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255

壹、大师的行履与其着作

∵蕅益(1599-1655),法名智旭,别号「八不道人」(注1)「旭

道人」、「北天目道人」等,晚称「蕅益老人」。俗姓锺,名际明,

古吴木渎(今江苏省吴县)人。七岁茹素,年十二读儒书,敬服陆象

山和王阳明,对其「心即理」的学说,专门作了钻研,随「即千古自

任,誓灭释老」(注2),作《辟佛论》数十篇。後阅袾宏《自知录

序》及《竹窗随笔》,始不谤佛,且将《辟佛论》付之一炬。明朝万

历四十六年(1618)冬,因丧父,阅《地藏菩萨本愿经》,乃「发出

世之心」,据其《自传》一《八不道人》记载,「他二十三岁,听

《大佛顶经》(即《楞严经》),谓『世界在空,空生大觉』;逐疑

何故有此大觉,致为空界张本?....因决意出家,体究大事。」(注

3)另据其所着之大觉,致为空界张本?....因决意出家,体究大事。

」(注3)另据其所着之《灵峰宗论》卷六又说:「念生死事大,父

未葬,母不养,决志出家。」(注4)合以上二说可知,蕅益因双亲

辞世,悲不自禁,转而披览佛经,又因读经不解其意,故而径走南山

,以究明佛意。其时,他最崇拜的高僧德清,欲追随左右,但因其「

远游曹溪,力不能往。」於是,便从德清的弟子雪岭剃度,取法名智

旭,时在明天启二年(1622)也。是年夏秋,於云栖寺听讲《成唯识

论》,闻性、相二宗不许和会,大怪之。遂独自一人往径山(今杭州

西北)坐禅。一年後,自觉「性相二宗一齐透物,知其本无矛盾。」

(注5)「犹波与水,不可分隔。」(注6)同年受具於云栖寺,年二

十六,「重到云栖,受菩萨戒。」(注7)此後,遍阅律藏,鉴於明

末禅宗「僭滥」之弊端,乃决心弘律,并述《毘尼事义集要》及《梵

室偶谈》。三十二岁始究心天台大部,但又坚称:「不肯为台宗子孙

,以近世天台禅与禅宗、贤首、慈恩各执门庭,不能和合故也。」(

注8)次年秋,入灵峰(今浙江省孝豊县东南),造西湖寺。从此,

遍游浙、闽、皖诸省,且不断从事阅藏、讲述和着书。晚年,蕅益定

居灵峰,栖心净土「求生西方」(注9),直至清朝顺治二十二年(

1655)正月示寂,世寿五十七,戒腊三十四。

页256

∵蕅益生平着述甚豊,後经弟子成时编订,分为《宗论》和《释论

》两大类。《释论》收灵峰诸疏;而七部稿,总以《宗论》收之,合

十大卷,分三十八子卷(注10),其《释论》部份共收录着作四

十二种,近二百卷,具体目录如後:

∵《阅藏知津》四十四卷、《教观纲宗并释义》二卷、《八大人觉

经解》一卷、《大乘止观释要》四卷、《阿弥陀经要解》一卷、《占

察玄疏》三卷、《占察行法》一卷、《楞伽义疏》十卷、《盂兰新疏

》一卷、《大佛顶玄义》十二卷、《准提持法》一卷、《金刚破空论

‧附观心释》二卷、《心经略解》一卷、《法华会义》十六卷、《妙

玄节要》二卷、《法华纶贯》一卷、《斋经科注》一卷、《遗教解》

一卷、《梵网合注》八卷、《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笺要》一卷、《羯磨

文释》一卷、《戒本经笺要》一卷、《毘尼集要》十七卷、《大小持

戒犍度略释》一卷、《戒消经略释》一卷、《五戒相经略解》一卷、

《沙弥戒要》一卷、《唯识心要》十卷、《八要直解》八卷、《起信

论网疏》六卷、《大悲行法辩讹》一卷、《四十二章经解》一卷、《

礼地藏仪》一卷、《法海观澜》五卷、《辟邪集》二卷、《选佛谱》

六卷、《旃珊录》一卷、《重订诸经日诵》二卷、《周易禅解》十卷

贰、明末儒佛关系与《周易禅解》之成书

∵从藕(+水-耒)益上述行履及其部分着作目录可以看出,他一直致力於佛教

实践、佛教传播和佛理研究,「融会诸宗,归根净土」(注11),成

为明末着名的「四大高僧」之一。那末他为何要∵写《周易禅解》这样一

部有关易学的书呢?这不得从明末儒佛相互关系的变化说起。

∵明朝中叶以降,王阳明的「心学」流派已由全盛走向衰微,此後

风气竟由禅学而转。一传至王畿,即每讲皆杂以禅机。黄宗羲说他「直

把良知作佛性看」是不错的(注12)。同门弟子王艮,亦持论高远,

以出入佛、老为是;再传为周汝登、陶望龄,陶亦归依高僧祩宏,执

弟子礼,其思想亦可想而知(注13);三传陶奭龄,陶亦染於禅(注

14)。阳明「心学j本受禅学影响甚深,其末流入禅是其学说发展的必然

结果,正如刘宗周临终所言:「良知之说,鲜有不流於禅者。」(注

15)至於极左一派崛起,经颜山农、何心隐、刘豁渠,发展到独树一

帜的李卓吾,完全形成了一种「狂禅」学风,非复传统的纲常名教所

能束缚,甚至该学派深入流行到社会下层,其影响不可低估。

页257

∵与此相应,明末大批的封建士大夫纷纷逃禅(其中亦有「心学」

传人,如陶望龄、李卓吾等),出入儒佛之门尤好禅宗。诸如焦竑、

袁宏道、屠隆、矍汝稷、严讷、张元、陆光祖等,其形式亦多种多样

,或归依高僧、或访道***、或热衷禅学、撰写佛学专着(将另辟专

文,兹不详述)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为复兴明代佛教发挥了重要作用

∵佛教方面的情形大抵与此相类,也在朝着儒佛合流的方向靠拢。

自明世宗废佛後,昔日「京师僧海」的盛况已不在复见(注16),佛

教开始脱离朝廷依附,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至明末终於高僧辈出,

呈现短暂的复兴气象。这时候的中国佛教经过长期的曲折发展,终於

打破法相的差别,决心建立儒佛合一的佛教。这在唐末已有萌芽,中

经宋代理学与佛学之间相当长的相互交涉、激荡和酝酿,到这时才真

有了构建的思想和环境基础。於是,一些高僧便开始着书立说,大肆

鼓吹儒佛合流,与当时士大夫的逃禅之风交相辉映,成为明末思想界

特有的历史现象。其代表人物有(∵)宏、德清和耦(+水-耒)益。

∵宣扬儒佛融合的标志之一是以佛教义理来解说儒家的经典或教条。

如在祩宏的《竹窗随笔》一书中就随处见儒佛二教必须共存的论述。

他以为儒家以治世为主,生前就要趋向善,此乃正面的道;佛教是以

出世为主,死後归於善,是反面的道。强调真儒不仅要相信佛教,而

且还应身体力行。德清则撰写了《论语解》、《大学决疑》、《中庸

直指》等书,以佛教义理评说儒家理论颇为精当。蕅益作为明朝最後

一位高僧,於儒佛合流方面所作的努力更有自己的特点。他采取「以

禅入儒」的方法,以达到「诱儒知禅」之目的(注17)。在此思想指

导下,他分别於南明福王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和桂王永历八

年(清顺治十一年,1654)作了《四书蕅益解》和《儒释宗传窃议》

,两部对当时儒佛交流有过很大影响的着作,而且还写了这本有名的

《周易禅解》。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该书在中国佛教史上所有高僧

关於易学着作中,是绝对仅儒有的现存完整的存书作品。

∵我们知道明朝末年是一个雷风相簿的时代。李自成、张献忠及各

地的农民暴动风起云涌,明王朝完全处在朝不处夕的状态中,按蕅益

的话是「三圣与民同患之时」(注18)。士大夫们大都因「履忧患之

余」而研《易》成风,以寻求进退存亡之道。佛学与《易》同属忧患

之学(注19),自然也是士大夫手里的护身符,因而在众多的易学着

作中,不乏以禅学来解《周易》的,如苏濬之《周

∵页258

∵易冥冥篇》,

方时化之《易引》、《周易颂》、《学易颂》、《学易述谈》、《易

通》,徐世淳之《易就》、焦竑之《易荃》等,均以禅理与易义相沟

通,别出新义。清《四库全书》认为「明末心学横流,大抵以狂禅解

《易》」(注20)是符合事实的。

∵崇祯十四年(1641),蕅益云游至福建温陵,准备在那里过冬。

由於他对《易》极有研究,许多精於易道之士都非常钦佩他。这一天

,一位姓郭的研《易》者又来问他易学方面的问题。晤谈之後,蕅益

感到,如果出家人「亦通儒,能解《易》」,则能使儒者「生欢喜焉

」(注21),於传播佛教有利。於是,他决定「笺释」,「书编」。

蕅益先写出「系辞」等五传和《上经》,《下经》未解及半,便因应

邀他往而中断,一搁就是三年多。其间,国势大改,满清统治者已取

代明王朝,统摄天下。蕅益所谓「从闽至吴,地不过三千里余里,从

辛巳冬至今夏,时不过一千百余日,乃世事梦幻,着不啻万别千差。

」(注22)即隐指此也。但战争仍在继续。清顺治二年(1645)春,

蕅益在石城为兵所阻,无力他往。虽遭亡明之痛,但他深知,尽管世

事千变万化,几不可测,然不变者「依然如故」。因此,夏日炎炎,

他仍然终日与人讨论天台止观法门。同时,孜孜不倦地进行着三年前

未竟的事业。

∵同年六月,《周易禅解》这部十卷本长达十一万多字,时间延续

三年半之久的易学专着,终於问世了。

参、藕(+水-耒)益易学思想剖析

∵藕(+水-耒)益的易学思想,主要反映在《周易禅解》一书中。该书共分十

卷,卷一至卷四解释《上经》,卷五至卷七解释《下经》,卷八解释

《系辞上传》,卷九解《系辞下传》并《说卦传》、《序卦传》和《

杂卦传》;卷十为图说。其最大的特徵是援佛入易、儒佛相融,重视义

理发挥,为其「诱儒知禅」的目的服务,为宣扬佛教义理效力。

∵对於易学源流,蕅益笃信「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传统说法,

并痛斥欧阳修认为《说卦传》非孔子作的观点为「腐儒之见」(注23

)。孔子作《彖传》的意图,蕅益认为,是为解释「文王之《彖辞》

」的,「或阐明文王言中之奥,或点示文王言外之旨,或借文言句而

自出手眼,别申妙义,事非一概。」(注24)蕅益释《易》十分重视

义理发挥,较少作(有时甚至不作)卦爻辞本义的探求,

页259

而是将其融汇在儒家的理论和佛家义理的诠释及发挥之中,随手拈来

皆成妙义,倘对《周易》原理没有精湛的修养是不能达到如此圆融无

碍的境界的。下面分几个面来讨论:

∵1.易理说

∵蕅益「幼崇理学,千古为任。」(注25),受理学影响很深,这

在易理说上反映得比较明显。譬如,他认为天地万物的本源是易理,

时间上甚至在「太极」之先。他说:

∵「因易理而有乾坤。」

∵「由易理方有天地万物。」(注26)

∵「易有太极,易理固在太极之先矣。」(注27)

显然,这是受周敦颐「无极而太极」说的启发而产生的。而易理之命

名,亦与程颐《易传》「有理而後有象」,「理」能「遍天地之道」

诸说不无关系。还有,蕅益在解释先易理而太极,而两仪、四象、八

卦、乃至万事万物时,认为太极中已含有两仪「相对之机」,两仪中

已包含四象之「动静」、四象中已具备「八卦」之「全体全用」(注

28)。这种太极中含两仪,两仪中含四象,四象中含八卦的思想,也

系直承周敦颐《太极图‧易说》中所谓「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

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生焉」

的看法演化而来。同时,也为清代王船山「太极即两仪,两仪即四象

,四象即八卦」,(注29)将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看作是同一回

事的思想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蕅益是一位儒佛皆通的佛教高僧。他运用理学的部分名辞和义理

,其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宣扬佛教。在叙述易理的第二个特点时,蕅

益就赋予了浓重的佛教色彩。他认为,易理不单是宇宙天地之本体,

而且无处不在,既「在天地之先,亦贯彻於天地万物之始终。」(注

30)进而从本体论上说,易理既能随缘,其性不变,「湛然常寂」。

从现象论而言,它又能不变其性而衍生天地万物,天得之,立天之道

;地得之,立地之道;人得之,立人之道,此天、地、人「三极之道

」,即一而三,即三而一,皆易之「极理」也。「随缘不变,不变随

缘」本出自《大乘起信论》,後被华严宗接受过来,用以说明「真如缘

起」(或称「法界缘起」)的理论。这里,蕅益借用「易理」之名,

行宣扬佛教「真如随缘生万法」之实。同时,将与真如同义的「佛性」一

辞也拉进来,作为易理的代名词;诸如:「试观世间万物,何一不从

真常佛性建立?设无佛性,

页260

则亦无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佛性常住之理遍能出生,成就百界

千如之法,而实无能生、所生、能利、所利。以要言之,即不变而随

缘,即随缘而不变。」(注31)蕅益将易理等同於真如、佛性,是为

了说明佛教「万法唯心」的道理。真如、佛性、真心、自性、心自性

等在佛教里本来是同义异名,这别於不同对象而用不同之名。所以说万

事万物「皆不出自心之妄动妄静」(注32)「无有一事一物而不会归

於即心自性也」(注33)等等,说的还是同一个意思。明乎此,我们

就不难理解为什麽《周易禅解》一书中除了易理之外,还有相类似的

「性」、「佛性」、「心性」、「真心」以及「心内」、「性外」诸

多的名词了。因为它们都同於易理,「不即万物,亦不离万物」(注

34)。

∵易理的第三个特点:易理之为易书,可以「贯乎日用之微」(注

35)。蕅益以为易理并非一成不变之法,而是「变动不拘,周流六虚

。界界互具,法法互融」(注36),如华严境界一般。因而,其用也

是仁者用之谓之仁,知者用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所以,圣人

作《易》为的是示人吉凶悔咎之象,在「深明内外之机」的同时,又

「明示忧患之道,及所以当(挡)忧患之故」(注37),使人临变不

惊,逢凶化吉。蕅益认为人们只循看卦爻辞所提供的方法,仔细揣度

,居观象,动观变,并躬行实践,即可通达易理日用之妙而受用不尽

。其中进退应变之道,可以代表蕅益这方面的观点。

∵他认为,一般世人之所以只知进而不知退,或知退而不能进,是

因为他们不懂得进退交变的道理。他说,尺蠖「尚屈」其目的在於「

申」,龙蛇之「蛰」其志在「震」。「夫世间之道,久则必变而後通

,进则必退而後久。」(注38)要在乱世中求生存,必须「唯变所适

」,进退自如,才能亨通无虞。

∵蕅益告诫人们,当你处在「才位俱卑」、「阴柔居下」时,切不

可轻举妄动,应「固守为宜」,进德修业,积蓄力量,「养道」、「

待时」。

∵惟有退养工夫细密,心存刚正之德,又处可为之位,天时地利俱

备,此时方可大有作为。只要忠贞守正「诚内形外」,纵然一时不足

取信,但终无咎害。须知「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君子不

可不牢记於心。

∵对於为官之道,蕅益认为要「上奉君,下治民」。必须兢兢业业

「劳而不怨,欲而不贪」,则「足以取信於民」。蕅益认为侍奉上司

,如同人祭祀天地鬼神一样,「享以其诚,以其物」,看中的是你的

诚心,而不在於祭品的多寡。因此,剥民以奉、劳民伤财之事不可为

;损世益己、损公益己、损公益己亦不可为。他的这番言论是有一定

进步意义的。

页261

∵此外,蕅益还特别谈到「远遯」之术。他说:「知进而不知退,

则必有伤。」(注39)因此,「知险即止」,「知机不犯」是很重要

的。必要时还须「明入地中」,深藏不露。商朝的太公、伯夷为避纣

王之害,如同飞鸟,「先垂其翼」,不露「其飞之形」,外柔内刚,

韬光隐晦,待机而动。一旦「及行之速,则三日不遑食」(注40)。

这是《周易》所提供的全生远害的有效方法,蕅益以为之。

∵综上可知,易理广大,包罗万象。蕅益用十二个字作了总结:「

彻乎远迩,该乎事理,统乎凡圣」(注41)。概括得相当出色。

∵2.儒佛易四德说

∵儒佛调和之说,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既已露端倪。其表现方式之一

便是常常以宣传二者在伦理上的一致性议论。如宋孝世元魏沙门释昙

静所撰之《提谓波利经》将佛教五戒与五方(东西南北中)、儒家五

常相配伍。

北齐颜之推则直接将五戒比附五常。他说:

∵内外两教,本为一体,渐极为寻,深浅不同。内典初门,设五

∵种禁,外典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

∵,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

∵,不妄之禁也(注42)。

∵此後,隋天台智者、唐圭峰宗密、北宋契蒿等人都先後以儒家五

常配佛家五戒,累申其义。特别是宗密在解说《涅盘》、《胜鬘》等

经时,还用《周易》来说明。其中有将《乾卦》之四德(元亨利贞)

与佛家四德「常乐我净」相对应,以示二者意思类同,互为表里,其

大意有以下三点:

∵(1)乾之四德是无量无边的,但其实体包含在「元亨利贞」四德

里,佛之德亦无量无边,但其实体包含在「常乐我净」四德里。

∵(2)乾之四德始於一气,而佛之四德发於一心。一气一心是万

物生成的根本原理。

∵(3)乾之四德从一气开始,修炼一气,可致柔成道。佛之四德

集於一心,修炼此心,可以成佛。

∵蕅益不满足於抄袭前贤的宏论,而作了总结和发挥。他综合五常

、五戒及乾、佛四德诸说,加以消化、吸收和改造,提出了儒、佛、

易四德说。在统论《乾卦》宗旨时,蕅益指出:

∵以乾表雄猛不可沮坏之佛性,以元亨利贞表佛性本具常乐我净

页262

此谓乾之四德与佛之四德相配。同时,蕅益又将乾之四德配与儒家四

德。然後,再将儒家四德与四德进行解释、认同。

∵元亨利贞四德也,今以儒理言之,则为仁义礼智。若一往对释者

∵,仁是常德,体无迁故;礼是乐德,具庄严故;义是我德,裁制

∵自在故;智是净德,无昏翳故(注44)

从上二说,我们不难看出乾四德与佛四德之配伍,较之於儒四德与佛

四德之相配是有区别的。前者相配是在乾等同於佛(佛性),并将两

个四德看作两个整体的前提下进行比较的,这与蕅益接受上述宗密的

思想有关。比如对乾与「元亨利贞」四德之关系,蕅益认为:「四德

一以贯之,统惟属乾,而非判然四物也。」「举一元字,必统四德。

」(注45)佛性之四德也是如此,「佛性必常,常必备乎四德。」因

此,乾四德与佛性四德是总体性的配伍(如图一示):

∵元∵常

∵亨∵乐

∵利∵→∵乾∵=∵佛性∵←∵我

∵贞∵净

儒佛四德相配却不是这样。首先,「儒」指儒家(或儒教),「佛」

指佛教(或佛家),二者不能等同;其次,它们之间重在四德个体之

间的比附,并解释其理由。比如仁与常、礼与乐、义与我、智与净相

配,而理由分别是「体无迁」、「具庄严」、「裁制自在」和「无昏

翳」。由此可见儒家和佛家虽在总体理论上不一致,但并不妨碍在某

些个别义理上有沟通和认同(或者说暗合)之处(如图二示):

∵体无迁

∵仁∵←────────→常

∵具庄严

∵礼∵←────────→乐

∵裁制自在

∵义∵←────────→我

∵无昏翳

∵智∵←────────→净

儒佛四德相配的又一个特徵;不仅个别义理可以相互沟通,而且仁义

礼智个体与四德整体、仁礼义智整体与四德个体之间亦存在互摄互含

,融通无碍的关系。蕅益说:「仁礼义智性恒,故常;仁礼义智以为

受用,故乐;仁礼义智自在满

页263

足,故我;仁礼义智无染无垢,故净。又,四德无染,故为仁;四德

周备,故为礼;四德相摄,故为义;四德为一切法本,故为智也。」

(注46)分别表示如下(如图三、四示):

∵┌───无染───┐∵∵┌───性恒───┐

∵常∵∵仁∵∵仁∵∵常

∵周备∵∵受用

∵乐∵──────→∵礼∵∵礼∵──────→∵乐

∵相摄∵自在满足

∵我∵──────→∵义∵∵义∵──────→∵我

∵净∵∵一切法本∵∵智∵∵智∵∵无染无垢∵净

∵└────────┘∵∵└────────┘

∵四德整体与仁礼义智个体∵∵仁礼义智整体与四德个体

∵含摄图(三)∵∵含摄图(四)

∵显而易见,蕅益对儒佛易四德的综合融通,是明末思想界三教合

流思潮在佛教界的有力反映。它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的产物。

尽管三者在相互配伍中尚存牵强之嫌(如乾四德与佛性四德相配似有

强行撮合之迹,缺乏有说服力的论证),但对於明末的儒佛合流无疑

是有推动作用的。

∵3.修行实践之要

∵既然《周易禅解》是一部「以佛释易」的书,蕅益自然不能不借

助於卦爻辞的象徵义,以及六爻的时位关系来表达佛教修行实践的重

要性,以示其热心佛教传播的虔诚。

∵蕅益认为人的吉凶悔咎均由「吾人自无始以来迷性命而顺生死」

造成的。这「迷」就是「无明」在作怪的缘故。要想得到身心轻安、

无病无恼,惟有发心修行才能去除无明烦恼,显现「真性」,脱离无

边生死苦海。可见修行十分要紧,而其步骤亦不得少於以下三个阶次

∵他认为修定修慧的第一步是发提心。发提心的基础应该懂得吉凶

悔咎「皆由一念动而生」(注47)。此一「念动」即「无明初动,动

则必至。因无明立所而生妄能,成异之同,纷然难起,故名为屯。」

(注48)「屯」即初始也。其意为先有念头,尔後才产生行动,能、

所并生,自然吉凶悔咎随之而来。这对於人的行为及其後果产生的分

析是正确无误的。因此,蕅益告诫君子必须「慎其动」(或曰「慎始

始),并记住《易经》中「积善余庆,积恶余殃」的

页264

道理,以积德行善,作为助其修行的资粮。有此基础发菩提心的作用

就很大了,如同「震卦」一般,「能动无边生死大海」(注49)。发

心之後即已进入修行初门。但仍须切记「万法唯心」,不可「妄计心

外有有法」,而执有差别相,否则极容易「困於石」而不能自拔。

∵其次,欲修禅定尚须借助智慧。倘无正智又无明师良友,瞎炼盲

修则如「屯卦」六三所言「即鹿无虞」(欲逐鹿,又无虞人领路)一

样,十分危险。蕅益认为君子「宁舍蒲团(坐禅用具,此处代表坐禅

)之功」,而以「访求知识(指善知识)为妙」。另一方面,作为明

师良友,虽应念念不忘以教育後学为怀,然而还须待其「求我」,方

可机感,类同助苗,必需因缘具足,时机成熟,其理自彰,此其一。

身为明师良友还须深知因病与药之理,犹如久经沙场之老将军,善知

方略,尤晓通塞,才能吉而无咎,此其二。初筮(问)则告,以显

示对佛法之尊重。告之内容必须「契理契机」方能奏发蒙之效,否则

劳而无动,此其三。这是蕅益选用「蒙卦」和「屯卦」部分卦爻辞的

象徵义,来说明修行者参学的重要性,和为师教人修学务必注意的问

题,取舍得当,发挥有理有节,是《周易禅解》中较为成功的篇章之

一。

∵最後,蕅益提出了修行者通过锲而不舍的艰苦磨炼,所能达到的

理想目标。他认为达到这个目标的人必须具有下面三方面的优秀品质

:(1)「内具阳刚之德,而外示阴柔之忍」;(2)「内具健行不息

之力,而外随顺世间方便」;(3)「内含佛道君子,而处同流於九界

之小人」。惟有如此才「能化九界俱成佛界」。不难看出(注50)这

是蕅益心目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儒释合一的佛教理想人格。

∵至於修行阶次与六爻时位之关系,这是选取蕅益所注释的「小畜

卦」为例(其中本义部分的注释及与所述内容关系不大的琐碎字句,

均略去不提),可见其用心之一斑。

∵「小畜‧初九」:刚而得正。正智力强,事障不能为害。

∵「九二」:刚中,与初复同。定慧得中,能化彼事障,反

∵为我助而不自失。

∵「九三」:过刚不中。恃其乾慧,始为事障所碍,而定慧

∵两伤。

∵「六四」:柔而得正。正定发巧慧。

∵「九五」:阳刚中正。妙慧中正,体障即听,富以其邻。

∵「上九」:刚而不过。定慧平等,事障释然解脱,必有一

∵番轻安境界现前(注51)。

页265

他如:「乾」、「坤」、「泰」、「否」、「同人」诸卦皆有不同程

度的类似解释(文繁不具引)。我们知道《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六

爻(从初爻至上爻)的时位可以表示诸多含意。蕅益独具慧眼,抓住

其中显示事物发展过程的几个卦(「乾卦」最为典型),将六卦时位

与佛教修行阶次巧妙地加以配合,相互印证,发挥发展,既体现了诸

卦六爻所表示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又显现修行者在「炼心」征

途中出现的失误而遭挫折的情形。卦爻选择适当,文字表达确切,精

彩,值得称道。根据现有材料来看,蕅益在这方面的探索可以说是空

前绝後,这不尽在易学史上是特有的现象,而且在中国佛教史上亦具

有要意义。

∵总之,蕅益「以佛解易」从总体上来说是成功的。他在理学思想

的影响下,结合佛教华严宗「法界缘起」的理论,提出了「易理先天

地」,「易理无所不在」和「易理切於日用」等三方面的思想,是华

严宗本体论本身在易学理论中的首次尝试,而且将「易传」中本来十

分简略的宇宙论思想发挥得较为全面、豊满,这对於推动易学宇宙思

想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蕅益将易理纳入佛教思想的轨道

,与易书切於日用的内容贯通起来。尽管在将易理过渡到心性之间尚

有一定的困难,但没有影响到他对易理作用的完整表叙。从易理无处

不在的思想上,我们可以看到庄子道无处不在思想的影子。这是与蕅

益融贯儒释道三教思想分不开的。基於此,在阐述儒佛易四德说时,

蕅益始终贯穿了这一思想。虽然三者原意上有出入,但处在明末特别

的历史条件下并无不可。如同以往历史上以儒家五常与佛家五戒相配

一样,尽管无论从内容、形式乃至所要求的对象上看,虽不尽相同,

却能渐以相沿成习,普遍地为人们所接受而得以流传,这样的例子并

非鲜见。从这个义意上说,蕅益的儒佛易四德相互融摄说亦不无可取之

处,何况,於儒佛调和亦大有裨益。至於在修行阶次与易爻时位的关

系上,蕅益的观点是有创见性的,而儒佛合一的佛教理想人格的提出

,也是明末三教合流大趋势下的产物。所有这些都为《周易禅解》一

书增色不少,从而奠定了它在「以佛解易」流派中的权威性地位。

肆、余论

∵余论所述,约略有三:

∵(1)《周易禅解》纯以佛家理论来阐释,而冠以「禅解」之名

,究其原因,

页266

不外乎是中国佛教各宗派经过唐武宗会昌法难(845)、後周世宗显

德废佛(955)、五代战乱,和宋徽宗宣和废佛(1119)以及北方女

真族南下的大动乱受到接连不断的打击,大都已一蹶不振。独禅宗偏

於南方一隅,之远遁山林,自食其力及主张「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的宗旨,故元气尚存。一经政治气候较好,随即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时来运转终於机缘成熟,出现禅即佛教的情形,而至明末,几成禅

宗一家天下。随之,儒家攻击禅也就是攻击佛教,「以禅解易」自然

等於「以佛解易」了。

∵(2)《周易禅解》系蕅益精心之作,较之於《灵峰宗论》及其

它着作,其思想之敏锐,语言之精炼、优美均有独到之处。虽为「诱

儒知禅」的目的所囿,在诠释某些卦爻辞的含义时,不免有附会之辞

,而每卦必以禅旨相参,似嫌过分。同时,为了调和儒佛关系,不惜

提升「内圣外王之学」的地位,几与佛教平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佛教的境界等等。但这些并未达到损害本书价值的程度。

∵(3)明末是中国易学史上「以佛解易」流派发展的鼎盛时期。

虽说盛极必衰,但日後影响甚微,除开自身先天不足等原因以外,不

能不归咎於儒家正统势力的贬抑。清朝《四库全书》的编撰是易学史

上对「以佛解易」流派的第二次官方大扫荡,大量的此类着作被焚毁

,少数仅存目录。因而给今天的研究带来极大的困难。《周易禅解》

因佛家素好保存文字史料而得以成为「漏网之鱼」,因此,更值得我

们珍视,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注∵∵释

注01∵∵蕅益:<八不道人传>谓:「古者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

∵人蹴然不敢;今亦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又绝然不屑

∵。故名八不也。」古之四家,蕅益「不敢」为;今之四家,他

∵又「不屑」为,故称为「八不道人」。

注02∵∵蕅益《灵峰宗论》卷首<八不道人传>。

注03∵∵同注2。

注04∵∵《灵峰宗论》卷六之一<缘起‧退戒缘起并嘱语>。

注05∵∵同注2。

注06∵∵《灵峰宗论》卷六之三<序二‧重刻「大佛顶经玄义」自序>。

注07∵∵同注4。

注08∵∵同注2。

注09∵∵《灵峰宗论》卷四之三<偶录一‧梵室偶谈>。

注10∵∵成时:<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序>,《灵峰宗论》卷首。

注11∵∵裕豊《书重刻<灵峰宗论>後》,《灵峰宗论》卷十之四附<跋>

注12∵∵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王龙溪畿》。

注13∵∵彭绍升:《居士传》卷四十四,《续藏经》第壹辑第贰编乙第

∵二十二套第五册。

注14∵∵《明史》卷二五五<刘宗周传>。

注15∵∵同注14。

注16∵∵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卷三<士大夫之禅悦及出家第十‧

∵王元翰>。

注17∵∵蕅益:《周易禅解》卷首<自序>。南京金陵刻经处民国四年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注18∵∵《周易禅解》卷九<易解跋>。

注19∵∵钱基博:《《周易》为忧患之学》,《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三

∵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版。

注20∵∵《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经部‧易类存目二》。

注21∵∵同注17。

注22∵∵同注18。

注23∵∵《周易禅解》卷九。

注24∵∵《周易禅解》卷一。

注25∵∵《灵峰宗论》卷六之二<序二‧梵网合注自序>。

注26∵∵《周易禅解》卷八。

注27∵∵《灵峰宗论》卷三之二<答问二‧性学开蒙答问>。

注28∵∵同注26。

注29∵∵王夫之:《周易稗疏》卷三。

注30∵∵同注26。

注31∵∵同注24。

注32∵∵同注26。

注33∵∵同注24。

注34∵∵同注23。

注35∵∵同注26。

注36∵∵同注23。

注37∵∵同注23。

注38∵∵《周易禅解》卷五。

注39∵∵同注38。

注40∵∵同注38。

注41∵∵同注36。

注42∵∵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五<归心>。

注43∵∵同注24。

注44∵∵同注24。

注45∵∵同注24。

注46∵∵同注24。

注47∵∵同注23。

注48∵∵《周易禅解》卷二。

注49∵∵同注48。

注50∵∵《周易禅解》卷三。

注51∵∵同注48。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