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觉大和尚开示生命的光辉──禅
每一个人在世上,都希望自己一生中充满光明、幸福,如光辉一样,要达到此目标,就必须了解什么是禅?“生命的光辉”──就是禅。
这一生要光明磊落,就是要能照耀自己,又能照耀别人;以慈悲、智慧、禅定的自性光明,照亮自己;同时还要将自性光明布施照亮家庭、社会、乃至于整个国家;将光明由个人扩大到整个社会,人生就很有意义,好像燃灯一般,这盏灯点亮另一盏灯,灯灯相传,这盏灯就是心灯、就是禅!这盏灯,从释迦牟尼佛开始,祖祖相授,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现在。所以契悟了“禅”,人生就有光辉;未契悟,这一生始终是在黑暗中摸索。
禅又称“功德丛林”,所谓功德丛林,也就是无所不包。所以契悟了禅,就拥有一切,如同坐在宝山中。每一个人都有一座宝山,入到了自己的宝山,当中的宝是无穷尽的。一般人往往拚命在物质上追求,其实物质生活是有限的,人的欲望却是无穷尽的,所谓“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所以欲望始终是不可能得到满足。若能了解“生命的光辉──禅”的道理,就不会始终在物质上追求,因为愈追求心里就愈空虚;因为禅心是一座宝山,懂得观心返照,愈往宝山走,心就愈来愈光明、安定、充实。
“禅”,归纳而言,就是定力与智慧;定慧不二这一念心就是禅!假使每一个人都有定力、智慧,做人做事就有了方向。知道那些该取?那些该舍?做自己心的主人。心有定力,就能产生无量无边的妙用。经言:“制心一处,无事不办。”集中心念、统一身心,由相对达到绝对的境界,由粗心达到细心的境界。达到这种定境,这一念心产生之功德就不可思议,就可如一般人所说“心想事成”。假使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心念不集中,有时候前,有时候后,像空中的飞蓬一样,上上下下、进进退退,这一生就没有个方向,始终离不开烦恼与欲望的缠缚。
所以,有智慧、定力,自己在生活上、事业上、学业上就能够突破。能够制心一处,则无所不办,什么都能达得到;希望如此,就要修习禅定,有了禅定才能产生力量,有定力就能突破烦恼,障碍;悟了禅机,悟了道、悟了本性,就能得解脱;每个人的生命都能达到无穷无尽、盖天盖地。
静坐禅修之目的与功德略说
禅修的意义
“禅”修即是修持“禅那”,其意义为静虑:心系一缘,消除散动之心而得寂静,由此寂静能起正审思虑、思惟的作用,又称“思惟修”,经云:“心若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即是由禅修启发观照的智慧。
“禅那”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皆可以修习,其中以“坐”姿最适合,原因是“行”在走动中,不易专注思惟法义,“立”姿不持久、易疲累;“卧”姿容易睡眠昏沉;“静坐”则易持久用功而入定境。
一般大众对静坐产生兴趣,不外乎健康的因素、情绪上的控制、烦恼的调伏、冀求心灵安乐与清明智慧的增长,乃至希望透过静坐的方便,达到祛病延年、长寿的功效。
静坐禅修,确实有上述的一些效用,但是方法要正确,要有恒心不能急躁,最好是透过具有实修经验的法师指导,较容易入门。
佛门禅修是正见、正思惟
在佛法中修习三昧正定,不同于世间一般静坐,佛法中有正知正见为引导,虽然外相同样是坐,但所思惟禅观内容大有不同。佛法是以正见为基础而正思惟,因正思惟而得正定,因正思惟、正定而启发解脱之智,乃至证得菩提涅盘;外教多在色身上下工夫,运转大小周天、导引、修气脉、炼精气神以及专门祈求神通感应,皆与佛法禅修目的不相应,在心智未淳熟、戒行未清净至一定程度,依外教禅法专修色身、神通,也易于出岔子。
禅修四种目的、功德
佛教禅修有下列四个目的:一、为得现法乐;二、为得胜知见;三、为得分别慧;四、为证诸无漏。这四点具由浅渐深的层次,出自阿含部《大集法门经》及部派论典,以下分别叙述之:
一、为得现法乐:此现法乐即是色界四静虑之禅乐,常令现前,现生受用称为现法,此乐灭诸欲界苦恼。《瑜伽师地论》言:“(静虑)或名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所以者何?依诸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身心乐故。”“又得定者,于诸静虑,数数入出,领受现法安乐住故。”
吾人在三界之中,所居住的地方叫做“欲界”,因为对男女、饮食、睡眠存有种种的欲求贪染,故所感得的果报身,是“苦”、“粗涩”、“障难”之身,现前受种种的苦,老子曾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此色身四大,是不净、多病、多需求的,是臭皮囊;相对的,色界天人的四大之身,就较为清净、微妙,离种种病苦及欲界的垢染,无男女相。
这些果报,是由业力所感招的,行上品十善业,得欲界天人果报,色身比人道殊胜;色界天人之身,由过去离开五欲、十恶及种种不善法证禅定而得,又较欲界天人殊胜。当我们修离欲之行,心王渐渐解脱五欲的羁绊、束缚,我们色身四大也随着转变,变得更清净、健康,色界定法与欲界身相触,有八触、十六触的境界,慢慢地就达到初禅静虑。
欲得到初禅定,如何用功呢?依《大智度论》云:“呵五欲、除五盖、行五法,得至初禅。”
(1)呵五欲:五欲就是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境界,产生贪染,爱着不舍,必须呵责这种贪染心,《大智度论》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世人愚惑贪染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四十二章经》也说:“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当欲求现前时,得不到满足,有求不得苦;欲火烧身,有五阴炽盛苦,辗转难眠,坐立难安,心中苦闷,多是源于一念爱欲之心。如果刻意去满足欲求,追求感官的刺激,麻痹自己,过后又觉得空虚寂寞,心中并没有真正踏实的喜乐。然而错误满足欲求的方式,却容易使人愈陷愈深,如老象溺泥,终至无法自拔。
五欲的暂时满足,消逝后也有爱别离苦,与心爱的人事物别离,总是让人难舍、忧愁伤心。所以这五欲的欲心,真正是苦,也许长久以来,一般人苦习惯了,堪于忍受,然而稍稍与禅定相应,五欲淡薄些,才发现另有一片安乐的天地。佛法中禅修,持戒为第一要务,就是帮助吾人离欲。
(2)除五盖:五盖即贪欲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这五种烦恼现前时,盖覆清净心,障碍禅定。若障碍甚重必须修种种方便对治,“贪欲”多者,修不净观;“嗔恚”重,修慈悲观、忍辱波罗蜜;“睡眠”重,修精进行,以无常警惕自己乃至礼佛修忏悔法门;“掉举”重,须以持戒、制心、收摄六根对治;“悔盖”重,可修空观、如幻观,将能悔的心念放下,所悔的事物观空;“疑盖”重的,若疑自己根钝障重,非是修禅根器,则思惟佛性本具、宿世善根难测等加行;若疑佛法、佛经,不信四谛、三宝、因果等道理,可以依经观察、思惟、实践,亲自了解实验体悟,看看贪嗔痴减少了,戒定慧增长,心灵是不是更加安乐?佛经是圣言量,是大觉佛陀得道说法之记录,佛菩萨圣贤僧众从此成道、离苦,禁得起验证。
《大智度论》云:“弃此五盖,譬如负债得脱、重病得差,饥饿之地得至丰国,如从狱得出……除却五盖,其心安隐清净快乐。”
(3)行五法:五法是欲、精进、念、巧慧、一心。这里的“欲”是一种希望心,希望出欲界、得初禅,这是一种善法欲、一种志愿、动力,初学是需要的,而正在修习止观时,这种希望忆想之欲心也要放下。“精进”为身心精进,善法令念念增长,恶法令灭除断绝,努力不懈。“念”就是修六行观,下厌苦、粗、障的欲界,上欣净、妙、离之初禅。“巧慧”是用智慧善巧筹量欲界乐与初禅乐,当中的得失、轻重,而选择向初禅。“一心”即是经善巧筹量后专一而行,系心在所缘禅观中,不令心意驰散。
具足以上三种的加行,再依数息观、不净观等禅定法门修持,修持成就即能得初禅之现法乐住,如经中所说:“离欲及恶法,有觉并有观,离生得喜乐,是人入初禅,已得离淫火,则获清凉定,如人大热闷,入冷池则乐,如贫得宝藏,大喜觉动心。”乃至二禅、三禅,辗转增上。
二、为得胜知见:《俱舍论》:“若依诸定修天眼通,便能获得殊胜知见。”《瑜伽师地论》:“云何修定为得智见?谓诸比丘,于光明相,殷勤恳到审谛而取……当知在此能发天眼前方便道所有修定。此中天眼于诸色境,能照能观说名为‘见’,能知诸天如是名字、如是种类……是名为‘智’。”
为何禅修要谈得天眼等神通呢?神通是菩萨度生方便之一,如经说比丘得天眼明,可亲见六道轮回生死,见众生“死此生彼,从彼生此,形色好丑、善恶诸果,尊卑贵贱,随所造业报应因缘皆悉知之……随所业缘往来五道……此是比丘得第二明,断除无明,生于慧明,舍离闇冥,出智慧光。”在利他行上,可以观察众生过去习业因缘、未来果报,乃至六道众生种种生死苦恼,方便教化之,此所得殊胜知见,须由禅定成就。
三、为得分别慧:《俱舍论》:“若修三界诸加行善及无漏善,得分别慧。”《瑜伽师地论》云:“云何修定生分别慧?谓谛观预流果向方便道中所有修定,或为修习诸无碍解。”
分别慧就是分别四圣谛、缘起、五蕴诸法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无漏的,此智现前时,得声闻须陀洹(预流)果,因地当中修无漏观行,如暖、顶、忍、世第一位之加行位所修四谛十六行观,以苦、空、无常、无我观苦谛;集、因、缘、生观集谛;灭、尽、妙、离观灭谛;道、如、行、出观道谛,成就无漏的智慧,住佛法家得不退转。《大智度论》云:“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譬如燃灯,灯虽能照,在大风中不能为用,若置之密宇其用乃全。”散乱心当中的智慧,不能持久,作用不大,需要禅定的修持方能坚牢稳固。
四、为证诸无漏:佛法中修持禅定的目的,最终还是在于漏尽贪、嗔、痴、慢、疑、邪见等烦恼,而达究竟解脱。声闻法中以上述分别慧现观四圣谛、缘起性空为基础,深入止观,烦恼渐薄渐断,最后入声闻金刚喻定漏尽烦恼,证阿罗汉果。大乘法中,于见道位破一品无明,得见诸法实相、一心三观的智慧,此后依中道实相任运而修,无明分分破,真如法身分分现,最后刹那入金刚三昧,无间定中破尽最后一品无明,究竟圆满成佛种智。
上面所举禅修四大目的,真修实证即能获得其中功德,行一分得一分,行十分得十分,古人云:“万里途程始终不离初步。”什么是初步?当下这一念心如如不动、清楚明白、处处作主不为境迷就是初步,禅修过程如是,到家得果亦如是,最终还是归于此一真法界,无能无所无修亦无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