生不灭的妙心,便成为禅的传承。佛法传入中国,中国因有道家玄学观念,所以真常心的思想成为中国佛教主流,为顿悟禅的一大特色。禅宗的参透“未生前之本来面目”成为修禅人开悟解脱的标地,这超越现实相对,进入本性本心的绝对境地,本来是不可用语言说明的,可是不说又没人能学,所以禅师们大量引用如来藏的用词,描述自心的本地风光。基本上,禅在语言上用“心性”取代“法性”,以“法身”说“涅盘”,以“法界一心”取代“诸法空寂”,将无生的法拉到个体的身心上,如此的转向优点是较有生命的展现力,缺点就是同时有引生情的攀缘,让人以为有个超于现实的心。∵
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禅视本心为众生法身慧命的根本,若能“言下大悟,自识本心”,则不会迷本逐末,妄费劳苦仍不知归,从此当个“绝学无为闲道人”。一般我们知道的心,叫缘影心或意识心,而本心是本来的心,并非随因缘变迁的意识心,什么是本来的心?因能谈的本心必是经由意识文字,语言文字只能勉强称为是“标月指”,若要自识本心,必得靠善因缘的努力,直到有朝“一念相应慧”灵光独耀,才能自见本心本月。至于要如何努力,依坛经言须要“无相为体,无念为宗,无住为本”,无相是全体的统一,无念是空寂无生的照见,无住是因万法的虚幻不实。将在以下表述。∵
这里先标举本心的几个要点做为本文说明前提:一、般若慧即无相本心。二、心本非心,不可以有心会。本心非属知、非不知;生心即不会。三、即空即清静、非大小无内外无方所。四、应缘而化,显性为用,假名自他。五、本无所得,亦不可觅,莫作理会,默契而已。六、非有非无、非相非不相。七、心与物非一元,非二元,通流互摄。八、心境双忘,万法统一,∵乃得默契相应。∵
明暗不相夺,痴慧在一心
佛经说“千年暗室,一灯则破”,这句话是指暗(无明)无自性,并非真有个暗被破掉,因为当灯熄时,又立即回暗,若真有个暗已被破掉,如水灭火,则暗不应重现。又如宇宙的黑洞,连光也被吃掉,故光也不一定破暗。当我们仰望无光的虚空,看到星月,可知天空实非无光,只是光没照到物体,故从无反射到眼里。所以什么是明暗?明暗是绝然互相凌夺吗?我们以为的明暗,其实是有需重新检讨厘清。佛经指出两者皆空无自性,无来无去,亦即则暗不是一种“存在体”,我们的无明与智慧,也一样,心明即慧,心暗即痴,痴慧皆同一心,有如明暗是在同一虚空。当此心遇境,若能反照,则明;若被物欲吞噬,则暗,差别只在用心的不同。若此心不起自性见,不住一法,则明暗二相不相凌夺,如此不取一相,亦无处所,心不变异动转,即名金刚般若心,又称本心。此般若本心是无相故,有如虚空非明非暗、非生非灭,乃非明或无明,所以心经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是心非心,识情难测
一般而言,我们都把心当作具主宰(能转外境)或能出生义,从“能”而立主体,认为有一个超然的大心存在,这便把心染上有为或梵神色彩了。禅讲的是“法即是心,心即是法”,又说“法本无法”,所以本心并不是一种实有的存在,但也不是空无,因此禅以“体如虚空,用如镜子”来形容。虚空是含容、平等、通流无碍义,而镜子是显相、灵明、空有不二义。但本心却非虚空亦非镜子,即若把本心物类化或个体化,就会理所当然地以为本心与物性或意识心有同样的“个性”,于是会把本心说成有大小圆缺,或把见闻觉知即当本心,如是则把标月指当月,将体相用混为一谈。本心其实并非一种实质的存在或形而上的境界,而是般若的正见,是无住的智慧,有如心经所说的境地。此智慧因不是万类的本体,故是不可住的,不但平常不应认为有个本心可念可住,也不能以为是生命销亡后的回归处。∵
禅者因把般若拉回到生命上,以生命的展现力来悟本心,所以会让人以为本心是人的“本体”。把本心当成实有,以为是住在四大中,则此本心便有生死。若离于四大生命体来说,有独立的不生灭本心,落于宇宙论的假设,则又不切实际。虽本心非生死,但我们应该是不离开现存的生命来谈本心,故不需去追问死后的本心是有是无,因为那只是为满足理论的需要而争的事。直接依现实的生命体,别想像身外的境地,如此才不落空玄。禅师虽说身内有无位真人,这只是把法理拉回自身的现实中,却不是说本心在身中,或以为本心有内外。∵
什么是本心?最常听到的解释是说,我们的见闻觉知即是,若然,则此本心便有能所。本心是法性身的无碍大用,不离又不即于见闻觉知,然而一般人所说的能见能闻,是因相而有见闻,众生由于见闻必依相,故见闻觉知都系于境相,落于有边,所以依见闻觉知而立的本心,就会成为实有或可见、可意会的。由于众生着相,视有相的存在为唯一的真实,遂随着生灭相而取舍执着,在楞伽经中,大慧菩萨说:“愚夫依于生灭,不觉苦尽,不识涅盘。”愚夫因相而起爱着,对无相的事实没法感受,便只活在生灭界中,当然不知还有无生无相。依见闻觉知而立的本心,是难离于外境的有而有,则此本心将与境同生灭。境属有边,但本心不属有无二边,非大非小,舍之不去、觅之却又不见。其实本心与境间是“非和合,非不和合”,无境难谈本心,但本心却不是依境的有无来论的。∵
取相而生的臆测,难免会把现象当本体,落于能所的分际,于是本心便被当成意识心来理解,认为要靠修行才能使本心离染明净,如此则会以心觅心,以为有一法可得,或甚至心外求法,以有为法欲得无为,以意识取舍本心,如此便难免会没情溺识而自迷失。世间学佛者虽不少,虽久学犹未见性,都是被相所惑。譬如学佛人有时会以为自己悟了,但不多久又没了,这是因把境界当心看,不知心不是境,不知心是无相无生的。因境界并非心的本然,心有好境界并非是悟。同样地,此境界消失了或心有坏境界,也不能因此就叫作迷,亦即本心乃非迷非悟的,若求悟之时,也是迷。由于我们都以心的样貌来定迷悟,因此虽尽一生学佛,也是在逐境流转。故维摩诘经曰:“法离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若以为此见闻觉知的境地即本心,以为有迷悟差别的二心,就难免离不开境,如此是偏于相说便将难见自性了。∵
黄检λ怠暗诩啪踔θ媳拘模槐拘牟皇艏啪踔嗖焕爰啪踔D诩啪踔掀鸾猓嗄爰啪踔傩模嗄峒啪踔》ā!痹诓患从植焕胫校宦湟槐撸拍懿蛔∫环ǎù锇闳簟K渌狄蛔∫环ǎ巳从肿∮诒拘模饣故敲浴1拘乃洳焕氲毕拢彩乔钣谌实模粲兴 ⒂兴。怯植皇橇恕S腥巳衔拘乃凳巧裎宜枷耄馐俏蠼庹娉P牡恼嬉澹拘姆鞘涤校恰拔摇钡谋咀穑倘缧榭眨捶切榭眨簿蹙唬骸靶榭辗鞘窃萦校喾窃菸蕖!比袈溆诶砺垡庀耄驯拘墓橛谟形薅撸芤砸馐独蠢砘幔蛉缦棺用螅萑蛔酆现谒担不共皇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