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生态审美研究》序言
皮朝纲
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今年出版的绍秋同志的新着《禅宗生态审美研究》,是禅宗美学和生态美学领域的一项突破性成果。下面,我谈谈阅读这本书的几点体会。
一、具有创新精神。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之生态审美关系以及人自身动态平衡的美学学科。绍秋同志将生态美学与禅宗美学思想整合起来研究,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这对禅宗美学和生态美学的发展都将产生影响。如第一章论述禅宗之禅时,绍秋同志指出禅宗之禅是对精神生态的审美观照。邓先生还对学界的一些看法进行了的剖析,指出禅宗并非消极地背对人生,更不是死气沉沉的,而是充满勃勃生机和生态美学智慧的。总之,作者在严密的论证与流畅的表述中,流露出对禅宗生态美学思想的新颖之见。
二、具有一定社会影响。邓先生的专着是在多篇论文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在新着出版之前他还有两本专着问世,已在学术界产生过一定影响。我们曾在《美学苑囿一洞天——2002年国内宗教美学研究巡礼》中对邓先生的禅宗美学研究成果作过介绍:邓先生对禅宗的生态美学智慧作了精当的归纳和详细的阐述,“此一研究既回应了现代性的挑战,又对美学建设有着启发意义。”(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3年第11期)山东大学曾繁仁教授的专着《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首都师大王德胜教授主编的《中国美学年鉴2002年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也对邓先生的研究成果作了介绍。
三、具有现实意义。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从而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佛教与美学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人们常说“世上名山僧占多”,就可看出佛禅与山水自然美的关系。佛教主张一心向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都体现了一种心灵之美。邓先生指出佛教的“无我”论,即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他引宏智正觉禅师的话作了生动的说明:“诸禅德,来来去去山中人,识得青山便是身,青山是身身是我,更于何处着根尘?”融入青山绿水,你就能得道成佛,否则,无处安身。黄龙慧南禅师这样暗示禅宗境界:“烟村三月雨,别是一家春。”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已将自然物理现象幻化为自由生命现象,即直观生成了生命涌动、大道流行的生态美。现代世界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社会,但在工业高度发达的同时,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尤其在第三世界国家,环境保护跟不上工业的发展,因而出现了种种矛盾,甚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种种不幸。如何既发展经济,又不以环境的破坏作代价?这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严峻事实,人们无法回避这个问题。∵
三、视野开阔,方法新颖。比较研究法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不管是纵向的抑或是横向的,都需要对所比较的对象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细致的分析。邓着共有七章,有两章运用了比较研究法(既运用了纵向比较,又运用了横向比较),即第五章从东方智慧看禅宗生态美学;第六章从西方智慧看禅宗生态审美。作者既注意了比较对象之间的相似,也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例如,第五章第一节比较了道家生态美学与禅宗生态美学之间的共通性之后,分析了两者的区别,明确指出其差异性表现如下:其一,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道家生态美学主张道法自然,回归自然,以自然为精神自由的归宿;而禅宗生态美学则看空自然,即自然也是空的,是因缘和合、变动不居的。其二,在对待现实的态度上,道家生态美学采取避世的态度,认为超越现实才能获得自由;而禅宗生态美学则主张顺世,即在现实生活中参悟人生的真谛,获得解脱和自由。其三,在追求的境界上,道家生态美学追求“至人”、“真人”、“神人”的理想人格,从道德境界看,只存在于精神境界中,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其追求目标是有条件的自由境界;而禅宗生态美学则以自心无累的妙悟境界为追求目标,其追求目标是无条件的自由境界。他这种运用比较研究法将禅与道家、玄学、儒家心学、西方现象学、存在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等思想进行了细致、精辟的分析研究,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
总之,《禅宗生态审美研究》是一部有探索精神的美学专着,值得一读。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