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经》的开示-喜戒禅师
心无限∵
《慈经》的开示∵
喜戒禅师
释自咏∵译
培育正直、善顺、温和、生活简单、善护诸根等特质,
同时祈愿所有的众生快乐安详,没有痛苦,
如母护子,发展无限的慈心,将能获得自他无量的利益∵。
《慈经》∵
善于行善并希望内心安详的人应当培养这些特质:
他必须有能力、正直,而且是完全地正直,善顺、温和,以及谦虚。
能够知足并且容易被护持,生活少务、简单。善护诸根,谨慎、不轻率,亦不贪恋眷属。
他应当不轻犯任何极微小的过失,避免也许受到智者的谴责。接着,他应当在心中培养
如下的心念:
愿所有的众生快乐安全,愿他们的内心是满足的。
不论那一类的众生,软弱或强壮;长、胖短、或中等;短、小或巨大。也不论是可见或
不可见,在我们周围或离我们遥远,已出生或即将出生的众生,
愿所有众生,无一例外地,和喜充满。
让人彼此间没有相互欺骗,且不管身在何处,任何一个人都不轻视他人,即使生气或怨恨,
也不想使他人受任何苦。
如同母亲不顾自身生命地护念她唯一的孩子,愿人们也能对众生散发这样无量的慈心。
让一个人无量慈的心念充满世界的上方、下方,及横遍十方,没有任何的障碍,没有任何的
仇恨及敌意。
只要一个人是醒觉的,无论站着、行走、坐着或躺下,他应当保持正念,这就是所谓的「此
生中最高的境界」。
一位放弃执着于感官欲望的人,不落入邪见,正直且具足观智,他必定将不再进入母胎受生。
来自佛陀的教示
《慈经》是有关于对宇宙众生无限爱心的开示,经名在巴利文中称为《慈经》,因为它是以「慈心应作」这个字为经题,所以又经常被称为《慈心应作经》。这部经广为人知,在很多仪式中,出家众都会诵念这部经。
这部经的内容是记载佛陀对比丘们的教导。佛世时,有群比丘来到佛陀住的地方,请求佛陀教导并授予他们禅修的方法(这里并没有记载佛陀教授比丘那一种禅修方法),比丘们学习、研究佛陀所教授的禅修方法后,便在雨季安居之前,前往森林,持续禅修的练习。
〔禅修比丘的困扰〕∵
比丘们选择的那座森林里,住着一群精灵,他们大多数是树神。当比丘们住到森林里时,树神们就必须带着一家大小离开原本居住的树,搬下来住在地上,这让树神们觉得自己很悲惨,因此希望比丘们只要住几天就能赶快离开。然而过了好几天,比丘们仍然没有任何准备离开的迹象。树神们在地上过得很痛苦,便决定现出令人恐惧的可怕幻象,来恐吓比丘。为了能顺利赶走比丘,不仅现出可怕的幻象,树神还放出难闻的气味,令比丘们更加受不了。
受到这些幻象与声音压迫的比丘们,无法好好禅修,最后,当他们再也无法忍受时,便回到佛陀的住处,请求佛陀送他们到其它地方禅修。
佛陀透过神通眼观察,在地球上却找不到一个比之前所住的更合适的地方,于是佛陀便对比丘们说:「比丘们,除了那里,没有更适合的处所了。你们必须回到原来的地方。」比丘们听了后便说:「回到原来的地方!这样仍然会受到树神的压迫,而无法禅修。佛陀,为什么您还要把我们送回同样的地方呢?」∵佛陀回答:「之前你们到那里,是没有带着武器的,现在我将给予你们武器。你们带着武器回到同样的地方,继续练习禅修,那里是唯一的处所。」
〔无惧的武器〕
佛陀给予他们的武器,就是无限爱心的修习法──慈心(Metta)。于是佛陀便为比丘们讲了这部经,比丘们在学习了慈心观的方法后,便返回森林,安心并顺利地禅修了。
培育美好的特质
这部经并没有像一般经典以「如是我闻」开始,因为它是被记载在《小部经》中一部非常简短的经。事实上它很简短,你可以在三分钟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诵完,但它的内容却是丰富且多样的。
经文的一开始,佛陀讲述比丘应有的特质∵──修习慈心观前必须具备的特质。但这并不表示比丘在修习慈心观前,一定得具备这些,也不表示还没有完全具备的比丘便不能修习慈心观。这些美好且理想的特质,虽然比丘们可能无法完全地具足,但还是必须尽量尝试培育及养具。
善于行善并希望内心安详的人应当培养这些特质。∵
「善于行善」意为善知如何对事物做出合宜的回应;「内心安详」是指寂静安详的涅盘境界。希望到达涅盘的人,应当照着以下所教导的去做。
〔个性的培养〕
他必须有能力、正直,而且是完全地正直,善顺、温和,以及谦虚。
◎有能力
比丘必须有能力为解脱生死的轮回而奋斗,他必须有不断精进于禅修的准备。
◎完全地正直
在巴利语词中「ujU∵」这个字是直的意思。一位比丘必须正直,完全地,没有任何迂回的正直。也就是必须坦诚,不仅是一般所认为的坦诚,而且是完完全全地坦诚。
◎善顺
「∵suvaco」在巴利语词中是容易沟通的意思。容易沟通表示一个人愿意接受劝告及他人的批评。当被批评时,他不会生气;被告诫时,也不会因此而瞋怒。同样的字出现在另一部经──《祝福经》(The∵Blessing∵Sutta)。在这里「∵suvaco」被解释为服从。《慈经》中∵,所谓的「善顺」是指一个人必须有接受他人劝告而不生气的心理准备。因此,比丘必须具足接受别人的劝告与批评而不发怒的特质。
◎温和
比丘必须温和──在行为、语言及意念上保持温和。有时,你可能会看到一些不温和的行者,但温和对比丘来说却是一个好的特质。比丘们修习慈、悲、喜、舍,所以应该保持温和∵──做事时温和,行走、讲话时温和,意念也时时保持温和。
◎谦虚
比丘必须谦虚而不自满,也不应自傲。人们,尤其是尚未证得阿罗汉的人,总是容易自傲。他们会对自己的出生、学历、知识、办事能力,及成就等感到自傲。这种慢心即使到了第三果──阿那含果,还是会生起,虽然并不是太严重。比丘应该试着减少并去除这种自满的心,而保持谦虚。当一个人自傲时,别人不容易亲近他,他也无法很善巧地指导他人,因此无法成为好的领导者或好老师。比丘必须谦虚,当他修行愈前进时,他将变得愈加谦虚。
佛世时,佛陀最优秀的弟子是舍利弗***,他虽然是佛陀的大弟子,也是次于佛陀的大***,但是他非常谦虚。有一次,他的下裙穿得不是很整齐∵,衣角垂了下来,一位在当天刚剃度的七岁沙弥,指着下垂的衣角,并告诉***它没被穿好。舍利弗看了一下他的衣服,便将下裙调整好,然后对着七岁的沙弥合掌说:「老师,现在可以了吗?」舍利弗是如此地谦虚,这也是很多比丘喜欢他的原因。比丘应该像舍利弗***一样地谦虚。
〔生活行为〕
能够知足并且容易被护持、生活少务、简单。善护诸根,谨慎、不轻率,亦不贪恋眷属。∵
◎知足
知足是指对于所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因为接受在家人的护持,比丘不应该这个也要、那个也要,应该要知足,对所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假若比丘需要很多东西时,就会向在家人要求:「我要这些衣服,我要一个新钵。」这将给在家人带来困扰。知足是很好的特质,出家与在家的行者都应该培养。当能够知足时,你就会拥有快乐。佛陀说:「知足是最好的财产,知足是最大的财富。」
知足的人是富有的,因为他们不再需要任何东西。经上说「知足」就像用皮革包裹住你的脚,当踩在地面上,虽然无法将皮革铺满整片大地,却可以包裹你的足下,只要脚被皮革裹住,也就如同整片大地被皮革铺满了。对所拥有的感到知足时,你也就拥有了一切,因为你将不再需要任何东西。知足是比丘必须具备的良好特质
◎容易被护持
「容易被护持」是不对自己的所得做太多反应。当有人带东西来,不应该说:「我不要这件,我要那件。」这种人就是难以护持。「知足」与「易被护持」,是比丘必须具备的特质。比丘必须对已拥有及他人所给予的感到知足。当具足了这二种特质,将能真正地住于喜悦之中。
◎少务
比丘不应该太忙,不应该周旋于过多事务之中;也不应忙碌于世间的事,在那些无益于精神提升的事中团团转。比丘必须少事少务,如果必须要做些什么,也必须是修习佛陀的教法及研究法义,其它的责任及事务,都应是次要而不是非做不可的。比丘的生活必须少务。
◎生活简单
简单的生活型态就是保持生活的轻简。比丘应只拥有少数物品而不是太多,因为比丘过着出家的生活,虽然可能是住在寺院之中,也要能很容易地安排自己,随时都可以到想去的地方,而没有太多的背负。
比丘应过着简单的生活,只需要八件必需品,当有了这八件物品,就足够让他们过生活。佛世时,这八件必需品是被允许拥有的,若有其它特殊情况,比丘也能拥有十或十二件,那就是数量不多的钵、袈裟、杖、凉鞋。比丘所拥有的就仅仅是这些东西,他们过着极为简单的生活。
当比丘拥有的不多,就能自由地游行各处,不管想往那里去,都不必担心背负太多东西。在今日,如果比丘还可以过着简单的生活,这不是非常美好吗?现代的比丘都拥有太多东西,就像我,如果要迁移到其它地方,可能必须要租一台卡车或类似卡车大小的交通工具才能载得完。
经典上说,比丘必须像只飞鸟,鸟儿的翅膀就是牠唯一的所有,牠们只带着翅膀远行,比丘就必须像鸟儿一般。我们是学习中的比丘,应该学着过简单或轻便的生活,能轻便地到任何地方去,不需太多的财物。
有一则关于少欲及多欲比丘的故事。在锡兰的Anuradhapura古城,有一位名望很高,为众人所知的比丘。一天,有一位比丘朋友来探望他,他这位朋友喜欢拥有许多东西。这位远来的客比丘认为常住比丘这么有名,在该天早上,一定会有很多人到寺院,供养食物及东西,于是期待着能收到许多好东西,可是那天早上却没有人来。常住比丘便告诉来访的朋友要一起出外托钵,外出托钵回来后,客比丘心想:早上没有人来,中午就一定会有人带食物来。但到了中午,还是没有人来。就这样地,常住比丘是一直过着很简单,并没有太多积蓄的生活。
有一天,二人一起外出托钵,客比丘告诉常住比丘,离城不远处,有个非常好的地方,客比丘建议可以一起到那儿去。常住比丘便说:「好哇,那我们就一起去吧!」客比丘回答说:「请等一等,我还有一些东西留在寺院,我的杖、我的钵、我的袈裟,我的所有,我必须要回去拿。」常住比丘听了后说:「怎么你会有这么多的东西?」客比丘觉得有点不好意思,马上换了个口气,跟常住比丘说:「其实我不需要再去其它地方,任何地方对我来说都是好地方,任何地方都是适合的,在Anuradhapura城里,还有一座塔,那里供奉佛陀的舍利子,我留在这,可以好好地用功,所以我不需要再去其它地方了。」就这样,客比丘留下了不解的常住比丘,独自地往回走。这就是两种不同生活态度的比丘。
◎守护根门
守护根门∵──守护眼、耳等六根,这也是一项好特质。守护眼根是指比丘必须照顾自己的眼根而不染上恶法,不管什么时候,看到所缘时,必须训练自己不染上恶法,这就是比丘不东看西看的原因,不应该看这看那的,像好动的猴子一般,目光应该尽量朝下。在言语或其它根门的守护上也是一样,比丘必须能控制自己。因此,你看不到与一群人玩笑嬉戏的比丘。
曾经有一次,我听类似学习会话的录音带,卡带中的演说者建议听众,当对着他人说话时,必须看着这个人的面孔。同时,他也鼓励握手。听到这里时,我心中就想:「噢!那不适合我。」当比丘讲话时,不要望着对方,必须目光朝下。比丘也从不与人握手,尤其是妇女。比丘应该守护六根,他必须守护眼睛,守护他的耳朵、鼻子,总之,六根都必须守护。
◎谨慎、不轻率
谨慎是聪明、有智慧的真实展现。除此之外,比丘也应该不轻率,不在行为、言语,以及意念上轻率。比丘不应莽莽撞撞,也不应该自负。
◎不贪恋眷属
比丘不应对在家人有所执着,这样的特质是值得被鼓励及赞叹的。比丘不应该说:「这是我的护持者,他就像我的兄弟,而她就像我的姐妹。」佛陀说:「出家人必须如月亮一般,每天都是新的。」每天的月亮不正都是新的样貌吗?今天的月亮是一个形状,明天的月亮又是另一个形状,所以每天的月亮都是新的。相同的,比丘每一次与护持者的接触也要是新的,不要记下他们的名字与地址,也不应该染着攀缘。现代人也许不会同意这一点,但是经典上曾指出比丘不应该分享在家人的快乐与悲伤。在巴利文里有一句「Sahasoka,Sahanandi」,意思是快乐与悲伤的感受在一起。比丘是远离在家的快乐与悲伤的人,他过着出家的生活,所以不应受在家人起起伏伏的心情所影响,应该远离,不应执着攀缘。
〔不犯错〕∵
他应当不轻犯任何极微小的过失,避免也许受到智者的谴责。
比丘不应该轻犯极小的错误,以免被他人及智者所谴责。如果所做的这一件事将带来责难,就应该避免。这是比丘为了修习慈心观所必须培养的特质。
讲到这里,比丘应该具备的特质共有几个呢?他必须有能力、正直、完全正直、善顺、温和及谦虚,知足、易被护持、俗务少、生活简单、守护诸根,谨慎、不轻率、不贪恋眷属、不犯极小的过失,以免受到智者谴责,共是十五项特质。比丘必须培养这十五项特质,在家的行者也能做某些程度的学习与培养。
慈心的修习
〔培育慈悲的心念〕
接着,他应当在心中培养如下的心念:∵
愿所有的众生快乐安全,愿他们的内心是满足的。∵
经文接下来的部分,佛陀教导如何修习慈心观。比丘必须培育这样的心念:「愿所有的众生快乐安全,愿他们的内心是满足的。」∵他必须将这慈悲的心念散播给所有的人。∵
〔慈心的所缘〕
不论那一类的众生,软弱或强壮;长、胖短、或中等;短、小或巨大。也不论是可见或不可见,在我们周围或离我们遥远,已出生或即将出生的众生,愿所有众生,无一例外地,和喜充满。∵
我们说「愿一切众生,和喜充满。」这也是慈心观的修习。但更具体地,我们也可以特别祝福某一类的众生。在这部经中,佛陀教导比丘各种不同方式的慈心观。
◎弱小与强壮
首先,愿所有弱小的众生安好、快乐与安详;也愿所有强壮的众生安好、快乐与安详。这是互为一组的两类众生。
◎长的、矮短、中等
然后是长的、中的、短的众生。长的如蛇等其它类似的众生,愿他们安好、快乐与安详。还有其它长度中等或较短的众生,也愿他们安好、快乐与安详。这是互为一组的三类众生。接下来是体型大的,如大象和鲸等,及中型、小型的众生,愿他们安好、快乐与安详。体态壮硕∵(巨大或肥胖)、中等、瘦小的众生,也愿他们安好、快乐与安详。
◎可见不可见
然后,是我们曾经见过与不曾见过的众生,愿他们安好、快乐与安详。在我们周围及离我们遥远的众生,也愿他们安好、快乐与安详。已出生与即将出生的众生,愿他们内心喜悦,愿他们快乐,没有分别。
根据这部经,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修习慈心观。我们并未修习在此经中所教的另一种方式。它主要分为四对及三组,四对是指愿所有一切软弱与强壮的,可见与不可见的,在我们邻近与离我们遥远的,已经出生与即将出生的众生,愿他们安好、快乐与安详。
然后是三组(三类众生互为一组)。愿所有一切长的、中的、短的众生安好、快乐与安详。愿所有一切肥厚或胖的,中型的,及瘦或小的众生,愿这些众生,安好、快乐与安详,或愿他们身喜悦及心喜悦。我们可以依据这部经的教导,如此修习。
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练习慈心,我们练习的是《清净道论》所教导的方法,将所缘一点一点地扩展,直到含括一切的众生。另外,还有五百二十八种练习慈心观的方法,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修习慈心观。在这部经中,佛陀教导我们以四对三组的方法来练习。
〔没有伤害他人的心〕
让人彼此间没有相互欺骗,且不管身在何处,任何一个人都不轻视他人,即使生气或怨恨,也不想使他人受任何苦。∵
这也是慈心的一种表达「即使生气或怨恨,也不想使他人受任何苦。」希望无人存有伤害他人的心。
〔如母护子〕
如同母亲不顾自身生命地护念她唯一的孩子,愿人们也能对众生散发这样无量的慈心。
这是一段很美的文。母亲将不顾一切地保护她唯一的孩子,即使她自己的生命面临危险。一个人必须散发慈悲与无量的心给一切众生,因此,修习慈心观时,必须视所有的众生如同你唯一的孩子,即使面对生命中的种种危难,他都能安安稳稳地受到你的保护。
〔超越时空的限制〕
让一个人无量慈的心念充满世界的上方、下方,及横遍十方,没有任何的障碍,没有任何的仇恨及敌意。
接着,我们散发慈悲的心念遍满整个的世界。「上方、下方及十方」是指上至天人的世界,下至地狱,心念不断地扩展,遍及十方。「没有任何障碍,没有任何敌意。」我们修习慈心观到最后一个阶段,必须遍及所有的众生,没有任何地分别,扩展直至全宇宙,任何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慈心是无法衡量及没有限制的,因为它的对象∵──众生,是没有分别与限制。
〔正念而住〕
只要一个人是醒觉,无论站着、行走、坐着或躺下,他应当保持正念,这就是所谓的「此生中最高的境界」。∵
这里是教导我们,在什么时间修习慈心观。「正念」是带有慈心的正念,这里主要说的是慈心。所以当一个人在醒觉的状态,不管是站立、走路、坐着或躺下,都必须保持慈心。慈心必须不间断地练习,驾驶中、坐巴士、搭飞机、工作时,不论你正在做些什么,都可以加以练习。佛陀说:「无论一个人站着、走路、坐着或者躺下,只要他是醒觉的,就必须保持正念,慈心的正念。」
当生活充满慈心,你将生活在生命中一种崇高的境界,即是过着圣者的生活,你也就是住在圣者的安住处。
慈心的殊胜
一位放弃执着于感官欲望的人,不落入邪见,正直且具足观智,他必定将不再进入母胎受生。∵
〔不再受生〕
慈心观可以带领我们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及四禅,只有第五禅无法达到。
禅那是修观禅的基础,禅修者可以修习观禅达到解脱。「不落入邪见」指经由修习达到初果圣人的阶段,已断除邪见。藉由修习慈心基础的禅观,禅修者可以达到一次断除欲望,便永远断除欲望的圣者的第一、第二及第三阶位(初果,二果,三果)。肯定的,这样的修行者将不再回到这欲乐所成的世界,不再入母胎受生。
我们也可以说∵,这样的人就是阿罗汉。当一个人修习以慈心为基础的禅观而成为阿罗汉,他将不再到任何一界去受生。
〔禅那的基础〕
慈心观本身可以为你带来快乐,它能引导你进入禅那。当你透过慈心观的修习∵(禅观的基础)进入慈心或禅那,你可以达到不同阶段的证悟∵──初、二、三、四果圣人的阶位。佛陀希望我们不只藉修习慈心观来达到禅那,也应该修习禅观,以修习慈心观所达到的禅那作为基础,而成为圣人。
佛陀相当赞叹慈心。有一回佛陀说:「比丘,不管世间的任何功德,都不如散发慈心的十六分之一。慈心的散发远远地超越任何光芒。」所谓「∵不管任何世间的功德,都不如散发慈心的十六分之一。」是指慈心带来禅那。
〔不受非人伤害〕
在另外一部经中,佛陀说:「比丘,就犹如那些有许多妇女而有很少男人的部落,他们很容易被强盗及土匪所掳夺伤害一样,如果比丘无法保持住在慈心,也没有努力在心中散发慈心,他将容易被非人所毁坏。」如果你会害怕非人,就要修习慈心观。
〔随佛教导者〕
另一部经中,佛陀又说:「比丘们,如果一位比丘只是修习一弹指间短暂的慈心,他便足以被称为比丘。他不会缺乏禅那,他是遵随佛陀的教诲、告诫而行。他也不浪费信众的供养。别人对这样的比丘,还能多说些什么吗?」比丘被在家人护持,接受在家人食物的供养,受用食物,又必须要没有亏欠他人,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以散乱的心受食,这样的行为即是对在家人有所亏欠,将因此而必须偿还所接受的一切,例如出生在在家人的家里,作他的仆人等。
比丘应该怎么做,才不会亏欠他人的供养呢?他必须完成这一件事或二件事。当受用食物时,他必须具有反省心,比丘必须反省:「我吃这些食物不是为了美貌,也不是为了强壮身体,更不是为了自傲。取用这些食物是为了跟随法的学习,使我有足够的体力禅修。」∵这就是比丘用斋时,不鼓励讲话的原因。
如果用斋前忘了先反省,那比丘就应该对供养与护持的人作慈心观。如果对施者作慈心观,散播慈心,这被称为「没有浪费信众的供养」,因此佛陀是非常赞叹慈心观的。
慈心观的功德∵
修习慈心观有十一种功德。第一及第二个功德是「你将舒服或容易入眠,能够舒服入睡,也舒服地起身。」仅仅是这样的好处,对我们而言就已经足够了。很多人不好入眠,如果难以入睡时,就应该修习慈心观,以慈心观伴随你入眠。当躺下来准备睡觉时,与其忧虑或想其它的事情,不如修习慈心观∵──愿所有的众生安好、快乐及安详;愿所有的众生安好、快乐及安详∵──睡前说这些话,你将会睡得很好,也将很有精神地醒来,不会有不愉快及可怕的梦。修习慈心观有很多利益,观禅的修习也是如此。(1)
在佛教国家,我们有诵念这部经的习俗。有时会发生这种情形:很多人并没有想很多,以为这部经只是用来诵念而已,只要诵念,就已经足够。但这部经并不只是拿来念诵而已,而是当你诵念时,同时也是在修习慈心观了。而且,并不是诵一次就足够,是需要不断培育的。《慈经》不是拿来诵的,是要练习,要培养的,这也就是我告诉你们必须修习慈心观的原因。我要求你们读这些经文十次,或依你们的意愿增加,透过这样的方式,来长养和成就慈心的修习,不要只是念过一次。每一个仪式都要诵念这部经,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不够。我们不应该只是如此,我们必须很认真地修习以长养慈爱心。
(编者按︰本文摘译自喜戒禅师(∵Sayadaw∵U∵Silananda)一九八四年在美国的开示《无限慈心》(Universal∵Love)部分内容。其中《慈经》经文原位于中译稿第七段之后,因∵∵考虑阅读完整性,故调整至文章开头。内文标题为编者所加。)∵
【注释】
(1)慈心观的十一功德:能愉悦地睡着并起床;不做恶梦;一切众生乐于亲近;诸神护念;远离一切的火灾、毒害及刀兵的伤害;容易专注;外貌清新;临终时不昏乱;因修习慈心观而往生梵天。
喜戒禅师简介∵
◎一九二七年生于缅甸。
◎一九四三年剃度出家,一九四七年受具足戒,一九五四年接受马哈希禅修系统的训练;同年并担任佛教第六次结集的编辑委员。
◎一九七九年跟随马哈希禅师至美国传法,之后经马哈希禅师指定留在美国指导禅修,推广禅法。
◎目前担任美国加州半月湾的美国南传佛教组织(Theravada∵Buddhist∵Society∵of∵America)住持,及缅甸的国际南传佛教传教大学(The∵International∵Theravada∵Buddhist∵Missionary∵University)校长。
◎着有《四念处》(The∵Four∵Foundations∵of∵Mindfulness)《业的法则》(An∵Introduction∵to∵the∵Law∵of∵Kamma)∵等多部英文及缅文着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