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待很多来庙里参学的人,我也经常负责教打坐或叫禅修。也许是现在社会上禅修这事很时尚吧,不管什么人上来就要修禅,而且常常是感概万千,真的很可怜。
以前的出家人是先当行者,然后剃度成沙弥,然后受戒成比丘,再学五年的戒律而后才可以进禅堂进行禅修。这个过程一般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所以要想在禅堂里禅修是要有一定的基础的。正是这样,他们才能在禅堂里成佛做祖。而现在我们往往一上来就进禅堂,主要是因为前面有一个时期的断层,人员缺乏所以就把这些祖师的规矩简单化了。这并不是现在人的幸运,正正相反是悲哀。从我自身来说就有很多的困惑,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坐在禅堂不得安宁,一会儿这事,一会儿那事。严重影响禅修的质量,功夫不容易上路,昏沉掉举连连。虽然有点感觉,也不过是过眼云烟。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是我们的业障太重没有被忏悔干净和福德不够。前人通过十几年的打基础,业障被忏悔干净了,福德也培养起来了,而我们没有。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从那里摔倒就从那里站起来。我们的命运如此就只能比前人更用功,我们一边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要忏悔,一边再禅修。我自己的经验是做完本份事情后就在自己的房子里禅修绝不闲聊是非放逸。坐香坐累了,下来喝点水就拜忏,拜了十几二十分钟再上座坐。中间出现过很多的障碍,腿子疼是一难过的关(只好平时做事情只要是能坐着就盘起腿子来练腿子);心烦安定不下来就使劲提功夫(甚至默写经文),太累了就下来拜忏;实在困了就睡觉,只要是醒着就不让自己闲着;出现境界很怕的时候就持大悲咒(有好长一段时间常常会掉进无底深渊似得),现在看来是自己的功夫不成熟所以需要持咒,功夫能行就一切不理。特别想说的是大悲咒的功用,我自己的感觉大悲咒非常管用,有一次病得很厉害,吃药不管用,最后明基师找人帮我一起念大悲咒后好转。再有就是尽量争取到打七的机会,打七的时候可以全身心放下来禅修。打七中不管如何一定要做到不缺香;不放腿子;不说话;不打磕睡(前人是针刺股头悬梁,我们最少还有清凉油什么的)。这样通过几年的用功,功夫开始上路。最大的体会是每年的感觉会不一样,主要表现在身心的安静变化,烦恼的淡化等等。
想想自己的老病死不得了;想想还有很多人在老病死的路途中挣扎,这些苦受的值。希望挣扎出一条希望之路,与大家一起得到解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