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上说:“有智慧就有光明,没有智慧的人生是黑暗的。”可见正智、净智在人生中所占的地位是何等重要。然而佛法不只讲智慧,而且还讲慈悲,智慧与慈悲是佛的本质与内涵,也是学佛、修行者追求的目标。悲智双运,清净圆满。∵

当人生出以后,不只要面对生存的问题,还要去面对社会与人群,谁都难以避免,毕竟人是群体的动物。人生的范畴是广泛,而且又是错综复杂,要如何使你在这一生当中过得和谐、安祥、舒适、光明、幸福,进面更能提升到解脱、自在的境界?首先必须要有“正知正见”,也就是“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安稳的踏上人生大道,行为有了准绳可依,才不致于迷失,社会也因此而得以安定、祥和。∵

我国五千多年固有文化精髓——伦理与道德,所阐释与发扬的就是这种“正确的人生观”,它使社会、家庭、个人有秩序、纲常与原则。伦理与道德就像一盏明灯,使你的人生有了光明与依循。∵

在佛法里,这种“正确的人生观”叫做“正知正见”,又叫“正智”,将它落实到人生中,对佛法来讲并不是最究竟的,佛法所弘扬的是如何将它提升到“完美人生”的境界,达到至真、至善、至美,这种提升必须具有佛的智慧——清净、光明与慈悲,我们称它为“净智”。“净智”是每一个人的自性里本来都具足的,佛是彻底的契悟它、开发它进而发挥它;而我们则尚不能确实、清楚地掌握它,佛与众生的差别就在这里而已。∵

智慧,粗略的可以分成四种:1.愚智2.邪智3.正智4.净智。“知见”上的偏差而产生执着、是非不明、本末颠倒,就是愚智,就是邪智。这种人生是黑暗、烦恼、苦闷与抑郁的,人格也不完整。缺陷的人格不但影响个人,严重的还会危害到家庭、社会甚至整个人类。“禅”能够破除愚智、邪智,提升正智达到净智,只要你能真正明白“禅”的道理的话!∵

佛经上说:“有智慧就有光明,没有智慧的人生是黑暗的。”可见正智、净智在人生中所占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然而,佛法不只讲“智慧”,而且还讲“慈悲”,智慧与慈悲是佛的本质与内涵,也是学佛、修行者追求的目标。∵

用现代人的说法“慈悲”就是“感情”,“智慧”就是“理智”,有“慈悲”没有“智慧”容易为情感所左右,一生的前途,事业就无法出人头地。只有“智慧”没有“慈悲”,整个人就会冷冰冰的,人生也是不圆满的。∵

真正的“禅”是又有“慈悲”又有“智慧”,又能提升正智,又能达到净智——佛的境界,是清净且圆满的。∵

现代的社会里谈“禅”、修“禅”的人很多,至于是不是我们所说的属“正智”与“净智”的禅?那就不太保险了。有些人一听到“禅”会走火入魔,不敢接近,有些人想试,可惜走错了路,找到一个“邪知邪见”的人学禅,一生就真的成“残”了。但心“残”废了,身体也“残”废了。原因是心中产生歧见,打坐时就出了问题,整个人也会变成神经兮兮的,佛法所说的“禅”绝对不是这种“残”。∵

一切清净慧,皆由禅定生∵

佛法上所说的“禅”分为二大类:一是渐修、一是顿悟。渐修就好比从幼稚园到小学、高中、大学一样循序渐进的,另外有一种人因前世宿修,忽然看到宇宙万物的现象,所谓的“春观百花开,秋见黄叶落”,醒悟世事无常而契悟了智慧与一些道理,也属渐修。顿悟指的是,听到佛法或读诵六祖坛经、金刚经、楞严经、圆觉经等大乘经典,刹时契悟了本心,开启了本来具有的无量无边的智慧与功德。∵

我们回过头再谈“渐修”的禅。“渐修”就是渐次修正的意思,它分三个层次,第一步必须先“持戒”,“持戒清净”了以后,再修“定”,心能“定”了以后,久而“智慧”就自然现前了,佛法的用语“戒、定、慧”称为三无漏学,它虽然有层次上的分别,其实修一就具三,三位是一体的。∵

为什么把“戒”列在前面?是不是佛陀专制不够慈悲?其实“戒”就像国家的宪法、学校的校规,对一个守法的人来讲,“法规”是多余的,因为他不会去触犯,却因有“法规”的保护,随时都是心安理得的。“戒”是为不知道或已养成坏习惯的人而设的,以轨正他的行为。∵

佛法上的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都是在家居士的“戒”,它是有次序的,当你“三皈”后,就有了“基本戒”,如果你能把坏的习惯革除,可以逐次的受戒,每个戒的层次是愈来愈细的,它的目的及功用就是要彻底地拔除你的坏习惯,而达到身心清净,同时另一方面也在养成你“好的习惯”。∵

当你“持戒清净”,心自然的就“定”了下来,所谓:“心静如一潭止水”,烦恼愈来愈少,心结也慢慢打开了,心结打开了,身体方面的疾病自然就消失了,逐渐的就自然产生“智慧”,然后用“智慧”去观照、断除自己的烦恼与执着,烦恼与执着永不再起时,就达到了清净的智慧——净智。∵

渐修除了“戒定慧”外,还有其他的法门,佛经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就是,但都不外乎是三无漏学的延伸。∵

我国儒家所说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就是“禅”的智慧,“知止”就是“定”,人的心就好像野马与猿猴一样,随时都是急躁、狂野、乱动的,所谓的“心猿意马”指的就是这个,人就是因为心定不下来,智慧自然无法现前。“知止”就好像一条缰绳或锁练,把那颗狂奔、急躁、乱动的心栓住,定在一处,日久心自然就驯伏了。∵

例如我们念佛、拜佛、诵经或做其他事情的时候,都能把心专注在它上面,“专心”就是“止”的功夫,当我们的心达到了随时都能专一、虔诚,没有妄想或昏沉,维持在绝对平静的境界,本有的智慧自然就启发了。所以不管我们做事业、做学问,都必须在这念心上去用功、观照,心清净了,自然就会产生“正知正见”(正智),以这种智慧来研究学问,学问一定有成就,从事政治,政治一定很清明。佛经上说:“一切清净慧,皆由禅定生”,可见“禅”确实有不可思议的功用。以禅的慈悲平等,安渡烦恼河。∵

我们生活在这个所谓“太空时代”、“知识爆炸”的社会,人类的科技与知识提升到一个极高的领哉,其实这只是“心意识”的提升,没有“正知正见”的引导,“知识”会畸型发展而变成病态,科技的发展如果没有“正智”、“净智”、“慈悲”做基础,每一种发现反而会造成自我的摧毁,犯罪方法的新奇也不是科技发展下的产物?∵

“禅”在这个时代里更凸显出它的重要性,不管做人做事或者服务人群,甚至救国救民等崇高的理想,都必须透过“禅”的慈悲、平等、正知正见及清净的智慧来引导,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确实而诚恳的去修习,则儒家所说的:“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绝对不是梦话。∵

在这个充满物欲的社会里,我们的精神层面因缺乏正知正见的指引,烦恼与苦欲闷在加深着,伦理与道德也开始在沦丧着,社会的乱象更层出不穷,人们已经不知道要将心安住在那里。我们随时可以观察得到,当你放学或下班回到家以后,“心”安住在哪里呢?不是在电视上,就是在报纸、杂志或书籍,要不然就是在冰箱的食物上面,或者看看花、浇浇水,还算是好事,有些人因为这些事物仍然无法填满精神的空虚,只好到外面去找刺激。一些社会问题就是因为这样引起的,不良青少年就是这样产生的。∵

如果我们懂得“禅”的道理,而且能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里,不但可以减少很多烦恼,而且人与人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和谐,社会也会更祥和与光明。∵

“禅”并不是佛法的专利,儒家的思想也讲“禅”,例如《大学》所说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家,欲齐家者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必先修其心。”“修心必先意诚,意诚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其中“致知”就是“正知正见”,“格物”就是“禅”,“格物”就是把我们心里面的妄想、愚痴、颠倒、邪见这些垃圾除掉,然后产生正智,再提升到净智。知足常乐,最高妙平实之定心法门。∵

谈到人生,应该从两方面来讲,一个是人的“生活”,一个是人的“生命”。人有了正智、净智,生活一定非常地落实与丰富,生命也是无穷尽的。∵

我们要如何把“禅”的道理落实在生活里?首先,必须随时保持着“知足常乐”的态度,“知足常乐”听起来有点消极,功利社会讲求的是效率与竞争,会不会阻滞社会的进步?其实不然,“知足常乐”非但不消极,反而是活泼的、积极的,用现代人的形容词叫“敬业乐群”。∵

人之所以有烦恼,原因就在“不知足”,例如当你找到一个工作以后,你所想的是要怎样往上爬,要怎样才能出人头地,所谓“这山望到那山高”,当你所想的就是这些的时候,你的烦恼就产生了。如果你能用另一个想法:“这份工作确实得来不易,它是社会上种种的因缘与助力,才让我得到这个工作的机会。”自然你就会珍惜与尊重这份工作,而且对社会与人群会存着一种“感恩”的心,用这种心态去对待工作与工作的伙伴,随时都会威到愉快与满足。∵

佛法上说:“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就是要我们知恩报恩。报谁的恩?报父母、师长、社会和国家的恩。为什么?我们从出生到学业成就阶段都是仰赖父母的生育、养育与照顾;求学阶段师长给予我们指导与教诲,使我们有谋生的技能与知识;社会与国家给了我们工作和安定,如果没有这些人,我们的生活就会产生因难,事业就不能成就,这些人对我们都有直接与间接的帮助,我们能不感恩和报恩吗?∵

再来就是我们还要有“好事给他人”“坏事给自己”的认识,什么是“好事给他人”?例如一家公司如果没有员工及消费者等人,就不能成就“董事长”这个职务、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人民与文武百官,就不能成就“总统”这个职务。个人的成就其实是大众所成就的,所以成就的果实应该与大众分享。什么是“坏事给自己”?当你碰到挫折或失败的时候,应该仔细的自我检讨失败的原因并找出缺点加以改进,不要责怪或归罪给大众。这些道理弄懂了,我们的心就会定下来,对社会与人生的看法就不一样了。无罪以当贵,安步以当车。∵

我们历史上的战国时代,有一段佳话一直被传诵着,话说齐宣王亟想招揽一位贤士来做他的宰相,帮他治理国事,就托人四处打听有学问与道德的贤士,当时有一位名叫“颜蜀”的隐士,学问与道德俱佳,为人所推崇。齐宣王非常高兴就去拜访他,想劝他出来当官。∵

齐宣王对颜蜀说:“如果你肯出来当我的宰相,不但可享受荣华富贵,而且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有车坐、酒肉吃,一切都能称心如意;不像现在住在黑洞洞的房子里,穿的是又破又烂的衣服,你的三餐一定吃不饱吧!”∵

颜蜀想了一下说:“启禀大王,我现在已经很富贵了,而且不但有酒肉吃,还有车子坐呢!”∵

齐宣王很诧异的问颜蜀:“怎么说呢?”∵

颜蜀笑着说:“启禀大王,我的人生观是:无罪以当贵,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

什么是“无以当贵”呢?“贵”就是心中没有业障、罪过、邪见,这才是真正的“贵”。一般人都认为名气大就是“贵”。其实功名是不能永远保持的,因为生命是无常的。而且人常因富贵而引发了贪、嗔、痴、慢、疑的心,当心里有了这几种“垃圾”时,别人虽然因为你的名气大表面对你恭敬,背后也许正在骂你或吐口水呢?你说这样是“贵”吗?∵

佛法上的“贵”是净心,净心就是不贪财、色、名、食、睡,一有烦恼马上忍下来,凡事都能退一步想。当心清净了,走到那里人家都会尊敬你、喜欢你,而且因为心里面没有那些“罪”的垃圾,心地光明,走起路也抬头挺胸的,连天神、菩萨都会赞叹你、保佑你。这才是真正的贵,永远的贵!∵

功名的贵,虽然也是一种“贵”,但就像“昨日的黄花”,花会开会谢,而且世事无常,古今中外“今日座上客,明日阶上囚”的例子也不少呀!所以贵是从心里去求与修的。∵

随时保持慈悲、平等、恭敬、谦卑的心,念念都是帮助别人的善念,这一念心随时都是安详、快乐、光明的,善念是“天堂”,心中光明清净就是“净土”。颜蜀就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的人生处处都是在富贵当中。∵

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佛经里提到的“饭食经行”都指出走路的好处与重要。“安步”的意思就是轻缓、安详、从容、自在的走着路,尤其是现代人,因为交通工具的发达,“走路”的机会愈来愈少,运动量跟着也减少了,古时候的人,几乎都是以“走路”当交通工具,虽然在时间上耗费得多,但相对的,因运动量够,所以在身体状况上反而比现代人健康,当然我们也不必因此就否定了“车子”,车子确实也给人类带来某些方便。∵

说到“车子”,现代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部,而且最好是名牌的,像宾士这类的车子,这种观念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它的后遗症也不少,物质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当有了车子以后,还想要拥有一栋房子,像这样无止境的追求下去,心中的“欲望”就愈来愈多,欲望一多,烦恼就来了。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不是不好,佛法里讲的“福德因缘”说明了一种道理,那就是:凡事必须有因缘的促成,才有“果报”,假若以前不种“善因”,盲目的去追求,不但追求的东西没法得到,而且即使勉强追求到了,不但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跟随而来的烦恼也不少,有很多人为了买房子、买车子去“上会”或“分期付款”,造成生活上更大负担,就是一个例子。∵

现在的交通确实发达,空间也跟着缩短了,让人有“天涯若比邻”的感觉,可是,另一方面呢?因为车子太多了也带来很多不方便及烦恼,像有时候目的地就在对街,但是因为单行道、塞车或停车困难等原因,几分钟的路程,可能要花上一个多钟头才抵达,那时,你会有“比邻若天涯”之浩叹了。∵

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有车子,不一定就是好事。人生如果能“知足常乐”,有必要及有能力买辆车子也无妨,若没有必要,“安步”以当“车”,享受11路的四平八稳实在也不错呀!明白了这个道理,心便能安定下来,这就是禅定。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